第六百一十四章 鶴立雞羣

城南基地,二號總裝車間。

幾名技術人員喜氣洋洋,高興的看着一架正準備總裝下線的殲18戰機,這是一架出口型的殲18戰機。

其中一名技術人員道:“這是第30架出口的殲18戰機,整整30架了,生產製造進展真快啊!”

“是啊,從第31架開始,又將準備交付第二個用戶。”

殲18戰機進入小批量生產製造,每月生產製造近十架,其中一半是出口型的殲18戰機,用於出口國外用戶。

軍方專用型的殲18戰機,交付數量也基本上達到了30架,估計用不了多久,隨着生產製造工藝越來越成熟,生產組織越來越順暢,殲18戰機將進入大批量生產製造。

至於殲30戰機,經過半年左右的小批量生產製造,本月初開始已經進入大批量生產製造,生產製造速度明顯加快。

殲30戰機小批量生產製造,每月生產製造的數量約五架左右,進入大批量生產製造,每月的產量起碼翻倍都不止。

自從本月初進入大批量生產製造,幾乎每隔兩、三天就有一架殲30戰機下線,如果城南基地二期工程投入使用,殲30戰機的月產量還會增加。

一名技術人員道:“隨着殲30戰機進入大批量生產,我們二號總裝車間算是最繁忙的。”

旁邊另外一名技術人員接口道:“如果殲18戰機也進入大批量生產製造,我們二號總裝車間就會更加的熱火朝天。”

大家說話聊天的時候,這架殲18戰機下線,在牽引車的牽引之下,緩緩的出了二號總裝車間。

旁邊殲30戰機生產線上,一架殲30戰機的總裝接近尾聲。估計今天稍晚一點就會下線。

不管是殲30戰機還是殲18戰機,漸漸的完全步入正軌,穩步交付。而渦扇30發動機,經過大量的零件試製和工藝驗證。也開始進入首臺原型機的總裝。

天心市,河西基地。

巨大的總裝車間內,一臺渦扇30發動機已經初具雛形,在總裝臺架上,發動機非常的壯觀。

巨大的風扇,直接3.6米不止,再加上總裝臺架的高度,看上去差不多有一層多樓這麼高。一個成年人站在風扇面前,伸手還也只能摸到風扇葉片。

最大的是風扇,至於高壓壓氣機,燃燒室等都不大,渦輪稍微大一點,但一米左右的直徑,相比3.6米的風扇,還是顯得秀氣很多。

“不愧是渦扇30,世界最大的大函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之一,你們看一看。多漂亮,多壯觀啊!”

“如此牛叉的發動機,居然在我們這裡生產製造。太吊了!”

“你看老李,老趙他們,多麼榮幸啊,能參與首臺渦扇30發動機的總裝配。”

“……”

發動機的總裝進入尾聲,總裝車間內,不少的工人們一臉高興,眉飛色舞的品頭論足,從大家的話語之中,不難感受到那種濃濃的自豪感。成就感。

今天的楊仙豐,特地穿了白襯衣。打了領帶,頭髮更是梳得一絲不苟。整個人顯得非常精神,不知道內情的,看到楊仙豐這副模樣,肯定還以爲楊仙豐有什麼大喜事呢。

渦扇30發動機的總裝成功,就是楊仙豐的大喜事。

自從這一臺渦扇30發動機進入總裝之後,楊仙豐每天都關注裝配進展情況,甚至,總工程師出身的楊仙豐,興致來的時候,還不時的在總裝車間客串一把技術員的角色。

楊仙豐指導大家進行發動機的總裝,在總裝過程之中遇到技術難題,楊仙豐還和大家一起,進行分析,解決這些技術問題。

對渦扇30發動機總裝進程非常瞭解,楊仙豐知道,今天上午將完成首臺渦扇30發動機總裝,楊仙豐特地穿了白襯衣,打了領帶,當然,外套還是天峰科技公司的工作服。

約上午10點半左右,首臺渦扇30發動機總裝剛剛完工,幾名技術員和檢查員正在對發動機進行完工檢查,總裝車間的大門外面,楊仙豐陪同着李天峰一起走了進來。

今天,李天峰親自來了這裡,和李天峰一起過來的還有渦扇30發動機的總設計師孫小平,總工藝師曾慶海等人。

走進巨大的總裝車間,放眼望去,全是各臺正在組裝的發動機,如渦扇16、渦扇17、渦扇18發動機,以及渦扇21發動機。

渦扇21發動機最多,這一款支線客機引擎,因爲出色的綜合性能,超低油耗和超低噪音,佔據了國際支線客機,以及小型公務機等飛機引擎的絕大部分份額。

基本上,每一個月李天峰都要來天心市河西基地幾次,對整個河西基地算是比較瞭解。

不過,作爲河西基地的總經理,楊仙豐還是陪同在李天峰身側,一邊走,一邊向李天峰介紹。

楊仙峰道:“老闆,我們的各款發動機非常的紅火,尤其是渦扇21發動機,馬上就生產製造將達2000臺。”

渦扇21發動機,每年需求量很大,每年的生產製造數量更是達到數百臺,從研製成功到現在,短短几年的時間,馬上將達到2000臺的生產製造數量。

李天峰走到一臺渦扇21發動機旁邊,這是一臺即將總裝完成的渦扇21發動機,機身上有醒目的編號“s21001998”。

這是正式量產的第1998號發動機,旁邊不遠,正有第2000號發動機在進行組裝,估計幾天之後,這一臺發動機就將總裝完成,通過工廠試車之後,將交付用戶。

李天峰滿意的道:“楊總,孫總,渦扇21發動機,算是我們最成功的一款民用客機發動機。”

渦扇21發動機,推力等級一萬二千磅,且具備先進的數字式燃油調節器,推力可調,能廣泛用於各種中、小型飛機,支線客機,公務機等,故市場非常廣闊。

需求量這麼大,且差點壟斷整個國際支線客機引擎市場,渦扇21發動機自然是一款非常的出色的發動機。

且通過預測和估計,未來二、三十年,渦扇21發動機的前景依然廣闊,估計這一款發動機總生產製造數量會達到兩、三萬臺,甚至有可能更多。

一款民用的支線客機引擎,如果真的能生產達到兩、三萬臺,這將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也代表着這一款發動機設計得非常成功。

孫小平微笑着道:“老闆,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同樣可以推出和渦扇21發動機同一個技術等級,推力分別爲兩萬磅,五萬磅的民用客機引擎。”

渦扇16發動機,推力五萬磅,渦扇17發動機,推力兩萬磅,但這兩款發動機,屬於天峰科技公司早期的產品,採用天峰科技公司的第一代核心機技術。

孫小平的言下之意,完全可以在第二代核心機的基礎上,推出兩萬磅,五萬磅推力等級的更加先進的發動機。

最大推力兩萬磅,可以用於100座至150座客機的動力,最大推力五萬磅,可以用於150座至200座級客機的動力。

如渦扇16發動機,最大推力萬磅,目前主要用於空客a320,波音737等機型,且累計飛行時間達到數百萬小時,到目前都幾乎沒有出現什麼大故障。

李天峰笑着道:“目前來說,我們的渦扇16和渦扇17市場反應都不錯,銷售業績也不錯,暫時沒有必要再研發更先進的發動機。”

李天峰估計,如果自己在第二代核心機的基礎上推出兩萬磅,五萬磅推力等級的發動機,肯定將和渦扇21發動機一樣出色,那肯定極大排擠世界傳統三強一直佔據的幹線客機發動機市場。

幹線客機引擎市場,主要被傳統三強,即羅羅、普惠、ge三家公司把持,天峰科技公司憑藉渦扇16發動機,也只佔據部分150座至200座級客機引擎市場。

目前來說,沒有必要推出非常先進的幹線客機引擎,到時引起傳統三強的強烈反彈,對天峰科技公司也沒有什麼好處。

再等一段時間吧,這是李天峰的想法,故一直沒有急着推出更先進的發動機,而是一直維持渦扇16、渦扇17以及渦扇18發動機的生產,且這三款發動機每年也能銷售數百臺,成績還不錯。

孫小平見李天峰暫無研發更加先進幹線客機引擎的打算,也只好作罷,其實,在孫小平的心裡,早就想研發這些發動機,尤其是隨着渦扇30發動機的首臺原型機總裝完成,這種想法就更加強烈。

李天峰似乎知道孫小平心中所想,但李天峰並未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而是微微一笑道:“走,我們去看一看渦扇30發動機。”

大家已經看到,遠處的總裝臺架上,渦扇30發動機非常的顯眼,完全就是鶴立雞羣!

…………

今日兩更,第一更送上!

第四百五十五章 前往波音公司第五十四章 全國工藝大師第兩百七十八章 先進的核心機第四百七十五章 巨力幫助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方正式問話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到底是誰的發佈會第一百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巨大的驚喜第一百一十五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發動機立項申請第二百四十一章 價格是焦點第八十章 火藥味很濃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設計大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丟出去!第九十六章 都無法淡定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設計上的先進之處第四百六十九章 火爆的渦扇21第三百四十二章 後繼動力第五百章 初具規模的城南基地第五十二章 手氣太好沒辦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進的工業理念第一百三十章 全新的工藝方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美同行第二百一十八章 楊仙豐請客第八十七章 精益求精!第一百九十三章 風機葉輪第一百零二章 拉孫小平入夥第三百一十一章 發動機總裝(二)第七十一章 和你很般配第三百七十章 陷入僵局第兩百七十五章 這是非賣品第四百八十三章 無人機項目第一百八十三章 員工們的反應第五百四十九章 殲30飛龍!第一百四十八章 先進的渦輪設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火爆的渦扇21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就是我們的天眼!第四百七十八章 超越千億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航空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的至高神第一百五十三章 精密鑄造第三百零八章 龍頭企業第四百八十六章 進入部件組裝第六百六十六章 轟10第六十五章 經典案例第五百五十二章 殲18的第二個國際用戶第兩百六十一章 李氏工藝法第五章 可愛的佳佳第十四章 寄予厚望第三百七十一章 體驗ARJ21客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天峰的私事第四百二十章 開胃小菜第六百三十八章 首飛前夕第一百九十八章 航機裝配第五十九章 機牀設備安裝第二百二十八章 顛覆試車記錄第三百零八章 龍頭企業第三百六十八章 飛機漏油第二百零四章 驗證試車第二百四十九章 寬弦風扇葉片設計草第兩百九十三章 這不可能啊!第一百零九章 從震驚到搖頭第四百二十五章 超級大餐第二百三十九章 軍方訂貨會第三百九十七章 意義非凡的交易第七十二章 怎麼會臉紅呢?第兩百六十一章 李氏工藝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工業四點零第四百七十九章 盛大的慶祝酒宴第五百七十七章 總理來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龐大的專家評審團第兩百九十章 熱血沸騰第四百一十九章 通令嘉獎第三百八十七章 難道是天峰科技公司的發動機第六百二十七章 合作共贏第五百八十七章 殲30的月產能第一百七十五章 航展前夕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美同行第兩百六十四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九十三章 新工藝新方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名氣大振第六百三十二章 活該啊!第一百一十七章 福利房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堪重任第二百一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九十八章 設備採購遇困難第八十章 火藥味很濃第一百六十章 不冷不熱第九十四章 巧遇王若冰第六百六十七章 首架量產運30第一百二十五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難道出問題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酒桌上的業務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設計大會第二十三章 有人耍賴皮咯第三百八十五章 男人身份的象徵第四百九十八章 設備採購遇困難第七章 先進的加工理念第三百四十九章 苦頭和甜頭第七十七章 新員工報道
第四百五十五章 前往波音公司第五十四章 全國工藝大師第兩百七十八章 先進的核心機第四百七十五章 巨力幫助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方正式問話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到底是誰的發佈會第一百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巨大的驚喜第一百一十五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二百一十三章 發動機立項申請第二百四十一章 價格是焦點第八十章 火藥味很濃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設計大會第一百五十七章 丟出去!第九十六章 都無法淡定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設計上的先進之處第四百六十九章 火爆的渦扇21第三百四十二章 後繼動力第五百章 初具規模的城南基地第五十二章 手氣太好沒辦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進的工業理念第一百三十章 全新的工藝方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美同行第二百一十八章 楊仙豐請客第八十七章 精益求精!第一百九十三章 風機葉輪第一百零二章 拉孫小平入夥第三百一十一章 發動機總裝(二)第七十一章 和你很般配第三百七十章 陷入僵局第兩百七十五章 這是非賣品第四百八十三章 無人機項目第一百八十三章 員工們的反應第五百四十九章 殲30飛龍!第一百四十八章 先進的渦輪設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火爆的渦扇21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就是我們的天眼!第四百七十八章 超越千億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航空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的至高神第一百五十三章 精密鑄造第三百零八章 龍頭企業第四百八十六章 進入部件組裝第六百六十六章 轟10第六十五章 經典案例第五百五十二章 殲18的第二個國際用戶第兩百六十一章 李氏工藝法第五章 可愛的佳佳第十四章 寄予厚望第三百七十一章 體驗ARJ21客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天峰的私事第四百二十章 開胃小菜第六百三十八章 首飛前夕第一百九十八章 航機裝配第五十九章 機牀設備安裝第二百二十八章 顛覆試車記錄第三百零八章 龍頭企業第三百六十八章 飛機漏油第二百零四章 驗證試車第二百四十九章 寬弦風扇葉片設計草第兩百九十三章 這不可能啊!第一百零九章 從震驚到搖頭第四百二十五章 超級大餐第二百三十九章 軍方訂貨會第三百九十七章 意義非凡的交易第七十二章 怎麼會臉紅呢?第兩百六十一章 李氏工藝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工業四點零第四百七十九章 盛大的慶祝酒宴第五百七十七章 總理來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龐大的專家評審團第兩百九十章 熱血沸騰第四百一十九章 通令嘉獎第三百八十七章 難道是天峰科技公司的發動機第六百二十七章 合作共贏第五百八十七章 殲30的月產能第一百七十五章 航展前夕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美同行第兩百六十四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九十三章 新工藝新方法第五百三十七章 名氣大振第六百三十二章 活該啊!第一百一十七章 福利房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堪重任第二百一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九十八章 設備採購遇困難第八十章 火藥味很濃第一百六十章 不冷不熱第九十四章 巧遇王若冰第六百六十七章 首架量產運30第一百二十五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難道出問題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酒桌上的業務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設計大會第二十三章 有人耍賴皮咯第三百八十五章 男人身份的象徵第四百九十八章 設備採購遇困難第七章 先進的加工理念第三百四十九章 苦頭和甜頭第七十七章 新員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