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曹操的路

落針可聞。

倒不是因爲司馬家有什麼忌諱,而是這是來自於丞相的邀請。

有當朝丞相提攜,對任何世家來說,都是巨大的助力!

“老朽已知天命,”

司馬俊笑呵呵的道:“兒孫的事,我是不管了。”

楊彪從來沒有勉強人的習慣,笑着道:“司馬公倒是看的開。”

衛覬雙眼微動,道:“楊公,這裁減冗官,是裁減東都,還是要裁減天下?”

話音未落,小小的房間內,靜的比之前還可怕。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緊盯着楊彪。

裁減朝廷還好說,畢竟朝廷幾經動盪,各家該損失的都已經損失了,慢慢彌補就是。

但是,如果裁減到各州郡縣,涉及到他們根本,就是另一回事了。

現在大漢的各州郡,幾乎都是世家把持,想要坐穩一地,不論一州還是一郡,都必須有世家的支持!

“今天只論風月,不論政事。”楊彪輕飄飄的推開。

衆人見狀,不自禁的互看,心裡暗自凝重。

朝廷,顯然不是隻針對洛陽城裡的冗官!

在丞相府大宴賓客的時候,劉辯在芳林園見了劉璋。

劉璋明顯從小吃好喝好,白白胖胖,五官圓潤,一臉憨厚樣。

劉辯打量着他,道:“劉卿家病的很重?”

劉璋坐在劉辯對面,躬着身,道:“回陛下,家父背瘡嚴重,已不能躺,只能趴窩在牀上,已月餘不能下牀。”

劉辯想起來,劉焉好像是因爲背瘡而死的,只是不知道,這麼早就有了。

他不動聲色的點頭,道:“劉卿家辛苦了,朕派人接劉卿家入京,由宮中醫師醫治如何?”

劉璋眨着眼,道:“陛下,益州到京,路途艱遠,臣恐家父難以堅持到京。”

劉辯見他脫口而出,情知是早有準備,道:“那便讓劉卿家留在益州好好休養。之前,大司馬府,尚書檯從益州調一些人入京,劉卿家是何想法?”

劉璋臉色不動,道:“陛下,據臣所知,黃忠好像是去了太原,其他人,臣不得而知。”

黃忠在益州,現在是聲名不顯,劉焉只同意黃忠,不放行其他人,其心可想而知。

不過,一個黃忠,就足夠他虧的了!

劉辯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微笑着道:“卿家如果沒事了,寫信給劉卿家,說說洛陽城的情況。劉卿家身體好轉了,就入京來,父皇信重劉卿家,朕也希望劉卿家能入京幫朕一二。”

“臣領旨。”劉璋道。

劉辯雙眼微微眯起,這劉璋,從始至終,絲毫不露情緒。

‘是朕的問題都在他的意料之中,還是他城府太深?’

劉辯目光一轉,笑着道:“劉卿家,你對朝廷裁減冗官怎麼看?”

劉璋自打跪坐好後,動作沒有改變分毫,只有嘴脣在動,聽到劉辯問話,只是稍稍一頓便道:“陛下聖明,朝廷諸公賢達,此舉上合天心,下通民意,益州理當遵行。”

‘不一般啊。’

劉辯雙眼笑意濃郁,這劉璋,果然不是表面看的憨厚。

既然你城府這麼深,就不能浪費了。

劉辯放下茶杯,道:“卿家既然入京了,也不要閒着,爲朕分憂吧,入尚書檯,任尚書令史,協助王允,負責這次的冗官裁減。”

劉璋臉角不自禁的抽了下,片刻擡手道:“臣領旨、謝恩。”

裁減官吏,可是得罪的人事!

這時,一箇中黃門悄步進來,看了眼場面,來到劉辯跟前,遞過一道奏本,道:“陛下,大司馬府緊急送來的。”

劉辯哦了一聲,接了過來,看完後,神色如常,陷入深思。

這道奏本的內容,是曹操在禁軍大營訓練士兵過於苛刻,竟然活活累死了十數人,起初一兩個的時候,禁軍大營的衆人不以爲意,當到了十幾個,他們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開始上報。

劉辯雙眼冷靜,心裡思索不斷。

倒不是怪罪曹操練兵死人,而是他一直在考慮曹操的發展方向——是走文官仕途從政?還是走武將路線領兵?

曹操這個人,絕對是有能力的,雖然現在還沒有展現出來,但他有着驚人的潛力。

不管是從當世人對他的評價,還是縱觀歷史,與他的能力相比者絕對屈指可數。

“文臣還是武將?”

劉辯慢慢擰眉,心裡拿不準,遲疑着。

以往,他都是想再看看,給曹操一些鍛鍊的機會。但曹操在禁軍大營搞出了事情,就不由得他不做出決斷了。

好半晌,劉辯還是有些猶豫,道:“潘隱,傳旨,曹操……入宮。”

“是。”潘隱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劉辯合起奏本,收斂思緒,看着潘隱道:“宮外還有什麼事情嗎?”

潘隱瞥了眼劉璋,來到劉辯身側,低聲說了起來。

等他說完,劉辯臉上忍着笑,道:“世家之人,居然做出了這等事?”

王朗用這樣的手段來解決太學生的鬧事,劉辯是萬萬沒想到的。還以爲這些世家的飽學之士,會用出什麼陰謀陽謀來,沒想到居然這般小兒科。

“不過總歸是有用。”

劉辯點點頭,多少有些欣慰,陸陸續續的有人出來做事,用不着他衝在最前面了。

潘隱沒有說話,等了一會兒,拿過一道文書遞給劉辯。

劉辯接過來,只是第一眼,迅速認真起來。

這是丞相府宴客的賓客名單,雖然有不少生僻字,但劉辯從姓氏上依然看出了不少端倪。

楊家邀請的這些在野的世家,是大漢有名有姓,甚至是最爲頂尖的世家大族,自然,那些小門小戶根本不配進丞相府的門!

看着一個個熟悉陌生的名字,有些姓氏比較特別,如司馬,公孫,諸公,羊等等。

他還是小看了楊家的影響力!

難怪後世的袁家那麼顯赫,袁術、袁紹分佔兩地依舊是數一數二的大勢力,但凡他們齊點心,或者懂得收斂一點,膨脹的不那麼快,大漢天下,毫無疑問的將改姓袁!

絕對不會像曹操那樣辛苦,甚至不會成爲第二王莽!

一時間,劉辯腦海裡轉過了無數念頭,直到感到一絲寒冷,這才陡然驚醒。

擡頭看去,不知不覺間,天空飄起了雪花。

劉辯對雪有種特別的喜好,尤其是喜歡雪中漫步,聽着腳下咔嚓咔嚓的聲響。

伸手接着一片雪花,劉辯看向劉璋,心裡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軍演!

強大的軍演,足以震懾一些人的不臣之心,令他們收斂,給他騰出更多的時間來!

劉辯想到這個,臉上的笑容抑制不住。

劉璋雖然低着頭,實則一直悄悄觀察着劉辯,見他沉默這麼久,神情變幻不斷,這會兒又冒出古怪笑意,心裡咯噔一聲,連忙低頭。

有了軍演這個主意,劉辯心中大定,站起來,道:“卿家,走,隨朕散散步,跟朕說說益州的情形。”

劉璋連忙跟着起身,一臉憨厚的道:“是。”

劉辯走出亭子,地上還沒有雪,漫步走着,看向北方。

東北方向,荀攸正帶着皇甫堅長以及三百不到的禁軍,護衛着應劭出魏郡入邯鄲,直奔鉅鹿。

應劭很是瘦弱,臉角細長,面容尋常,神情平淡,唯有鬍子十分濃密。

他擡頭看了眼天上不斷飄下的大雪。

荀攸見着,上前道:“使君,估計還有三天就能到鄴縣。”

鄴縣,冀州治所。

應劭沒有迴應,神情毫無波動。

荀攸之前與應劭見過幾次,倒是沒想到,他是這樣一種平靜如水的個性。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穩住冀州。’荀攸心裡不禁擔心。

冀州的重要性,不止是鹽政,而是‘中國’的正中,九州之首,關乎國運!

突然間,皇甫堅長打馬上前,低聲道:“荀尚書,有些不對勁。”

荀攸心中一驚,轉頭四顧,見大雪飄飄,空無一人,道:“有什麼發現?”

皇甫堅長道:“太安靜了,這裡應該有匪盜纔是。”

冀州是黃巾軍起事的地方,雖然幾經平定,但冀州基本也被打的破爛不堪,不止是朝廷控制不力,地方的州牧、太守也使不上力。

十室九空,盜匪橫行。

荀攸神色暗凝,道:“你多派些人探查,今夜不休息,先進鉅鹿再說。”

皇甫堅長面容冷靜的點頭,回頭招過史阿,旋即十幾匹快馬分頭奔出。

應劭餘光看了眼,默默無聲。

荀攸沉色不語,心頭漸漸起了不安。

他們雖然一路隱藏身份,從不與人接觸,但從洛陽一路走來,難免消息走漏。

不管是匪盜還是居心叵測之輩,他們這一行人,都是肥肉!

走了好一陣子,一匹快馬飛奔而回,落地單膝跪地,大聲道:“回稟使君、荀尚書,前面十里處,有一羣人堵在必經之路之上,看樣子是匪盜。”

荀攸神情頓冷,急聲道:“有多少人?”

士兵稍稍遲疑,道:“目測至少有兩千人。”

兩千!

所有人變色,他們才兩三百人!

只有十里,他們回頭都來不及!

荀攸心中一陣急思,向着應劭道:“使君,不如,下官引開他們,使君帶一些人趁機穿過,我們在鄴匯合。”

應劭無動於衷,看着前方,道:“伱確定是匪盜,不是什麼人假扮?”

士兵立即道:“那寨子起碼有五六年了,不像是新建的。”

“荀尚書,我們單獨聊幾句。”應劭轉頭與荀攸說的,神情平淡,語氣平淡。

荀攸沉着臉,點頭。

兩人騎着馬,走出很遠。

應劭道:“我只身前來,無兵無糧,恐難立足,我想招降這羣匪盜。”

大漢的軍隊,多以招募爲主,而在戰爭進行中的時候,招降匪盜以充兵員,也是慣常行爲。

荀攸怔神,萬萬沒想到,應劭居然打了這種主意!

他只有不到三百的禁軍,想要招降兩千人,可不是空口許諾就能辦到的。

應劭見荀攸不說話,擡起手道:“還請荀尚書助我。”

荀攸神色沉如鐵,心裡在想着各種辦法。

他並沒有經歷過戰陣,沒有對戰經驗,苦思冥想。

應劭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看着他。

好半晌,荀攸肅色道:“用疑兵之計!”

“全賴荀尚書。”應劭擡着手道。

荀攸輕輕點頭,他的任務是護送應劭到冀州,助他站穩腳跟,收攏一些兵馬,也是應有之意。

‘兩千匪徒。’

荀攸心頭如墜大石。他們已經沒有可選餘地了,逃不掉,只能認真謀算。

兩人又與皇甫堅長等人匯合,開始仔細籌謀。

皇甫堅長同樣沒想到,應劭非但不怕,居然還想招降那羣匪盜!

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403章 躊躇滿志第563章 出大事了第548章 選擇二第71章 入京與入宮第599章 好消息460.第460章 誘惑第91章 洛陽城快空了第571章 定計三羌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251章第276章 出乎意料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128章 荀彧494.第494章 曹操的路433.第433章 江東第533章 陛下當真?第516章 刀光劍影第570章 歸來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390章 毒計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354章 天命第372章 佛與道461.第461章 思吳否第526章 好膽第202章 鍾繇教子第186章 劉辯與荀彧的默契455.第455章 頭疼426.第426章 登門拜訪第361章 雷雨第284章 這可怎麼辦啊?443.第443章 金碧輝煌第116章 硝煙第570章 歸來第322章 千年狐狸第360章 煮酒論英雄第136章 亂始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457.第457章 人心搖曳第255章 遊說第374章 真相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第141章 臧霸第65章 世家有別第589章 大勢已定444.第444章 黑夜中的殺機第394章 裂痕第244章 勇猛無敵第126章 太過安靜第45章 眼睛與耳朵第530章 大事臨頭第182章 黃巾招降曹操第337章 三英戰呂布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第595章 御駕親征第90章 自投羅網第314章 劉焉病危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596章 失利第255章 遊說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狸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第248章 大事情第262章 召見第229章 接連的第150章 魚水之歡454.第454章 壓力如山第272章 劉虞回洛陽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189章 滿腔抱負的王允480.第480章 國本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505.第505章 愚鈍第513章 不軌第130章 面沉如水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第55章 內政外兵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426.第426章 登門拜訪507.第507章 處置第107章 瞬息萬變第133章 郭嘉第175章 曹賊不死第169章 豔名遠播第396章 大事在即496.第496章 各有謀算第235章 大哥二哥三弟(爲盟主書友20230722第377章 不問東西427.第427章 見世面第30章 進宮第359章 黃忠戰呂布506.第506章 殺意第344章 都是壞人482.第482章 國有儲副第548章 選擇二第580章 油盡燈枯
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403章 躊躇滿志第563章 出大事了第548章 選擇二第71章 入京與入宮第599章 好消息460.第460章 誘惑第91章 洛陽城快空了第571章 定計三羌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251章第276章 出乎意料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128章 荀彧494.第494章 曹操的路433.第433章 江東第533章 陛下當真?第516章 刀光劍影第570章 歸來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390章 毒計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354章 天命第372章 佛與道461.第461章 思吳否第526章 好膽第202章 鍾繇教子第186章 劉辯與荀彧的默契455.第455章 頭疼426.第426章 登門拜訪第361章 雷雨第284章 這可怎麼辦啊?443.第443章 金碧輝煌第116章 硝煙第570章 歸來第322章 千年狐狸第360章 煮酒論英雄第136章 亂始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457.第457章 人心搖曳第255章 遊說第374章 真相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第141章 臧霸第65章 世家有別第589章 大勢已定444.第444章 黑夜中的殺機第394章 裂痕第244章 勇猛無敵第126章 太過安靜第45章 眼睛與耳朵第530章 大事臨頭第182章 黃巾招降曹操第337章 三英戰呂布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第595章 御駕親征第90章 自投羅網第314章 劉焉病危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第596章 失利第255章 遊說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狸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第248章 大事情第262章 召見第229章 接連的第150章 魚水之歡454.第454章 壓力如山第272章 劉虞回洛陽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189章 滿腔抱負的王允480.第480章 國本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505.第505章 愚鈍第513章 不軌第130章 面沉如水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第55章 內政外兵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426.第426章 登門拜訪507.第507章 處置第107章 瞬息萬變第133章 郭嘉第175章 曹賊不死第169章 豔名遠播第396章 大事在即496.第496章 各有謀算第235章 大哥二哥三弟(爲盟主書友20230722第377章 不問東西427.第427章 見世面第30章 進宮第359章 黃忠戰呂布506.第506章 殺意第344章 都是壞人482.第482章 國有儲副第548章 選擇二第580章 油盡燈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