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潁川黨’的內耗

第287章 ‘潁川黨’的內耗

鍾繇的話,劉虞有些不滿。

南方野心之輩開始動了,朝廷難不成要無動於衷?

但他沒有插話,而是在謹慎的觀察着劉辯的態度。

他多年未回京,眼前的陛下有些生疏,比幾年前來說,城府更深,行爲做事沒有那麼直接,帝王心術已然深植於心。

劉辯聽完荀彧與鍾繇的話,對南方局勢的複雜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

沒有一個簡單易與之輩,袁紹的突然舉動,或許藏了更爲陰險的心思。

劉辯沉吟再三,擡頭看向劉虞,道:“大司馬府即刻拿出一個應對方案,晚上朕要看。另外,尚書檯、大司馬府分別下令,要求南方各將領、州牧、郡守做好準備,等待旨意!”

劉虞神情一振,擡手道:“臣領旨!”

荀彧與鍾繇注視着劉辯,片刻又對視一眼,彼此都在雙方眼神裡看到不安,以及某種決心。

荀彧深吸一口氣,些許老成的臉上逐漸堅定起來,擡起手,沉聲道:“陛下,臣等已經商議妥當,在‘新政’之中,加入更多的關於土地大政國策,不日上書,請陛下御準!”

劉辯雙眸灼灼發光,猛的坐直身體,道:“潘隱,即刻傳旨,擢升荀彧爲丞相,荀攸爲左僕射,司馬俊爲參知政事,兼領各曹!”

荀彧聞言一怔,沒想到還會有‘兼領各曹’,旋即便擡手便道:“臣領旨。”

“免禮。”

劉辯淡淡說道。

他心裡鬆口氣,如果荀彧等堅持不表態,他就只能更換丞相,這對他長久以來的佈局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破壞!

好在,荀彧,鍾繇等人是識大體的,最後還是妥協了。

荀彧起身,心裡莫名鬆了輕鬆下來。

眼前的陛下太過固執了,固執且危險。

劉虞不動聲色,卻越發對這君臣三人的啞謎大感好奇以及警惕。

直到這一刻,他才深刻明白朝局的複雜到了什麼地步。

劉辯又交代幾句,荀彧,鍾繇,劉虞三人同時離開。

望着三人的背影,劉辯雙眼眯起。

擡荀彧入主尚書檯,固然是因爲荀彧的能力,還因爲荀彧沒有資歷。

在以往,他需要楊彪的威望來穩住天下士族之心,穩定朝局,以便讓他逐步收回權力。

而到了現在,他大權在握,目標則是要推行‘新政’,所以,他需要一個有能力卻又威望不足的丞相,只有這樣,才能貫徹他的意志!

對於朝野諸多大人物來說,荀彧,鍾繇,荀攸等‘潁川黨’的資歷太過淺薄了。

心裡推敲一陣,劉辯的目光又落在劉虞身上。

這位在劉辯繼位時三公之一的太尉,與丁宮,劉弘同爲三公。

但‘三公’早就名存實亡,他們上面有錄尚書事的大將軍何進,宮裡還有閹黨,可以說徒有虛名。

而在劉辯繼位後,在與何進、袁家的一系列爭鬥中,這三位的立場偏向於‘中立’,更是與袁家關係匪測。

最終,劉虞被劉辯送回了幽州,而丁宮,劉弘則在壓力下一同致仕。

劉虞,是他們三個的唯一倖存者。

但這位在幽州多年,這次被召回京後,態度卻與以往迥異,頗有好戰之風。

雖然曾是鍾繇的老上司,可與鍾繇並不親近,反倒是有些針鋒相對的意思。

‘看來,還得再看看……’

劉辯心裡若有所思。

既要看劉虞的真實態度,也想看看,他在大司馬府會怎麼做。

荀彧,鍾繇,劉虞三人出了崇德殿,荀彧與鍾繇不斷交談,而劉虞則是一個局外人,不動聲色的聽着。

“丞相,鍾僕射慢走。”嘉德殿前,劉虞忽然向着二人擡手道。

荀彧,鍾繇哪敢託大,連忙回禮,道:“劉公慢走。”

三人在嘉德殿前,少見的互相行禮,彼此尊敬有加。

荀彧鍾繇二人走向尚書檯,詔書很快就會下,他們可以做些準備了。

曾經的尚書檯還是很熱鬧的,但在一系列變故之下,現在是空空蕩蕩,只有低級官吏在忙忙碌碌。

對於二人的到來,情知早已預定的事情即將發生,紛紛見禮,絲毫不敢怠慢。

荀彧與鍾繇交代幾句,便在一處偏房坐下。

鍾繇想着宮裡的事,輕嘆一聲,道:“想好回去怎麼交代了嗎?”

荀彧之所以能與荀攸平起平坐,大部分是佔了輩分上的便宜,在年紀,資歷,甚至於能力上,在‘潁川黨’眼裡,是比不過荀攸的。

而鍾繇之前一直在廷尉府,東奔西走,也不善於拉幫結派,是以,‘潁川黨’真正的魁首,實際上是荀攸。

現在荀彧在宮裡明確表態,要在‘新政’中,增加‘劃分土地’的目標,就必須要說服一直反對的荀攸了。

荀彧反而不太擔心荀攸,看着鍾繇道:“尚書檯,大司馬府,六曹以及青州,已經基本上補齊、完整了。而且對於南方,各種佈置也悄然完整。袁術,董卓,呂布基本上被包圍了。”

鍾繇應着荀彧的目光,心裡微震,忽的坐直,近乎失聲道:“你是說,陛下,準備平亂了?”

荀彧神色不動,道:“我與皇甫堅壽聊過,禁軍大營的兵馬,這幾年一直在各處輪調,除了幽州,精兵強將基本都在禁軍大營,而且,今年還會調往兗州、徐州,曹操手裡還有五萬大軍,林林總總加起來,陛下能夠完全把握的大軍,超過十萬!”

鍾繇面容一片嚴肅,沉聲道:“阻止陛下!”

荀彧卻搖頭,與鍾繇對視不語。

鍾繇心思通透,驚醒的道:“你是說,陛下想要藉着南方大戰,強行推動‘劃分土地’?”

荀彧這次開口了,道:“未必會鋪開,但做些前期準備,既能打開口子,又不會引起大的變動。在南方大戰的遮掩下,朝野恐怕反應不過來。” 鍾繇目光閃爍不斷,想着種種可能。

荀彧的猜測,十分符合宮裡的脾性。

但這是巨大的冒險!

一來朝廷沒有錢糧,支撐不起大戰。二來‘劃分土地’會激起士族的怒火,恐會激起大變。三來,南方的那些野心之輩得到機會,趁機坐大!

這每一個,都對朝廷,對大漢國祚極爲不利!

鍾繇心驚不已,一時間想不到對策,只得道:“你既然看出來了,怎麼想?”

荀彧鎮定從容,道:“關鍵,還在劉公身上。”

劉虞,新任大司馬。

鍾繇頓時明白荀彧的意思了,沉吟再三,道:“好,晚上我去拜會劉公。”

說完這些,荀彧起身,道:“走吧。公達,志才怕是等急了。”

鍾繇壓下心思,點點頭。

兩人又在尚書檯交代幾句,這才匆匆出宮。

到了戶曹,戲志才,荀攸早就在等着了,見兩人進來,戲志才神情凝重的道:“前不久,陳留王與我說,陛下不會不缺吏曹,戶曹。他特意來找我,宮裡可能真的動了換丞相的心思了!”

荀彧,鍾繇倒是沒想到還有這麼一出,但也沒什麼表情。

兩人相繼坐下,鍾繇道:“沒什麼打緊。宮裡很快就會下旨,你們仍舊兼領各曹。”

荀攸注意到了兩人的表情,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鍾繇很有‘下屬自覺’,在荀彧之前開口道:“沒什麼事情。主要是南方的袁紹有了異動。另外就是,我與文若向陛下承諾,會在‘新政’中,推進‘劃分土地’事宜。”

荀攸滿臉的擔憂漸漸化作面無表情,語氣隱含怒意,道:“你們不清楚其中的後果嗎?”

鍾繇故作的嘆了口氣,道:“就是表明一個態度,但事情還是那個事情,與我們之前談好的沒有什麼變化。”

他們認爲‘新政’各項沒有落實徹底,對地方有足夠的控制力,‘劃分土地’是鏡花水月的空談。

是以,採用了‘拖’字訣,對宮裡的要求遲遲不表態。

荀攸哪裡會信,沒理會鍾繇,盯着荀攸道:“族叔,現在應該是丞相了。你可知道,單是這個消息傳出去,足以令你我,荀家粉身碎骨吧?”

荀彧默默一陣,道:“這件事,至少在十年內沒有可能,陛下沒有明宣,只要我們守口如瓶,這件事便並沒有預想的那麼恐怖。”

荀攸冷笑一聲,道:“即便我們四個守口如瓶,陛下能等得了十年?賦稅年年都在減,而支出在不斷增加。一旦青、兗等地再次出現民亂,你們以爲,陛下會一直忍耐下去?”

鍾繇見荀攸反應激烈,瞥了眼戲志才,道:“志才,陳留王只與你說了這些?”

戲志纔對‘劃分土地’也是反對的,只是沒有荀攸這般直接,沉吟着道:“陳留王好像在點我們什麼,但我想不透徹。”

“哼,”

荀攸哼了一聲,忽視鍾繇的轉換話題,與荀彧道:“丞相,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以‘新政’爲藉口,消除弊政,振興朝廷。而不是添亂,我反對你加入‘劃分土地’的內容。我明日進宮,會與陛下當面澄明!”

鍾繇見着‘族叔’變成了‘丞相’,不免擔心,臉色嚴肅的提醒道:“公達,陛下的態度你很清楚,陳留王的遞話,或許就是衝你來的。文若的丞相可以沒,你的吏曹尚書也可以!”

荀攸面不改色,反而越發堅定,道:“我是在乎官位權力之人?‘劃分土地’必然會引起天下大亂,絕不可行!別說這吏曹尚書了,就是砍了我的頭,我也不答應!”

戲志才眼見着情勢要失控,急忙插話道:“公達息怒。這件事還不至於我們這般衝突。以我的看法,不妨且走且看。從目前來說,沒有‘劃分土地’的可能,還是要穩步推進‘新政’,革除弊政。只要弊政剪除,吏治澄清,朝野局勢必然大半。屆時,或許就不會由着陛下性子來了。”

荀攸惱怒非常,並沒有失去理智,沉着臉,道:“這件事不能宣之於口,豈能開頭?我不答應,吏曹也完全不接受!”

戲志才見荀攸這般堅決,不由得有些頭疼的看向荀彧與鍾繇。

荀攸在吏曹尚書上待了好些年,不止是洛陽城的大小官吏,便北方各州,到處都是任命的人。

如果他堅持反對,朝廷想要推行,也會阻力重重。

荀彧,鍾繇同樣明白荀攸的鐘繇,加上彼此的關係,從未想過會因爲國政而決裂。

荀彧表情平靜,道:“公達,五年。五年之後,你爲丞相如何?”

鍾繇,戲志才聞言心裡的大驚,萬沒想到,荀彧會做出這樣的承諾!

即便是荀攸也怔住了,瞪大眼的看着荀彧。

丞相之位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不想坐一輩子?

荀彧對於詫異的目光無所波動,道:“只要你不出聲,五年之後,我保你爲丞相。”

荀攸與荀彧對視,張了張嘴,一個聲音沒發出來。

倒不是他多垂涎丞相之位,而是荀彧拿出這麼大的‘誠意’來,令他無法繼續說出口。

荀彧是他的族叔,又是丞相,不到萬不得已,自是不會不留情面,甚至是撕破臉。

不大的值房內,安靜的落針可聞。

等了好一陣子,鍾繇見荀攸不說話,連忙道:“公達,我也保你。”

戲志才擔心荀攸繼續堅持,那這對叔侄,當今最爲顯赫的二人將分道揚鑣,跟着道:“公達,事情沒有到那種程度。文若的難處你也看到了,暫且,咱們就依了陛下,一路走一路看如何?”

荀攸見着他們兩人都這麼說,眉頭緊皺,又與荀彧對視。

荀彧神色坦然,目光清亮。

荀攸心裡被壓的難受,還是嘆了口氣,道:“罷了。確實不是急於一時之事。說說南方的事情吧。”

鍾繇,戲志才見荀攸鬆口,對視一眼,心中緊繃的大石陡然落地。

荀彧又回憶起了在宮裡的感覺,暗自搖頭,有些體會到楊彪曾經有過的處境了。

這一次,不等鍾繇說話,荀彧道:“袁紹的突然出兵,我懷疑另有緣故。我得到消息,曹操寫了不少信去往南方各個幕府,名義上聯絡舊誼,我猜測,曹操可能用了離間計。”

(本章完)

第391章 烈火烹油476.第476章 平復450.第450章 退無可退第10章 董重的能耐第63章 算計500.第500章 拼圖第301章 曹 董第578章 出其不意485.第485章 人心叵測第596章 失利460.第460章 誘惑480.第480章 國本496.第496章 各有謀算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第91章 洛陽城快空了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264章 劉協第7章 大長秋442.第442章 弔詭第31章 安排第602章 番外一 曹操篇第556章 魚死網破的對峙第294章 人心第328章 前狼後虎第175章 曹賊不死第37章 終於來了494.第494章 曹操的路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42章 宮內宮外第106章 發兵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572章 一皇二後第366章 郭嘉死第518章 魑魅魍魎第134章 荀彧的話第244章 勇猛無敵第512章 不同以往第588章 內憂外患第225章 曹操回京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22章 皇甫嵩第108章 大統已定第59章 世家風骨第582章 磨刀霍霍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448.第448章 樓外樓第520章 事急則緩第128章 荀彧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58章 不動第59章 世家風骨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第349章 闖袁營第118章 反轉446.第446章 大雨之下第352章 江東小霸王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第514章 詩酒第64章 魑魅魍魎495.第495章 大喜第269章 科舉制第347章 量小 惜身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478.第478章 曹操會嗎第329章 大卸八塊第544章 生與死416.第416章 子曰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第15章 陣線第175章 曹賊不死第78章 心機第601章 朕,做到了第128章 荀彧第156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312章 十年賦稅445.第445章 尾隨第598章 莫要急第597章 祁山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第361章 雷雨第379章 詐第73章 大漢風骨第559章 遠航第572章 一皇二後第106章 發兵第374章 真相425.第425章 碎嘴子第2章 殺入禁宮第11章 君臣嫌隙第100章 復設丞相456.第456章 金刀之讖495.第495章 大喜第514章 詩酒第563章 出大事了第107章 瞬息萬變第118章 反轉
第391章 烈火烹油476.第476章 平復450.第450章 退無可退第10章 董重的能耐第63章 算計500.第500章 拼圖第301章 曹 董第578章 出其不意485.第485章 人心叵測第596章 失利460.第460章 誘惑480.第480章 國本496.第496章 各有謀算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第91章 洛陽城快空了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264章 劉協第7章 大長秋442.第442章 弔詭第31章 安排第602章 番外一 曹操篇第556章 魚死網破的對峙第294章 人心第328章 前狼後虎第175章 曹賊不死第37章 終於來了494.第494章 曹操的路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42章 宮內宮外第106章 發兵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572章 一皇二後第366章 郭嘉死第518章 魑魅魍魎第134章 荀彧的話第244章 勇猛無敵第512章 不同以往第588章 內憂外患第225章 曹操回京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22章 皇甫嵩第108章 大統已定第59章 世家風骨第582章 磨刀霍霍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448.第448章 樓外樓第520章 事急則緩第128章 荀彧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58章 不動第59章 世家風骨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第349章 闖袁營第118章 反轉446.第446章 大雨之下第352章 江東小霸王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第514章 詩酒第64章 魑魅魍魎495.第495章 大喜第269章 科舉制第347章 量小 惜身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478.第478章 曹操會嗎第329章 大卸八塊第544章 生與死416.第416章 子曰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第15章 陣線第175章 曹賊不死第78章 心機第601章 朕,做到了第128章 荀彧第156章 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312章 十年賦稅445.第445章 尾隨第598章 莫要急第597章 祁山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第361章 雷雨第379章 詐第73章 大漢風骨第559章 遠航第572章 一皇二後第106章 發兵第374章 真相425.第425章 碎嘴子第2章 殺入禁宮第11章 君臣嫌隙第100章 復設丞相456.第456章 金刀之讖495.第495章 大喜第514章 詩酒第563章 出大事了第107章 瞬息萬變第118章 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