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君臣嫌隙

第11章 君臣嫌隙

“臣驃騎將軍董重,參見陛下,參見太后。”

董重一溜煙的跑進來,擡手就見禮,大聲道。

還真是張口不離這個驃騎將軍啊。

劉辯看着身前的何進,嘴角有些玩味的沒有搭話。

這董家,是前一任外戚,曾經也是威名赫赫。

要說這大漢朝,外戚當權,真的是一種祖制了。

從呂家開始,呂后自不必多說、接着顯赫的還有霍家,霍光那叫一個牛逼,廢帝另立都幹出來了、再有就是王家,王莽比霍光更牛逼,直接篡位了、東漢的有竇家,也是無法無天,皇親國戚都不放在眼裡、後面就是樑家,這一家同樣牛逼,世襲大將軍,廢三帝逼死一帝!

在樑家被滅後,大漢朝就開始了宦官專權,歷經幾十年,外戚再次復起,何進這個國舅大將軍權傾朝野。

劉辯不說話,何太后與董家也是頗有恩怨,自然沒好臉色,自顧吃飯。

何進在劉辯面前失了顏面,此時坐直身體,頭也不轉,沉聲道:“你有什麼資格來這裡?”

董重還是有些畏懼何進的,尤其是這個驃騎將軍還得何進同意,陪着謹慎的笑臉道:“回大將軍,下官奉旨,勸說太皇太后出宮。”

何進看向何太后,目露詢問。

何太后冷哼一聲,道:“她出身番籍,不宜留在宮裡。”

何進明白了,董太后欲立劉協,何太后是斷然不能相容的,道:“無需勸說,我派人,押她出宮!”

董重嚇了一跳,急聲道:“太皇太后說了,她可以出去,就是就是,想帶着渤海王。”

劉辯剛想說話,何太后就直接道:“讓她帶,兄長,你派人看着他們,不允許他們再與朝臣勾連!”

何進也覺得讓董太后與那皇子協離開京都是好事,沒人再威脅他外甥的皇位了,他的大將軍自然坐的更穩,便點頭道:“好,我派人去安排。”

“朕不同意!”

劉辯直接否決,道:“祖母可以離開,但九弟不行。董重,你去告訴祖母,這件事就這麼定了!”

董重心裡萬分不情願再去董太后那,但見劉辯語氣堅決,嘴脣動了動,只得道:“是。”

何太后有些不高興,與劉辯道:“辯兒,那老太婆與劉協走了不是好事嗎?爲什麼伱一定要留着那劉協?”

何進道:“我也覺得留着劉協無用,我派人送他們出宮。”

何進滿臉橫肉,哪怕不說話都是兇相畢露,加上上位者的氣勢,更是逼人,彷彿不是在向皇帝說話,更像是與下屬訓話。

劉辯面無表情,道:“就這麼決定了。大將軍,朕的登基大典,父皇的葬禮,外面還有黃巾軍餘孽作亂,這麼多事情都需要你統籌,就不要浪費時間在宮裡了。”

劉辯有些討厭何進了,不想與他繼續掰扯。

何進卻是一怔,這是這是……趕我走?

他雙眼怒瞪,心裡對這個外甥越發不滿,不再強忍,沉聲道:“劉協不能留,那董太后更不能留!這件事,由我來處理!”

在他看來,這大外甥是他扶上來的,十二常侍基本上被他剷除,整個大漢已經沒人可以不聽他的了!

劉辯對他的‘忤逆’,令他很生氣!

劉辯與何進對視,心裡怒火驟涌。

這何進真的一點分寸都不顧嗎?

劉辯暗暗秉着一口氣,絲毫不退讓,道:“這件事,朕交給董重去處理,大將軍就不要勞心了。事多繁巨,朕就不留大將軍吃飯了。”

何進臉上橫肉顫抖,雙眼瞪如銅鈴,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屠戶,準備殺豬。

劉辯沒想到何進氣勢這麼足,不由得坐直了身體,神情冷漠,目光堅定對抗。

何太后見着心頭突然一顫,飛速站起來,用頭擋在了兩人之間,急忙道:“兄長,嚐嚐這個羹,是我親手做的。這件事由我做主,老太婆出宮,劉協留下。”

旋即又回頭,看着劉辯,凝色皺眉,聲音卻是笑着道:“辯兒,你嚐嚐這個。你舅父也是爲你好,不要與你舅父置氣,馬上就要是大人了。”

有何太后這麼一緩和,何進好像意識到不對,收斂表情,強壓怒火的道:“既然太后這麼說,那就依太后,我先走了。”

何進沒有再看劉辯,起身就走。

劉辯看着他的背影,心頭怒氣難消。

這些外戚,尤其是權勢長成,就容易噬主!

蹇碩在一旁看的清楚,神色暗凜,腰身躬身的更深。

何太后神色複雜的看着劉辯,欲言又止。

她已經看不懂這個兒子了,以往的劉辯怯弱膽小,大點聲說話都不敢。

但自從繼位做了皇帝以後,心性大變,不止在德陽殿喝止羣臣,平息了宮變,甚至於敢與他的舅父,大將軍何進對嗆。

劉辯哪裡猜不透何太后的心思,微微一笑,道:“母后,朕現在是皇帝,你是皇太后,咱們不能像以前一樣夾着尾巴做人,怕父皇,怕祖母,怕那張讓、趙忠他們,朕要做一個誰都不怕的皇帝。”

何太后看着劉辯,頓時想起了之前先帝想廢除劉辯,改立劉協的那些擔驚受怕的日子,不禁酸從中來,雙眼通紅,起身抱住劉辯,哭聲道:“辯兒不怕,有母后在,誰都欺負不了你!”

劉辯愣住了,這怎麼就哭上了?

何太后哭了好一陣子,這才放開劉辯,背對着蹇碩、潘隱等擦了擦眼,與劉辯輕聲道:“晚上咱們母子再好好說話,我先去整理一下儀容。”

劉辯點頭,等何太后走了,這才鬆口氣,這種感情戲他是最不會演的。

旋即,他就瞥到了低着頭的蹇碩與潘隱,心裡動了動,與潘隱道:“過來。”

潘隱小跑到劉辯身前,躬着身,臉上恭謹到了極點。

“附耳過來。”劉辯道。

潘隱連忙靠近,伸過頭。

劉辯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潘隱臉上立時出現了害怕的表情,身體都在抖。

劉辯越發低聲道:“如果他有異動,你帶把匕首,當場給朕殺了他,你能不能做到?不要說話,點頭或者搖頭。”

潘隱右手猛的握緊,氣息變得急促。

蹇碩在宮裡二十多年,他跟着蹇碩也有五六年,深知蹇碩的厲害。尤其是蹇碩人高馬大,還有些武藝,想要殺他,太難了!

但潘隱沒有猶豫片刻,重重點頭。

劉辯嗯了一聲,道:“來人!”

門外立刻出現八個重甲侍衛,腳步整齊劃一,身上還帶着血,殺氣騰騰,大步進來,單膝跪地道:“參見陛下!”

潘隱看着這八個侍衛,直覺渾身冰冷。

劉辯面無表情,道:“這八個侍衛,是曹校尉挑選的,大長秋,給你指派。”

潘隱哪裡不知道劉辯的意思,躬着身,聲音發顫的道:“是。”

蹇碩瞥了眼這八個侍衛,恭謹不動。

劉辯看向他,道:“蹇卿,你與大長秋一起,即刻提審趙忠,張讓等人,嚴刑拷問!”

“小人遵旨。”潘隱,蹇碩應着,緩緩後退出去。

劉辯又有了休息的機會,閉着眼,躺在椅子上,邊休息邊思考。

這會兒,董重與董太后的對峙已經到了極點。

董重不肯放棄他的驃騎將軍,董太后也不肯留劉協一個人在宮裡。

兩人毫不退讓,大眼瞪小眼,誰都不說話。

劉協看着互不退讓的兩人,開口與董太后道:“祖母,我留下吧。”

“不行!”董太后厲色反對。

劉協卻笑着道:“祖母,皇兄既然這麼說,那就是沒有加害我的意思,我在宮裡宮外,其實都一樣。只要過些日子,事態平息,皇兄自不會爲難我,反而祖母留在皇宮,太后那邊肯定不放心,祖母留下,孫兒也擔心,不如出宮去。”

劉協只有八歲,舉止端莊,自信從容,小小年紀,氣度非凡,說話條理清晰,邏輯圓潤。

董太后聽着他的話,神情猶豫再三,一把摟過劉協,哭聲道:“我可憐的孩子,以後要苦了你了……”

劉協笑着給董太后擦淚,道:“祖母放心,我與皇兄關係還是很好的,有他在,我吃不了苦。祖母出了宮,沒有我在身邊,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穿的,用的,我都備好了,都寫在了縑帛上,祖母記得按時添換……”

董太后哭的就更大聲了。

但是對面的董重就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董太后願意出宮,那他的驃騎將軍就穩了!

在董重笑的時候,何進出了宮,坐在馬車上,臉色鐵青,卻又無處可發,只能吼道:“讓陳琳明天到大將軍府!”

車外的侍衛嚇了一跳,慌忙應聲。

而宮裡,芳林園不遠處的一處地牢,張讓,趙忠,郭勝等十一人被關押在此處。

牢門內,十一個人被關在一個牢房裡,十分擁擠。

看着蹇碩與潘隱過來,一個個神色陰沉,怒恨交加,卻又自持身份,並沒有破口大罵或者跪地求饒。

張讓跪坐在最中間,看着蹇碩,尖聲道:“蹇碩,你是先帝最器重,最信任,也是託孤之人,要是先帝看到你今日所作所爲,不知道作何感想。”

蹇碩居高臨下的俯視着這些人,道:“先帝雖有意,可並沒有決定。東宮繼位,順應大統,理所應當!你等圖謀廢立,形同叛逆,罪在不赦!現在陛下寬宥,令你等交出黨羽名單以家財贖罪,交代吧。”

趙忠,張讓等人顯然是經過商議,並無所動,十分的冷靜。

他們都看向張讓,並沒有人亂開口。

(本章完)

第56章 以快打慢第293章 御駕親征第266章 換相第182章 黃巾招降曹操第171章 人財兩得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84章 代君行事448.第448章 樓外樓455.第455章 頭疼第33章 細思極恐414.第414章 回馬槍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第103章 雁門失守第19章 治病第16章 四世三公433.第433章 江東第3章 喝問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500.第500章 拼圖第94章 潛規則第398章 謠言四起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第368章 任重道遠第65章 世家有別第231章 丁原的鴻門宴480.第480章 國本第583章 算策第597章 祁山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第309章 後將軍袁紹第147章 七進七出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第293章 御駕親征第228章 盧植與曹操第542章 殺,還是不殺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313章 危機四伏的洛陽城第82章 人心第573章 同時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第354章 天命第597章 祁山第125章 曹操的路第207章 狗急跳牆第148章 皇家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48章 直擊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第519章 大動作第132章 全部處決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58章 不動468.第468章 少年第200章 大忠大奸第363章 賈詡的投名狀483.第483章 遇阻第534章 聰明與糊塗第200章 大忠大奸第206章 殺意第541章 選擇第314章 劉焉病危第584章 勸降第58章 不動第194章 皇甫堅長與趙雲第138章 奇襲第5章 還是不可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338章 殺機暗藏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331章 孫策戰華雄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第232章 圍城第108章 大統已定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第243章 夜襲第233章 無處不在第511章 各有謀算第245章 曹操的緊迫第585章 強勢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589章 大勢已定第394章 裂痕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273章 嚴峻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484.第484章 獻計第541章 選擇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158章 郭嘉失算 賈詡得計468.第468章 少年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9章 緊張局勢
第56章 以快打慢第293章 御駕親征第266章 換相第182章 黃巾招降曹操第171章 人財兩得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84章 代君行事448.第448章 樓外樓455.第455章 頭疼第33章 細思極恐414.第414章 回馬槍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第103章 雁門失守第19章 治病第16章 四世三公433.第433章 江東第3章 喝問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500.第500章 拼圖第94章 潛規則第398章 謠言四起第179章 鐵面無情的黃忠第368章 任重道遠第65章 世家有別第231章 丁原的鴻門宴480.第480章 國本第583章 算策第597章 祁山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第309章 後將軍袁紹第147章 七進七出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第293章 御駕親征第228章 盧植與曹操第542章 殺,還是不殺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313章 危機四伏的洛陽城第82章 人心第573章 同時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190章 大婚與轉折第354章 天命第597章 祁山第125章 曹操的路第207章 狗急跳牆第148章 皇家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48章 直擊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第519章 大動作第132章 全部處決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58章 不動468.第468章 少年第200章 大忠大奸第363章 賈詡的投名狀483.第483章 遇阻第534章 聰明與糊塗第200章 大忠大奸第206章 殺意第541章 選擇第314章 劉焉病危第584章 勸降第58章 不動第194章 皇甫堅長與趙雲第138章 奇襲第5章 還是不可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338章 殺機暗藏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331章 孫策戰華雄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第232章 圍城第108章 大統已定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第243章 夜襲第233章 無處不在第511章 各有謀算第245章 曹操的緊迫第585章 強勢第260章 輕描淡寫第589章 大勢已定第394章 裂痕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273章 嚴峻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484.第484章 獻計第541章 選擇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158章 郭嘉失算 賈詡得計468.第468章 少年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9章 緊張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