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瑜亮

第554章 瑜亮

建安元年,冬。

冀州下了一場雪,幾乎覆蓋了整個冀州,銀裝素裹,處處白頭。

荀彧踩着雪,在鹽場巡視,看着一個個冰凍的鹽湖,微笑着與身後的衆多官員,道:“陛下極其喜歡雪,喜歡在雪中漫步,撐着傘,漫無目的的走。偶爾會在屋檐下賞雪,煮着火鍋,與我等邊吃邊說話……”

他身後跟着冀州牧應劭以及冀州參政參議,巡鹽御史,鉅鹿太守以及冀州中郎將趙雲,外加一個身着白衣的劉表。

衆人皆是微笑的附和着當今丞相的話,一步一步踩着厚厚的雪,並沒有插話。

當今丞相,在寒冬臘月,尤其是年關將至的當口來到冀州,顯然不是來賞雪的。

荀彧似心情極好,目光所過,毫無在意,漫不經心的道:“有一次,我與陛下巡視皇陵,路過盧公的墓冢,深有感觸的做了兩句詩: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盧公一生克己爲公,大義著於人間,陛下每每思及,感觸甚深。”

應劭不動聲色的擡了擡眼皮,身體不自禁躬了更多。

其他人也心神暗凜,終於引到正題了。

走着走着,荀彧來到了一處高地,望着下面冰凍的湖面,回頭看了眼應劭等人,道:“陛下生性內斂,行事低調,從不炫耀什麼。就好比這滿腹才學,朝野中人,只是偶窺一斑,鮮少人知。”

劉表迅速接話,道:“丞相說的是。下官慚愧,整日談經論儒,雖無誇耀之意,卻也是碌碌無爲,虛泛其表,實是遠不如陛下之胸襟。”

衆人餘光掃了他一眼,心下疑惑。

這兩人一唱一和,到底是什麼用意?

荀彧老成的臉上,帶有風霜之色,轉過身,與應劭等人道:“臨來之前,陛下在芳林苑賞雪,與我說,當年情勢艱困,應劭一人一馬,孤身入冀州,這麼多年來,大小風波,叛亂如火,仍堅守不退,從不叫屈,小節有虧,大義如山,非常人也。”

應劭臉色微變,擡手道:“下官愧對陛下讚譽。”

荀彧背起手,輕聲讚歎道:“應使君無需謙遜,當年的情形,大家都有目共睹。這些年冀州發生的事情,陛下與朝廷都看在眼裡。別的不說,子龍可是陛下的心腹愛將,這些年從來沒有派駐地方,派給應使君,足以說明陛下對應使君的信重。”

應劭面露羞慚,高高擡手,向着洛陽方向跪下,沉聲道:“臣,令陛下失望了,罪該萬死!”

荀彧連忙上前,扶他起來,笑着道:“應使君何必如此?臨來前,陛下送我出城門,拉着我的手,囑咐我說,冀州情況不容樂觀,應劭壓力很大,要多鼓勵,莫要糾纏細枝末節,大亂之世,忠臣本就難得,莫要傷了他的心。不瞞應使君,我早幾日就到了,看了不少。應使君,沒有辜負陛下,切莫自責。”

應劭跪在地上不起來,沉聲道:“下官,下官願捐納所有家資於朝廷,以報陛下隆恩,以贖前罪!”

“下官等同願捐納所有家資,以報陛下隆恩,以贖前罪!”

除了趙雲,劉表,其他人紛紛跪下,異口同聲的道。

荀彧連忙虛扶,道:“起來起來,都起來,我說過了這次不是來問罪的,是來嘉獎的,快,都起來……”

在荀彧好一番安撫之下,應劭等人才緩緩起身,有幾個人甚至於在抹淚,滿臉寫着慚愧。

劉表在一旁冷眼旁觀,心下十分疑惑。

他自從入京後,就被掛了一個‘參知政事’的虛職,扔到一旁,無人管顧,不曾想,丞相荀彧這次巡視冀州,居然帶上了他。

荀彧安撫好後應劭等人後,便繼續在鹽場裡慢慢走着,話頭也逐漸展開,道:“對於冀州的諸公,陛下十分記掛。冀州的事務,陛下是完全放心的,這些年,應使君與諸公,做的都很不錯。對於鹽政,這是多年以來積累的弊政,與諸公無關。這番整頓,是朝廷消除弊政的決心,不是針對冀州諸公的。尚書檯與六曹等經過多番商議,決議,劉公調任幽州牧,幽州牧朱建平升任參知政事兼鹽政使,統管鹽務……”

正題來了!

這裡的‘劉公’,明顯指的是劉表。

劉表終於明白,爲什麼荀彧會帶着他一同來冀州了。

神情發緊,躬身做嚴肅狀,但劉表內心卻是翻江倒海,驚疑不定。

他是‘叛逆’,是被迫入京請罪的。

但宮裡的陛下以及朝廷並沒有問罪於他,一直不管不顧,任由他在洛陽開壇授課,談經論儒。

不曾想,朝廷居然要任命他爲幽州牧!

一個叛逆,從荊州牧調任幽州牧!

劉表躬着身,目光閃爍不定,心裡更是不安,緊張的連答話都忘記了。

倒是應劭等人反應極快,齊齊擡手道:“下官等明白。”

鹽場經過皇城府的血洗,已然是天翻地覆。

荀彧這一趟過來,明顯是要安撫冀州官場上下,以及將鹽場的所有權力,徹底收歸朝廷。

荀感覺雙腳已經溼透,冰冷冷一片,還是不斷往前走,時不時說話。

心下卻是疑惑,在雪裡走這麼難受,陛下怎麼那麼喜歡?

有了荀彧的安撫,應劭以下,衆人心下逐漸放鬆,沒有了之前那麼忐忑憂懼了。

自從皇城府的林錚率軍在鹽場大開殺戒,田豐在冀州若隱若現,尤其是應劭率兵抵近,收到荀彧的信,不得不退走後,整個冀州都活在一片恐懼之中。

不知道多少人忍受不了憂懼而自殺,又有多少人倉皇逃走,即便是勉強鎮定的,也是差錯頻頻,整個冀州簡直亂了套。

待等一衆人離開鹽場,返回鉅鹿,聖旨‘恰好’也到了。

旨意很簡單,就是誇讚應劭等人勞苦功高,大加賞賜。

直到這道旨意的頒佈,應劭等人這才徹底鬆口氣,對荀彧煥發了前所未有的熱情。

應劭拉着荀彧,在冀州四處奔走,展現着他這些年推行‘新政’的成果。

鉅鹿東。

應劭站在一處田頭,指着相對荒瘠的田地,憂心忡忡的道:“丞相,這是下官去年帶着城防兵親自開墾的,原本計劃招攬流民兩萬,但最終只有五千,加上糧種,耕具,水源等種種問題,還是荒了大半,即便種上了,來年收成,怕是沒有尋常田畝的一半……”

荀彧揹着,遠遠眺望,即便蓋着雪,仍舊能看出這些田畝的稀稀疏疏,沉吟着道:“朝廷的政策,是免三年賦稅,看來,還是少了。”

劉表站在荀彧另一側,心下直搖頭。

都說冀州繁華,可相比於他以前治理的荊州相差甚遠。

相比於大戰連天,屢經戰火的冀州,荊州安定的多,沒有經歷太大破壞。

‘幽州,不會比這裡更差吧?’繼而劉表擡頭北望,心裡有些擔憂起來。

幽州,是荒涼之地,地廣人稀,多山多嶺,又是塞北,多年來戰火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少有安定之日。

應劭站在荀彧邊上,道:“丞相,三年已不少了,只不過,想要百姓徹底安定下來,放心的耕種,不是一時之功。”

大漢朝戰亂幾十年來,百姓四處逃亡,即便現在看似安定了,朝廷給了地,百姓也無法徹底安心,稍有風吹草動便是舉家逃離。

荀彧知道這種情況,默默點頭,道:“不打了。”

再打下去,就要撐不住了。

大漢十三州,朝廷已握有九州,攤子大了起來,就需要足夠的支撐,一不小心就可能坍塌,這一倒,想要扶就沒以前那麼輕鬆了。

應劭聽到荀彧說‘不打了’,欲言又止。

在他看來,朝廷應該一鼓作氣,滅掉袁紹,加之克復交趾,而不是急流勇退,反而收兵不動。

“你們對曹仁怎麼看?”荀彧沒有繼續話頭,轉而看向北方,淡淡問道。

這一句話落下,應劭,劉表頓時沒了聲音,相互對視一眼,誰都沒有接話。

幽州中郎將曹仁,這是曹操的從弟,是曹操最心腹的人。

前年曹操率兵征討烏桓,宮裡的陛下給了曹操一個‘獎賞’,幽州中郎將由他任命。

曹操在剿滅烏桓後,將曹仁留在了幽州。

曹仁手握兩萬精兵,駐軍蕭縣外,是衛守幽州最重要的軍事力量,同時與遼東,右北平成三足鼎立之勢,這暗中,還在牽制遼東太守公孫度。

“沒有外人,你們儘管開口。”荀彧揹着手道。

應劭聞言,神色沉肅,道:“丞相,據下官所知,在大司馬護送太子殿下率軍從孟津前往洛陽之際,曹仁的兵馬也有動作。”

荀彧神色不動,道:“當時小平津亂匪衆多,曹仁授命率兵支援,沒有問題。我問你們的是,曹仁此人,是否該留在幽州?”

應劭不說話了,餘光向着劉表。

這位,是即將履新的幽州牧。

劉表還沒有想明白,爲什麼朝廷會任命他爲幽州牧,神色故作沉思,道:“丞相,下官嘗聽聞,曹仁心性穩重,對陛下,對大司馬,對朝廷忠心耿耿,下官竊以爲,暫且不用動。”

曹仁畢竟是曹操的心腹,沒有足夠的理由,朝廷是不會輕動的。

而且,在劉表看來,換其他人未必更好打交道。

荀彧回頭看了劉表一眼,道:“右司馬舉薦張濟,劉公怎麼看?”

“下官認爲不妥。”劉表面不改色的道,心裡實則惴惴。

自從到了洛陽,他看似一心罪於學問,不理朝政,可實際上,暗中還是有不少小動作的。

就比如,他與同爲宗室的劉備,悄悄的多有往來。

荀彧只是看了一眼劉表,目光從他臉上收回,道:“大司馬也是這麼認爲的。雖然郭汜,李傕等人已被澆滅,張濟並沒有參與叛出禁軍大營,但總歸曾是叛逆,不能重用。不過,他那侄子張繡,倒是很不錯,目前效力在右司馬帳下,頗爲得力。”

劉表只覺頭皮發麻,不敢擡頭。

這荀彧,是無意之言,還是在提點他?

倒是邊上的應劭,漸漸看清了一些。

隨着關羽在徐州,萬軍從中斬殺笮融,名聲大噪,接着劉備兵不血刃的克復荊州,一時間,劉備名聲大噪,儼然是繼曹操之後,大漢最爲耀眼的‘帥才’。

而曹操是大司馬,劉備是右司馬,這二人隱隱成了兩股相對的勢力!

尤其是,關羽作爲荊州中郎將,在很多人眼中,這是爲了制衡曹操!

“走,去泰山看看。”

荀彧彷彿是隨意而言,擡腿往東走。

應劭一怔,連忙跟上,道:“丞相,陛下是要封禪嗎?”

“不是,”

荀彧直接否定,道:“我要見一見青州的崔鈞。”

應劭會意,沒有再問。

青州近來還是不安定,黃巾軍此起彼伏,一直沒有消停。那一句‘據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一直在泰山附近傳播,始終沒有斷絕。

劉表收斂心思,不敢多說什麼。

他知道那一句謠言,甚至於知道出處。

但這一句話,是極其忌諱的話,在洛陽城裡諱莫如深,誰都不敢多言。

……

建安二年,七月,吳郡。

天氣漸熱,但在海邊,涼風陣陣,碧海青天,倒是十分舒爽。

烏程侯孫權,徐州中郎將張遼,吳郡太守顧雍,水師都督周瑜等人站在岸邊,正在看着不斷調動的水師艦船。

水師副都督蔡瑁,從一條戰艦上跳下來,來到近前,擡手道:“稟都督,烏程侯,目前二十三搜戰艦已經規整完畢,士兵們都已列隊,糧草,淡水業已準備就緒。”

顧雍,張遼,孫權等聞言,都看向周瑜。

周瑜身穿甲冑,俊逸的臉上,都是嚴正之色,擡頭看了看天色,道:“拋錨,休整!”

“遵命!”蔡瑁大聲應道,轉身離去傳令。

周瑜轉過身,看向張遼,孫權等人,道:“水師這邊已經準備好了,陛下何時到?”

孫權,顧雍沒有說話,目光投向張遼。

在這裡,唯有張遼是那位陛下的心腹,得到消息是最早的。

張遼道:“要晚一天到,陛下信裡說,他要在南陽見一個人。”

衆人頓時疑惑,什麼人要陛下親自去見,還要耽擱一天時間?

第76章 雨中人第403章 躊躇滿志第542章 殺,還是不殺第35章 人來人往第37章 終於來了第551章 分崩離析473.第473章 狼狽第227章 爭風吃醋第348章 你是好人嗎第387章 千奇百怪第349章 闖袁營第264章 劉協第98章 黑山軍第513章 不軌第277章 王朗的超乎尋常的手段第291章 絕筆信第32章 何太后第601章 朕,做到了411.第411章 隨手第549章 選擇三第180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45章 眼睛與耳朵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第171章 人財兩得408.第408章 老烏龜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第351章 內訌第594章 在即第389章 手段百出第28章 開始殺人了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347章 量小 惜身第230章 盧植亡故第329章 大卸八塊第309章 後將軍袁紹455.第455章 頭疼第80章 錯綜複雜449.第449章 田豐的狠辣第581章 兄弟456.第456章 金刀之讖第525章 大的第215章 王允的口舌利害第539章 後手第239章 圍魏救趙第185章 將軍在外,算賬在內第222章 貶爲庶人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陽危急第173章 天降橫財第186章 劉辯與荀彧的默契452.第452章 貴客第153章 袁術野心,皇位我也坐得431.第431章 狠辣手段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451.第451章 風暴第380章 破局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436.第436章 野心第23章 沆瀣一氣第294章 人心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第298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177章 郭嘉的想法第159章 陰謀陰謀 大戰連天第40章 匕見第153章 袁術野心,皇位我也坐得第555章 火苗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420.第420章 新任小主事第544章 生與死第368章 任重道遠476.第476章 平復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255章 遊說第391章 烈火烹油408.第408章 老烏龜458.第458章 殺紅眼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第379章 詐第266章 換相第309章 後將軍袁紹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第64章 魑魅魍魎第14章 籌碼第348章 你是好人嗎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陽危急第94章 潛規則第162章 衣冠楚楚 禽獸居中第601章 朕,做到了第238章 準備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第281章 一碗羹第559章 遠航第517章 發怒第57章 驚變(大章求追讀)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357章 分兵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478.第478章 曹操會嗎452.第452章 貴客
第76章 雨中人第403章 躊躇滿志第542章 殺,還是不殺第35章 人來人往第37章 終於來了第551章 分崩離析473.第473章 狼狽第227章 爭風吃醋第348章 你是好人嗎第387章 千奇百怪第349章 闖袁營第264章 劉協第98章 黑山軍第513章 不軌第277章 王朗的超乎尋常的手段第291章 絕筆信第32章 何太后第601章 朕,做到了411.第411章 隨手第549章 選擇三第180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45章 眼睛與耳朵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第171章 人財兩得408.第408章 老烏龜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第351章 內訌第594章 在即第389章 手段百出第28章 開始殺人了第333章 主角與配角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第347章 量小 惜身第230章 盧植亡故第329章 大卸八塊第309章 後將軍袁紹455.第455章 頭疼第80章 錯綜複雜449.第449章 田豐的狠辣第581章 兄弟456.第456章 金刀之讖第525章 大的第215章 王允的口舌利害第539章 後手第239章 圍魏救趙第185章 將軍在外,算賬在內第222章 貶爲庶人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陽危急第173章 天降橫財第186章 劉辯與荀彧的默契452.第452章 貴客第153章 袁術野心,皇位我也坐得431.第431章 狠辣手段第384章 大漢皇家錢莊451.第451章 風暴第380章 破局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436.第436章 野心第23章 沆瀣一氣第294章 人心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第298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177章 郭嘉的想法第159章 陰謀陰謀 大戰連天第40章 匕見第153章 袁術野心,皇位我也坐得第555章 火苗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420.第420章 新任小主事第544章 生與死第368章 任重道遠476.第476章 平復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255章 遊說第391章 烈火烹油408.第408章 老烏龜458.第458章 殺紅眼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第379章 詐第266章 換相第309章 後將軍袁紹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第64章 魑魅魍魎第14章 籌碼第348章 你是好人嗎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陽危急第94章 潛規則第162章 衣冠楚楚 禽獸居中第601章 朕,做到了第238章 準備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第281章 一碗羹第559章 遠航第517章 發怒第57章 驚變(大章求追讀)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357章 分兵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478.第478章 曹操會嗎452.第452章 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