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大圖謀

中平六年,七月初。

景福殿,書房。

荀攸,鍾繇,唐瑁,何顒,以及一個韓斌。

韓斌原本是尚書郎,在朝廷一系列變故中,加上尚書檯改制,被以‘待任’爲由賦閒了近兩個月。

他高眉骨,高鼻樑,臉骨瘦削,五官十分的突出,雙眸如電,一看就是那種雷厲風行的人。

五人跪坐在劉辯對面,身前的小桌上擺放着一堆文書,筆墨。

荀攸一臉沉色,道:“陛下,司隸領六郡八十六縣,稅賦以縣爲準,而後到郡,然後到司隸,最後入國庫,其過程十分繁雜。若是從各縣轉運,必然矛盾衆多,拖延日久。從郡徵收,下又不可控,稅賦多半流失……”

鍾繇,唐瑁等人都面露思索。

賦稅一事,向來極其敏感,地方上捂的極嚴,太平之時插手都千難萬難,何況當前朝廷闇弱,權力被郡縣實際掌控。

韓斌見衆人不言,看着劉辯道:“陛下,可派兵徵收。”

劉辯眉頭一挑,這位可真敢說。

不談朝廷有沒有那麼多兵,即便有,要是與地方打起來,你們怎麼自處?

鍾繇也搖頭,道:“最好是不激起郡縣的反彈。”

唐瑁突然擡手,道:“陛下,將各郡縣換人如何?”

劉辯不置可否。

這不是人的問題,根本原因是一套四百年的運行機制腐朽了,換人解決不了問題。

荀攸這時道:“沒有足夠的力量,各郡縣肯定不會放在心上,所以還得有兵,但得掌握分寸。同時,各郡縣裡,得有朝廷的人,內外相合,才能阻止各郡縣動手腳,將所有賦稅,如數轉運至國庫。”

何顒看了他一眼,低頭默默不語。

劉辯看着荀攸,心裡卻是一動,雙眼微微眯起,嘴角浮現笑容。

唐瑁見着,連忙道:“陛下有想法了?”

劉辯坐好,又認真想了想,道:“朕說說,你們聽聽,咱們再議一議。”

五人立時坐好,目光都在劉辯身上。

劉辯環顧他們,道:“荀卿家說的不錯,必須有兵,但這個不能激起地方的強烈反彈,所以,這個兵不能是明顯針對他們的。朕考慮,在司隸設治粟都尉。”

衆人聞言一怔,細細品味着這四個字。

郡都尉,就是一郡掌握兵馬,輔佐太守的二號人物,但這種郡都尉往往設立在邊塞,幷州、幽州之類,內地幾乎是不設的。

而治粟,可以追溯爲‘治粟內史’,也就是大司農的前身。

韓斌聽着,道:“陛下聖明,先以防衛司隸爲由設立都尉,掌握一定兵馬,地方肯定不會防範,屆時轉運錢糧,各郡都尉協助是理所應當!”

劉辯看向其他人,道:“諸位卿家覺得呢?”

何顒作爲民曹尚書,最關心的是錢糧,道:“陛下,一郡都尉,多少官吏,多少兵馬較爲合適?”

劉辯卻不在意,道:“這個由尚書檯議準。”

這種細節的事情,劉辯哪有精力去考證。縣都尉掌握多少兵馬,依據縣的地域,人口,治安狀況等等而決定,不同縣還不一樣。

荀攸前前後後思慮一陣,目光微閃的看了眼劉辯,道:“臣認爲可以。”

他猜到了,劉辯不止是要在司隸設這治粟都尉,怕是要在全國設立!

這樣,既能將賦稅收上來,還分割地方太守的實權,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制!

荀攸甚至覺得,後者纔是劉辯的目的!

“臣附議。”韓斌、鍾繇跟着道。

唐瑁則有些猶豫,他這個司隸校尉不涉兵權,原來在這裡等着。

這對他的權力是一種削奪,但好似感受到邊上人的眼神,連忙道:“臣附議。”

劉辯點點頭,道:“至於內外相合,朕考慮着,現在郡縣內的的權責不夠清澈,不如相仿尚書檯,在郡縣內,置六曹,各司其職,權職到人,無有塞責。”

五個人看着劉辯,眼神似有驚訝,有欽佩,有不可思議。

五人忍不住的對視一眼,韓斌略微激動的道:“陛下,臣贊同。如此以來,六曹垂直而下,各郡縣情況再難瞞住朝廷,再有郡都尉在旁,整個司隸,都將握在朝廷手中!”

鍾繇道:“陛下,臣認爲,郡、縣丞品佚過低,所職模糊,不如適當擡升。”

劉辯看向他,心念轉動,旋即就微笑道:“鍾卿家所言有理。嗯,次於主官三百石,主管刑獄、安民、捕盜、糾合不法,其餘之事,諸位卿家合議上奏。”

“臣等領旨。”一衆人齊齊而拜。

‘有人幫忙,果然舒心。’

劉辯看着這一衆人,拿起茶杯,笑着道:“免禮。”

五人起身,等劉辯喝完茶,荀攸道:“陛下,夏糧在即,應當即刻任命,而後赴各郡縣明察暗訪,以待時機。”

劉辯放下茶杯,道:“潘隱,你去給王卿家傳話,任命韓斌爲治粟都尉,掛在……尚書檯之下。”

治粟都尉,既是欽使,又是地方官吏,性質上有些特殊。

“臣領旨!”韓斌一臉正色的道。

潘隱應着,轉身出門。

劉辯看着五人,目光炯炯,沉聲道:“諸位卿家,這一次,只許成功不能失敗!”

這是劉辯對地方改革的第一次嘗試,事關國庫收入以及他未來的諸多計劃,再大的困難都必須要克服!

五人神色一凜,再次拜道:“臣等領旨!”

劉辯嗯了聲,沉吟起來道:“至於兵馬……”

司隸的兵馬都是有數的,要麼是從三輔或者羽林軍抽調,要麼就是自行招募。

劉辯自然不會允許自行招募,思索再三,道:“這件事朕來想辦法,諸位卿家且先做好準備。”

一衆人沒有多想,皆是點頭。

鍾繇頓了片刻,道:“陛下,若是各郡縣六曹的任命,王公有不同想法該如何做?”

尚書檯現在是真的一言堂了,就王允一個人,他近來爲補缺絞盡腦汁,舉薦了很多人,也安排了不少人。

劉辯道:“伱們先與王卿家商議,儘量達成一致,有個別的不同意見,朕來決斷。”

“是。”鍾繇道。

荀攸心裡最爲關注的是鹽政,見劉辯沒有發問,也就暗藏不提,道:“陛下,長沙太守孫堅已經奉詔,只是到京該如何安排?”

“漢中太守。”劉辯不假思索的道。

他之所以徵召孫堅來京,看中的除了勇猛之外,就是孫堅在北方沒有什麼根基,相比於曹操,公孫瓚等人,更容易掌控。

荀攸想着漢中的位置,心裡思索不斷。

漢中在三輔的西南方,是入益州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遏制涼州的一大要害,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陛下,幷州盧使君的奏本。”一個小黃門進來,遞給劉辯一道奏本。

劉辯神色不動,心裡卻安耐不住,拿過來就打開看去,匆匆一掃,頓時滿臉笑容,用力一拍,看向荀攸,鍾繇等人,道:“盧卿家不負朕望,已經順利解除了董卓的一半兵權,剩下的牛輔,退往了安定郡。”

鍾繇神情陡然嚴肅,道:“陛下,若是如此,臣再走一趟三羌,說服他們,不得妄動,朝廷發兵剿滅牛輔,徹底消除這個心腹之患!”

劉辯搖頭,道:“區區一個牛輔而已,這是盧卿家的責任,咱們不要多管閒事,還是要專注於朝廷賦稅變革。”

荀攸,鍾繇等人想着盧植的能力,倒也不懷疑,反而想到了朝廷的另一塊心病。

幷州在司隸的西方,而東方則是兗州。

兗州本就是四亂之地,黃巾亂匪來來回回的蹂躪,加上世家大族以各種名義來來回回的爭奪,早已破敗不堪,各種勢力交錯。

必須要平定,否則司隸隨時都有危險!

同時,兗州還是青州黃巾亂匪西進的屏障,不容有失!

劉辯也想到了,擡頭看向門外的東方。

皇甫嵩,丁原等人已經有好幾天沒有奏報了,不知道兗州現在到底是什麼情況。

……

許縣。

這裡到兗州就沒多遠了,而董卓又以如廁爲由,鑽進了小樹林。

左慄邊上的軍候有些不放心,道:“貴人,就不擔心那董卓跑了嗎?他手下原本有很多盜匪出身,找一些盜匪十分容易。”

左慄坐在馬上,神情陰翳,他已經在劉辯心裡失分,‘押送’董卓是他挽回聖心的最重要的手段,怎麼會大意。

他冷冷一笑,沒有說話。

樹林裡,只有董卓與李肅兩人。

董卓光屁股頓在一塊石頭上,黝黑的臉上如同虛脫一樣,惡狠狠的盯着不遠處的李肅,道:“他們怎麼還沒來?”

李肅忍着怪味,低聲道:“董公,幷州那邊還沒有回信。這裡的匪盜,他們說,得先收錢,十倍。”

董卓肚子咕咕一聲,臉上兇狠,道:“那閹賊肯定給我下了藥,老夫遲早要活剮了他!告訴他們,只要帶老夫回幷州,老夫給他們百倍!”

李肅看了眼左慄方向,直覺有利刺穿透後背,心神一抖,道:“小人再想辦法聯絡。”

董卓雙眼通紅,剛要說話,又是噗通一聲,他差點沒坐穩摔下來,咬着牙,極其用力的道:“你在怕什麼?”

李肅身體一顫,連忙道:“小人怕那些匪徒不守信用。”

董卓面露殺機,道:“他們是怕老夫不守信用!你再想辦法聯絡,老夫一定要回幷州!”

452.第452章 貴客第290章 戰前拉扯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第391章 烈火烹油468.第468章 少年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472.第472章 防備第259章 齷齪事第103章 雁門失守第153章 袁術野心,皇位我也坐得第248章 大事情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519章 大動作第79章 董卓的特殊性第529章 遇刺第235章 大哥二哥三弟(爲盟主書友20230722第77章 御史中丞第535章 孟津第16章 四世三公第226章 不隸臺閣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第389章 手段百出第203章 讓子彈飛第323章 一統第381章 瑞雪兆豐年第385章 爭鬥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232章 圍城第582章 磨刀霍霍422.第422章 強龍與地頭蛇417.第417章 許攸第586章 離譜兄弟第121章 九卿之首第380章 破局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248章 大事情第549章 選擇三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197章 兵鋒所向第116章 硝煙第557章 保護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第386章 重複的歷史第356章 天雷滾滾第113章 回京482.第482章 國有儲副第340章 曹操的高明手段第130章 面沉如水第292章 另有圖謀第354章 天命第293章 御駕親征第18章 知識的快樂第528章 同心490.第490章 潰敗第532章 棋盤與看客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402章 陰險計謀第215章 王允的口舌利害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第315章 常見大招裝暈第55章 內政外兵第264章 劉協第4章 陛下不可第382章 末世風氣第581章 兄弟505.第505章 愚鈍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366章 郭嘉死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259章 齷齪事第531章 狐狸490.第490章 潰敗第588章 內憂外患第266章 換相第572章 一皇二後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427.第427章 見世面第376章 王莽未篡時第98章 黑山軍第519章 大動作第357章 分兵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第353章 前狼後虎464.第464章 克紹箕裘第389章 手段百出508.第508章 都不簡單第110章 黨團424.第424章 之外第560章 目光421.第421章 貴公子第32章 何太后第301章 曹 董第173章 天降橫財第35章 人來人往第182章 黃巾招降曹操第329章 大卸八塊414.第414章 回馬槍第74章 王允的野望
452.第452章 貴客第290章 戰前拉扯第300章 曹操的驚慌第391章 烈火烹油468.第468章 少年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472.第472章 防備第259章 齷齪事第103章 雁門失守第153章 袁術野心,皇位我也坐得第248章 大事情第252章 庇護曹操而引來的不滿第519章 大動作第79章 董卓的特殊性第529章 遇刺第235章 大哥二哥三弟(爲盟主書友20230722第77章 御史中丞第535章 孟津第16章 四世三公第226章 不隸臺閣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第389章 手段百出第203章 讓子彈飛第323章 一統第381章 瑞雪兆豐年第385章 爭鬥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232章 圍城第582章 磨刀霍霍422.第422章 強龍與地頭蛇417.第417章 許攸第586章 離譜兄弟第121章 九卿之首第380章 破局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393章 一記重錘第248章 大事情第549章 選擇三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197章 兵鋒所向第116章 硝煙第557章 保護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第386章 重複的歷史第356章 天雷滾滾第113章 回京482.第482章 國有儲副第340章 曹操的高明手段第130章 面沉如水第292章 另有圖謀第354章 天命第293章 御駕親征第18章 知識的快樂第528章 同心490.第490章 潰敗第532章 棋盤與看客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402章 陰險計謀第215章 王允的口舌利害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第315章 常見大招裝暈第55章 內政外兵第264章 劉協第4章 陛下不可第382章 末世風氣第581章 兄弟505.第505章 愚鈍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366章 郭嘉死469.第469章 風起雲涌第259章 齷齪事第531章 狐狸490.第490章 潰敗第588章 內憂外患第266章 換相第572章 一皇二後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427.第427章 見世面第376章 王莽未篡時第98章 黑山軍第519章 大動作第357章 分兵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第353章 前狼後虎464.第464章 克紹箕裘第389章 手段百出508.第508章 都不簡單第110章 黨團424.第424章 之外第560章 目光421.第421章 貴公子第32章 何太后第301章 曹 董第173章 天降橫財第35章 人來人往第182章 黃巾招降曹操第329章 大卸八塊414.第414章 回馬槍第74章 王允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