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法治與德治

雖然陳展說的繞口,但是馮玉德也聽得非常明白。

丁是丁、卯是卯。

這就是陳展所要表達的意思。

這種認真的態度和做事方式,讓馮玉德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稀奇。

在這之前,大家處理事情的時候,都是以道德,以感情爲事情處理的前提。

但是今天陳展竟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那就是一切都按照制度來,完全推翻了以往所有朝代堅持的德治的慣例。

這種看似無情和冷漠,但是卻蘊含着公平和公正的做法,直接讓馮玉德震撼的無以復加。

雖然陳展並非是提出這種思想的第一人,但是以往也不過是在討論之中,淺談的萌芽狀態。

而如今陳展非常明確的,將這種之前只是思想理論類型,當做一種制度來執行。

這種德治邁向法治的跨越,給馮玉德所帶來的震撼,簡直就是前所未有的衝擊。

其實無論是德治還是法治,都是制度的一衆,根基都是各種具有約束的規則。

但德治是在制度的基礎上,以道德爲先,以道德來衡量制度的最終運行。

法治的實質卻是恰恰想法,無論以何種標準制定的律法,但是最終在執行的時候,都是以律法爲依據,違法就是違法,該怎麼判決就怎麼判決。

或許德治和法治在制定制度的時候,標準的高低或許有着少許的差別。

但是社會大環境決定了,這種差距絕對不會太過於巨大。

而兩者最大的差別,恰恰是在執行的力度上有所區別。

德治其實只是將制度作爲一個參考,而法治則是將制度作爲一個依據。

這也就要求,如果要想實行法治,那麼在制定制度的時候,就一定要在老百姓認可的範圍之內。

最大的借鑑典型,就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貫徹了法家思想的秦朝。

秦朝的最終崩潰,一方面是因爲統治階層的內鬥和腐敗。

但是根源卻在於,制度沒有因時制宜的進行改變。

秦朝最初制定所有制度的時候,不過是一個王國,是一個諸侯國。

而在統一了整個神州大地之後,秦始皇只是進行了稍微的調整,就以秦法普遍的推行到了整個王朝。

在沒有緩衝和適應的情況下,在各地風俗習慣,日常道德標準存在差距的情況下。

秦始皇就以秦法爲依據,來約束大江南北的百姓。

而且從德治直接跨越到法治的幅度過於巨大。

秦國人日常生活以法爲界限,以法爲約束,也是經過了血與火的洗禮,然後在外部的壓力下,經過了數百年的時間才慢慢適應。

可是大秦一統六國之後,外部已經沒有了滅國的危機。

而其他六國百姓,卻完全沒有適應時間,就被要求按照以前,有着“秦蠻子”之稱的秦國人的習慣來生活。

這讓自詡爲文明人的齊、趙、楚等國百姓,如何能夠心甘情願?

再夾雜着秦趙、秦楚之間的世仇,在遺留的矛盾都沒有化解完畢的時候,秦始皇就以暴力來要求所有人聽話。

這種充滿暴力地高壓方式,如何能夠讓所有人,融合在一個制度的統治之下?

有着秦朝的前車之鑑在,陳展在推行法治的過程當中,肯定會小心謹慎。

這樣一項艱鉅的任務,光靠他一個人,那肯定是無法完成的。

但德治向法治的轉變,卻又是勢不可擋的。

那麼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集結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然後集思廣益,使過渡的環節更加圓潤,更加流暢。

而馮玉德就是陳展想爭取的第一人。

“一個自由喪父之人,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而他的母親在一次趕集過程當中,因爲衝撞了一個富家公子。”

“然後在富家公子盛怒之下,致使奴僕毆打了這個母親一頓,然後等到這位母親掙扎着回到家中,三天之後死亡。”

“而這位兒子拎着刀,埋伏在富家公子游玩的道路上,直接將富家公子捅死,那麼這個案件你如何來判!”

自古以來,爭執和說服別人,就是最爲困難的事情,尤其是改變別人的三觀,簡直就是登天之難。

既然無法說服對方改變思維,那麼就給他製造困難,讓他自己被迫改變。

爲了爭取馮玉德,陳展並沒有試圖去說服對方,而是直接擺事實,給他製造困難。

聽到陳展所提出來的問題,馮玉德愣了好半天,畢竟斷案可不是他的強項。

而這個案件雖然只是陳展隨口說出來的,可是涉及到兩條人命,馮玉德尋思了好半天,依然感到非常地爲難。

“大人,我沒有擔任都尉府公職的經驗,也沒有熟讀大乾的律法,所以無法給你答案。”

聽得出來,馮玉德的話,既有謹慎之情,又有推脫之意。

但是陳展本就是拿出來爲難他的,又豈能讓他輕易逃脫。

“馮大人,你如今已經是一州之丞,雖然品級只有五品,但是在實際的權力上,卻已經達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

“可以說所有縣令都是你的下屬,碰到這種事情,如果有人判了冤案的話,那麼你豈能以自己不熟悉而推脫?”

“別忘了,我們所有的官員,最終都是要回歸爲百姓服務的道路上的。”

或許是陳展說的在理,或許是那句爲百姓服務打動了馮玉德。

沉吟了片刻之後,馮玉德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百善孝爲先,我認爲這位兒子屬於爲母報仇,不應當獲罪!”

聽到馮玉德的話,陳展並沒有立即對他的答案做出判斷,而是和他說起了大乾的律法。

“大乾律第三十四條規定,無故殺人者當斬立決,故意謀害他人性命,根據緣由可判流放、充軍、秋後問斬。”

將律法說完之後,陳展這纔開始和馮玉德討論起來。

“這個案件,你有兩點沒有注意到。”

“第一,富家公子雖然指示,但是他自己並沒有動手,屬於某後策劃者。”

“第二,母親並沒有當場死亡,而是回到家中,三天之後才死亡的。”

第四百七十五章 預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爲了心中的道義第五百八十九章 南方佈局第一百一十章 歸心似箭第三百八十六章 宛如大山的陳展第五百一十二章 拆遷第二百六十二章 歸來第五十五章 解密第三百四十二章 號召力第五百一十四章 天賦第三百九十七章 晴天霹靂第四百四十九章 心悸第一百零九章 勝利不屬於罪軍營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上皇駕崩第二百三十三章 戶部和我有啥關係第三百八十二章 禮親王趙旭第一百九十一章 應對第四百八十三章 果決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戲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玉成歸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變故第四百八十章 皇權的底線第七十六章 基礎的訓練第一百四十九章 衆商雲集第一百零一章 曹亮帶來的震驚第一百六十八章 訓練第五百一十七章 見色起意第三百六十六章 舉家投奔第二百五十五章 立威第五百八十一章 兇手伏誅第五十五章 解密第十八章 苦練第三百零八章 先手的佈置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作的盟友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上皇駕崩第一百七十章 數字第三百四十一章 渝州學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家辛秘第六百二十五章 折衝府的準備第五百三十九章 場面融洽第五百九十八章 前例第四百四十四章 人生規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曹公子的活動第四百三十六章 智商的碾壓第六百八十七章 歸家第四百零八章 定製陣型第一百九十章 出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謀劃交換第五百六十八章 身份泄露第六百四十九章 發現詭異第六百三十三章 面見曹亮第四百七十六章 時機到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白家商鋪的遭遇第四百五十六章 優秀的標準第五百二十八章 兩軍對恃第三百八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十九章 新磚出窯第一百一十八章 路途偶遇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發展第八十五章 組建騎兵地想法第四百七十九章 亂像起第五百零六章 來客第五百零五章 真正地渝州人第八章 同牀共枕!第四百六十三章 遠大的理想第四百三十二章 遇刺第四百四十五章 勸婚第五百四十一章 鉅額回饋第三百章 驚天內幕第二百四十章 文官的陰謀第一章 敲鑼打鼓送媳婦第六百八十一章 胡氏的未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撈錢計劃第二百五十八章 勞動改造第一百七十三章 居移氣第七十章 罪軍營第六十六章 傷別離第五百八十五章 沿途盛景第三百六十一章 僞裝的三少爺第五百二十二章 復仇之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劉玉成的秘密第六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三百七十三章 直面而對第五百七十二章 無奈地現實第三百六十九章 故人來第六百五十四章 魔神再臨第四百九十章 攻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傳承的重擔第二百三十九章 算計第二十五章 戰事的陰影第六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四百六十六章 棘手的經費問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一面第四百一十四章 誕生前夕第六百五十二章 遇敵第四百五十八章 計劃和責任制第六百三十三章 面見曹亮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九十一章 冀州土皇帝第四百九十六章 道理
第四百七十五章 預謀第三百五十四章 爲了心中的道義第五百八十九章 南方佈局第一百一十章 歸心似箭第三百八十六章 宛如大山的陳展第五百一十二章 拆遷第二百六十二章 歸來第五十五章 解密第三百四十二章 號召力第五百一十四章 天賦第三百九十七章 晴天霹靂第四百四十九章 心悸第一百零九章 勝利不屬於罪軍營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上皇駕崩第二百三十三章 戶部和我有啥關係第三百八十二章 禮親王趙旭第一百九十一章 應對第四百八十三章 果決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戲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玉成歸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變故第四百八十章 皇權的底線第七十六章 基礎的訓練第一百四十九章 衆商雲集第一百零一章 曹亮帶來的震驚第一百六十八章 訓練第五百一十七章 見色起意第三百六十六章 舉家投奔第二百五十五章 立威第五百八十一章 兇手伏誅第五十五章 解密第十八章 苦練第三百零八章 先手的佈置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作的盟友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上皇駕崩第一百七十章 數字第三百四十一章 渝州學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家辛秘第六百二十五章 折衝府的準備第五百三十九章 場面融洽第五百九十八章 前例第四百四十四章 人生規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曹公子的活動第四百三十六章 智商的碾壓第六百八十七章 歸家第四百零八章 定製陣型第一百九十章 出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謀劃交換第五百六十八章 身份泄露第六百四十九章 發現詭異第六百三十三章 面見曹亮第四百七十六章 時機到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白家商鋪的遭遇第四百五十六章 優秀的標準第五百二十八章 兩軍對恃第三百八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十九章 新磚出窯第一百一十八章 路途偶遇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發展第八十五章 組建騎兵地想法第四百七十九章 亂像起第五百零六章 來客第五百零五章 真正地渝州人第八章 同牀共枕!第四百六十三章 遠大的理想第四百三十二章 遇刺第四百四十五章 勸婚第五百四十一章 鉅額回饋第三百章 驚天內幕第二百四十章 文官的陰謀第一章 敲鑼打鼓送媳婦第六百八十一章 胡氏的未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撈錢計劃第二百五十八章 勞動改造第一百七十三章 居移氣第七十章 罪軍營第六十六章 傷別離第五百八十五章 沿途盛景第三百六十一章 僞裝的三少爺第五百二十二章 復仇之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劉玉成的秘密第六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三百七十三章 直面而對第五百七十二章 無奈地現實第三百六十九章 故人來第六百五十四章 魔神再臨第四百九十章 攻擊第三百三十六章 傳承的重擔第二百三十九章 算計第二十五章 戰事的陰影第六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四百六十六章 棘手的經費問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一面第四百一十四章 誕生前夕第六百五十二章 遇敵第四百五十八章 計劃和責任制第六百三十三章 面見曹亮第三百五十八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九十一章 冀州土皇帝第四百九十六章 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