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大軍演

雖然陳展的話說的有些刺耳,但是這其中所蘊含的,前人所從來沒有思考過的意義,卻讓所有的工匠都爲之沉思。

畢竟每一個人都希望有着自己的金字招牌,尤其是陳展爲他們講述了工匠對於天下的意義。

從新爲工匠這個職業賦予了新的意義之後,大家對於自己的聲望和羽毛,都不自覺地開始更加重視起來。

而如今陳展卻又從作品的角度,給大家敲響了一個警鐘。

足以能夠引起所有工匠的警示,而相信未來不久之後,這些要求,將都會成爲工匠行業的祖訓和行規。

而這種行業內的規範,絕對比任何一個王朝的法律,更加使未來的繼承者們重視。

因爲王朝總有滅亡時,而行業的祖訓和行規,卻會永遠代代相傳下去。

除了在武器這種外物方面進行不斷的改進,陳展還對於軍隊自身的能力,想着辦法,增加了許多提升的方式。

就比如即將舉行的折衝府軍隊大軍演。

整個大軍演總共分爲三項內容,那就是以軍爲單位的軍姿比賽,以軍爲單位的戰鬥力比賽,以及以個人爲單位的戰鬥比賽。

尤其是以個人爲單位的戰鬥比賽,還細分很多內容,比如體現體力的長途拉練奔跑比賽。

比如體現力量的舉重比賽,體現技巧的射擊比賽,最後就是格鬥比賽。

自從陳展三個月之前在全軍都發布了這個消息之後,同時頒佈了最後獎勵的內容,整個折衝府都沸騰了。

集體比賽當中,以五千的大軍爲單位,第一名獎勵一面錦旗,在下一次比賽來臨之前,所有的軍費上浮一層。

而以個人爲單位的比賽當中,前十名都有獎勵,不過只有進入前三才有級別提升的獎勵。

甚至第一名的記頭等功一次,都足以讓士兵提升一級了。

而哪怕就是第十名,陳展也拿出了一百兩銀子的獎勵,到了第一名,甚至都有千兩銀子作爲獎勵。

又有銀子又有級別,陳展將佈告發下去之後,整個折衝府所有的軍營幾乎都炸了。

一個個自覺有實力的將士,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在這次大軍演當中,來個一鳴驚人。

爲了增強戰鬥力,只是這次軍演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削減士兵們對於軍營當中枯燥情緒的產生,以及增強百姓對於折衝府的信心,纔是陳展最大的目的。

雖然陳展不斷強調,士兵是這個世界上最光榮的職業之一,他們承擔着整個渝州的安慰,以及數百萬百姓的生死存亡。

但是人心是經不起時間消磨的,陳展從來都沒有把士兵當做什麼NPC看待,這是真實世界,這裡的所有人,都是活生生地真實存在。

所以對於士兵們的心理調節,就成爲陳展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這也是爲什麼,古代的士兵是最爲容易炸營的原因。

心理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因爲大家都擁有一種非常緊繃的心態,都有一種朝不保夕的不安全感。

而現在陳展就希望把所有人的觀念慢慢扭轉,將當兵扭轉成爲一種光榮、體面的行爲,是一種理想的奔赴,更是一種從事的職業。

畢竟若論天下士兵的軍餉,可以說在折衝府的面前,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拿着陳展給的高昂軍費,所有的將士都有些感到不好意思,畢竟同行當中的情況是個什麼樣的,他們又不是不知道。

但是全軍的標準都是一個樣的,誰也不好意思強子出頭說是自己要減餉,畢竟有些家庭條件艱苦的袍澤,就要靠這餉銀讓全家過日子呢。

尤其是那些新來的兵丁,雖然州府也分了田地,但是因爲新開墾的荒田,前幾年產量肯定不行,所以就指望着發放的餉銀給家裡補貼呢。

如此的情況下,大家只能用更加賣力的態度,來鍛鍊自己,提升全軍的戰鬥力。

如今陳展提出的大軍演比賽,簡直就是給所有人一個宣泄情感的機會。

甚至爲了造勢,陳展還專門提前一個月的時間,就給整個渝州發出了佈告,將軍姿比賽的和個人比賽兩項內容作爲公開的節目,以供百姓觀看。

距離大軍演還有三天的時間,整個渝州城都已經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甚至在道路上行走都有些艱難的感覺。

而這個時候,渝州的交通規範,就起到了一場重要的作用。

哪怕此時人和人之間站在大街上,幾乎都放不下一個拳頭,但是所有人都朝着同一個方向行走,而街道的對面,所有人卻都在相向而行。

兩道熙熙攘攘的人流中間,甚至還間隔着兩個車馬道和一條緊急軍道。

哪怕有時候車馬道上空無一輛馬車,但是即使擁擠的人羣,也沒有人去肆意的踏上車馬道行走。

一方面是因爲長時間養成的習慣,而另一方面是因爲大家着實被罰款給罰的害怕了。

當初爲了讓大家最快的速度適應新頒佈的交通規則。

陳展讓人在整個州都貼滿了懲罰的措施,一旦有人違反交通規則,無論是誰,第一次罰款一百文,第二次一兩銀子,第三次直接罰款一兩銀子不說,還要勞改一個月。

至於說能不能區分第幾次的問題,很抱歉,所有人都隨身攜帶一個金屬身份牌,上面有鋼印壓制的個人編號和姓名。

而每次違規一次,則會有尉兵在上面刻下一道痕跡。

所以基本上就沒有人能夠逃脫懲罰。

而獨特的身份牌製造技術,卻被折衝府的工匠營所壟斷,尤其是身份銘牌上的鍍銀技術,能夠保證身份名牌,起碼在水中放三十年,都還能夠辨別出編號。

而自從身份銘牌頒發之後,渝州逃難而來的百姓,再沒有了躲藏之處,只能老老實實地到官府裡去報到。

而這些人,之所以面對渝州如此高昂的待遇,卻依然想着躲避官府的普查和統計。

寧可不要田地也不想登記,那是因爲渝州獨一無二的強制兵役制度的緣故。

第三百六十八章 王建業的光輝時刻第四百九十二章 送糧第二百五十三章 社死的青山第六百二十章 後宮終生相第五百九十章 新合作的提出第五百六十一章 選擇第五百八十三章 倉皇北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僞裝的三少爺第六百三十三章 面見曹亮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浪淘沙第三十九章 古怪的曹麗蓉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婦的氣度第六十章 古人的智慧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論(二)第四百七十章 百姓苦第二十章 功成第三百五十一章 考驗第三百二十三章 商業現狀第二百八十二章 罪軍營出場第一百二十章 虞家的勢力第六百一十七章 蘇青終出手第十九章 新磚出窯第三百六十七章 歸途第一百八十二章 玻璃的誕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劉玉成改變主意第四百八十五章 禍害的根源第二百五十一章 繳械不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應對第一百七十七章 事蹟第一百九十二章 雷霆之擊第二百零四章 爲人夫的職責第二百三十二章 閒人知府第五百一十六章 兵禍第三章 頂針第二百六十七章 目標地選擇第六百八十六章 舊約第二百三十二章 閒人知府第三百九十六章 無意間地助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道德的底線第三百零九章 都尉府在行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生抉擇第五百六十八章 身份泄露第二百八十四章 二選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完全的準備第二百五十章 突襲第五百六十四章 貝貝的神展開第五章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生抉擇第三百七十八章 首次的善意第四百零三章 展炔的戰鬥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衆人的關心第一章 敲鑼打鼓送媳婦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五百八十九章 南方佈局第五百五十一章 妖孽的存在第三百四十三章 猶豫第二百五十六章 神奇地駿馬第一百七十二章 作業來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現場教學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見相左第六百四十二章 辦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拆遷第六百五十二章 遇敵第二百三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理輔導第一百零二章 意外的提議第六百零一章 軍民魚水情第三百四十四章 民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失敗地勸說第二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六百六十一章 振奮人心的動員第二百五十章 突襲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作站位第四百三十一章 隱藏的精銳第四十七章 缺一把好兵器第四百六十二章 學堂第三百五十章 一見如故第六百四十三章 黑蛇部落第五百一十一章 渝州城的規劃第三十章 幼兒抱金第五百零五章 真正地渝州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同地態度第二十八章 竟是故人第四百二十章 大包大攬第四百一十章 換俘第二百一十二章 臨產第二百六十四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四百六十章 法治與德治第八十四章 安營紮寨第四十一章 神秘來歷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發展第三百四十章 成雙第五百章 遊逛第十章 新的構想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行業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一面第三百八十六章 宛如大山的陳展第六百零四章 學習的機會第一百零九章 勝利不屬於罪軍營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玉蓮
第三百六十八章 王建業的光輝時刻第四百九十二章 送糧第二百五十三章 社死的青山第六百二十章 後宮終生相第五百九十章 新合作的提出第五百六十一章 選擇第五百八十三章 倉皇北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僞裝的三少爺第六百三十三章 面見曹亮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浪淘沙第三十九章 古怪的曹麗蓉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婦的氣度第六十章 古人的智慧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論(二)第四百七十章 百姓苦第二十章 功成第三百五十一章 考驗第三百二十三章 商業現狀第二百八十二章 罪軍營出場第一百二十章 虞家的勢力第六百一十七章 蘇青終出手第十九章 新磚出窯第三百六十七章 歸途第一百八十二章 玻璃的誕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劉玉成改變主意第四百八十五章 禍害的根源第二百五十一章 繳械不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應對第一百七十七章 事蹟第一百九十二章 雷霆之擊第二百零四章 爲人夫的職責第二百三十二章 閒人知府第五百一十六章 兵禍第三章 頂針第二百六十七章 目標地選擇第六百八十六章 舊約第二百三十二章 閒人知府第三百九十六章 無意間地助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道德的底線第三百零九章 都尉府在行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生抉擇第五百六十八章 身份泄露第二百八十四章 二選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完全的準備第二百五十章 突襲第五百六十四章 貝貝的神展開第五章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生抉擇第三百七十八章 首次的善意第四百零三章 展炔的戰鬥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衆人的關心第一章 敲鑼打鼓送媳婦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五百八十九章 南方佈局第五百五十一章 妖孽的存在第三百四十三章 猶豫第二百五十六章 神奇地駿馬第一百七十二章 作業來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現場教學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見相左第六百四十二章 辦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拆遷第六百五十二章 遇敵第二百三十九章 算計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理輔導第一百零二章 意外的提議第六百零一章 軍民魚水情第三百四十四章 民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失敗地勸說第二百二十八章 交鋒第六百六十一章 振奮人心的動員第二百五十章 突襲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作站位第四百三十一章 隱藏的精銳第四十七章 缺一把好兵器第四百六十二章 學堂第三百五十章 一見如故第六百四十三章 黑蛇部落第五百一十一章 渝州城的規劃第三十章 幼兒抱金第五百零五章 真正地渝州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同地態度第二十八章 竟是故人第四百二十章 大包大攬第四百一十章 換俘第二百一十二章 臨產第二百六十四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四百六十章 法治與德治第八十四章 安營紮寨第四十一章 神秘來歷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發展第三百四十章 成雙第五百章 遊逛第十章 新的構想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行業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一面第三百八十六章 宛如大山的陳展第六百零四章 學習的機會第一百零九章 勝利不屬於罪軍營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玉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