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國事之爭

吳山心中似乎壓積已久,在奏疏中洋洋灑灑數百字,陳明瞭其中的弊端,再次懇請嘉靖停止三清道觀及祭壇工程。

徐階沉默良久,突然將一名名爲丁士美的司直郎叫了進來,對着他直接吩咐道:“你跑一趟戶部,將高尚書請到我這裡吧!”

丁世美應了一聲,便轉身離開了這間次輔值房,直接匆匆前往戶部。很多時候,司直郎乾的就是這一種跑腿的活。

高耀自從劉畿倒臺後,亦是惶惶不可終日。在得聽徐階找他後,並不詢問其中緣由,便第一時間匆匆地趕了過來。

進到這間值房,他顧不上額頭上的汗珠子,顯得氣喘吁吁的模樣,當即恭敬地詢問道:“徐閣老,您找下官過來所爲何事呢?”

徐階正在處理着奏疏,認真地寫完最後一個字,擡頭望向高耀這個胖子,發現他的臉上並沒有絲毫不耐煩,心裡不由得感到滿意,亦不枉自己打算拉他一把,便是將吳山的那一份奏疏遞過去道:“你看看吧!”

高耀不明所以,但還是鄭重地接過了那份奏疏,並擦拭着額頭的汗水在椅子上坐下。在看過這份奏疏的內容後,臉上當即流露出幸災樂禍的表情。

這吳山出身於翰林院,又貴爲禮部尚書,還有一個如此有前程的女婿,但卻偏偏這般犯傻。聖上一心醉於修玄,最近更是顯得迫切,當下勸聖上簡直就是在尋死。

在看完奏疏的內容後,高耀卻不知除階肚子裡賣什麼藥,當即直接詢問道:“徐閣老,你叫下官過來,卻不知有什麼可效勞的?”

“你覺得吳山這個提議,如何?”徐階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望着他認真地反問道。

高耀迎着徐階的目光,斷然地回答道:“汝等貴爲人臣,自當爲君分憂。不過是區區一幫勳貴鬧事,便讓聖上停止玄修,下官自然不會認同吳曰靜之見!”

“好,那你隨老夫一起面見聖上吧!”徐階滿意地點了點頭,淡淡地說道。

隨着他分到越來越多的奏疏,開始正式參與到票擬工作中,他對大明的現狀自然要比吳山更是瞭解。只是他更加明白,這個事情該如何站隊。

“敢不從命!”高耀聞言大喜,當即恭敬地施禮道。

二人一起到了萬壽宮外,報上了姓名。如果僅是高耀到來,卻不一定能進去面聖,但跟着徐階自然不會有太大的阻礙。

很快,一名小太監出來將他們領了進去。

“徐閣老,陛下在玄修,還請稍等片刻!”馮保從裡面出來,對着進來的徐階小聲地說道。

沒多會,身穿藍色道袍的聖上出現。

嘉靖看過已經擺在案上的那份奏疏,便知曉徐階的來意,先是冷哼一聲,沉着聲音地詢問道:“徐閣老,大明的財政當真如此窘迫了嗎?”

在語氣中,明顯透露着濃濃的不滿。卻不知是對財政情況的不滿,還是對吳山的行徑的不滿,或是這兩者皆有。

“皇上,此事恐怕得問高尚書了!”徐階上前,當即將高耀推到了臺前。

若是在以前,這些事情嘉靖不會召來戶部尚書,而是直接詢問於嚴嵩。只是現在高耀就在眼前,自然不會捨近求遠。

高耀感激地望了一眼徐階,這果真是一個好盟友,而他早做準備,上前當即一本正經地道:“啓稟聖上,大明的財政是緊迫一些,但其中因由並非一言能概之。不過,吳尚書之言爲危言聳聽,微臣認爲事情遠遠還沒到祭壇停工的地步?”

“此話怎麼說?”嘉靖的眼睛微微一亮,語氣平緩地問道。

徐階將這一幕看在眼裡,深知這裡深藏着一個小遊戲。

聖上不僅要獨斷專行,更要一個好聲名。他總會擺着一位明君的風範,而下面的人必須按着他的願意行事,且還要將所有的責任都攬到身上。

嚴嵩爲何能夠佇立於朝堂二十年而不倒,正是因爲他一直按着聖上的願意行事,且將很多的罵名主動攬到了自己的身上。

高耀同樣研究了嘉靖二十多年,這時迎着嘉靖的目光,顯得忠心耿耿地回答道:“皇上,只要再拖兩個月,夏糧運到京城,一切都能夠迎刃而解!”

徐階聽到這番話,心中卻是暗暗地嘆了一口氣。

且不說,新米運到京城要費不少時日,兩個月時間怕是不行。這九邊的軍餉、兵糧、官員俸祿等都需要用錢,到那時更不可能將錢擠給這幫底層勳貴。

高耀這一番話,根本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時到如今,大明的財政是入不敷出,若是繼續丁吃卯糧,最終只會是無糧可吃。

如果事事都盯着新稅上,最終肯定讓到大明的財政越陷越深。

另外,此次拖欠這幫勳貴的祿米遠不止區區一萬兩,這一萬兩隻是那幫勳貴當前所要求的數量。而若再拖兩個月,那他們索要的必定不再是一萬兩了.

當然,他雖然能夠看到這些問題,但卻深知此刻應該閉口不言,不可逆聖上的願意而行。

“嗯,那就依高尚書所言,此事再拖上一拖吧!”嘉靖滿意地點了點頭,便是打定主意道。

雖然他心裡亦清楚,這並非一個好的解決方法,但他擴建天壇的計劃斷然不可中止。現如今,只能是“聽從”高耀的提議,將事情再拖一拖,由夏糧來填這一個窟窿。

事情到了這裡,卻沒有就此了結。

徐階卻是睥了高耀一眼,而高耀又是上前,顯得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拱手朗聲道:“皇上,吳尚書在士林擁有極高聲望,而今日之言過於危言聳聽,且如此草率上疏,恐引其他官員爭相效仿,此舉有賣名之嫌。”

第1553章 漕弊?第301章 結果第155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41章 下南洋(兩章合一)第1600章 失敗的舉薦第110章 自由?第957章 又一件寶物?第1435章 揚州見日第1032章 順天公堂第1585章 謀百世第1627章 林秦國第1165章 險象第66章 染布坊第1749章 爭與不爭第295章 分餅藝術第1453章 抉擇第1127章 爭鬥不息第1433章 雨季第323章 鬧事第651章 黑石頭第302章 謀利第428章 入職第277章 修檢廳第一炮第951章 林算子的謀算第384章 魚市第56章 幫主虎妞第199章 舍之則藏第572章 圓木之爭第178章 煙起第755章 撲朔第693章 東線計劃第1810章 半步閣老第382章 上任第255章 師生第1696章 家宴第1339章 從去年開始的爭鬥!第1055章 三十年河西第985章 嚴世蕃的胡鬧第1604章 京城輿論第454章 反應第176章 包圍第706章 光彩一筆第483章 虎妞的新興趣第1156章 威脅利誘?第1197章 嚴世蕃的焦急第107章 震怒第90章 意外之喜第1414章 徐階的政治藝術第897章 離奇的離開第1520章 新鹽法第933章 徐璠的期許第231章 玄機第770章 珠江浪第1206章 最壞的打算第308章 又見聖旨第1538章 又見聖旨第472章 追悔莫及第1441章 親親相匿第258章 風雨欲來第1326章 硬骨頭第789章 虎妞的自辯第1644章 動盪的北京城第1358章 下揚州第626章 春雨第1766章 病來如山倒第179章 我是我第1248章 虎妞的小九九第148章 放榜日第388章 冤枉第1615章 蘇州第549章 新舊不對立第1011章 迎親第517章 京城第1420 實力第809章 蘇萊曼的策略第1116章 戰事停歇?第1343章 人選爭論第99章 苟知縣第88章 不是壞官第1018章 巧借東風第430章 生活不易第1188章 定策第1324章 東窗事發?第1484章 話事人第103章 虎妞與猴(加更)第1015章 誰是小人?第1752章 重磅消息第87章 小三元第1388章 林晧然的手段第1300章 贈詩第1607章 林晧然的目標第519章 廉州府第28章 二個困解第924章 鋒芒第156章 浮誇第1212章 嚴世蕃的罪名第1764章 帝心何方?第672章 逃亡第1433章 雨季第1144章 重磅消息
第1553章 漕弊?第301章 結果第155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41章 下南洋(兩章合一)第1600章 失敗的舉薦第110章 自由?第957章 又一件寶物?第1435章 揚州見日第1032章 順天公堂第1585章 謀百世第1627章 林秦國第1165章 險象第66章 染布坊第1749章 爭與不爭第295章 分餅藝術第1453章 抉擇第1127章 爭鬥不息第1433章 雨季第323章 鬧事第651章 黑石頭第302章 謀利第428章 入職第277章 修檢廳第一炮第951章 林算子的謀算第384章 魚市第56章 幫主虎妞第199章 舍之則藏第572章 圓木之爭第178章 煙起第755章 撲朔第693章 東線計劃第1810章 半步閣老第382章 上任第255章 師生第1696章 家宴第1339章 從去年開始的爭鬥!第1055章 三十年河西第985章 嚴世蕃的胡鬧第1604章 京城輿論第454章 反應第176章 包圍第706章 光彩一筆第483章 虎妞的新興趣第1156章 威脅利誘?第1197章 嚴世蕃的焦急第107章 震怒第90章 意外之喜第1414章 徐階的政治藝術第897章 離奇的離開第1520章 新鹽法第933章 徐璠的期許第231章 玄機第770章 珠江浪第1206章 最壞的打算第308章 又見聖旨第1538章 又見聖旨第472章 追悔莫及第1441章 親親相匿第258章 風雨欲來第1326章 硬骨頭第789章 虎妞的自辯第1644章 動盪的北京城第1358章 下揚州第626章 春雨第1766章 病來如山倒第179章 我是我第1248章 虎妞的小九九第148章 放榜日第388章 冤枉第1615章 蘇州第549章 新舊不對立第1011章 迎親第517章 京城第1420 實力第809章 蘇萊曼的策略第1116章 戰事停歇?第1343章 人選爭論第99章 苟知縣第88章 不是壞官第1018章 巧借東風第430章 生活不易第1188章 定策第1324章 東窗事發?第1484章 話事人第103章 虎妞與猴(加更)第1015章 誰是小人?第1752章 重磅消息第87章 小三元第1388章 林晧然的手段第1300章 贈詩第1607章 林晧然的目標第519章 廉州府第28章 二個困解第924章 鋒芒第156章 浮誇第1212章 嚴世蕃的罪名第1764章 帝心何方?第672章 逃亡第1433章 雨季第1144章 重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