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3章 落幕

正當大家以爲各方勢力都在全力備戰明年的京察之時,徐黨對嚴黨卻是再度出手了。

十一月初七,南京戶科給事中陸鳳儀劾奏浙直總督胡宗憲欺橫貪淫十大罪。

大略說:胡宗憲本與海寇頭目王直爲同鄉,其所任蔣州、陳可願等人皆爲海寇奸細。在江南剿倭中,胡宗憲按兵玩寇,且許王直任海防官,與之約誓和好。若非皇上英明果斷,誅殺王直,恥辱將不可雪。而胡宗憲竟自以爲功,奏捷於朝廷。近來長夜縱飲,坐視各地倭寇爲禍而不理。侵冒軍餉,睃削民財,督府積銀如山,聚奸如友,宣淫無度,大納姬妾,剋扣上供歲造布匹銀兩,濫給倡優,市販官職,私役官軍,請重加懲治。

浙直總督胡宗憲掛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銜,已然是貨真價實的正二品官員,而戶科給事中陸鳳儀則是一個小小的七品官。

通常而言,某地言官若是彈劾封疆大吏,朝廷都會比較坦護於這位封疆大吏,從而確保一地能夠安定,何況還是一位功績赫赫的封疆大吏。

只是這一份彈劾的奏疏到了內閣,內閣當即提議將胡宗憲解職,並押至京師候審。

消息一經傳出,京城的官場卻無人站出來爲胡宗憲進行申辯。任誰都清楚,這是徐階授意爲之,卻是要對嚴黨在地方最傑出的代表浙直總督胡宗憲動手了。

胡宗憲雖然在地方任職,但他的頭銜已經是正二品的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一旦正式還朝,必將是位居六部尚書之列。

卻不論是要除掉嚴黨的一位旗幟性人物,還是要解決嚴黨的這個大隱患,徐黨都有足夠的理由選擇對胡宗憲下手。

胡宗憲安徽績溪人士,家族世代錦衣衛出身,嘉靖十七年中得進士,初授益都知縣、餘姚知縣,後以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邊防重鎮。

由於父母先後逝世,在家足足守在了五年。

嘉靖三十年,胡宗憲巡按湖廣,參與平定苗民起義。

嘉靖三十三年四月,朝廷欽點胡宗憲出任浙江巡按監察御史,這亦是開啓了他仕途的快捷通道。

工部右侍郎趙文華受義父嚴嵩的推薦,以祭海神的名義,被派往江南督察沿海軍務。胡宗憲毅然選擇了站隊,投入了嚴黨的陣營。

在趙文華的大力推薦下,胡宗憲很快出任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先加直浙總督,後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兵務,一度節制七省的兵力。

正是在胡宗憲的出任直浙總督期間,抗倭鬥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先擒汪直、後殺徐海,兩浙倭患暫告浙江倭患平息,並開始剿滅逃往福建的倭寇。

若是論到個人功績的話,縱觀整個大明數萬官員,還真鮮有人能夠跟胡宗憲比肩。

只是奈何,隨着嚴嵩的倒臺,新任首輔徐階已然是要對嚴黨中人進行清洗,而胡宗憲更是成爲了徐階的眼中釘。

在這個黨同伐異的大環境中,註定不會有那麼多的道理可言。只要身上有一個小黑點,便會被政敵們無限地放大,最終會讓你成爲一個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正是如此,胡宗憲並沒有因爲剿倭不力,沒有因爲戰事吃敗,僅是因爲南京戶科給事中陸鳳儀羅列一些不知真假的罪行,便被免職押至京城。

令人諷刺的是,遼東再次被蒙古部落洗劫,薊遼總督楊選卻安然無恙。反倒太平無事的浙直地區,浙直總督卻被押解到京師問罪。

就在錦衣衛將胡宗憲押解的途中,其平定福建的倭寇的下一步重大行動不得不暫停,先前的作戰方略恐怕是要作廢了。

十一月二十九日,倭寇趁着大明失去主帥的良好時機,數股倭寇合力攻陷福建興化府,並將府城焚掠一空,屠殺居民兩三萬人。

自倭寇進犯東南以來,破州、縣、衛、所雖已經有百餘計,但卻從未波及任何一座府城,而這是大明以來的第一例。

在得知消息之時,寧江氣得跳腳大喊徐賊誤國。他還特意跑了一趟城北,拉着林晧然喝了一通悶酒,便發了一夜的囉嗦,次日清晨才匆匆趕回兵部繼續上衙。

原本良好的抗倭形勢,卻是因爲這一次黨爭,令到福建興化府的百姓招到了一場浩劫,數萬百姓死於倭寇的刀下。

這個事情傳來,亦是令到京城的很多官員開始重新權衡胡宗憲的價值。

在太平時期,很多人都以爲胡宗憲這號人可有可無。孰不知,這些年東南倭寇的安定,正是因爲胡宗憲在背後默默地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只是這麼一位大功臣,僅僅是因爲徐階門生陸鳳儀的一份彈劾,結果卻被罷職赴至京城,可謂是令人感到一陣心寒。

十二月二十五日,胡宗憲被押至京城,直接進了北鎮撫司的詔獄。

南京給事中陸鳳儀彈劾胡宗憲貪污軍餉、濫徵賦稅等十大罪名,任何一條都可以殺頭,而胡宗憲已然是站在了懸崖的邊沿。

卻不知是福建的倭寇形勢突然變得惡劣,還是想起胡宗憲這些年的種種功績,嘉靖最終沒有聽信徐階的意見將胡宗憲交給三司審理,而是改變了主意,將胡完憲直接回籍閒住。

消息一經傳出,卻不知是幸與不幸。

爲着平定東南倭寇負出卓越功績的功臣,卻在這一場政治鬥爭被閒賦在家,面對着福建動盪不安的倭寇問題,朝廷卻是另選了親信之人。

徐階倒是一副賢臣的架勢,再次將人事任命權交由郭樸。

郭樸則推薦自己的河南老鄉左副都御史趙炳然,但並不是出任直浙總督一職,而是掛職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出任江浙總督兼巡撫。

隨着胡宗憲被朝廷勒令回籍閒住,嘉靖四十一年的最後一場官場震動宣告結束。

正是這一年,隱忍十年的徐階終於是扳倒了嚴嵩,並對嚴党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血洗,令到昔日輝煌的嚴黨不復存在。

第629章 冤家路窄第814章 蘇祿第1691章 英雄第790章 陳公公的調皮第205章 抗拒從嚴(蓋樓加更)第782章 昔日的巧遇第1509章 不得了的大事第1409章 意圖第160章 道賀第121章 啓程第1068章 傳聞第826章 定調第1611章 張四維的試探第1127章 爭鬥不息第1432章 奧秘第1256章 籌謀第1726章 世間再無小閣老第406章 有花堪摘第915章 不安第1184章 同年小聚第518章 反應第1576章 分管工作第1199章 登門目的第38章 詞一首半第1369章 官場陋習第177章 艱難的抉擇第984章 王弘海的犟第1439章 不服第364章 像一棵海藻第1385章 攔轎第1367章 且慢第1494章 癡人說夢?第842章 宿霧島第348章 初見東樓第1403章 江南有疾第570章 新年第1417章 幕後之人第1468章 逆轉第542章 善心的麻煩第677章 徐楫的未路第774章 神兵第871章 佗城第1738章 嚴訥的得意第1290章 延杖第1743章 吳閣老第546章 得意第1335章 變天了第1249章 各有謀算第129章 科考第955章 變通第659章 災情第640章 安南世子第1424章 道路第1107章 嚴嵩的善第1782章 暴雨夜第482章 憤怒第1367章 且慢第1678章 宗藩條例第162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1568章 不給臉?第887章 後生可畏第488章 找死第1582章 年近第1761章 用之則行第1023章 夫妻夜話第126章 應變第391章 氣暈?第135章 醉紅樓第716章 玩火自焚第182章 怪罪?第84章 幸運與倒黴第1576章 分管工作第454章 反應第479章 新計劃第1363章 雨村驚魂第533章 富貴險中求第314章 司直郎第1017章 謀官第1289章 不悅第532章 沮敗與收割第623章 看守這座城第405章 江家有婦第62章 村禍第1223章 上善若水第1344章 謙謙君子第454章 反應第1225章 翻盤?第1094章 節外生枝第1515章 回揚州第1235章 歷史的真相第101章 拿下第470章 荒謬第475章 林雷公第1250章 輿論造勢第1117章 冤家路窄第931章 公堂鬥第1647章 反擊第66章 染布坊第791章 花落林家
第629章 冤家路窄第814章 蘇祿第1691章 英雄第790章 陳公公的調皮第205章 抗拒從嚴(蓋樓加更)第782章 昔日的巧遇第1509章 不得了的大事第1409章 意圖第160章 道賀第121章 啓程第1068章 傳聞第826章 定調第1611章 張四維的試探第1127章 爭鬥不息第1432章 奧秘第1256章 籌謀第1726章 世間再無小閣老第406章 有花堪摘第915章 不安第1184章 同年小聚第518章 反應第1576章 分管工作第1199章 登門目的第38章 詞一首半第1369章 官場陋習第177章 艱難的抉擇第984章 王弘海的犟第1439章 不服第364章 像一棵海藻第1385章 攔轎第1367章 且慢第1494章 癡人說夢?第842章 宿霧島第348章 初見東樓第1403章 江南有疾第570章 新年第1417章 幕後之人第1468章 逆轉第542章 善心的麻煩第677章 徐楫的未路第774章 神兵第871章 佗城第1738章 嚴訥的得意第1290章 延杖第1743章 吳閣老第546章 得意第1335章 變天了第1249章 各有謀算第129章 科考第955章 變通第659章 災情第640章 安南世子第1424章 道路第1107章 嚴嵩的善第1782章 暴雨夜第482章 憤怒第1367章 且慢第1678章 宗藩條例第162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1568章 不給臉?第887章 後生可畏第488章 找死第1582章 年近第1761章 用之則行第1023章 夫妻夜話第126章 應變第391章 氣暈?第135章 醉紅樓第716章 玩火自焚第182章 怪罪?第84章 幸運與倒黴第1576章 分管工作第454章 反應第479章 新計劃第1363章 雨村驚魂第533章 富貴險中求第314章 司直郎第1017章 謀官第1289章 不悅第532章 沮敗與收割第623章 看守這座城第405章 江家有婦第62章 村禍第1223章 上善若水第1344章 謙謙君子第454章 反應第1225章 翻盤?第1094章 節外生枝第1515章 回揚州第1235章 歷史的真相第101章 拿下第470章 荒謬第475章 林雷公第1250章 輿論造勢第1117章 冤家路窄第931章 公堂鬥第1647章 反擊第66章 染布坊第791章 花落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