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考語

京察跟鄉試的封院頗爲相似,諾大的吏部衙門除了郭樸這七位負責京察的官員外,只有北鎮撫司的一批錦衣衛駐紮在這裡。

這裡已經不再是吏部的辦事衙門,而是一個僅主持京察的場所。

前門和後門都由着錦衣衛把守,連圍牆邊上都站着成排的錦衣衛,若非是被特許之人,根本沒有人能夠進到這裡。

郭樸等七人雖然在今日手握着官員的生殺大權,但打從進到吏部衙門開始,直到主持京察結束,他們都不能離開吏部衙門,甚至一直都要在錦衣衛的監督之下。

他們從進門的那一刻,幾乎算是斷了跟外界的聯繫,今日的工作便是給京城官員考語。隨着七人按着序次坐在大堂及兩側,京察便是正式開始了。

京察從六部衙門開始,而兵部又被放到了第一位,很快便輪到了兵部主事寧江。

寧江是嘉靖三十七年的進士,以見習主事分配到兵部,至於已經任職四年。在此期間雖然沒有顯著的功績,但對業務很是老練,無疑算是一位很稱職的兵部主事。

“見過郭尚書及諸位大人!”

寧江的身材不顯高大,但身子卻結實,特別那雙眼睛充滿着堅毅,步伐堅定地來到堂中,對着上首及兩側的官員進行施禮道。

吏科都給事中陳留清看着寧江的相貌不錯,當下能夠表現出一副榮辱不驚的狀態,顯得很欣賞地捋了捋鬍鬚並輕輕點頭了點頭。

坐在堂上的郭樸頭都沒有擡起,正在認真地翻閱着寧江的相關資料,顯是很平淡地按例詢問道:“嘉靖三十九年五月,可是因爲天津衛千戶李之清索要一百套兵甲,你出手打傷於他?”

“那是因爲他挑釁在先,且他並無兵部行文,此舉跟強搶無異!”寧江很快便想起昔日的這件往事,當即進行解釋道。

吏部尚書郭樸終於擡起頭望向堂中坐着對答如流的寧江,顯得不怒自威地詢問道:“本官只問你此事是否屬實??”

“屬實!”寧江的眉頭微微蹙起,但還是老實地點頭道。

天津衛千戶李之清根本就是沒有按着流程要強搶兵部的器械,他當時通過先發制人地動手打了李之清,從而遏制了對方的囂張氣焰。

雖然事出有因,但他打人亦是屬實,故而只能是選擇點頭。

吏科都給事中陳留清的眉頭微微地蹙起,扭頭望向了堂中端坐着的郭樸。

郭樸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道:“那便跟着昨日我們商議的一致吧!”說着,亦不理會其他人有沒有反對,直接對着寧江宣佈道:“寧主事,你任職期間業務還算不錯,然亦有不當之處,更不應該用武力解決問題,故而我等批曰:勤以補拙,浮躁淺露!”

雖然京察的評語亦是分爲上、中、下等,但下等通常不會直接言明,故而有:老疾者、貪酷者、罷軟者、不謹者、浮躁者、才力不及者等。其中老疾者退休,貪酷者、罷軟者、不謹者免職,浮躁者、才力不及者降一級外調。

按着大明的相關規定,浮躁者是要降一級進行外放了。

外放,對於京官曆來都是避之不及。哪怕朝廷給予官升三級的優待,但京官寧願降級留在京城,亦不會願意前往地方任職。

當下寧江是正六品的兵部主事,如果是正常外放的話,則能夠在地方直接出任從四品的知府,執掌一府的民政大權。

只是現實很是殘酷,寧江在京察中得到了“浮躁”的差評,卻是要外放地方,成爲從六品的知縣或者是正七品的推官。

相比之下,這無疑是從天堂摔了下來,而仕途恐怕就此終結。

寧江在進吏部衙門的門口之前,對這個結果便已經有了預判。畢竟事情已經很是明顯,郭樸聯合徐階一起對付他這一邊,自然不可能給他這個吳山的弟子好的考語。

只是聽到這麼一個結果,心裡還是忍不住感到一陣失望。他自認比其他同僚都要好,更是勝任這個職位,但偏偏給郭樸在雞蛋裡挑了骨頭。

寧江胸口涌起一團怒火,但仍然保持着鎮定,規規矩矩地朝着堂上的郭樸及諸位官員施了一禮,便是轉身大步離開了吏部衙門。

吏科都給事中陳留清看着寧江平靜地反應,且對他的觀感很好,卻是忍不住進行推崇道:“郭尚書,我觀此子有將才,日後定能堪大用!”

張永明看着郭樸板着臉,心知郭樸對這句話感到了不滿,當即便是扭頭對着陳留清進行訓導道:“陳大人,咱們是在考覈官員,而不是在爲着以後選將帥!”

陳留清面對着這位頂頭上司,心裡當即感到了一股莫大的壓力,亦是主動退讓地拱手道:“請總憲大人恕罪,是下官失言了!”

雖然他覺得寧江是一個人才,且有着很高的軍事天賦,遇事亦是能夠沉着冷靜。只是他不可能爲了一個比較賞識的人,從而跟着堂堂的左都御史相抗衡。

“張總憲,此言差矣!我們不僅是考覈官員,亦是在爲國掄才。如果當真是有棟樑之材,理當進行提拔,而非選擇打壓!”吏部左侍郎董份似乎不嫌事大,卻是突然開口道。

董份,江浙人士,嘉靖二十年的庶吉士,歷官翰林編修,右春坊右中允,國子監司業,因青詞出衆遷爲翰林學士,加授太常少卿,賜一品服。

跟着青詞四相比較,他的聖恩同樣不少。他出任禮部右侍郎之時,便被賜予飛魚服,領從二品俸。轉任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事,因修《奉天大志》任副總裁,去年得賜蟒服。

(先前搞錯了,李春芳是吏部右侍郎,而吏部左侍郎是董份)

董份五十歲出頭,眉目清秀,皮膚白淨,一個標準的江南人。

他身上的蟒袍很是扎眼,亦是一個能到皇上面前說話的人。不說是左都御史張永明,哪怕是吏部尚書郭樸,那亦要給他幾分薄面。

第825章 鉅額第35章 論商第820章 動盪第1562章 戰事第442章 大金礦第1350章 爭鬥再起第1680章 順天鄉試第9章 難於登天第676章 林雷公歸來第1299章 官場真諦第1067章 首輔之困第1543章 影響力第1215章 臨別第907章 年夜2第82章 出門轉左第564章 抓賊第633章 悍將第384章 魚市第1193章 都察院瘟神?第653章 推進計劃第1443章 撲朔第413章 並指第1451章 暗流第447章 決心第231章 玄機第551章 硇洲島第879章 命案第355章 關宮門第1768章 徐階的新殺招第542章 善心的麻煩第1138章 苟縣丞斷案第1290章 延杖第1014章 徐嚴一家親?第712章 卸任第81章 覆試第1489章 團結第1619章 介入第1696章 家宴第1679章 鄉試新規第511章 政治秀?第842章 宿霧島第988章 踏青第1801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2第556章 風雨欲來第556章 風雨欲來第636章 氣憤第1490章 紮根第1548章 破綻?第1292章 還鄉第536章 斡旋第563章 虎妞的生辰宴第458章 去哪裡?第109章 山村如墨第798章 粵鹽的浩劫第1512章 衝擊波第1504章 原罪與命運第472章 追悔莫及第1119章 信口開河?第335章 忙碌第1088章 喜與愁第1115章 嘉靖的怨第589章 自亂陣腳第1420 實力第353章 論開海第622章 升官不快樂第1414章 徐階的政治藝術第1685章 京城的雪第1155章 抽絲剝繭第206章 招供第711章 虎妞查房第537章 歸來第1340章 忠臣徐階第885章 阻力第574章 虎妞的拳頭第1784章 十月第1388章 林晧然的手段第930章 不和諧的點卯第1379章 林氏第315章 嚴嵩與徐階第1378章 揚州城外第422章 新物證第681章 聰明的抉擇第1174章 嚴嵩的憤怒第938章 一戰成名3第1109章 明爭暗鬥第1766章 病來如山倒第1421章 功勞第233章 難!第300章 改觀第1759章 不期而遇第1171章 老師的責任第124章 廣州府第607章 香山知縣第1789章 京城秋第850章 落幕第1782章 舌辯和口才第26章 鬆詩第1752章 重磅消息第1520章 新鹽法第31章 電白
第825章 鉅額第35章 論商第820章 動盪第1562章 戰事第442章 大金礦第1350章 爭鬥再起第1680章 順天鄉試第9章 難於登天第676章 林雷公歸來第1299章 官場真諦第1067章 首輔之困第1543章 影響力第1215章 臨別第907章 年夜2第82章 出門轉左第564章 抓賊第633章 悍將第384章 魚市第1193章 都察院瘟神?第653章 推進計劃第1443章 撲朔第413章 並指第1451章 暗流第447章 決心第231章 玄機第551章 硇洲島第879章 命案第355章 關宮門第1768章 徐階的新殺招第542章 善心的麻煩第1138章 苟縣丞斷案第1290章 延杖第1014章 徐嚴一家親?第712章 卸任第81章 覆試第1489章 團結第1619章 介入第1696章 家宴第1679章 鄉試新規第511章 政治秀?第842章 宿霧島第988章 踏青第1801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2第556章 風雨欲來第556章 風雨欲來第636章 氣憤第1490章 紮根第1548章 破綻?第1292章 還鄉第536章 斡旋第563章 虎妞的生辰宴第458章 去哪裡?第109章 山村如墨第798章 粵鹽的浩劫第1512章 衝擊波第1504章 原罪與命運第472章 追悔莫及第1119章 信口開河?第335章 忙碌第1088章 喜與愁第1115章 嘉靖的怨第589章 自亂陣腳第1420 實力第353章 論開海第622章 升官不快樂第1414章 徐階的政治藝術第1685章 京城的雪第1155章 抽絲剝繭第206章 招供第711章 虎妞查房第537章 歸來第1340章 忠臣徐階第885章 阻力第574章 虎妞的拳頭第1784章 十月第1388章 林晧然的手段第930章 不和諧的點卯第1379章 林氏第315章 嚴嵩與徐階第1378章 揚州城外第422章 新物證第681章 聰明的抉擇第1174章 嚴嵩的憤怒第938章 一戰成名3第1109章 明爭暗鬥第1766章 病來如山倒第1421章 功勞第233章 難!第300章 改觀第1759章 不期而遇第1171章 老師的責任第124章 廣州府第607章 香山知縣第1789章 京城秋第850章 落幕第1782章 舌辯和口才第26章 鬆詩第1752章 重磅消息第1520章 新鹽法第31章 電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