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章 老狐狸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在經歷邵元節、陶仲文兩位天師之後,陶仲文的徒弟王永寧和劉文斌又展露頭角,甚至還有一位投機取巧的江湖騙子王金成了御醫。

說起這位王金頗爲傳奇,本是一位逃犯,在來到京城之後,卻是抱上了趙文華的大腿,而後通過獻寶得到了嘉靖的青睞。

去年,王金獻上了一株五色靈芝和一隻五色彩龜,得到了嘉靖的賞賜。嘉靖還告了太廟,讓百官上賀表,將王金拜爲御醫。

現如今,嘉靖又聽信了陶承恩的建言,想要在西苑修一座紫薇宮。只是事涉工程,則是離不開銀子,致使嘉靖將這幾位朝廷重臣都叫到了這裡相商。

嘉靖深知“開源節流”的道理,現在兵餉被推到了首位,便是望向楊博進行詢問道:“楊愛卿,你可有什麼良策?”

嚴訥看着皮球滾到楊博的腳下,便是暗暗地鬆了一口氣,便並好奇地望向楊博。

“回稟皇上,臣奉命整頓九邊軍政,已經查處很多吃空餉的將領!跟着往年相比,今年的兵餉有減無增!”楊博狠瞪了嚴訥一眼,接着聲色並茂地哭訴道。

在官場中,除了出身之處,資歷同樣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楊博雖然是三甲進士出身,但卻是嘉靖八年的老資格進士,比嚴訥足足早上四科金榜題名。

最爲重要的是,楊博算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官員。在九邊出任總督期間致使九邊安定,是朝中文官體系少見的帥才,頗得當今聖上的信賴。

現在看着嚴訥這個小輩被皮球踢過來,自然不會過多的客氣。

嚴訥被楊博這麼一瞪,心裡亦是生起了幾分惶恐,他知道自己的小心思已然是給人看穿了,沒準這個老貨還會找他“秋後算賬”。

嘉靖現在想要的是解決的方法,自然是不喜歡這個答案,便是進行重申道:“楊愛卿,朕不問你兵餉如何,而是問你有何良策?”

“回稟皇上,若是讓臣領兵打仗尚可,這錢銀之事卻是不甚明瞭,還恕臣愚鈍,此事不能替皇上分憂!”楊博的頭如同撥浪鼓般,顯得很是沮喪地道。

這個老狐狸!

黃錦站在柱子的旁邊看着這四位大臣,聽着楊博如此應答,看着楊博將自己巧妙地摘出去,心裡當即給楊博貼上了一個標籤。

只是指責歸指責,楊博出身於兵部體系,又不曾在戶部中任職,而他又偏偏以軍事見長,兵餉比往年又減少了,確實可以將皮球往外踢。

嘉靖雖然心裡有所不喜,但亦是沒有過於怪責楊博,卻是扭頭望向嚴訥詢問道:“嚴尚書,你負責錢糧之事,總不該沒有對策吧?”

繞了一圈,皮球又滾回到戶部尚書嚴訥身上,黃錦等宮人顯得憐憫地望向了嚴訥,楊博的眼睛則是閃過一絲的得意勁。

嚴訥看着事情避無或避,便是撲通地跪倒在地道:“臣接管錢糧之事尚淺,這些天已然是絞盡腦汁,仍是無法替皇上分憂,還請皇上責罰!”

在說話間,聲音已然帶着哽咽,那雙眼睛涌起了眼花。若不是這一張令人不是很順眼的麻子臉,他的表演可謂是滿分了。

不愧是陪在皇上身邊多年的老人!

黃錦看着跪在地上的嚴訥,看着嚴訥滿臉愧疚的模樣,心裡卻是黯然一嘆,便是給這位戶部尚書貼了一個標籤。

“朕知道你忠心耿耿,亦無責備之意,起來吧!”嘉靖的眉頭微微蹙起,只是深知嚴訥的忠心,更明白他並不全然是推脫之詞,臉色緩和地迴應道。

“謝皇上開恩!”嚴訥暗暗地鬆了一大口氣,便是“自責”地叩謝道。

徐階如同一位老僧站在原地,似乎對目前的情況早有預料般,楊博和嚴訥眼睛的餘光則是瞥向了吳山。

“吳愛卿,你曾經掌握戶部一些時日,可有良策?”嘉靖跟着大家意料的那般,目光投向了這位昔日的戶部尚書詢問道。

吳山心裡暗自一嘆,知道這個皮球遲早會滾到他的腳下,便是直言不諱地道:“回稟皇上,現在太倉早已空虛,臣亦是無計可施。不過臣以爲,當下大明正是內憂外患之時,應當減少這些不必要的開支,紫薇宮之事或可擱置!”

聲音並不大,但在這個空曠的大殿中,顯得格外的清晰。特別是周圍突然間安靜得落針可聞,令到這番話隱隱有着迴音。

不入閣是有原因的!

黃錦的嘴角泛起一絲苦澀,輕輕地搖了搖頭,心裡亦是暗暗地點評道。

楊博和嚴訥卻是沒想到吳山會給出這種答案,便是小心翼翼地擡頭望向了皇上。

“朕是讓你過來分憂,而不是過來勸諫,你便是如此報答於朕嗎?”嘉靖的臉色當即微寒,對着吳山進行責備地道。

他何嘗不知經過這麼多年的揮霍,這個國家的財政已經岌岌可危,但這些根本不重要。只要他能夠修得長生,哪怕大明生靈塗炭亦是值得的。

最爲重要的是,現在大明遠遠還沒到達山窮水盡之境。跟着昔日明成祖修築北京城和南征北伐相比,他並沒有什麼傾國之舉,所耗錢糧並不算多。

楊博和嚴訥看到吳山果然觸怒了皇上,便是帶着一絲希冀地扭頭望向了吳山,很希望吳山能夠將火勢燒得再旺一些,好讓這個朝堂吏部尚書的寶座空出來。

吳山確實是想要勸諫於皇上,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相處和觀察,亦算是摸清這位皇上確實不是一個心憂天下子民的聖明君主。

雖然嚴嵩父子已經去職了,但這個朝堂實質還是沒有改變,而他似乎亦無力改變什麼,便是心灰意冷地告罪道:“臣失言,請皇上責罰!”

徐階由始至終地冷眼旁觀,似乎又猜到會是什麼結果般,臉上仍然是無動於衷的模樣。

“此次可免,下不爲例!”嘉靖冷哼一聲,顯得嚴厲地告誡道。

他並不是對吳山多麼看重,而是他目前需要吳山來平衡于徐階,需要通過這種相互制衡的方式來達到掌控朝堂的目的。

“多謝皇上開恩!”吳山雖然心情低落,但卻不得不感謝道。

嘉靖看着三位重臣都沒能替他分憂,便將目光落向最爲熟悉的徐階身上,亦是沒有抱什麼希望地詢問道:“徐閣老,你可有什麼良策?”

楊博等人紛紛望向了徐階,心道:他會如何開脫呢?

跟着他們相比,這一位不僅資歷最深,且陪伴皇上的時間最長。不說以詞臣的身份給皇上撰寫青詞的時間,單是以入閣的時間而論,便已經相伴皇上已經十餘載。

一個能夠相伴於當今皇上十餘載,不僅沒有獲罪,反而成爲皇上目前最依重的臣子,其本身定然是有着過人之處。

徐階的嘴角微微上揚,卻是語出驚人地拱手道:“啓奏皇上,臣以爲吳尚書剛剛說得對,紫薇宮之事或可擱置!”

此言一出,嘉靖的臉色當即變得難看。他可以接受嚴訥這種求饒,亦可以接受楊博這種推脫,但卻無法接受這種所謂的忠臣勸諫。

啊?

楊博和嚴訥正抱着學習的態度想要看徐階如此表演,但萬萬沒有想到,徐階會給出這麼一個答案,這擺明是嫌首輔的位置坐得太久了。

咦?

吳山對徐階的性情還是有所瞭解的,如果這一位真的是一位諫臣,那麼便不會漠然地看着他的徒弟楊繼盛瘦死於獄中,更不會跟嚴氏父子沆瀣一氣這麼多年。

卻還不等嘉靖發難,徐階又是接着說道:“臣對風水之事有所研究,並在京城尋得數位名士求疑解惑,發現陶少卿此舉甚爲不妥!”

陶仲文去世,其子陶承恩得到了官蔭,現任太常寺少卿。這自然不會說陶承恩走上了仕途,其主要職責還是替皇上煉丹等,不過水平卻要遠低於陶仲文的徒弟王永寧等人。

只是他終究是“名門之後”,加上又有着陶仲文的幾個徒弟相助,嘉靖還是很依重於陶承恩,故而接受了在西苑修築紫薇宮的建議。

嘉靖看着徐階不像是諫言,臉色微微緩和,但還是帶着告誡的語氣道:“徐閣老,莫要在朕的面前使小聰明!”

“臣能有今日,皆由陛下所賜!臣若有聰明,亦是替皇上分憂,萬萬不敢逆皇上之意!”徐階當即表明忠心地道。

楊博和嚴訥雖然不知道徐階的葫蘆裡賣什麼藥,但聽着徐階如此作答,已然是明白爲何徐階能夠坐上首輔的寶座了。

徐階擡眼望了一眼嘉靖,知道他的話打消了一些嘉靖的防備,便是從寬大的袖中取出一份地圖道:“皇上,請看此圖!”

嘉靖沒有吭聲,而是將目光望向站在紅漆柱子旁邊的黃錦。

黃錦心領神會地上前,出任職責的原因,他先是攤開了圖紙,發現竟然是一副北京城的地圖。只是細看之下,卻是不由得“咦”地一聲。

楊博和嚴訥如同矇在鼓裡般,只能從黃錦的臉色變化中,看到事情已然是有着異樣。

地圖攤開擺放在案上,直接呈現在嘉靖的視線之中。

徐階微微一笑地道:“北京河山鞏固,水甘厚,民俗浮樸,物產豐富,誠天府之國,帝王之都也。皇上,請看城中圖形,可似一條龍乎?”

嘉靖定睛一瞧,發現在這份北京城的圖中,已然用線段描繪出了一條龍形。僅是沉吟了片刻,便是輕輕地點了點頭。

徐階臉上的笑意更深,當即侃侃而談地道:“北京城本就是一條龍,承天門宛若龍吻,金水橋似是龍的東西長安街彷彿龍的兩條長鬚,從承天門到午門一帶是龍鼻骨部,太廟和社稷如同龍眼,紫禁城恰是龍骨龍身,回座角樓好像是龍的四爪,伸向八個方向,景山、北安門大街和鐘鼓樓構成龍尾,正陽門好似一顆寶珠。皇上,這京城本是一條龍,紫禁城原名爲紫薇宮,如今若在西苑再建一條龍形,再修一座紫薇宮,此乃舍大龍而修小龍也,故臣懇請停止此念,將修紫薇宮之事擱置!”

這……

嚴訥的眼睛微微一瞪,雖然他一直知道這個同鄉厲害,但萬萬沒有想到已然厲害到這種地步。同樣的皮球,到他的腳下並不是要踢出去,而是直接變廢爲寶。

吳山的眼睛亦是頗爲複雜,雖然他跟徐階是一樣的觀點,但兩者已然是相距一萬八千里。

嘉靖低頭看着北京地圖上的龍形,又細品着徐階的話,目光漸漸變得冷峻地道:“陶承恩當真是不學無術,此事休得再言!”

他雖然歷來剛愎自用,但亦不是全然不講道理。他一心想要跟明成祖比肩,結果明成祖修了北京城,他卻只能修得外城。

現如今,明成祖修的是一條大龍,他又豈能再跟外城般,在西苑修一個小龍呢?

經徐階指出其中的玄妙之處,不說戶部拿不出錢來,哪怕現在戶部真的拿出錢來了,他亦不會再修小龍。

楊博扭頭望向徐階,臉上露出了沉思之色。倒不是思索着徐階這番話有沒有道理,而是覺得事情由始至終都是一個陰謀,或者是徐階對各方的一種試探。

跟着嚴嵩的霸道不同,徐階不僅跟宮人的關係和睦,和方士的關係同樣不錯。昔日被嚴家拷打至死的藍道行,便是徐階引薦給皇上的。

自從徐階上臺之後,之所以修道家建築的事情少了,其實不是皇上突然間不熱衷了,而是那幫道士不提或少提了。

現在陶承恩突然間提起要在西苑修紫薇宮,徐階又能夠擺出如此令人信服的理由,未嘗不是他自演自導的一場好戲。

嘉靖看着自己“朝令夕改”,微微感到面子有些掛不住,便是擡手淡淡地說道:“你們都退下去吧!”

“啓奏皇上,臣有一事稟奏!”徐階突然鄭重地拱手道。

楊博等人亦是疑惑地望向了徐階,卻不明白徐階爲何如此的心急,且選擇他們這些人在場的時候上奏。

嘉靖正想要用事情沖淡剛剛的尷尬,便是語氣緩和地詢問道:“徐閣老,不知有何事要奏?”

“皇上,此事關乎東南!”徐階頓了一頓,卻是瞥了吳山一眼道。

吳山當即心裡咯噔一聲,心裡暗感事情不妙。

第1314章 世事無常第511章 政治秀?第214章 發榜日第42章 再起風波第1714章 權力洗牌?第395章 雞湯哪去了第1220章 暴雨天(求訂閱)第712章 卸任第583章 我要小豬留下來第207章 起因第491章 鬥志第1541章 少宗(盟主加更)第1053章 猛打第71章 小生意大生意第1145章 官場真諦第301章 結果第1053章 猛打第447章 決心第51章 無趣的虎妞第889章 虎妞的直覺第287章 史書第583章 我要小豬留下來第762章 人證物證第624章 虎妞守城法第1127章 爭鬥不息第967章 憂慮第1733章 各方籌謀第970章 嚴世蕃的企圖第484章 捕快第1190章 生存之道第1406章 無名之言第1090章 升遷利器第670章 亂第36章 潘仙詩會第1592章 請客第1606章 三座大山第1140章 處置第1325章 潮涌第1190章 生存之道第1726章 世間再無小閣老第184章 哥哥沒死第1198章 有客上門第610章 林晧然的獠牙第952章 吳山的智慧第1499章 暗涌第393章 翻案第1334章 揭曉第407章 花兒有刺第886章 萬民書第1416章 冬花沒死第550章 清剿計劃第1752章 重磅消息第1013章 嚴家教子第1215章 臨別第23章 呆子與精明人第324章 打砸的玄機第136章 鄉試第1804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5第982章 意外收穫第900章 告誡第1264章 楊府第118章 叉燒第685章 暹羅晚宴第442章 大金礦第1065章 白靈芝第213章 文采第1728章 朝堂巨震第1783章 漣漪第734章 傳聞第596章 誰是繼承人?第377章 野丫頭歸來第726章 背後的玄機第688章 新的挑戰第1719章 暗鬥無處不在3第1132章 難題第1723章 嚴世蕃的遺念第1502章 難唸的經第228章 殿試第972章 慧眼識才第1021章 小聚第855章 年關第1496章 密旨第1306章 虎妞的決定第824章 林晧然的算盤第318章 忙碌第108章 二連擊第857章 黨爭第693章 東線計劃第373章 大消息第11章 驚人賭約第717章 虎妞的謬論第1707章 三司會審第1463章 才藝第1603章 楊博的決定第1494章 癡人說夢?第801章 請願第1437章 何知府的靈光第1294章 形勢第1336章 真相第1429章 源頭
第1314章 世事無常第511章 政治秀?第214章 發榜日第42章 再起風波第1714章 權力洗牌?第395章 雞湯哪去了第1220章 暴雨天(求訂閱)第712章 卸任第583章 我要小豬留下來第207章 起因第491章 鬥志第1541章 少宗(盟主加更)第1053章 猛打第71章 小生意大生意第1145章 官場真諦第301章 結果第1053章 猛打第447章 決心第51章 無趣的虎妞第889章 虎妞的直覺第287章 史書第583章 我要小豬留下來第762章 人證物證第624章 虎妞守城法第1127章 爭鬥不息第967章 憂慮第1733章 各方籌謀第970章 嚴世蕃的企圖第484章 捕快第1190章 生存之道第1406章 無名之言第1090章 升遷利器第670章 亂第36章 潘仙詩會第1592章 請客第1606章 三座大山第1140章 處置第1325章 潮涌第1190章 生存之道第1726章 世間再無小閣老第184章 哥哥沒死第1198章 有客上門第610章 林晧然的獠牙第952章 吳山的智慧第1499章 暗涌第393章 翻案第1334章 揭曉第407章 花兒有刺第886章 萬民書第1416章 冬花沒死第550章 清剿計劃第1752章 重磅消息第1013章 嚴家教子第1215章 臨別第23章 呆子與精明人第324章 打砸的玄機第136章 鄉試第1804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5第982章 意外收穫第900章 告誡第1264章 楊府第118章 叉燒第685章 暹羅晚宴第442章 大金礦第1065章 白靈芝第213章 文采第1728章 朝堂巨震第1783章 漣漪第734章 傳聞第596章 誰是繼承人?第377章 野丫頭歸來第726章 背後的玄機第688章 新的挑戰第1719章 暗鬥無處不在3第1132章 難題第1723章 嚴世蕃的遺念第1502章 難唸的經第228章 殿試第972章 慧眼識才第1021章 小聚第855章 年關第1496章 密旨第1306章 虎妞的決定第824章 林晧然的算盤第318章 忙碌第108章 二連擊第857章 黨爭第693章 東線計劃第373章 大消息第11章 驚人賭約第717章 虎妞的謬論第1707章 三司會審第1463章 才藝第1603章 楊博的決定第1494章 癡人說夢?第801章 請願第1437章 何知府的靈光第1294章 形勢第1336章 真相第1429章 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