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2章 任人唯親

楊尚英爲何能取代昔日戰功赫赫的盧鏜出任浙直總兵,在朝中自然不是什麼秘密。

只是順從和貪婪往往是如影隨行的兩樣東西,楊尚英固然是對提拔他的人忠心耿耿,但通過抱大腿上位的人往往都有着私慾。

事實亦是如此,楊尚英謀得浙直總兵的官職卻不思忠貞報國,而是將一隻貪婪的手伸向了軍餉,從而被地方的御史揭發。

按說,楊尚英付出了被朝廷免職的代價,且內閣亦是同意兵部的這個處置的方案,那麼事情已然是劃上一個句號。

偏偏天生林算子,令到事情有了新的變數。

林晧然藉着楊尚英的貪墨一事,明着是劍指浙直總督兼浙江巡撫趙炳然,實質是想要趁此機會謀取浙江巡撫一職。

在場的官員能爬到這個位置,自然都是精明之人,當即便看穿林晧然的真正企圖,卻是不得不服務這位禮部左侍郎的精於謀算。

哪怕是靜坐在一旁的徐階,在猜到林晧然的意圖後,亦是擡起頭深深地望了一眼林晧然。

雖然他很是不甘心,但卻不得不承認,這個後輩擁有着令人膽寒的謀略。若不是對方的年紀過於年輕,他還真擔心自己首輔的寶座給對方搶了過去。

對於林晧然要削掉趙炳然的浙江巡撫一職,大家並不覺得過分。

若不是楊博那邊執意打壓胡宗憲的餘黨,用功績不顯且貪婪無度的楊尚英取代盧鏜,亦不會給林晧然一個可乘之機。

“趙炳然雖沒有貪墨之舉,但楊尚英貪墨軍餉竟毫無察覺,本官以爲確實應當撤掉他的浙江巡撫一職,以其專注于軍務!”坐在林晧然旁邊的戶部左侍郎馬森進行響應道。

刑部左侍郎錢邦彥是蘇州府人士,卻是跟着開口道:“本官贊成林侍郎和馬侍郎的觀點,應當撤去趙炳然的浙江巡撫一職,另擇公允官員前去擔任!”

三位頗有份量的侍郎一起發聲,僅是要求趙炳然交出浙江巡撫的頭銜,這已然是勢在必行之事。終究而言,他們任何一個的份量都遠勝於趙炳然,且拿出的理由很是充分。

楊博的臉色陰沉,既是氣憤於林晧然抖出楊尚英的事情,又是憤怒於林晧然要謀取浙江巡撫,更是不滿林晧然如此咄咄逼人,當即將矛頭指向林晧然道:“林侍郎,你當真是打了一個如意算盤!你如此黨同伐異,接着是不是要推舉你的老鄉張偉,老夫看你分明就是要禍亂朝政!”

禍亂朝政,這四個字的聲調很高,令到殿中的氣氛當即一凝。

雖然各派扶植朋黨早已經是事實,但如此當面公然說出來,卻是擺明要跟林晧然直接撕破臉了。特別是“禍亂朝政”的指控,更是要跟人結怨。

林晧然放在袖中的手握緊拳頭,雖然早知道楊博持寵爲驕,但沒想到對方竟然達到這個程度,便是打算跟着楊博爭辯。

正是這時,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雷禮突然開口道:“楊尚書,你剛剛推薦你的同鄉兼兒女親家王崇古出任寧夏巡撫的時候,怎麼不說你禍亂朝政了?”

啪!

這宛如一個響亮的耳朵般,重重地甩在了楊博的臉上。

如果論到黨同伐異和任人唯親,楊博可謂是當朝的第一人。他剛剛推薦的王崇古不僅是山西蒲州的同鄉,王崇古的女兒嫁給楊博的二兒子楊俊卿,毅然是一對兒女親家。

由於楊博的地位超然,王崇古亦算是資歷和地位足夠,大家倒沒有打算捅破這層關係。但偏偏楊博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指責林晧然任人唯親,殊不知被工部尚書雷禮狠狠地將了一軍。

此言一出,令到氣氛當即一陣寂靜,衆官員屏息凝神地觀察着事態的發展。

資歷最深的工部尚書雷禮隨着嚴嵩倒臺後,得益於他主持重修三大殿等功績,加上在督造工程上頗有能耐,令到他工部尚書的位置很是穩固。

不過他爲了避免徐階的打擊,亦是主動退出了朝堂的紛爭,如同一個局外人般地遊離於朝堂中。像他的資歷今日本該坐到第一把交椅,但被楊博搶去之時,他選擇忍讓地坐到楊博之後。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雷禮在這個關口卻是突然開口,矛頭直指這個不可一世的兵部尚書楊博。只是不知他是要介入黨爭,還是僅僅看不慣於楊博的狂傲,從而藉着這個機會噁心楊博。

徐階的眼睛微眯,卻是擡頭望向了雷禮,眼神中流露着幾分警惕之意。

袁煒一直安靜地坐在徐階的旁邊,這時亦是放下手裡的茶盞,擡起頭望向了雷禮。

楊博愕然地扭頭望向旁邊的雷禮,旋即聲色俱厲地爭辯道:“雷尚書,你此話何意?王崇古的資歷和能力足夠勝任寧夏巡撫,老夫此番是舉賢不避親,是爲國舉賢!”

“如果王崇古當真是賢才,昔日在京城便不會落得中下考評被外放離京!”雷禮卻是一不做二不休,當即進行質疑道。

楊博的面沉似水,自然不會害怕這個夾着尾巴過日子的工部尚書,卻是針鋒相對地質問道:“雷尚書,如果當真要翻幾十年前的舊賬,那老夫且問你:昔日你亦不過是小小的地方推官,卻不知因何能官拜尚書?”

雷禮是嘉靖十一年的進士,排名是第二百零八名,初授興化府推官。因爲抱上江西老鄉嚴嵩父子的大腿,這才得以回到吏部任職,進而登上工部尚書的高位。

衆官員聽到楊博抖出這個昔日的往事,卻是不由得大眼瞪小眼,心道:這楊惟約當真是目中無人,竟然如此揭人傷疤。

其實楊博這話有失公允,雷禮昔日是抱了嚴嵩大腿不假,但他跟吳宗憲那般都是大才之人。嚴嵩倒臺之後,雷禮仍然能穩坐工部尚書的位置,足見他並非投機取巧的官員。

雷禮對此很芥蒂,臉色顯得很是難看,當即便是進行爭辯。

正是這時,坐在上頭的徐階沉聲制止道:“好了,你們二人都住口!”

聽到徐階發聲,楊博和雷禮則是紛紛望向了徐階。

徐階現在的地位和聲望雖然不及當年的嚴嵩,但已然足夠震懾住二人尚書大人。

衆官員看到徐階發聲,心知這場熱鬧是要結束了,則是紛紛望向了徐階。

林晧然發現楊博不懷好意地望向自己,只是他的眼睛並沒有躲閃,而是平靜地迎向了對方。楊博得寵不假,但這卻是基於大明選擇防守軍事戰略,他的金身並不是牢不可破。

徐階並不是一昧的老好人形象,這時亦是端起首輔的威嚴沉聲道:“這裡沒有人禍亂朝政,亦沒有人尸位素餐,更沒有人得位不正。今日咱們聚會於此,並不是爲爭吵而來,而是要到此進行議事,爲大明選出能臣治理好地方!”

“元輔大人所言極是!”雷禮的態度端正,對着徐階恭敬地拱手道。

楊博的臉色仍然不好看,但卻是沒有選擇吭聲,自然不可能跟徐階對立。他的勢力主要在兵部,而在當下的朝堂中,卻還有很多地方要依仗于徐階。

徐階將二人的反應看在眼裡,這才望着大家做出決定地道:“若是大家沒的意見的話,那麼就依林侍郎所言,撤去趙炳然浙江巡撫的職務!”

趙炳然算是郭樸的人,現在跟楊博的關係甚密,衆人的目光則是望向楊博。只是楊博剛剛吃了膩,加上對方的理由充分,令到他亦是隻能冷面相對。

嚴訥和李春芳等人交換了眼色,亦是紛紛表示認同。

徐階看到衆人的反應,便是當機立斷地道:“那就依林侍郎所言,撤去趙柄然浙江巡撫的職務,再任命一個浙江巡撫吧!”

衆人聽到這裡,卻是不由得望向林晧然,這個事情還真的給他辦成了。

徐階自然不會將一個小小的浙江巡撫放在心上,扭頭望向林晧然直接詢問道:“林侍郎,不知你可有推舉的人選呢?”

衆人則是望向林晧然,卻是不知林晧然會不會避嫌。

“既然楊尚書都說舉賢不避親,那麼下官推舉通政司右僉事張偉可擔此任!”林晧然望了楊博一眼,便是進行推舉道。

雖然他很想安排更有銳氣的官員出任九邊督撫,但東南的穩定和繁榮同樣重要。只要守住東南的開海成果,便能保障住大明的財政,從而擁有徵討俺答的資本。

衆人聽到果真是張偉,卻是不由得相視苦笑。

剛剛他們還疑惑張偉爲何“臨陣脫逃”,敢情人家早有了謀算。如果沒有剛剛的“臨陣脫逃”,那麼現在就會暫時失去參選的資格,從而給別人捷足先登。

徐階亦是爽快之人,對着吳山淡淡地道:“吳尚書,那就再廷推浙江巡撫吧!”

現在人員都在這裡,直接進行廷推,無疑能減少不少麻煩。

“元輔大人,按着延推的規矩,至少要有兩名候選官員方能進行投票!”吏部尚書吳山的眉頭蹙起,顯得一本正經地道。

衆官員聽到這話,亦是紛紛點了點頭。

徐階輕嘆一聲,卻是做出決定道:“那就讓提學御史徐爌參與此次候選吧!”

聽到這番話,不少人當即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卻不知徐階推出徐爌是想要爭奪浙江巡撫,還是僅僅讓徐爌陪推,已然是紛紛觀察着徐階接下來的舉止。

雖然大明有南北卷,令到北方士子亦是能夠順利入仕。不過在數量和質量上,南方士子已然是更優於北方士子,而這種分化慢慢反映到朝堂大員身上。

兩位閣位、六位尚書和十二位侍郎,除了兵部尚書楊博,幾乎都是南方籍貫的官員。昔日的高拱之所以能夠進裕王府講學,未嘗不是嘉靖未雨綢繆,故意扶持一個北方籍貫的官員。

南強北弱,在廷推中格外的明顯。

吳山作爲清流的領袖,林晧然代表着大明的未來,卻是悄然地影響着在場的官員。

當徐階沒有進一步的暗示後,很多官員都沒有將票投給徐爌,致使徐爌再次獲得兩張選票,貨真價實的陪跑人員。

第二場廷推結束,此次會推算是拉下了序幕。

徐階當場寫下奏章,讓一名宮人將廷推的結果送給嘉靖審批。

雖然廷推是大臣的決議,但同樣需要皇上同意,皇上則是有權駁回,或者是從幾個名單中選取一人,仍然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若是遇到賢明的皇上,廷推結果往往就是最終結束,但攤上嘉靖這種剛愎自用的皇上,很多時候都可能出現變數。

不過嘉靖的精力終究有限,加上他採用的是典型的抓大放小的權術,主抓的是內閣和幾位尚書的等重臣的人事權,這地方巡撫的人事權卻是樂於交由官員廷推。

事實亦是如此,徐階的奏疏送到萬壽宮,下午時分便下達了兩道任命聖旨。

河南右布政使王崇古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通政司右參議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浙江,朝局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楊博雖然將自己的兒女親家王崇古推上了寧夏巡撫的位置,但林晧亦是將自己的同鄉兼同年推到了浙江巡撫的命上,可謂是旗鼓相當。

次日上午,陽光明媚。

楊博來到了首輔值房,卻是開門見山地說道:“元輔大人,雷禮跟吳山恐怕是沆瀣一氣,咱們可不得不防啊!”

經過一晚的靜思,令到他感到了一種深深的威脅。他早已經林晧然覬覦兵部,只是一直以爲林晧然身後僅是吏部尚書吳山,但卻沒想到工部尚書雷禮跳了出來。

若是吳山和雷禮聯手,加上一個前程不可限量的林晧然,他根本不是對方的對手。兵部這一畝三分地,怕是要遭到對方的滲透了。

正是如此,他需要拉攏住徐階,由徐階出面將這個勢力瓦解,最好是將工部尚書雷禮踢出朝堂。

徐階正在票擬奏疏,如何不知楊博的用意,卻是雲淡風輕地道:“楊尚書,他們都是皇上所寵信之人,你莫不是以爲老夫能免他們的職吧?”

不說吳山的地位和聲望,雷禮能夠在嚴嵩倒臺仍然能夠穩坐工部尚書的位置,自然是少不得皇上的寵信。跟着軍事離不開楊博一般,督造工程同樣離不開雷禮。

如果沒有充分的罪證,哪怕徐階想要除掉這二個人亦是不可能之事。

“我就不相信雷禮督造這麼多工程,他的手會乾淨!”楊博的目標是雷禮,當即篤定地說道。

徐階心裡微微一動,卻是擡起頭道:“如若不信,那你儘可調查!”

“好!元輔大人,那你靜候佳音便是!”楊博要的便是這個答案,卻是當即轉身離開道。

徐階目送着楊博離開,眼睛亦是閃過了一抹憂色。

林晧然的成長超出了他的預期,對方並沒有急於謀取更高的職位,而是選擇培植黨羽,卻是比吳山還要令他感到不安。

第119章 有朋遠來第1085章 徐階的應對第1510章 王炸第842章 宿霧島第1160章 帝心第275章 新家第1631章 禮部點卯第102章 虎妞的無奈第1136章 突發意外第1667章 禮部新貌第122章 江榮華的執念第1145章 官場真諦第1289章 不悅第319章 一則消息第1687章 破家知縣?第507章 交鋒第1188章 定策第1200章 嚴徐一家親第1487章 偷襲第1141章 收穫第589章 自亂陣腳第603章 新想法第1700章 主持會試第441章 依仗第1298章 攤牌第984章 王弘海的犟第1109章 明爭暗鬥第510章 視察吳川第38章 詞一首半第41章 府試第770章 珠江浪第1178章 運籌帷幄第1140章 處置第1403章 江南有疾第568章 回鄉第1365章 強龍與地頭蛇第1202章 詭異一幕第65章 童謠第964章 黃府尹的咆哮第1227章 刑訊第934章 徐階的票擬第1065章 白靈芝第1372章 一場好戲第1454章 一團和氣第678章 江員外的悔第1048章 鬧至公堂第600章 新長老第332章 分歧第1072章 衝擊波1第626章 春雨第731章 第二案第1031章 問道第1416章 冬花沒死第1238章 初生牛犢第979章 巧借東風第608章 問罪第1681章 東窗事發?第349章 辦事效率第1618章 魚死網破?第711章 虎妞查房第474章 亮劍第1079章 當務之急第760章 京城紛爭第973章 府衙下的暗流第1116章 戰事停歇?第91章 虎妞的小九九第396章 上天不薄第1654章 財大氣粗第858章 新年第1380章 驛站第538章 憤怒第1177章 長生夢第125章 救美第833章 以薯論海第1483章 林大小姐第1140章 處置請假!第1717章 暗鬥無處不在第1795章 紅袍和欽差第1750章 嘉靖所屬人選第223章 恩師第1591章 安排第1498章 崇明島第121章 啓程第47章 報喜官差第1405章 大明寺第1311章 京城風雲第1419章 海盜第309章 喜事(月票加更)第794章 偶遇第503章 起航第213章 文采第806章 節外生枝第1247章 長生古籍第1775章 內庫之殤第1141章 收穫第1689章 年關第1571章 傳聞第575章 蠻橫虎妞第159章 何意?
第119章 有朋遠來第1085章 徐階的應對第1510章 王炸第842章 宿霧島第1160章 帝心第275章 新家第1631章 禮部點卯第102章 虎妞的無奈第1136章 突發意外第1667章 禮部新貌第122章 江榮華的執念第1145章 官場真諦第1289章 不悅第319章 一則消息第1687章 破家知縣?第507章 交鋒第1188章 定策第1200章 嚴徐一家親第1487章 偷襲第1141章 收穫第589章 自亂陣腳第603章 新想法第1700章 主持會試第441章 依仗第1298章 攤牌第984章 王弘海的犟第1109章 明爭暗鬥第510章 視察吳川第38章 詞一首半第41章 府試第770章 珠江浪第1178章 運籌帷幄第1140章 處置第1403章 江南有疾第568章 回鄉第1365章 強龍與地頭蛇第1202章 詭異一幕第65章 童謠第964章 黃府尹的咆哮第1227章 刑訊第934章 徐階的票擬第1065章 白靈芝第1372章 一場好戲第1454章 一團和氣第678章 江員外的悔第1048章 鬧至公堂第600章 新長老第332章 分歧第1072章 衝擊波1第626章 春雨第731章 第二案第1031章 問道第1416章 冬花沒死第1238章 初生牛犢第979章 巧借東風第608章 問罪第1681章 東窗事發?第349章 辦事效率第1618章 魚死網破?第711章 虎妞查房第474章 亮劍第1079章 當務之急第760章 京城紛爭第973章 府衙下的暗流第1116章 戰事停歇?第91章 虎妞的小九九第396章 上天不薄第1654章 財大氣粗第858章 新年第1380章 驛站第538章 憤怒第1177章 長生夢第125章 救美第833章 以薯論海第1483章 林大小姐第1140章 處置請假!第1717章 暗鬥無處不在第1795章 紅袍和欽差第1750章 嘉靖所屬人選第223章 恩師第1591章 安排第1498章 崇明島第121章 啓程第47章 報喜官差第1405章 大明寺第1311章 京城風雲第1419章 海盜第309章 喜事(月票加更)第794章 偶遇第503章 起航第213章 文采第806章 節外生枝第1247章 長生古籍第1775章 內庫之殤第1141章 收穫第1689章 年關第1571章 傳聞第575章 蠻橫虎妞第159章 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