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出來吧,排隊槍斃戰術

射程倒還罷了,這個年代火銃的射程當然不能跟現代的槍械相比,但是比這個年代的弓箭最遠射程和有效射程都要遠的多,三五十米不成問題。

有了這個三五十米的先機,火器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我可以打到你,你卻打不到我,等終於進入弓箭射程的時候,你已經損兵折將嚴重了,此時我再及時後撤拉開距離,在遊戲裡面就是典型的放風箏……

精度是個問題。

這個年代的火銃技術有限,都是滑膛槍,滑膛槍的射擊精度本來就有限, 並不是士兵訓練不足, 而是滑膛槍固有缺陷,射擊精度先天不足。

要想提高火銃精度,必須有膛線纔可以,膛線是槍管的靈魂,膛線可以使子彈在擊發後高速旋轉,使得子彈頭保持既定的方向一直朝前。

不過,朱平安並非理科生,只是知道膛線可以提高射擊精度,至於膛線是什麼樣子的,圓的直的還是螺旋的, 朱平安是不清楚的,怎麼在槍管刻畫膛線, 朱平安也是不知道的:另外膛線畫好後,子彈需不需要調整,火銃槍管鋼材需不需要調整等等,朱平安也是一概不知的。

但是, 這些都不影響, 我可以把思路提出來,由裝備營的兩位火器匠師來研發。有了這個思路方向,多摸索摸索,應該可以做出來。嗯,待會就去找兩位匠師,至於膛線理論。用陀螺就可以說服,陀螺轉的越快,站的越直,一直圍繞軸線轉的。

只是線膛間世的時間就不敢保證了,畢竟是劃時代的東西,估計兩位匠師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才能做出來,一兩年、兩三年、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也說不定。

可是眼下剿倭之戰馬上就要開始了,卻是沒有時間等待線膛問世了。 I

射擊精度的問題必須得解決才行,除了特別優秀的神射手之外,一般士兵七十米的命中率才只有百分之五十五,差不多一半的射中概率,也就是說敵人站在那不動讓你瞄準,也只有一半的概率能射中,跟拋硬市一樣;至於一百五十米的命中率更是隻有三分之三十五,差不多三成的射中概率,戰場殺敵是你死我活的殘酷, 要百分百纔可以,可不能寄託在概率上。

可是怎麼解決呢?

其實要嚴格說起來,弓箭的射擊精度還不如火神槍呢,現在的武舉考試,一百米左右的靶子,三箭中一箭就合格了……

當然弩的射擊精度要高的多,不過弩的裝填、連發速度遠低於弓和火銃,這個另當別論。

弓箭的射擊精度是如何解決的……朱平安摸着下巴沉思了起來,大片《英雄》裡面那經典而震撼的一幕箭雨,第一時間便浮現在了腦海中。

然後朱平安便眼睛一亮,弓箭是集中弓箭手,萬箭齊發,火銃亦可如此。

精度不足,那就數量來湊,一發火銃的命中率是百分之五十五,兩發火銃呢,三發呢……

再接着,近代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排隊槍斃戰術便出現在了朱平安的腦海中。

排隊槍斃戰術,看似簡單而愚蠢,實則極爲殘酷和有效。這是最適合火繩槍的戰術,甚至在燧發槍時代也是極爲合適的。

只有當槍械的精度、效率提升到一定程度後,排隊槍斃戰術才落伍。

排隊槍斃戰術,確切的名字是線列戰術,排隊槍斃戰術只是後人調侃。

所謂排隊槍斃戰術,是指士兵不拍排成寬而淺的最密集線列,一條線列有二至四排士兵,然後齊射,力求最大的火力密度,以保證殺傷力。

這是火繩槍時代人類能想到的最先進戰術了,在歐洲風靡了上百年,英格蘭不列顛人龍蝦兵憑藉此戰術橫掃了印度和美洲,在全球橫行無忌,打出了一個跨越全球七大洲的第一大殖民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當年,英國對我國發動罪惡的鴉片戰爭時,所用的就是這種戰術。

現在這個戰術還沒有被人開發出來,至少還要一百多年時間纔會問世,不過,現在是時候讓它提前問世了。

不過,線列戰術的名字適合西方習慣,卻不適合大明的命名習慣,線列戰大最考驗勇氣和紀律,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日後此戰術便命名爲勇紀陣好了。

印象中英國人的排隊槍斃戰術,一般是排成三列橫隊,第一列跪着,第二排彎腰,第三排站着,一聲令下,三排士兵一起開火,一輪齊射。

記得歷史上,大明立國之初,沐英平定雲南時,爲了對付叛軍的大象等野獸,使用了火器,有感於火器裝填太慢,而研發了三段擊,即第一排火銃手射擊後,退至隊後進行專心裝填彈藥,第二排火銃手上前開火,然後退後裝彈藥,第三排火銃手上前射擊,三排輪流裝彈開火,彌補了火銃裝彈用時長的缺點,保持火器相對持續射擊,最後大獲全勝。

再過數二三十年,倭國的織田信長也研發了另一種三段擊,他是安排士兵三人一組,讓其中射擊精度最高的士兵充當射手,射擊後,第二名士兵接過火槍並從前端裝入火藥,搗實之後裝入槍彈,第三名士兵則從後面調整火繩的位置,將扳機移至原位,然後將火槍遞給射手,如此輪流各司其職來達到相對持續射擊的目的,其在長筱合戰中憑此三段擊,擊潰了武田家騎兵。

勇紀陣採用英式,還是三段擊?

朱平安摸着下巴思索了起來。

還是看實踐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手段。

明天就開始推行勇紀陣,在實踐中檢驗,探索最適合浙軍的射法,朱平安下定了決心。

閱兵也在進入了尾聲。

朱平安兌現了承諾,將十名最優秀的士兵叫到臺上,當衆勉勵了一番並賞賜了營長級指揮刀,這是裝備營新近打造出來的腰刀,是朱平安按照印象中戚家軍軍刀,提了想法,由裝備營打造的,命名爲浙軍軍刀。

有倭刀的風格,刀刃弧度加大,寬度縮小,但是跟倭刀不同的是,浙軍軍刀更長更硬實,刀刃中間和刀背上分別加了一條鎬線和一條棟線,刀尖也保留着刀身基本的厚度,採用V字形開鋒,便得具有強大的切割力,具有強大的砍削能力,這是標準的中國軍刀血統,比倭刀更勝一籌。

朱平安做過測試,用改良後的浙軍軍刀與倭刀對砍,數次硬碰硬之後,倭刀出現缺口乃至斷裂。

由於裝備營人力有限,浙軍在慢慢換裝這種軍刀,優先供應軍官,軍官的指揮刀比普通浙軍軍刀更加精良,也華麗幾分,說是裝逼利器也毫不爲過。

閱兵最優的三伍也受到了朱平安的表彰,每人賞銀三兩,伍長記功。

閱兵表現最優的一哨是由義鳥陳大成率領的一哨,讓朱平安有些意料,不過細想卻又在情理之中,義烏天生兵種嘛,陳大成又是義烏人中的人傑,朱平安大力表揚了他們一番,令人記錄在案,日後擴軍,陳大成他們哨所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金聖權。

最後,殺豬宰羊,肉香滿營,在一衆將士興奮大呼中結束了閱兵。

第五百一十九章 女兒心思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有倭東來第七百七十七章 算錯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艱難守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嘎吱嘎吱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四十章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難得的朝會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嘉興陷落,禍起平安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外佳人來第八百五十九章 茅塞頓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伯的盤算第七百七十七章 算錯了?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雁過留痕,風過留聲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啓程前準備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戰爭尚未成功,將士們仍需努力第七百零六章 戚海波第八百六十二章 朱記走起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不興武德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魂之輓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罵我傻球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絕望懊悔趙文華第二百四十二章 入我相思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殿試從前一天前開始(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意外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萬勝萬勝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朱平安的疑惑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向不對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錯路的周方正第一百五十章 設宴簪花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台州府水患實情第九百六十五章 什剎海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將視浙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君子之風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不一樣的浙軍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天使將至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最終大禮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局(三)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狗官喪心病狂第五百章 初嘗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心有靈犀第一千七十一章 言而有信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倭寇夜來第一百零二章 府試第二百四十三章 藥第九十一章 驚仙詩會(三)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六十八章 潑辣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吾妄言之,姑妄聽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平陷落(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說親第九百七十章 都察院造訪第一千五十八章 朱平安,你事發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第二個考驗第五百一十三章 習慣差異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糧荒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再獻建議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胡宗憲的憤怒第一千六十二章 欺天之由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倭寇的老傳統第三百六十七章 發問第六百八十四章 少年不要太猖狂第五百九十二章 徐階的教誨第三百九十六章 送傘第六百五十六章 恭喜趙大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可惜可惜第二百一十九章 張舉人來訪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賞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封奏摺,命運異否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印象改變第一千六十四章 又見猛人第一千九十三章 以案刁難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放過寶寶,有本事衝我來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小竈變大竈第八百三十章 出鍋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蠢萌畫兒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城前對峙第七百五十三章 考校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陰鬱的陳東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秀人,你特孃的坐下第三十四章 吃東西要嚼碎第四百九十五章 滾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賴着不走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張舉人來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朱平安很忙(三)第一千九十九章 倭臨城下(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兵部集議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一生一世一雙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悔教彘兒覓封侯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顛倒黑白我最強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華安問答(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咬舌第五百三十九章 泰山兇殘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我有軍情緊急,可惜無人信(上)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平易近人接地氣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門前冷落第六百四十六章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再次攻城
第五百一十九章 女兒心思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有倭東來第七百七十七章 算錯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艱難守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嘎吱嘎吱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四十章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難得的朝會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嘉興陷落,禍起平安第六百六十六章 意外佳人來第八百五十九章 茅塞頓開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伯的盤算第七百七十七章 算錯了?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雁過留痕,風過留聲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啓程前準備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戰爭尚未成功,將士們仍需努力第七百零六章 戚海波第八百六十二章 朱記走起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不興武德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魂之輓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罵我傻球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絕望懊悔趙文華第二百四十二章 入我相思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殿試從前一天前開始(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意外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萬勝萬勝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朱平安的疑惑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方向不對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錯路的周方正第一百五十章 設宴簪花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台州府水患實情第九百六十五章 什剎海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將視浙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君子之風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不一樣的浙軍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天使將至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最終大禮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局(三)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狗官喪心病狂第五百章 初嘗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心有靈犀第一千七十一章 言而有信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倭寇夜來第一百零二章 府試第二百四十三章 藥第九十一章 驚仙詩會(三)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六十八章 潑辣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吾妄言之,姑妄聽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平陷落(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說親第九百七十章 都察院造訪第一千五十八章 朱平安,你事發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第二個考驗第五百一十三章 習慣差異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糧荒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再獻建議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胡宗憲的憤怒第一千六十二章 欺天之由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倭寇的老傳統第三百六十七章 發問第六百八十四章 少年不要太猖狂第五百九十二章 徐階的教誨第三百九十六章 送傘第六百五十六章 恭喜趙大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可惜可惜第二百一十九章 張舉人來訪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賞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封奏摺,命運異否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印象改變第一千六十四章 又見猛人第一千九十三章 以案刁難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放過寶寶,有本事衝我來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小竈變大竈第八百三十章 出鍋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蠢萌畫兒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城前對峙第七百五十三章 考校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陰鬱的陳東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秀人,你特孃的坐下第三十四章 吃東西要嚼碎第四百九十五章 滾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賴着不走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張舉人來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朱平安很忙(三)第一千九十九章 倭臨城下(一)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兵部集議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一生一世一雙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悔教彘兒覓封侯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顛倒黑白我最強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華安問答(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咬舌第五百三十九章 泰山兇殘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我有軍情緊急,可惜無人信(上)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平易近人接地氣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門前冷落第六百四十六章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再次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