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神轉折(一)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唐·杜甫《飲中八仙歌》

古人的酒就是這樣與詩詞難捨難分,獨酌的時候時賦詩,集體宴飲的時候,更是少不了詩酒唱和。在現代人用兩隻小蜜蜂、逛三園啊行酒令的時候,古人大都是以詩詞佐酒、對聯佐酒,以此來行酒令的。

古代文人酒會,往往都是喝着喝着就順理成章的成了詩會,太常見了,而且很多酒詩會還成了千古假話。

一人我飲酒醉,多人飲酒成詩會,古人往往就是這樣。

所以,今日的接風宴上衆人一致贊同以詩詞佐酒,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王姓官員舉筷子爲題的“應景”建議,也得到了不少人“積極”贊同,他們都想着藉此機會在裕王面前表現一番,證實自己,鼓着勁想壓朱平安一頭。

如果能壓朱平安一頭的話......

相信有朱平安這麼一個有分量的高大墊腳石,他們就可以站的更高了,最起碼可以少奮鬥個七八年,這可是百年都難得一遇的好機會啊。

想想都興奮啊。

所以,在王姓官員提議後,很多人積極響應,在他們的努力下,王姓官員的提議也就成了正式題目。

筷子,箸,筯......

筷子這種餐具太常見了,人們每日都離不開它,可是以其爲題目的詩詞在歷史中卻是少之又少,正如燈下黑一樣,不過少也就意味着有難度,有趣,宴席上的衆人,即便是無意“表現”、“壓住平安一頭”的官員,也都是興趣濃濃的樣子。

見獵心喜。

大致就是這種感覺,衆人都是經過科舉考試磨鍊的文學高手,詩詞歌賦自然不在話下,遇到這麼個生僻的題目,見獵心喜,興奮的腳趾頭都要扣緊了。

衆人興趣盎然,朱平安也不會掃衆人的興,某些人的調侃與挑釁,掀不起朱平安心中的半點波瀾,甚至還覺得有趣。

呵呵,有意思。

朱平安微微笑了笑,饒有興趣的掃了王姓官員一眼。

“久聞小朱大人出口成章、滿腹經綸,今日終得機會見識一二,真是幸甚。”王姓官員毫不退縮的與朱平安拱了一禮,微微向上勾了勾脣角。

“平安才疏學淺,愧不敢當。”朱平安搖頭微笑,謙虛道。

“詩詞小道爾,小朱大人莫要謙虛了。”王姓官員言語步步緊逼,不給朱平安推脫的機會。

詩詞小道?

你至於嘛,爲了堵我後路,把宴席上躍躍欲試的大人們都給貶了一頓。

朱平安不由笑了。

果然,周圍幾個聽到王姓官員這一句話的人,不由黑了臉,不過他們幾個都是相熟了的,知道王姓官員這句話是爲了激將、堵住朱平安的退路,聽到了也就當沒聽到了。

王姓官員後知後覺自己說錯話了,忙向周圍人小聲解釋了兩句,然後在心裡給朱平安又重重的記上了一賬,把這一錯誤怪在了朱平安身上。

可惡

故意引我說錯話,我一定要在今日詩詞上壓朱平安一頭,好好出口氣不行。

王姓官員默默的瞥了朱平安一眼,像一條眼鏡蛇一樣。

額?

怪我咯?!

朱平安注意到王姓官員怨恨的眼神,一陣無語凝噎匯成一句話:我有一句媽賣批不知當講不當講。

詩會確定,開始準備。

本着奇文共賞之的原則,裕王府的下人將一個三米長兩米寬的屏風擡進了涼棚,放置在了宴席中央,屏風上覆蓋着雪白如脂的宣紙,屏風兩側擺了兩個桌子,桌上各放置了文房四寶。

人們可以將自己的佳作,揮毫潑墨在屏風上的宣紙上,展之於衆,方便衆人欣賞。

既能展示書法,又可展示佳作,一舉兩得。

佈置完後,裕王又讓人去他的書房將嘉靖帝賞賜給他的兩塊歙硯取來,放在了面前的桌上。

“俗話說寶劍贈英雄,孤幸得父皇御賜翕硯兩塊,以贈今日之佳作。”

裕王朗聲說道,將御賜的兩塊歙硯當做了彩頭,賜予本場詩會最佳的兩篇大作。

看到裕王桌前的兩塊翕硯,衆人眼睛都熱了,就跟將軍看到絕世寶劍一樣。

一塊好的硯臺之於文人,作用絲毫不亞於絕世寶劍之於將軍。

歙硯所用歙石產自婺源與歙縣交界的龍尾山下溪澗,又稱龍尾硯,龍尾溪的歙石都是經過5-10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歙石花紋結構古樸突出,礦物粒度細,微粒石英分佈均勻,用這種歙石做成的翕硯,發墨益毫,滑不拒筆,澀不滯筆,蘸墨揮毫,下筆如有神助,受到歷代書法家的稱讚。

南唐後主李煜贊“歙硯甲天下”;蘇東坡稱“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米芾言:“金星宋硯,其質堅麗,呵氣生雲,貯水不涸“。

翕硯是硯臺中的珍品,素有一硯千金之說,而裕王桌前的這兩塊歙硯更是珍品中的珍品,要知道歙縣每年進獻給皇宮的翕硯最多隻有十塊,由此可知其寶貴程度。另外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這兩塊硯臺上還刻有嘉靖帝的私人印章“凌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元真君”,這就更具價值了。

衆官員本就見獵心喜、興趣濃濃了,現在裕王又加了如此重的彩頭,衆人更是羣情激憤,躍躍欲試。

“呵呵,既然是王大人提議的題目,不如就由王大人先來如何?”王姓官員的一位至交好友笑道。

王姓官員聞言,心中暗喜,對好友送上一個感激的眼神,不枉我常請你吃飯。

這第一個上來賦詩,最能表現了,首先第一個賦詩,不管怎麼說,用時最短是吧,才思敏捷呀;另外,用時間最短,做的詩出色,那是我本人厲害,做的詩不好,也情有可原啊,我用時間短啊。

況且,關於竹箸,我還真有一首好詩呢。這是之前因緣際會,靈感一閃做的,一直沒機會拿出來,沒想到現在機會來了。古人云: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靈感是多麼難得可貴啊,這是上天在成全我王耀祖啊。

當然

婉拒還是要的,不能表現的太明顯。

於是,王耀祖第一時間婉拒了一下,不過在朋友又說了一句後,王耀祖就做出了一副你口太好了我說不過你的模樣,做出一臉無奈表情的起身應了下來:“呵呵,既然如此,那王某就先拋磚引玉,獻醜了。”

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放飛自我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捷報背後的故事(上)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是不是朱平安就能進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壞人第五百零四章 平安歸來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言九頂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畫兒病重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局(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刺繡第八百六十三章 驚喜不斷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炮步協同,勇紀陣現第四百一十三章 嘉靖又傳紙條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是爲你家將來而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中)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大伯頓悟第八百三十五章 名師大儒與豎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誠懇大伯,一心爲家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東樓的快樂,我感受到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完了,完了,全完了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鐵炮裝填慢,優勢在我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大事成矣第四百六十四章 驚濤駭浪,命懸一線第六百一十一章 明鏡高懸,鐵證如山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三寨歸順第九百二十四章 又見嚴世蕃第四十三章 拽拽男孩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我要重拾長輩威嚴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嘉靖的帝王心術第六十五章 新生第四百一十章 忽聞聖上傳紙片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罵我傻球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書呆子,我要被你害死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六百四十六章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嘉靖帝的特別嘉獎第二百七十七章 嘉靖特色第四百九十三章 誠懇大伯,一心爲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人山人海,知己難求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安破案(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放飛自我第九百一十一章 商業互吹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戰局激烈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倭寇退了?第一千章 譏楊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平安的建議(一)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固執的陳大成第八百零七章 上頭條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朱平安很忙(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見肥鴨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少年不要太猖狂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彈劾朱平安第五百三十章 十文與萬金第八百一十四章 裝王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分鍋攻城第二百一十章 有打臉的衝動第十二章 騙壓歲錢第七百九十五章 黑心嘉靖帝,還我血汗錢第六百三十六章 五部會審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神入化第七百七十章 一脫成名天下知(一)第一千六十章 大明第一奏神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脫成名天下知(五)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勤王援軍何在?第三百六十一章 御街誇官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突圍出營第三百六十六章 異變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活命嘛,不磕磣第八百三十四章 講經大本殿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你家賢侄要借人頭啊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我本明珠,光彩奪目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胡御史真的有心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茶館私訪第五百三十五章 風水之爭第六百四十八章 反擊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江南澤國,江浙尤甚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鬥米恩,升米仇第一千三十六章 奏抵西苑第一千六十五章 臣雖愚魯,不敢奉詔(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考試中的意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機智的少年第一千四十一章 廷杖二十第六百五十二章 五小姐回來了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羣魔亂舞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拘傳朱平安第四百一十三章 嘉靖又傳紙條第三百二十章 你的喜報第四百一十章 姝兒,你手腕怎麼了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徐海吐血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烤肉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支援中軍大營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脫成名天下知(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辭家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有完沒完第三百二十五章 宴無好宴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離譜第一百八十九章 奴家又不是老虎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鐵炮裝填慢,優勢在我第一千九十七章 寇分台州
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放飛自我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捷報背後的故事(上)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是不是朱平安就能進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壞人第五百零四章 平安歸來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言九頂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畫兒病重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局(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刺繡第八百六十三章 驚喜不斷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炮步協同,勇紀陣現第四百一十三章 嘉靖又傳紙條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是爲你家將來而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中)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大伯頓悟第八百三十五章 名師大儒與豎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誠懇大伯,一心爲家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東樓的快樂,我感受到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完了,完了,全完了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鐵炮裝填慢,優勢在我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大事成矣第四百六十四章 驚濤駭浪,命懸一線第六百一十一章 明鏡高懸,鐵證如山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三寨歸順第九百二十四章 又見嚴世蕃第四十三章 拽拽男孩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我要重拾長輩威嚴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嘉靖的帝王心術第六十五章 新生第四百一十章 忽聞聖上傳紙片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罵我傻球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書呆子,我要被你害死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六百四十六章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嘉靖帝的特別嘉獎第二百七十七章 嘉靖特色第四百九十三章 誠懇大伯,一心爲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人山人海,知己難求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安破案(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放飛自我第九百一十一章 商業互吹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戰局激烈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倭寇退了?第一千章 譏楊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平安的建議(一)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固執的陳大成第八百零七章 上頭條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朱平安很忙(五)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見肥鴨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少年不要太猖狂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彈劾朱平安第五百三十章 十文與萬金第八百一十四章 裝王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分鍋攻城第二百一十章 有打臉的衝動第十二章 騙壓歲錢第七百九十五章 黑心嘉靖帝,還我血汗錢第六百三十六章 五部會審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神入化第七百七十章 一脫成名天下知(一)第一千六十章 大明第一奏神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脫成名天下知(五)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勤王援軍何在?第三百六十一章 御街誇官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突圍出營第三百六十六章 異變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活命嘛,不磕磣第八百三十四章 講經大本殿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你家賢侄要借人頭啊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我本明珠,光彩奪目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胡御史真的有心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茶館私訪第五百三十五章 風水之爭第六百四十八章 反擊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江南澤國,江浙尤甚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鬥米恩,升米仇第一千三十六章 奏抵西苑第一千六十五章 臣雖愚魯,不敢奉詔(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考試中的意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機智的少年第一千四十一章 廷杖二十第六百五十二章 五小姐回來了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羣魔亂舞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拘傳朱平安第四百一十三章 嘉靖又傳紙條第三百二十章 你的喜報第四百一十章 姝兒,你手腕怎麼了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徐海吐血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烤肉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支援中軍大營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脫成名天下知(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辭家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有完沒完第三百二十五章 宴無好宴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離譜第一百八十九章 奴家又不是老虎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鐵炮裝填慢,優勢在我第一千九十七章 寇分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