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

宣和六年十二月,以諳班勃極烈完顏斜也爲都元帥,統帥二十五萬大軍兵分兩路大舉攻宋,一路繼續由完顏宗弼率十五大軍從河東河北南下,另一路則由完顏宗翰率十萬大軍出雁門關進攻太原,兩路勢如破竹,以每天百里的速度向南方迅速推進,一路烽火,將戰爭爆發的消息迅速傳向京城。

就在金國向宋朝出兵的同時,一支兩萬人的大軍在劉錡和王貴的率領下越過了函谷關,連夜向東京方向疾行。

這是李延慶佈下的一支奇兵,名義上防禦金兵南下京兆府,但實際上卻是暗指京城,當太原城的烽火點燃時,陝縣城頭的烽火也點燃了,這支軍隊便迅速東進,一路趕往京城。

李延慶不僅要奪童貫的軍權,也要奪李綱的軍權,雖然歷史上李綱守住了京城,但也被迫簽下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割讓太原、真定和河間三府,要想改變歷史巨輪的行徑軌跡,軍權就是最大的推力。

此時的京城已是風聲鶴唳,北城頭上的烽火依舊在滾滾冒着濃煙,南城門處擠滿了成千上萬攜家帶口南逃的民衆,大車小車將城洞內堵得嚴嚴實實,焦急的叫喊聲,孩子的哭鬧聲,性急百姓的怒吼聲,各種喧鬧聲使南城門內外亂成一團。

比南逃民衆更加瘋狂的是,京城內掀起的一股席捲全城的搶購風潮,糧食、炭木、酒、各種日用品,幾乎每家店鋪內都擠滿了前來搶購的百姓,米鋪前更是擁擠得人山人海,導致米價連續暴漲十倍,從鬥米三十文漲到了鬥米三百文。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帶領家小逃難,權貴高官的家人早已南遷,商賈大戶也走了大半,現在要南逃還是一些比較遲鈍的大商人,至於中下層平民百姓,逃走的並不多,就算戰爭來了,艱辛的生活還得繼續。

和大街上躁動不同,皇宮內卻格外安靜,趙佶一個人坐在御書房中發愣,從上午發現烽火點燃時開始,趙佶便處於一種極度恐慌和茫然狀態。

在他面前早已鋪好了一份退位詔書,墨跡和印跡還沒有乾透,儘管趙佶期望用豐厚的歲幣來滿足金人的欲壑,使金兵不再南下,但現實是殘酷的,金兵不僅再度南下,而且出動了二十餘萬大軍,黃河已經凍結實,金兵將一舉殺到京城,大宋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別看趙佶平時糊里糊塗,玩得忘心忘肺,可當危機真的到來時,他卻比誰都頭腦清醒,他知道這幾個月京城根本沒有準備任何防禦,京城被攻破是肯定的,自己必須要退位了,把社稷和危機交給太子,大宋絕不能亡在自己手中。

這時,門外傳來相國蔡攸的聲音,“陛下!”

儘管蔡攸極力保持語氣平靜,但趙佶還是聽出了他語調中的顫抖,他的心頓時懸了起來,立刻道:“快進來!”

蔡攸走進御書房,顫抖着聲音道:“河北情況不妙。”

趙佶乾嚥一口唾沫,“說吧!朕聽着。”

“陛下,金兵用奇兵南下,雖然烽火今天才點燃,但一萬金兵已經攻下了大名府,十萬大軍全軍潰敗。”

“你說什麼?”趙佶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陛下,金兵金兵前鋒實際上已經殺到黃河邊了。”

趙佶呆住了,已經殺到黃河邊,那今天晚上就要殺到京城了。

“那那朕該怎麼辦?”趙佶反應過來後,頓時變得慌亂不堪。

“陛下,得走了!”蔡攸小聲提醒道。

“走?可是恐怕來不及了。”趙佶慌得話都說不清楚了。

“陛下,金兵殺到了黃河邊的消息還沒有傳出去,陛下可以藉口上香,帶着十幾個侍衛南下,微臣路上已有安排,現在就走。”

趙佶原計劃帶着嬪妃子女三天後擺駕南下,眼看今晚金人就殺到京城了,他哪裡還顧得上老婆孩子。

趙佶望着眼前的退位詔書,他心一橫令道:“速宣吳敏來見朕!”

李延慶此時正帶着幾名手下在陳州門上丈量甕城尺寸,他當然知道金兵已經南下的消息,也知道自己的兩萬精兵正向京城疾速趕來。

機會已經向他飛來,但怎麼抓住這個機會,李延慶還需要再耐心等待,不能急於出手,一旦機會到來他就會毫不猶豫抓住。

“把女牆這邊量一量,對!就是那座方墩,看看能不能安裝一家小型投石機。”

李延慶高聲指揮着手下丈量城牆,這時,李綱一陣風似的跑上了城牆,“李府尹,我到處找你,你怎麼在這裡?”李綱氣喘吁吁,看樣子有點氣急敗壞。

李延慶連忙笑呵呵迎了上去,“我不是在考慮防禦嗎!我尋思着甕城也需要部署防禦力量。”

“別管防禦,快走跟我走,十萬火急!”李綱心急如焚,拉着李延慶就走。

“等等!”

李延慶掙脫他的手道:“你先把事情說清楚,若沒有準備,我還得跑回來。”

李延慶說得有道理,李綱只得將他拉到一旁,低聲道:“官家退位了!”

這個消息也着實讓李延慶嚇了一跳,雖然他知道歷史上趙佶是要退位,卻沒有想到來得這麼快,他還以爲至少要五六天後。

“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李延慶又急問道。

“就在半個多時辰前,官家藉口上香已經悄悄離開京城,他把退位詔書給了吳敏,現在太子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讓你去東宮商議對策。”

真是書生誤事啊!李延慶恨得一跺腳,什麼時候了,還居然去東宮商議,再商議就發生政變了。

李延慶轉身便向城下走去,李綱慌忙跟上他,“我們現在去東宮嗎?”

“現在我哪有時間去東宮?”

李延慶停住腳,咬牙切齒對李綱道:“你立刻去東宮,召集所有東宮侍衛把東宮大門關閉,每個侍衛都帶上弓弩,誰敢硬闖就直接射殺!”

李綱嚇了一跳,他也回過味了,“你是說,會有人發生奪嫡?”

“現在是奪嫡的最好時機,也是唯一的機會,王黼、童貫他們再不動手就晚了,你快去東宮!”

“好!我這就去。”

李綱剛跑了幾步,又糊塗了,連忙停住腳步問道:“那你呢?”

李延慶嘆了口氣,“我去抓童貫,快走吧!沒有時間了。”

李綱還是有點糊塗,但他也知道時間緊迫,連忙騎上馬帶着幾名隨從向東宮奔去。

這時,李延慶卻冷靜下來,他沉思片刻對一名親兵道:“回去通知張虎,立刻帶弟兄們趕去御史臺大門前集中。”

張虎是兩個月前跟隨製造鐵火雷的一羣火藥匠進京,他雖然是情報司主管,但李延慶身邊確實沒有一個能幹可靠的親兵頭目,便又再次調動張虎,和張府同來的還有兩百名精銳士兵,平時就駐紮在曹府,李延慶每次出門只帶十名親兵。

這兩百名精銳士兵進京就是爲了此時,李延慶吩咐了親兵調人,他隨即率領其他幾名親兵向御史臺方向奔去。

之所以把集中之地放在御史臺,一方面是御史臺距離童貫的府邸很近,另一方面也是張虎比較熟悉御史臺,能夠以最快速度趕到。

趙佶下退位詔書後逃離京城,童貫便是太子趙桓登基的最大障礙,也是最大危險,童貫不僅能控制部分宮廷侍衛,而且他掌控了三萬廂軍,一旦他發現了情況不對,率軍攻下東宮,他就能勾結王黼重立新帝。

李延慶必須趕在局勢失控之前控制住童貫。

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誠摯道歉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八十一章 再回縣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
第三百九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平衡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三十八章 勇奪魁首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四百零七章 阻擊援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試科舉 五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終任命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八百零四章 老相蔡京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爭燕 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擊強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爭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現破綻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七百一十八章 虛驚一場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一千零五章 再舉義旗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五十五章 無福消受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襲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誠摯道歉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爭 中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八百九十一章 剷除內患第四百零二章 再戰博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園激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崗冬雪第一百八十九章 君子愛財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太子密旨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櫃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四百零八章 集訓鄉兵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勢力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六十八章 出師不利第八十一章 再回縣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禮 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