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

兩萬大軍排列成五個方陣,每個方陣間相隔數十步,並列排在三裡寬的空地上,就儼如五幅巨大的黑色地毯,每支隊伍前豎起了一杆大旗,正中是一杆旄旆黃旗,這是主帥之旗,其餘三杆大旗分爲別爲青、赤、白、黑旗,代表着四方之將。

宋軍將士士氣高昂,殺氣沖天,他們由長矛步兵、刀盾步兵和弓弩軍組成,身披重甲,宋軍步兵的鎧甲重達六十二斤,在五十步外可抵禦敵軍弓箭。

‘咚!咚!咚!’

戰鼓聲如雷,號角連天,旌旗遮天蔽日,長矛如林,盾牌如山,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起死亡的黑色。

副將姚仲平身披鐵甲,頭戴鷹盔,他騎在戰馬之上,用戰刀一指城池,“進攻!”

“嗚~~”

低沉的號角聲響徹天地,在每支隊伍的中間豎起了十幾座木製衝鬥,這是抵禦城上飛石所用,伴隨着木製蒙皮衝斗的巨大軲轆聲,以及數十輛雲梯,兩個方陣的八千軍隊開始緩緩向城牆殺去。

各種攻城武器發展到宋朝,雖然大致外形不變,但和隋唐相比已經完全不同,很多重要的結構,諸如主軸、軸圈等等都是使用鋼材,尤其大規模推廣炒鐵後,生鐵的硬度大大增加,接近於鋼,用熟鐵打造各種器械也更加得心應手,宋軍的攻城器械更加輕便,更加堅固耐用。

城頭上也鼓聲大作,李良輔連聲冷笑,兩萬人就想攻下銀川城,宋軍簡直是癡心妄想,他要狠狠教訓一番這支狂妄的宋軍,要讓古原道成爲白骨之峽。

“傳我的命令,投石機準備!”

南城頭上的二十架大型投石機吱嘎嘎的拉開了,高兩丈,臂長八丈,可將百斤巨石投至三百步外,只須五十人就能挽動,黑黝黝的二十架投石機矗立在城頭,就儼如二十尊吞天怪獸,百斤重的巨石放進了彈兜,發射杆卡住絞盤齒輪,等待着發射的命令。

在城垛中間,一萬西夏士兵手執長弓大箭,一支支四尺長的粗杆箭已經搭上弓弦,防禦所用的弓箭和平地交戰用的弓箭不同,不需要箭能射多遠,但必須要沉重,使箭能依靠本身的重力射穿敵軍的盔甲,因此一般都是用大箭,手指粗的箭桿,鋒利的箭尖呈流線型,四邊有放血槽,這曾是中原軍隊的優勢,但已經傳到遼夏。

宋軍在科技上領先遼夏已經不多,唯獨人口衆多,國力強大,能夠大量冶煉生鐵、製造兵器,這卻是遼夏兩國難以比擬。

宋軍已漸漸地進入了投石機射程,李良輔下達了射擊的命令,他扯開嗓子大吼道:“射擊!”

鼓聲大作,二十架大型投石機同時發射,二十塊巨石凌空飛騰,呼嘯着向城下砸去。

十架長二十丈、寬八丈的巨型蒙皮衝鬥正緩緩而行,這是用巨木搭建而成,上面蒙了雙層牛皮,表面上塗了厚厚油脂,同時軸轉十分靈活,能有效卸消巨石的衝擊力,每架蒙皮衝鬥躲着數百名士兵。

這時,頭頂上傳來怪異的呼嘯聲,從城下向上看,只見天空出現了二十顆小黑點,彷彿掠過天空的一隊雁羣,但小黑點卻越來越大,瞬間變成了在天空翻滾的巨石,向他們頭頂砸下,隊伍一聲吶喊,士兵紛紛向衝鬥下躲去。

但還是有大量的士兵無處藏身,他們叫喊着四處躲閃,巨石砸下,‘嘭!’的一聲巨響,塵土飛揚,幾名士兵躲閃不及,被巨石砸成肉醬,巨石餘勁未消,繼續向前翻滾,一連撞翻十餘人,才停了下來。

一塊巨石砸中的中間的一架蒙皮衝鬥‘嘭’一聲巨響,牛皮衝鬥翻轉,卸掉巨石猛烈衝擊力,巨石飛了出去,衝鬥卻完好無損。

石塊卻被衝鬥反彈,又向前彈出了二十餘步,衝向了人羣,士兵們一片大叫,紛紛躲閃。

.........

第二輪投石機再次射出,這時一輛雲梯被擊中,雲梯上部頓時支離破碎,碎片四飛,木頭夾雜着支撐柱坍塌了,巨大的衝擊力使雲梯失去重心,向後轟然倒下,雲梯下面的百餘名士兵死傷慘重......

一塊塊巨石砸向人羣,在地上翻滾衝擊,宋軍士兵不斷躲閃,十架巨型蒙皮衝鬥就停在三百步處,給宋軍士兵建立一片臨時躲藏之處,使士兵們能迅速通過最危險的地帶,也極大的減輕了士兵的傷亡。

儘管宋軍積極防禦,但西夏軍的大型投石機還是給宋軍帶來了近七百人的傷亡,但這點傷亡無法阻擋兩萬大軍的進攻,隨宋軍大營中催戰的鼓聲加快,七千餘士兵奔跑起來,鋪天蓋地地向城池衝去…….

銀川城東西長五里,南北寬三裡,是一座周長十六裡的中等城池,葫蘆水從城池西南角流出,迂迴一圈後沿着峽谷邊緣流進了古原道。

西夏軍同時利用葫蘆水挖掘了一條簡易的護城河,寬達三丈,但在宋軍極其發達的舟橋面前,這條護城河沒有任何意義。

已經衝過巨石陣封鎖線的七千餘名宋軍弓弩手迅速集結在西段,一齊向城頭放箭,箭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城頭,壓制住了西夏軍城頭射擊。

雖然無法瞄準射箭,但三千守城的西夏士兵依舊用拋射的辦法向城下射箭,雙方箭矢密如疾雨,不斷有士兵被流矢射中,慘叫着倒下。

數百名工事軍士兵冒着箭雨迅速搭建浮橋,他們用鐵鏈將數十口大木箱釦在一起,兩頭鐵楔深深打進泥土中,又在大木箱上覆蓋了寬大的木板,用鐵釘釘牢,這樣便在極短的時間內搭建起了三座浮橋。

七千弓弩軍兵分兩路,四千人依舊在城下放箭,而三千士兵則收起弓弩,取下背上的盾牌,拔出戰刀,變身爲刀盾軍。

他們扛着三十餘架攻城梯衝過了浮橋,一架架攻城梯越過護城河,轟地搭在城牆之上,三千宋軍士兵如蟻羣般攀梯而上,一手攀梯子,一手執盾牌,口中咬着戰刀,奮力向上攀爬,城頭上西夏士兵驟然出擊,他們箭如雨下,石塊滾木如冰雹般砸下,一片片士兵被砸中射中,慘叫着跌下城去......

姚仲平一直在後方注視着城頭上的動靜,他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他感覺西夏軍並沒有盡全力守城,至少李良輔最擅長的用火沒有使出來,他們完全可以用大火球投擲,對宋軍的殺傷力會更大。

‘他爲什麼要保留餘地?’姚仲平暗暗思忖。

這時,一名騎兵飛奔而至,大喊道:“姚將軍,主帥令你立刻進攻!”

姚仲平暗暗嘆了口氣,現在箭已上弦,不容他不發了。

他隨即揮刀大喊:“第三和第四方陣出擊!”

‘嗚——’數十支鹿角號勁吹,低沉的號稱再次響徹大地。

又是八千士兵向城頭髮動了進攻,第三方陣是刀盾軍,第四方陣是長矛軍,他們都披着重甲,五十步外不畏箭矢,士兵們如波濤洶涌,迎着接二連三砸來的巨石向城頭衝去。

李良輔就在等待着宋軍攻城主力,他見敵軍兩個方陣發動,便冷冷令道:“放火油!”

巨石變成大壇火油,一隻罈子如水缸般大小,裝了八十斤火油,加上罈子重量,也是重達百斤。

一隻只大壇火油飛拋出去,落地便砸得粉碎,棕黑色的火油流滿一地,有士兵急忙向姚仲平稟報。

姚仲平也發現了敵軍的企圖,但軍隊已經發動,他無法再下令退回,他只得硬着頭皮令道:“繼續衝鋒!”

八千士兵吶喊着向城池衝鋒,這時,李良輔高聲喝令道:“放火球!”

一隻只巨大的火球騰空而起,象一朵朵綻放的煙火,煙柱掠過長空,翻騰着向宋軍頭頂上砸去………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月末求月票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七百二十六章 試探進攻 下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蹤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監國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湊份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別勝新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陘阻擊 上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軍之將第五百二十章 種帥爲媒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雙龍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場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發制人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月末求月票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襲敵營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反客爲主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 二十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八百零八章 遷都議事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賞不平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奪踏割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條件第一百九十九章 鄭氏壽宴 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約黃昏 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遷都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