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道觀異象

入得道觀正殿內裡,與想象中的情景不同,裡面沒有什麼別有洞天的奇景,相反比之殿外的道觀還更加樸素,伏泉不由疑惑,暗道這張道陵所創的正一教未免也太窮了吧?一點兒也沒有後世歷朝歷代那般威名遠揚,道教嫡脈,上至皇帝高官,下至黎民百姓都虔誠信奉,道觀輝煌建設的如皇宮一般的盛況。

大殿裡,迎面便看到一座神像,由石頭雕刻而成,看着應是那“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張道陵無疑。那石像如後世所見,只見一個穿着漢時道袍的怒目道士,他毛髮茂盛,眼神猙獰,像上有三五斬邪雌雄劍、陽平治都功印、平頂冠、八卦衣、方裙、朱履等物飾。而那張道陵如帝王一般正襟端坐,舉手投足之間,似有一股無邊威嚴之感,彷彿四周惡鬼見了他都要退避三舍,手中那把驅除妖邪的長劍,冷冷生寒,令人不由遙想當年張道陵除魔衛道的場景。

正堂神像面前,可見一個石制的神主牌,上書六字,爲“三天法師正一真人神位”,用尖刀一筆一劃鐫刻在神主牌上,也不知是誰人所寫,字跡上似乎有股仙氣飄逸之感,不由讓人心生敬仰之情。

不過這大殿此時雖有香火繚繞,但依舊顯得黑暗清冷,即使這張道陵的石像如此令人矚目。也許是天氣嚴寒的緣故,空曠淒冷的大殿憑白讓人心生不自在,若不是身邊有這一衆道士,伏泉真有種孤獨一人的冷清之感。

“君侯,這便是貧道家叔,道教正一盟威道‘三天法師正一真人’陵公神像,其爲太上老君親傳弟子。敬宗孝順皇帝漢安元年正月十五日,得太上老君青睞,降臨蜀地,授以三天正法,並命爲天師。”張修引着伏泉走到那神像面前,爲他介紹道,從他話裡伏泉才知這張修卻是張道陵子侄,看他現在在這五斗米教的權勢,想來當年應該頗得張道陵喜愛。

“謝道長指點。”伏泉謝過張修,隨後正步走到張道陵神像面前,大禮參拜,口中道:“不才後輩琅琊伏流川見過陵公,望陵公恩德,保佑潁陰長公主平安,大漢國泰民安……”

陵公,便是指那神像所代表的‘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張道陵,其本名張陵,字輔漢,後因悟得道法而改名張道陵,伏泉雖然對於張道陵是否成仙得道表示懷疑,話語裡的祈願與其說是真心禱告,其實不如說是做給身邊的張修等人看的,以免讓他們對自己有所不滿。

當然,雖然伏泉對張道陵成仙得道表示疑惑,但是他對張道陵此人對於巴郡甚至蜀地百姓做的貢獻還是很欽佩的,因爲若不是他到蜀地立道,說不得巴蜀百姓依舊在受那些邪教淫祀的禍害。當時在巴蜀一帶,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的建立淫祀而害民,而這些祀奉鬼妖之類的妖邪的法教巫師卻只是爲了聚衆斂財,並無太多本事,甚至害人深者,罔顧人命,可謂是無惡不作。

後來當時爲了避開京都近郊的俗務嘈雜和騷擾,決心辭官修行,雲遊名山大川、訪道求仙的張道陵聽聞川蜀之地的淫祀情況後,便攜王長、趙升二位弟子和黃帝九鼎丹經,來到北邙山修行,立教定法,並平定驅除了那些禍害百姓的巫妖之教,將天師道由此發揚光大。從此除書符治病、驅邪禳災,後世川蜀一帶流傳的張天師以太上老君劍印符籙大破鬼兵的神話仙魔故事就是以此爲原型而創作衍生出來的。

天師道即是五斗米教,現在之人多不會如後世那樣稱呼張道陵的教派爲天師道,皆是以其俗稱五斗米教來稱呼,這是因爲旁人若奉其道者,必須出五斗米的緣故。當然了,這稱呼在如今的官方主流認知裡,也有一些蔑稱的成分在裡面,至於是何緣故,伏泉也無從得知,想來是此時還不算正統大派的五斗米教被其他道派調侃的原因。

一旁見伏泉如此誠心向自家師長祈福許願的張修心中很是欣喜,按照這樣發展,說不得待這伏泉全信他們五斗米教後,自家教派又可以在這蜀地發展了。不由得,張修面露微笑道:“君侯有此誠心,‘正一真人’必有所感,潁陰長公主身體必會康健,大漢……這、這……”

只是,張修話還沒說完,就斷了下來,因爲他的眼前異象突生,只見原本在這黑暗大殿顯得灰暗的石像,突然似乎明亮起來。卻是從大殿正門外,射來一束白光,筆直的從上到下將那張道陵的石像完全照射進去。頓時,這一直隱藏在這黑暗大殿的石像卻好像是變成玉石一般,晶瑩剔透,光彩照人,在這大殿裡仿若活了一樣。

見到此景的衆人皆是眼露吃驚神色,呆呆的說不出話來,縱然他們一直以“鬼道”自居,學習先祖的驅鬼之法,施以典籍符水治病、驅邪禳災,但他們自己卻是清楚他們的那些把戲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這世上或許有修仙之法,他們的祖輩張道陵或許已經修道成仙,但他們卻是很少見到這般奇異事情,所以也是大吃一驚。

這異象事發突然,令人難做準備,但是它來的突然,去的也快,只聽得大殿之外突然傳來一陣烏鴉的“哇、哇”叫聲,隨即這白光彷彿被人爲的用黑布罩住一樣,霎時間,那突然出現的光亮又消失了,只剩下和剛纔伏泉祈願前一樣的黑暗淒冷的氣氛。

此時的大殿裡,一片寂靜,衆人還沒有從剛纔的異象中回過神來,都在回味這是何緣故,有認爲自己道行不淺的道士,則習慣性的拿出手指,掐指算着什麼,看他們一臉認真的樣子,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算出東西。

“哇、哇”的叫聲再次響起,驚醒了衆人,循聲望去,卻見那神像的神主牌前,陡然之間卻是落下一枚白骨,眼尖之人卻是看到那是從剛剛飛來的烏鴉嘴中掉下來的。

之後,那烏鴉,卻是扔下骨頭後,又在此時跪拜的伏泉頭頂盤旋幾圈,便轉頭直奔大殿之外而去……

第一百八十九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六章 瘟疫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六章 瘟疫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術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弩長弓戰不休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襲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六十章 揭過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六百六十章 入京外兵駐兵何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六百二十八章 姑臧夜市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爲利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王庭放兵一日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一百零四章 正當南下掠漢之時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梟雄雄傑最大敵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一百零六章 激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八十七章 武聖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弩在手何懼之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二百四十一章 募蠻兵劉堅至江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
第一百八十九章 讖緯之學迷信也第五百四十章 滿屋髒亂不得坐第四十一章 伏誅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六章 瘟疫第三百五十二章 爾等欺吾刀不利乎第六章 瘟疫第五百零二章 大戰之下真情義第八章 獻策防治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術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弩長弓戰不休第一百九十章 吏治動亂第五百二十章 本爲韓約欲變遂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破鮮卑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襲第一百零八章 素利頭落第二百九十七章 半緣修道半緣君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廣 張伯路第二百八十九章 孤這就隨仙姑成仙得道第五百一十五章 化胡爲漢三策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國恩之輩哉第六十章 揭過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遁第一百四十八章 吾家麒麟兒第三百三十二章 趙凱退兵第三百八十章 周郎小兒有大略第二百九十章 張魯來捉包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挾風雷六百二十三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提攜長刀爲君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五百六十八章 猗猗惠君第三十九章 詔獄第五百六十四章 劉張公孫何突騎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六百七十三章 鹽鐵之利第四百八十八章 婿留丈人之命第六百六十章 入京外兵駐兵何意第四百八十七章 攔腰截斷鮮卑軍第六百二十八章 姑臧夜市第一百八十章 朝會初爭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五百四十五章 王佐留香厚臉談第二十二章 太學第二百三十七章 皆爲利第五百一十六章 土地女人孩子缺一不可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王庭放兵一日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四百六十八章 張然明起復涼州第二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第一百零四章 正當南下掠漢之時第二百一十一章 巴郡勇將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一百三十一章 潰敗亡命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將的休止符第四百三十六章 弘農張氏第四百一十四章 舊友再聚知北伐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雄飛 安能雌伏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第一百五十九章 梟雄雄傑最大敵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一百零六章 激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坑殺胡俘第六十三章 大漢名將自此不存第八十七章 武聖第五百一十四章 化塞外爲漢疆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弩在手何懼之第四百七十七章 王庭京觀胡兒懼第三百七十三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六十九章 獻策治蝗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一百一十章 懸素利之頭於北門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將至血腥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六百二十二章 歸義建威爲誰有第二百六十章 爲了黃巾而上位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五百三十三章 四姓小侯待救援第二百四十一章 募蠻兵劉堅至江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五百三十二章 單家子中出徐福第三百二十六章 城牆崩塌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第五百七十八章 張讓委屈王允將罪第六百三十三章 晉陽第三百四十六章 更好的活着第三百三十章 南陽兵第八十一章 請兵擊鮮卑第五百九十章 左昌頭顱有妙用第二百一十五章 起死回生第六百五十七章 沒有下限第七十五章 徵拜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