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戰略

宰輔之下的各部部長,照例執行十年換屆政策。如果沒有能力再進一步,成爲宰輔,就必須要卸任。除非是非常情況,否則沒有例外。

而在軍事方面,帝國也同樣實行十年換屆制度。

第一屆作戰部部長張山,現在也早已完全卸任。不再擔任任何實職軍職,只在軍務院掛名大將軍銜。如今也有兩份工作在靈州太學院軍事分院擔任戰術教授,以及在生命內在進化方面,做一些研究。

第二屆作戰部部長,是龐德。也已於元初二十年卸任所有軍職,掛名軍務院大將軍銜,與張山一樣,同樣致力於軍事教育和生命內在進化的研究。

第三屆作戰部部長,卻是張遼,現在也到了換屆之時。可能也會與上述兩位一樣,投身軍事教育和內在進化研究。

第四屆的熱門人選,有五人。孫策、曹仁、文聘、張飛和周瑜!

又有周瑜!

沒辦法,這傢伙太能耐了,李錚都不得不爲之讚歎。

因爲二號世界的特殊性,總督也掌握軍權。所以周瑜在政務和軍務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樹。

政務院和軍務院都有提名,也就理所當然了。

而作戰部之下的各位面世界各大軍團的軍團長,則在執行三年一輪換的同時,也必須要十年一換屆。

輪換,是爲了避免軍團長在地方坐大,每三年,每個軍團的軍團長,都要調換到另一個軍團任職。畢竟,每個軍團額定有十萬大軍,這不是小數目。軍隊,是帝國暴力機器,必須要謹慎掌握。

而換屆卸任的軍團長,則多數進入了戰騎部隊,擔當戰騎統領。

如果在年限之內。累積戰功、威望到了一定程度,就有機會調入軍務院中樞。

而卸任後不想繼續從軍的,要麼從事軍事教育,要麼都投入了研究院。或許什麼都不做。回家逍遙自在也行。

軍中的將領,卸任之後,大多數都喜好生命內在進化研究。因爲對他們而言,戰氣這種促使生命進化的能量,他們最熟悉。

至於參謀部的部長。也同樣十年一輪換。

第一屆戲志才,卸任之後,也做了研究院的研究者與軍事學院的教授,致力於各文明不同的戰略戰術方面的研究和教導。

第二屆部長則是法正,法正卸任之後,也做了與戲志才同樣的選擇。

第三屆部長,則是龐統,眼下也即將到了換屆之時。他偏好喜愛軍用器械,想必卸任之後,會投入到相關的研究部門。

第四屆參謀部部長的熱門人選。只有兩個。一個是程昱,一個是黃月英!

這裡,第一個出現了女性人選!

程昱老而彌堅,黃月英則正是風華正茂。

兩人一個經驗豐富,謀略硬朗狠辣。一個朝氣蓬勃,頭腦靈活不遑多讓。一個男,一個女,倒是讓人多有稱道。

程昱自不必說,至於黃月英,這個女軍師。在很早之前,就投身到了軍師系統。這些年來,累積功勳聲望,有了競選參謀部部長的資格。

至於後勤部。幾任部長都是李錚親近之人。第一任部長是趙五,第二任部長,則是周肥,第三人部長,是帝妃糜的哥哥,糜竺。

第四任部長。李錚屬意沮授,不過沮授和田豐一樣,早就卸任一切官職,也投入到了研究行列之中,也許不會就任。所以李錚的另一個人選,則是徐庶。

另外,安全部這一掌管情報、帝國安全方面的部門,賈詡掌握了二十多年。在元初二十年之時,賈詡主動上書卸任,接任者是郭嘉。

這個部門不類于軍務、政務兩院,李錚並沒有規定卸任換屆之事。現屆的郭嘉,也許還會再任職一段時間,除非發生意外情況。

這二十年以來,帝國的人才,是紛紛涌現。

老一輩的大能,多數都已經隱退,投身喜好的研究事業,將帝國這個大舞臺,交到了次一代的手中,新一代的人才,也逐漸成長起來。

不論是帝國本土,還是三號世界,都有很多的人物,如雨後春筍一般冒頭。

比如諸葛亮,比如文天祥這類次生代,又比如姜維,比如曹真,比如鄧艾,這類新生代。

新人才的登臺,就帶來了新的執政方式和理念,新的思想、政策,也逐一涌現,讓帝國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從來都沒有停頓過。

同時,因爲帝國換屆政策的實施,給了他們更多的機會,當然,也給了底層人物更多的機會。畢竟,老一輩如果不退下舞臺,他們就很難冒頭。

元初三十年,九月,三十年盛大國慶之後,帝國的統治階層換屆,也落下了帷幕。

政務院新一任宰輔,是諸葛亮。

田豐選擇了研究生活,不願意再爲官,自主放棄了這個職位的競爭。而周瑜,則選擇軍職,成爲了新一屆的軍務院副首、作戰部部長。

其下軍政各部,各世界總督,俱皆各有繼任者,於此,帝國完成又一次換血。

唯一不變的,還是皇帝李錚。

他雖然想將國之重器交給兒子,但卻沒人願意接任,讓李錚徒呼奈何。

神州草場。

帝國新一屆執政者第一次大朝會在帝宮召開。

李錚端坐上首,威壓全場。

“不錯不錯,”李錚面露微笑:“帝國再次換血完成,新的血液,帶來新的生機,我很期待你們的作爲。都說說吧,這個十年,你們都有怎樣的計劃?”

作爲帝國政務院新任宰輔,諸葛亮當仁不讓,率先起身,躬身一禮,目光如星辰,看着李錚,道:“陛下,臣下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對帝國的發展,有三個方面的想法。”

“第一。是人口。”

他侃侃而談。

“帝國現在完全擁有三個位面世界的領土,但總人口,卻纔兩億出頭。人口,是財富。是潛力。人口基數越大,人才就越多。人口基數越大,才能挑選出更強的軍人,凡此種種,帝國方方面面的發展。都脫不開人口的桎梏。相較於現在帝國領土的廣大,兩億人口,實在太少。相較於其他文明數以十億、百億計的人口數量,我們還遠遠不如。所以爲臣第一個計劃,就是增加帝國的人口,以此增強帝國的底蘊!”

李錚聽的不由微微點頭。

“第二,是思想文化。”

“思想文化風氣,始終是一個文明的脊樑骨。帝國堅守本民族慣有的風氣和血性,但臣下以爲,仍然不夠完滿。在社會思想文化風氣方面。隨着時間的推移,產生了一些惰性思想,並且還存在一些缺失。這方面,需要做一些調整和引導,使其更加趨於建康發展。所以在教育、宣傳等方面,需要整肅一下風紀。另外,也須得吸納一些外文明的精華,補足不足之處。”

“第三,是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我們都看到,帝國自建國以來。三十年的發展歷程,都離不開新技術的研發成功和推廣。新的技術,讓人們更加方便,讓社會更加穩定。讓軍隊更加強大,對於帝國的提升,是全面性的。所以,萬萬不能忽視新技術的重要性。在新技術的研究方面,就要加大鼓勵程度,不論是研究院。還是民間,都要提高他們的福利和待遇。至於推廣,我想,我們政務院,能夠做到最好。”

“第四,是交流。”

“首先是商業交流。這方面,有跡可循,只需要保持穩定,擴大規模即可。其次,便是思想文化和技術方面的交流。帝國如今每年都有各種新技術的誕生,不單單是因爲研究者的努力,還有外文明技術的啓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從其他文明得來的東西,即便不能立刻轉換成帝國的底蘊,也可以爲帝國在研究方面,起到一定的印證和指引作用。”

諸葛亮口若懸河,從執政的各方面說起,一條條從具體上分析,將自己的執政思路,展現的淋漓盡致。

李錚聽的是連連點頭,周遭大臣,也都面露佩服。

當然,這只是框架,具體實施,還要看他們的真正能力。

政務院下各部門主官俱皆做了一個框架性的彙報,然後就是軍務院。

周瑜起身,躬身一禮,昂首立在殿中。

“陛下!”

周瑜丰神俊朗,的確是帝國第一美男子。

他這一站起來,吸引力比諸葛亮還大。

“爲臣自昨日就任,調出了上個二十年中,帝國在軍事方面的所有資料,仔細查看了一遍。”

李錚聞言,不由頷首。

“約莫在元初十年之後,帝國在軍事方面,逐漸趨於穩定。元初十年到元初二十年這十年之中,帝國着重於三號世界和一號世界的征服。”

“到元初十五年,三號世界盡數納入帝國版圖。元初十九年,一號世界也被帝國基本徵服。元初二十年之後,帝國在軍事方面,基本沒有大的行動。”

“如今是元初三十年,帝國軍隊在這十年中,少經戰事,所以爲臣以爲,帝國軍隊的戰鬥力,也許因爲各種能量武器以及全面普及戰騎的緣故而得到了一定的增長,但在戰鬥意志方面,卻在逐漸衰弱!”

聞聽此言,衆軍政要員,不由俱皆頷首,表示認同。

李錚也深以爲然。

“軍隊的戰鬥力,臣下以爲,意志,比裝備更重要!所以,臣下決定,在這個十年之中,要扭轉軍隊戰鬥意志削弱的趨勢。”

“如何扭轉?戰爭!”

周瑜說着,目光灼灼。

“戰爭...”李錚看着他,道:“那麼,你是怎麼想的?”

“二號世界!”

周瑜道。

“二號世界?”

“正是,陛下。”周瑜肅然道:“三號世界一片承平,沒有任何外敵。一號世界和帝國本源世界,倒是有不少兇獸。但這些都是帝國圈養的,不可能大規模殺傷。唯有在二號世界,纔有可能發生戰爭!”

周瑜頓了一頓,繼續道:“二號世界的文明之間,一旦穩定下來,多數都十分克制,以交流爲主。但陛下,爲臣在二號世界鎮守了一二十年,再加上帝國資料庫中的資料,完全可以表明,在二號世界,還有一些文明,思想狂躁,衝上進攻和殺戮。這類文明,從來沒有停止過戰爭。不過他們距離我們的領地,較爲遙遠罷了。”

對於這些事,李錚自然是心知肚明。

他沒說話,只看着周瑜。

“或許,陛下,我們可以將軍隊,以僱傭兵的形勢,參與到這些文明之間的戰爭中去。”

此話一出,李錚不由眼睛一亮。(未完待續。)

第71章 超脫者第22章 俘第59章 李瑾歸來第51章 曹操之謀第35章 軟禁第49章 劍指匈奴別落第58章 開發白水川第93章 囑咐交代第93章 囑咐交代第190章 打起來了第68章 水陸空新戰騎第93章 囑咐交代第40章 大軍到來第108章 勢力重組第29章 高能量物品第73章 計劃第11章 辛德拉第60章 奔向恆星第60章 虛驚一場第121章 石城困敵第2章 破山獸第62章 不拔之基第44章 難得長生第111章 補償第5章 能量石第24章 變更策略第181章 調兵遣將第15章 聯通涼、益第103章 董卓專權第60章 虛驚一場第1章 出發第171章 殺戮第159章 大清洗第48章 無限強大的敵人第92章 荀爽第6章 開端第130章 工會第7章 白波賊第4章 出兵第68章 圈養第67章 戰爭結束了第143章 系統升階條件第98章 渡河斬將第16章 伐益州第6章 購糧和人口第56章 設定第107章 祖神威能第21章 訓練方案第89章 苛刻條件第184章 戰騎衝陣第48章 靶子第35章 金城閻行第105章 高於一切之上的存在第56 災難第79章 天子詔第84章 蔓延趨勢第13章 出走第16章 神秘商店第94章 伐韓遂第9章 大巫師阿拉德第104章 李錚降臨第11章 戰騎迎親第69章 造星第11章 戰騎迎親第117章 屠各部下水第3章 送上門第20章 戰騎着甲第71章 徵韓遂第12章 天生萬物第89章 苛刻條件第69章 國號第155章 談論第8章 匈奴別落第81章 接戰第29章 未央殿上第26章 夜戰第144章 推廣進化體系第29章 背黑鍋的王國第4章 靠山村第50章 對轟第154章 信仰?第27章 老三第181章 調兵遣將第34章 破千軍第21章 恐嚇第48章 韓遂動兵第45章 見聞第21章 摧枯拉朽第35章 金城閻行第55章 荀攸之疑第8章 匈奴別落第34章 再得賢才第27章 憶段將軍第151章 祖巢第121章 石城困敵第47章 序幕第123章 戲志才之謀第19章 趙宋有請第30章 核爆第2章 靈州傅氏
第71章 超脫者第22章 俘第59章 李瑾歸來第51章 曹操之謀第35章 軟禁第49章 劍指匈奴別落第58章 開發白水川第93章 囑咐交代第93章 囑咐交代第190章 打起來了第68章 水陸空新戰騎第93章 囑咐交代第40章 大軍到來第108章 勢力重組第29章 高能量物品第73章 計劃第11章 辛德拉第60章 奔向恆星第60章 虛驚一場第121章 石城困敵第2章 破山獸第62章 不拔之基第44章 難得長生第111章 補償第5章 能量石第24章 變更策略第181章 調兵遣將第15章 聯通涼、益第103章 董卓專權第60章 虛驚一場第1章 出發第171章 殺戮第159章 大清洗第48章 無限強大的敵人第92章 荀爽第6章 開端第130章 工會第7章 白波賊第4章 出兵第68章 圈養第67章 戰爭結束了第143章 系統升階條件第98章 渡河斬將第16章 伐益州第6章 購糧和人口第56章 設定第107章 祖神威能第21章 訓練方案第89章 苛刻條件第184章 戰騎衝陣第48章 靶子第35章 金城閻行第105章 高於一切之上的存在第56 災難第79章 天子詔第84章 蔓延趨勢第13章 出走第16章 神秘商店第94章 伐韓遂第9章 大巫師阿拉德第104章 李錚降臨第11章 戰騎迎親第69章 造星第11章 戰騎迎親第117章 屠各部下水第3章 送上門第20章 戰騎着甲第71章 徵韓遂第12章 天生萬物第89章 苛刻條件第69章 國號第155章 談論第8章 匈奴別落第81章 接戰第29章 未央殿上第26章 夜戰第144章 推廣進化體系第29章 背黑鍋的王國第4章 靠山村第50章 對轟第154章 信仰?第27章 老三第181章 調兵遣將第34章 破千軍第21章 恐嚇第48章 韓遂動兵第45章 見聞第21章 摧枯拉朽第35章 金城閻行第55章 荀攸之疑第8章 匈奴別落第34章 再得賢才第27章 憶段將軍第151章 祖巢第121章 石城困敵第47章 序幕第123章 戲志才之謀第19章 趙宋有請第30章 核爆第2章 靈州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