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霍光病逝 劉詢親政

這個冬天似乎很多事情都顯得有些悲哀,匈奴如此,漢朝亦是如此。此刻大司馬府邸顯得異常的很,劉詢坐着御駕幾步就來到了霍光的府邸,得知霍光病重將不久於人事的消息,他是飛快的趕到大司馬府邸。

“大司馬。”急匆匆絲毫不敢怠慢,劉詢趕到霍光身前依舊像以前一樣恭敬而又卑微的道。

“陛下,臣不久之後恐怕就要先去了。”霍光說的斷斷續續,吐着粗氣。

“大司馬不要多言,御醫診斷着呢。”劉詢坐在牀前,安慰道。

“陛下莫要安慰,臣留着一口氣來見陛下實在是......”霍光說話有些吃力。

“臣死之後,陛下意欲何爲?”停頓片刻霍光道。

“該如何便是如何?”劉詢十分坦然的說出這句話,霍光聽後微微一愣,他原本想劉詢是需要他的,現在看來有沒有他這個青年皇帝都會有他自己的主張。霍光微微一笑,可能是病重的緣故,臉色慘白,顯得他那微笑也有些蒼白。

“對於匈奴呢?”霍光又問。

“攻克車師打通西域,此時已經謀劃斷無回頭之路。”劉詢神情堅定的道。

“啓用何人?”霍光又問。

“鄭吉。”劉詢迎着霍光的視線,道。霍光聽後一愣,而後又是慘白的微微一笑,道:“陛下爲何不啓用更佳成熟老練的將領?”

“此人久在西域,對那邊比較瞭解,朕要做的不僅僅是拿下車師,朕需要一個熟悉西域的人去治理西域。”劉詢目光堅定,道。

“陛下的意思?”霍光疑問。他似乎想到了什麼,此刻不僅覺得自己有些小看這個青年了。

“大漢朝的天下,從今以後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要走到哪裡,哪裡便是我們的疆域。”劉詢說的異常激昂澎湃,霍光彷彿看見了漢武帝在他面前,回想起被武帝提拔,跟隨漢武帝的那些時光,想到悠悠歲月,自己是否虛妄,現在看來,這個皇帝也許並不輸給他的曾祖父。

忽然想到往日劉詢對自己的謙恭,想到女兒霍成君毒殺許平君之事,霍光感覺後背一陣寒涼,倒吸了一口冷氣。

“國事,大司馬儘可放心,朕自有主張。”當劉詢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霍光又是慘然一笑,原本以爲他霍光執政三朝,輔佐漢昭帝,廢除漢廢帝,迎立漢宣帝,朝廷上下應該是離不開他霍光的,但現在看來,眼前的這個人也許有他自己的主張,即便他霍光不在了,他也可以做的很好。

心中也不知是應該高興還是應該失落。靜靜看着劉詢一如劉詢看他的目光那般,霍光忽然問:“臣死之後,陛下會將臣歸葬何處?”

“茂陵東側,陪護先祖。”劉詢答道。霍光笑了,這個葬禮是很高規格了,能陪葬茂陵東側的只有霍去病和衛青,劉詢將他死後葬於皇陵附近,是對他豐功偉績的肯定了。只是,忽然感覺一陣憂傷,那個桃花林中的女子,可能註定要一世孤單了。他不放心,他希望能和她歸葬在一起。

張了張嘴,霍光道:“臣有一事相求。”劉詢詫異的看着霍光道:“大司馬有話請講。”

“在離此處三百里有位故人歸葬在一片樹林中,臣希望死後她能陪臣一起,生前孤單,死後臣不願此人再次孤孤單單。”霍光目光投向遠方,說是遠方其實在他的位置看來也就是屋頂。

“何人?”劉詢又是詫異,是什麼人能讓一世英雄的大司馬大將軍在死後還這麼惦記?霍光卻只當是沒聽見似的,併爲作答。劉詢見他沒說話也就不多問了。

劉詢探視完霍光,霍雲和霍禹進入屋內,只聽霍光道:“雲兒,禹兒,你等切記,我死之後霍家人要遠離朝政。逐漸退出朝堂。”

霍禹不明白,驚問:“父親,爲何?”霍光閉着的雙眼突然睜開,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單手錘着牀板,恨恨道:“聽我的便是。”霍雲霍禹雖然表面答應了他但內心實在是抗拒的,因爲他們實在想不通爲何要這樣,霍家人權傾朝野,霍光的子侄、女婿、學生、下屬各個都封侯拜將,可以說漢室天下一半都是霍家人的,他們爲何要退出?

霍光似乎還是不放心,叮囑霍禹道:“我死之後,子孫若有年幼者可送去楚王府。”想了想又似乎哪裡不對,霍光又道:“如果實在不行,可送往匈奴,交給公主。”霍雲霍禹皆是一愣,不明白霍光這是何意,即便是叮囑後事也不是這樣個叮囑法的吧?

“霍雲,切記,握緊跟楚王府和和親公主的這條線,陛下就終有需要你等的時候。”霍光說的極爲真誠,慎重。倒是讓霍雲霍禹都不禁認真起來,雖然不太明白他說的是什麼意思,爲了什麼,但是按照他說的去做,總是沒錯的。

公元前68年,一代英傑,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病逝於長安城,舉國哀悼。史書記載,地節二年,霍光病逝,臨終請將自己的三千封地賜予霍山,以繼承其兄霍去病之香火。霍光死後漢宣帝與上官太后一同到場致哀,將之與蕭何相比,以皇帝葬禮禮儀葬於茂陵。

公元前66年,霍家人被宣帝滅族,此時牽連甚廣,長安城中達官顯貴一半以上人員受牽連,中華文明史上還因此出現了第一次文字獄,當然,這都是後話。

飛鴿很快便傳到了匈奴,馮姝看過之後,大驚。沒想到霍光就這樣死了,這是她萬萬沒想到的。

建章宮,紅牆黑瓦之間一條一條白綾白花系在屋檐雕欄中,宮中守衛太監宮女一應穿上了重孝的服飾,霍光之死猶如國葬,同皇帝禮儀,自然連劉詢都要爲他戴孝。戴着一身重孝,劉詢走到大殿中央,端端正正坐到龍椅之上接受萬人朝拜,這一刻他從來沒有像之前那樣恐懼,那樣膽怯過。

霍光能夠廢立劉賀自然也能廢立他劉詢,美美跟着霍光身後,他都猶如芒刺在背,如今這個人終於死了,從此,天下就只有他劉詢一人說了算,這纔是真正的萬人之上,九五至尊。

“臣懇請陛下親政。”爲首的魏相站出來,躬身道。

“武帝時期託孤四大輔臣執政,如今幾位輔臣或者年邁,或者過世,爲大漢社稷着想,請陛下親政。”魏相隨後又道。“請陛下親政。”身後一衆大臣一口同聲道。

劉詢嘴角上揚,微微一笑。這一刻正是他劉詢登上政治舞臺的時刻。

“從今日起,朕將親政,所有政務一應承到建章宮,朕自當夙夜不待,勤根勤政。”劉詢大聲向殿內衆人道。“諾。”羣臣一一躬身道。

匈奴,龍城。雪依舊那麼大,覆蓋的整個龍城都是白色的。

馮姝的帳篷裡收到了來自漢朝的消息,此刻握也迷自然也收到了來自漢朝的消息,同時他還收到了出兵烏桓的消息,烏桓取得初步勝利,這標誌着握也迷初次掌權取得勝利,同時匈奴的危機也能得以緩解了。這一刻握也迷是高興的,興奮的,來自漢朝的消息更讓他興奮。

興高采烈來到馮姝帳篷,準備跟她分享自己的喜悅,來到馮姝帳篷,見馮姝低着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便問:“閼氏,在想些什麼呢?”馮姝這才發現握也迷進來,猛然擡頭。

“沒。沒什麼。聽說單于出兵烏桓打了勝仗,妾高興呢?”馮姝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道。握也迷看着她,道:“看你說的,那麼勉強。”走到馮姝面前,坐了下來,道:“聽說你們漢朝的霍光死了,剛好他死了,漢朝沒心思管烏桓,匈奴才有可能取得小勝。”

“是單于指導有方。”馮姝低下頭,恭維道。

握也迷看着她,道:“霍光死了,你之前跟他也應該有過接觸,還請閼氏節哀。”馮姝心中一笑,臉上卻十分淡然,道:“妾與霍光並無深交,談不上難過。”

“哦,是嗎?”握也迷詫異的看了看她,道:“我卻有些失落,我跟霍光還算有過交集,他是個不錯的對手,眼下他死了,我倒有點不習慣了。像是一下子少了個對手似的,登高望遠,高處也是寂寞啊。”馮姝撲哧一聲不忍笑出聲來,這人也是不懂漢語,說的話也是詞不達意的。

“你說,霍光死後,漢朝朝廷會有什麼變化嗎?”握也迷也不管馮姝,自顧自的道。

“妾不知,妾嫁到匈奴多年,漢朝的事情不太清楚。”馮姝沉着道。

“你說漢朝那個皇帝,年紀也不大,應該也整不出什麼事吧。”握也迷自顧自想着,馮姝看了看他,道:“妾不知。”

握也迷轉頭看了看馮姝,微微一笑,想來她應該是不知道這些的,道:“我是擔心,你們漢朝改朝換代了,你在漢朝的家人,牽掛的人日子會不會好過,如果有可能我到想幫你把她們接到匈奴來。”隨後像是想到什麼,握也迷又道:“我忘了,你們漢朝估計也不喜歡我們匈奴人的生活。”

“多謝單于,除了楚王府還有一些牽掛,其他的倒還沒什麼,他們都是漢朝權貴,待遇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馮姝道。

“你這樣說,我便放心了。”握也迷看了看她微笑道。

第十九章、誰是真兇 誰是仇人卷四 大漠北 美人三嫁 第一章、單于審判 寶兒瘋了第三十四章、坑殺俘虜 再見鄭吉第二十八章、亡命逃亡 漢庭出兵第三十八章、祁連山情 賢王歸漢第五章、大戰第三十二章、向南血戰(上)第二十四章、渠犁傷情 居日追蹤第四十九章、閼氏之語 漢庭來信第三十七章、西域談判 公主歸漢第十四章、日逐王謀 馮姝之思第三章、霍氏認親 馮姝回家第二章、公主和親 單于身故第十六章、交河血戰(中)第二十八章、渠犁之夜 楚亡之兆第四十三章、侍女歸朝 匈奴衰退第二章、馮姝被捕 雙姝對峙第六十四章、霍光召見 鄭吉來府第三十八章、祁連山情 賢王歸漢第七十二章、封日逐王(上)第四十六章、甕中捉鱉(上)第四十四章、鄭吉出師 西域來信卷三 西域道 征戰殺伐 第一章、西域來信 大戰將即第四十四章、又見霍光 公主歸葬第一章、皇帝親迎 霍陽進宮第九章、萬兵東來 龍城會盟第六章、霍氏孤兒 匈奴認母第六十四章、霍光召見 鄭吉來府第五十三章、王帳議事閼氏陰謀(下)第七十四章、談話釋疑 求見閼氏第三十七章、丁令遇襲 馮姝擋箭第十一章、蒙面刺客 偶得施救第三十五章、驅逐漠北 大戰黑熊第二十七章、王庭之戰 公主殺人第八章、馮姝出宮 劉詢傳旨第十章、常惠出兵 馮姝西行第十一章 閼氏挑釁 血書攸關第二章、公主和親 單于身故第六章、馮姝進宮 救人害己第十六章、談話釋疑 自救免殺第三十章、與君絕別 大軍遇險第三十七章、西域談判 公主歸漢卷二 匈奴血 換臉和親 第一章、換臉入匈 公子被俘第四十七章、甕中捉鱉(下)卷二 匈奴血 換臉和親 第一章、換臉入匈 公子被俘第十章、飛鴿致殺 得遇故人第七十五章、霍光病逝 劉詢親政第三十一章、穎兒歸葬 閼氏之語第五十五章、車師困境 兩將返匈第四十六章、甕中捉鱉(上)第二十八章、渠犁之夜 楚亡之兆第十四章、將軍常惠 馮姝計謀第十八章、他的柔情 常惠來訪第四十三章、侍女歸朝 匈奴衰退第二十五章、幼子被殺 漢匈將戰第五章、劉詢之疑 方姑進府第六十一章、賢王救主 誰的危機第二十三章、請左賢王(上)第三十五章、鄭吉拒婚 劉詢傳旨第五十七章、馮姝遭陷 薩仁陰謀第四章、冬季準備 薩仁被廢第二十七章、王庭之戰 公主殺人第六十三章、和親國事 求見劉詢第十章、飛鴿致殺 得遇故人第十六章、交河血戰(中)第二十七章、左地貴人 救稽侯珊第四十章、再見兜莫(上)第四十六章、甕中捉鱉(上)第五十一章、過太原郡 入雁門關第三十三章、常惠危機 馮姝使計第四十七章、王帳密事 公主的信第十章、常惠出兵 馮姝西行第三十二章、向南血戰(上)第二十八章、救稽侯珊 臨幸馮姝第六十七章、隨君出行 林中狩獵第四十五章、一路往東 一路往西(下)第四十三章、馮姝辭責 漢庭議事第二章、車師之戰 軟禁閼氏第九章、萬兵東來 龍城會盟第六十章、圖謀幸福 戲耍鄭吉(上)第四十八章、應有佳人 送我出城第三十三章、常惠危機 馮姝使計第三十九章、丁令出兵(上)第三章、重逢第二十三章、請左賢王(上)第三十章、軍營大戰 初遇馮嫽第六十二章、誰的危機 大將殞命第二十九章、渠犁之夜 常惠密談第三十四章、先賢撣說 回漢朝嗎第五十五章、雁門大捷 漠北之悲第二十八章、渠犁之夜 楚亡之兆第十九章、誰是真兇 誰是仇人第三十九章、王庭見王 巫醫診病第四章、冬季準備 薩仁被廢第三十八章、祁連山情 賢王歸漢第六十九章、馮姝查案 寶兒受罰第五十章、薩仁私通 馮姝之計第四十四章、又見霍光 公主歸葬第四十一章、再見兜莫(下)第十八章、有女出嫁王庭血色(下)
第十九章、誰是真兇 誰是仇人卷四 大漠北 美人三嫁 第一章、單于審判 寶兒瘋了第三十四章、坑殺俘虜 再見鄭吉第二十八章、亡命逃亡 漢庭出兵第三十八章、祁連山情 賢王歸漢第五章、大戰第三十二章、向南血戰(上)第二十四章、渠犁傷情 居日追蹤第四十九章、閼氏之語 漢庭來信第三十七章、西域談判 公主歸漢第十四章、日逐王謀 馮姝之思第三章、霍氏認親 馮姝回家第二章、公主和親 單于身故第十六章、交河血戰(中)第二十八章、渠犁之夜 楚亡之兆第四十三章、侍女歸朝 匈奴衰退第二章、馮姝被捕 雙姝對峙第六十四章、霍光召見 鄭吉來府第三十八章、祁連山情 賢王歸漢第七十二章、封日逐王(上)第四十六章、甕中捉鱉(上)第四十四章、鄭吉出師 西域來信卷三 西域道 征戰殺伐 第一章、西域來信 大戰將即第四十四章、又見霍光 公主歸葬第一章、皇帝親迎 霍陽進宮第九章、萬兵東來 龍城會盟第六章、霍氏孤兒 匈奴認母第六十四章、霍光召見 鄭吉來府第五十三章、王帳議事閼氏陰謀(下)第七十四章、談話釋疑 求見閼氏第三十七章、丁令遇襲 馮姝擋箭第十一章、蒙面刺客 偶得施救第三十五章、驅逐漠北 大戰黑熊第二十七章、王庭之戰 公主殺人第八章、馮姝出宮 劉詢傳旨第十章、常惠出兵 馮姝西行第十一章 閼氏挑釁 血書攸關第二章、公主和親 單于身故第六章、馮姝進宮 救人害己第十六章、談話釋疑 自救免殺第三十章、與君絕別 大軍遇險第三十七章、西域談判 公主歸漢卷二 匈奴血 換臉和親 第一章、換臉入匈 公子被俘第四十七章、甕中捉鱉(下)卷二 匈奴血 換臉和親 第一章、換臉入匈 公子被俘第十章、飛鴿致殺 得遇故人第七十五章、霍光病逝 劉詢親政第三十一章、穎兒歸葬 閼氏之語第五十五章、車師困境 兩將返匈第四十六章、甕中捉鱉(上)第二十八章、渠犁之夜 楚亡之兆第十四章、將軍常惠 馮姝計謀第十八章、他的柔情 常惠來訪第四十三章、侍女歸朝 匈奴衰退第二十五章、幼子被殺 漢匈將戰第五章、劉詢之疑 方姑進府第六十一章、賢王救主 誰的危機第二十三章、請左賢王(上)第三十五章、鄭吉拒婚 劉詢傳旨第五十七章、馮姝遭陷 薩仁陰謀第四章、冬季準備 薩仁被廢第二十七章、王庭之戰 公主殺人第六十三章、和親國事 求見劉詢第十章、飛鴿致殺 得遇故人第十六章、交河血戰(中)第二十七章、左地貴人 救稽侯珊第四十章、再見兜莫(上)第四十六章、甕中捉鱉(上)第五十一章、過太原郡 入雁門關第三十三章、常惠危機 馮姝使計第四十七章、王帳密事 公主的信第十章、常惠出兵 馮姝西行第三十二章、向南血戰(上)第二十八章、救稽侯珊 臨幸馮姝第六十七章、隨君出行 林中狩獵第四十五章、一路往東 一路往西(下)第四十三章、馮姝辭責 漢庭議事第二章、車師之戰 軟禁閼氏第九章、萬兵東來 龍城會盟第六十章、圖謀幸福 戲耍鄭吉(上)第四十八章、應有佳人 送我出城第三十三章、常惠危機 馮姝使計第三十九章、丁令出兵(上)第三章、重逢第二十三章、請左賢王(上)第三十章、軍營大戰 初遇馮嫽第六十二章、誰的危機 大將殞命第二十九章、渠犁之夜 常惠密談第三十四章、先賢撣說 回漢朝嗎第五十五章、雁門大捷 漠北之悲第二十八章、渠犁之夜 楚亡之兆第十九章、誰是真兇 誰是仇人第三十九章、王庭見王 巫醫診病第四章、冬季準備 薩仁被廢第三十八章、祁連山情 賢王歸漢第六十九章、馮姝查案 寶兒受罰第五十章、薩仁私通 馮姝之計第四十四章、又見霍光 公主歸葬第四十一章、再見兜莫(下)第十八章、有女出嫁王庭血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