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重返徐州

此番劉澤東進,從武昌出發,一路向北,到西陽後折向東行,沿淮河東進,經六安、壽春、夏丘,直抵下邳。% 這條路未必是最近的路,但卻是最好走的路,一路星夜兼程,不敢絲毫地耽擱,直奔徐州而來。

行至淮南,張遼在合肥與孫權激戰,太史慈則在淮北與曹兵作戰,劉澤也無瑕助戰,而且他知道以張遼和太史慈的能耐,守住淮南淮北沒什麼問題,真正讓他心憂的,還是徐州。高順的陣亡將劉澤的佈局全盤給打亂了,雖然有張郃臨危受命擔當重任,但畢竟以張郃的能力還是和曹操差了一大截子,曹操親自率二十萬大軍主攻徐州,現在徐州方面的壓力可謂是山大,徐州北面的四個郡已然失守,下邳真要是再丟了的話,整個徐州可真就不保了。

徐州對於劉澤而言,真有一份難捨的情結在裡面,徐州是劉澤的發跡之地,正是因爲他坐擁了徐州,才得以在羣雄爭霸的格局中脫穎而出,地跨江淮,虎距荊交,在三分天下的格局中穩坐一席之地,。這一切,都是以徐州爲根本的,徐州就是根據地,就是大本營,所以在劉澤的心目中,徐州不能丟。

大軍行至取慮的時候,眼看離下邳已是不遠,劉澤降低了行軍的速度,加強的警戒,曹操可是用兵的高手,最擅長的手段就是偷營劫寨襲擊糧道,劉澤如何敢大意,雖然下邳近在眼前。劉澤卻依然是步步爲營,穩紮穩打,絕不行冒險突進之舉。

這個時候,卻傳來了曹操退兵彭城的消息,劉澤尚在疑慮之中,難不成是曹操以退爲進之計,還另布殺招。

對於這一點,諸葛亮倒是微微一笑,道:“曹操與主公皆是用兵的行家裡手,那些偷襲暗算的招數或許對付一些庸才尚可。但和真正的高手較量。反倒是不敢輕易地使用。夫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就是這個道理。曹操此番攻下邳不克,反而折損了頭號謀士郭嘉。士氣低迷。如何敢撥奇弄險。暗襲主公援軍,此番曹操退守彭城,必定是想以逸待勞。與主公決戰于徐北,下邳既不能克,或許對於曹操而言,守住徐北四郡,纔是最明智的選擇。”

劉澤點點頭道:“軍師所言極是。此番曹操折損郭嘉,傷筋動骨,想曹操得兗州,迎天子,平定河北四州,全仰賴郭嘉之謀,張郃此番能計除郭嘉,的確是立了首功一件。”

諸葛亮倒是臉上略帶一絲遺憾地道:“亮平生早聞郭奉孝有‘鬼才’之譽,料敵神算,奇謀百出,此番徐州會戰,亮倒真有心會一會這等天縱奇才,可惜郭奉孝命殞下邳城下,天下不復再聞‘鬼才’之智也。”

劉澤暗暗一笑,作爲三國時代的頂尖智者,諸葛亮和郭嘉可謂是各領,郭嘉在三國前期大放異彩,諸葛亮卻在是後三國時代風聲水起,只是兩人如同晨暈交替一般,從未有過交集,原來劉澤都以爲在徐州會上演一場三國頂尖謀士的龍虎鬥,可天意弄人,諸葛亮與郭嘉竟然一如歷史般失之交臂了。能消滅郭嘉這樣的頂尖智囊對於劉澤而言是如釋重負,可少了兩大謀士對決的風雲際會,卻讓劉澤也暗生遺憾。不過在這個三國能人輩出的舞臺上,從來也不會缺乏棋逢的對手,郭嘉固然離世了,但司馬懿這樣的對手必將會橫空出世,三國的軌跡縱然已經改變了,但結局依然是充滿了未知之數。

於是劉澤驅大軍直抵下邳城下,張郃聞劉澤率援兵已至,親自率衆出迎。徐州軍民聞靖王回徐,喜極而泣,奔走相告,滿城歡騰,皆出城夾道相迎,焚香叩拜。

靖王劉澤永遠都是徐州民衆的主心骨,在徐州生死存亡之刻,靖王的到來,無疑給徐州軍民注入了一劑強心劑,恐懼茫然一掃而空,所有的人都相信,只要劉澤在,徐州就一定在。

好不容易劉澤纔在熱情如火的軍民團團包圍之下回到了刺史府。徐州的刺史府就是原來的靖王府,自從靖王府搬遷到了武昌之後,原來的靖王府就成爲了徐州刺史盧毓的辦公場所。而整個的三省六部也隨之遷移到了武昌,盧植和蔡邕也相繼離開了下邳,下邳做爲靖王治下政治中心的地位已是不復存在了,不過它依然還是徐州的州治所在。

張郃、臧霸、陳登、盧毓等徐州的一應軍政官員都在刺史府謁見劉澤,以張郃和盧毓的本意,應當在刺史府設宴,爲劉澤等人接風洗塵。劉澤當即擺手拒絕了他們的安排,大敵當前,這些虛儀能免則免,劉澤等人一路趕來下邳,這個時候天過午時,不但午飯,就連早飯都未曾吃過,劉澤命大軍立即埋鍋造飯,令皰廚進餐食,一人一碗端着,在大堂上邊吃邊議事。

劉澤詳細地聽聞了張郃等人的彙報,先前雖然有戰報相傳,但內容畢竟簡略的多,劉澤此番親至徐州,自然要對徐州的情況仔細地瞭解一番。聽得曹操偷襲彭城,糜芳傅士仁不戰而降變節投敵,衆人義憤填膺怒斥聲討,獨劉澤默然不語。

糜芳的投敵固然與糜芳的意志不堅有關,但這些年自己一直忙於征戰,對家人和親屬的關懷的確是太少了,糜芳難免會心生怨念,此番投敵,便是印證了這點。糜芳定然是心懷不滿,纔會做出如此之舉來,歸根結底還是自己對糜芳不聞不問,近十年來糜芳一直沒有受到提撥和重用,其一固然與糜芳的能力有關,其二在潛意識之中,劉澤對糜芳還是極端鄙視的,居其土而獻其地,是爲不義,歷史上糜芳投敵導致關羽被害,劉澤可沒忘,冷落糜芳顯然與此有極大的關係。可惜千算萬算,劉澤還是漏算掉了,是金子總會發光,是叛逆在何處也能投敵,糜芳沒有獻南郡,卻一樣獻了彭城,沒害到關羽,卻害死了高順。未完待續。。

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314章 賭注寶馬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446章 攻破皖城第210章 黃河氾濫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7章 節外生枝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237章 林海交印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314章 賭注寶馬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33章 峽江航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55章 踢雪烏騅第25章 插標賣首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636章 包了餃子第602章 姻緣天定第152章 一騎當先第355章 補個洞房第72章 招攬趙雲第690章 許都之戰(下)第493章 別有蹊蹺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33章 峽江航第6章 爭鋒相對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49章 尋找通譯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301章 刀斬顏良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467章 初至許都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77章 調虎離山第623章 蜀將張任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174章 揮師兗州第659章 逃過一劫第428章 雷神之槌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156章 千里躍進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278章 不肯就範第319章 曹操退兵第92章 山雨欲來第20章 秦嶺劫匪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381章 曹豹嫁女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659章 逃過一劫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309章 重頭再來第81章 擂臺比武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315章 破竹之勢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292章 界橋之戰第536章 東風乍起第298章 半夜襲營第691章 巧使離間第242章 刀斬華雄第425章 軍銜制度第371章 偶遇董祀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375章 呂布來了第634章 進軍白帝第328章 美女秘書第447章 倚老賣老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302章 河間張合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82章 五原呂布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645章 踏出牢籠第49章 尋找通譯第22章 峽江平渡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217章 風波再起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183章 裡應外合
第220章 孔雀換鴿第273章 劫牢反獄第325章 馬氏火槍第314章 賭注寶馬第385章 火燒浮橋第446章 攻破皖城第210章 黃河氾濫第412章 坐井觀天第7章 節外生枝第307章 單騎救主第237章 林海交印第364章 遷治之議第314章 賭注寶馬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33章 峽江航第587章 蟻附攻城第462章 三個老婆第55章 踢雪烏騅第25章 插標賣首第359章 狼子野心第339章 福源米莊第668章 街亭阻擊(下)第636章 包了餃子第602章 姻緣天定第152章 一騎當先第355章 補個洞房第72章 招攬趙雲第690章 許都之戰(下)第493章 別有蹊蹺第552章 神醫華陀第113章 月蝕之夜第33章 峽江航第6章 爭鋒相對第535章 調兵遣將第238章 以騎制騎第159章 小喬被劫第49章 尋找通譯第271章 西去長安第301章 刀斬顏良第610章 劍指巴蜀第467章 初至許都第514章 周瑜決斷第77章 調虎離山第623章 蜀將張任第163章 長社城下第317章 下書曹營第174章 揮師兗州第659章 逃過一劫第428章 雷神之槌第438章 陰陵之戰(一)第156章 千里躍進第560章 回兵長沙第278章 不肯就範第319章 曹操退兵第92章 山雨欲來第20章 秦嶺劫匪第686章 偷營劫寨第381章 曹豹嫁女第633章 三渡涪水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659章 逃過一劫第461章 回到下邳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470章 晉封王爵第309章 重頭再來第81章 擂臺比武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393章 出城迎戰第315章 破竹之勢第474章 五年之約第316章 一讓徐州第292章 界橋之戰第536章 東風乍起第298章 半夜襲營第691章 巧使離間第242章 刀斬華雄第425章 軍銜制度第371章 偶遇董祀第702章 死當同穴第375章 呂布來了第634章 進軍白帝第328章 美女秘書第447章 倚老賣老第236章 國相來訪第646章 張母知義第488章 敲山鎮虎第451章 平分淮南第302章 河間張合第187章 混元之陣第82章 五原呂布第225章 鞭笞督郵第423章 水落石出第645章 踏出牢籠第49章 尋找通譯第22章 峽江平渡第391章 回師郯城第217章 風波再起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183章 裡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