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調兵遣將

周瑜勃然大怒,喝道:“來人,將諸葛亮推出轅門斬首示衆!”

一聲令下,左右護衛立刻上前,欲拿下諸葛亮。

“且慢!”一聲斷喝,出自魯肅之口,魯肅聽得周瑜和諸葛亮兩人越說越僵,周瑜已是惱羞成怒,便欲結果諸葛亮的性命,趕忙上勸阻。“都督休怒,諸葛孔明與都督意見相左,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都督寬恢雅量,豈可與之一般見識?何況諸葛參議乃是吳侯深爲器重之人,都督如此輕易斬之,如何向吳侯交待?”

周瑜怒氣未消,沉聲道:“本督奉吳侯之命親率出征,有吳侯親賜之寶劍,帳下文武但凡有不遵號令者,本督可行先斬後奏之權。諸葛亮恃才狂傲,屢逆本督號令,亂言惑衆,惰慢軍心,且有通敵之嫌,本督如何斬他不得?”

龐統上前道:“都督息怒,卑職與孔明一向交情莫逆,親愈手足,故而知之爲人,卑職願以性命做保,孔明絕無通敵之可能,雖言語之間觸犯都督,還望都督仁心寬厚,恕其不敬之罪。何況大軍出征在即,若先斬大員,恐與軍不利,望都督三思。”

周瑜沉吟片刻,喝道:“既有子敬與士元求請,今日且饒你性命,來人,將諸葛亮收監,待大軍破劉澤之後再行處置!”

見周瑜改口,魯肅與龐統這才暗鬆了一口氣,諸葛亮卻是不爲所動,冷冷地一笑,不曾再有隻言片語,左右護衛上前押着諸葛亮而去。

周瑜刷地抽出孫權賜下的寶劍,寒光一閃,劈手就是一劍。將面前的几案一角削落,衆將駭人。周瑜收劍歸鞘,斷喝道:“再有敢臨陣退縮惑亂軍心者。誓同此案!”

衆將悚然一驚,皆拱手而拜道:“某等誓死同心勇往直前。不失都督之望!”

周瑜面色稍緩,處置了諸葛亮之後,他的心情也好多了,他的萬丈雄心凌雲壯志,豈可容諸葛亮這樣的跳樑小醜來破壞。成敗就在此一舉,周瑜信心滿滿,對自己的謀算策劃深以然,縱然劉澤身經百戰用兵如神。那又當如何,他的對手諸如袁術劉表之輩,如何能與他周公瑾相提並論,今日之赤壁,將會是周郎赤壁,他要用大筆寫就歷史,立萬世英名。

“黃蓋聽令!”周瑜面沉似水,抽出一支令箭,凜然地下達了第一道軍令。

“末將在。”黃蓋大步而出,躬身而拜。

“命你率火船二十隻於明日晚間在江邊候命。一旦東南風起,即刻揚帆北進,向劉澤發出約定信號。待火船進入北軍水寨之後,一發點火,不得有誤!”

“末將遵令!”

“陳武聽令!”周瑜抽出了第二支令箭。

“末將在。”

“令你率一支船隊在後接應黃蓋,待北軍水寨火起之後,迅速向黃蓋靠攏,務必要保黃蓋將軍之安全。”

“末將遵令!”

“淩統、蔣欽、周泰聽令!”周瑜同時抽出三支令箭。

“末將在。”三將一齊而出,拱手候命。

“你三人各率一支水軍,等北軍水寨火起之後,迅速突入北軍陣中。截殺逃亡船隻與兵卒。”

“末將遵令!”三將領命退下。

“董襲聽令!”周瑜抽出第六支令箭。

“末將在。”

“令你率一支水軍攔截蘇飛水師。北軍水寨受襲之後,蘇飛定然率船隊向烏林方向增援。你的任務就是攔截住蘇飛,務必使其不得向烏林靠攏。”

最初荊州水軍立寨之時。甘寧的水師就沒有同荊州水軍混編在一起,而是獨立在東面十里之外立寨,自成一軍。蔡瑁張允被殺之後,劉澤親自兼任了水軍都督,但劉澤不過是名義的上的指揮官,水軍的實際指揮權則歸於副都督甘寧和王威。甘寧既掌水軍大權,但卻也沒有將原有部屬併入水軍之中,而是由蘇飛昇任水師總兵,負責統領原有江夏水師。這支水師也沒有采用連環鎖船的方法,還是各船獨立作戰。所幸這支水師人數戰船數量皆不多,周瑜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只遣董襲率一支水軍前去攔截,只要讓他們無法靠近烏林水寨就行了。

“末將遵令!”董襲領命而退。

水軍這邊佈署完畢之後,周瑜接下來又連發三道軍令,令潘璋率三千人馬進攻麻屯,阻擊靖軍夏口增援之敵,令陸遜率三千人馬屯兵彝陵界首,阻擊靖軍巴丘增援之敵,令韓當率兵一萬進攻聚鐵山,此爲靖軍屯糧之所,勿必要攻而克之,盡焚其糧草。

聚鐵山屯放着靖軍十幾萬大軍所需的糧草,劉澤自然派重兵把守,但烏林火起之後,靖軍軍心必亂,此時再攻聚鐵山,守軍自然無心戀戰,周瑜差勇將韓當直取靖軍屯糧之所,只要拿下聚鐵山,劉澤便是敗局已定。

最後,周瑜將親率五萬大軍橫渡長江,在烏林以東登陸,直取靖軍烏林旱寨。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黃蓋火攻得手,藉着東南風之勢,這把火會從水寨一直燒到與相連的旱寨,整個烏林地界,將會淪爲一片火海,劉澤的步騎再悍勇,在火海之中能有什麼做爲,江東人馬一路碾壓過去,其勢何人可擋?

呂蒙、程諮、魯肅、龐統隨中軍徵進,只留闞澤及一干謀士率數千人守寨。

周瑜派遣完畢,各將俱回營中準備。周瑜問魯肅道:“宜城方面可有消息傳來?”

魯肅剛剛看過江北傳回的消息,道:“宜城駐紮的靖軍第三軍團依舊在宜城城南屯兵,未見其有移動的跡象。”

周瑜大笑道:“如此,我便心安矣。”

魯肅奇道:“都督緣何獨對宜城駐軍如此上心?”

周瑜道:“劉澤諸路人馬,我都沒放在眼裡,唯有這鐵甲重騎,才讓我忌憚三分!倘若雷騎在,我必不敢存過江之心,劉澤聰明一世,居然有糊塗之時,將雷騎放在了八百里之外的宜城,縱然是脅生雙翅,這些鐵騎也不可能兩天之內趕到烏林,真乃天助我也,合當劉澤命中該絕!”)。

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301章 刀斬顏良第649章 葭萌險關第37章 虧本買賣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278章 不肯就範第620章 火槍逞威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142章 殺一儆百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4章 半截手指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682章 狂妄匈奴第170章 盧植獲罪第664章 烈火洪水第213章 平原國相第518章 烏林水寨第16章 盧府求學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213章 平原國相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551章 疫病來襲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18章 生意本錢第264章 刺客來襲第8章 峰迴路轉第70章 驚見子龍第203章 平原縣令第227章 前往青州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306章 袁譚敗走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401章 白門樓上第536章 東風乍起第691章 巧使離間第565章 圍點打援第477章 官渡開戰第66章 賈詡歸心第35章 生意興隆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49章 尋找通譯第387章 張飛醉酒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64章 渡口遇匪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384章 偷營劫寨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293章 力戰文丑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179章 白馬渡河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7章 節外生枝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35章 生意興隆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541章 惱羞成怒第39章 考覈比試第42章 地獄之旅第322章 用心良苦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337章 糜竺心事第45章 巧取豪奪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494章 輕取章陵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6章 爭鋒相對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524章 在劫難逃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585章 臨危受命
第347章 密謀叛亂第131章 酒醉迷情第301章 刀斬顏良第649章 葭萌險關第37章 虧本買賣第344章 風尖浪口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280章 八拜之交第278章 不肯就範第620章 火槍逞威第426章 將星璀燦第366章 開科取士(二)第452章 袁術絕望第142章 殺一儆百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103章 盧門豪宴第669章 馬超雪恨第582章 糜芳投敵第480章 隔岸觀火第4章 半截手指第703章 香消玉殞第485章 水師總兵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608章 秦淮條約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430章 劉備來了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282章 懸賞通緝第682章 狂妄匈奴第170章 盧植獲罪第664章 烈火洪水第213章 平原國相第518章 烏林水寨第16章 盧府求學第297章 遠交近攻第213章 平原國相第368章 開科取士(四)第586章 初顯崢嶸第551章 疫病來襲第135章 風起雲涌第173章 力保盧植第18章 生意本錢第264章 刺客來襲第8章 峰迴路轉第70章 驚見子龍第203章 平原縣令第227章 前往青州第130章 再別康橋第306章 袁譚敗走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401章 白門樓上第536章 東風乍起第691章 巧使離間第565章 圍點打援第477章 官渡開戰第66章 賈詡歸心第35章 生意興隆第478章 決意西進第145章 再見劉備第49章 尋找通譯第387章 張飛醉酒第279章 力舉千斤第64章 渡口遇匪第625章 強攻德陽第384章 偷營劫寨第407章 舊情難捨第293章 力戰文丑第415章 暗起殺心第207章 再別洛陽第289章 喜結良緣第134章 洛陽紙貴第179章 白馬渡河第342章 蕭建之謀第151章 打殘右翼第598章 暗香浮動第599章 見血封喉第7章 節外生枝第125章 賣身葬父第398章 虛以委蛇第35章 生意興隆第601章 張飛暴怒第541章 惱羞成怒第39章 考覈比試第42章 地獄之旅第322章 用心良苦第647章 新兵招募第337章 糜竺心事第45章 巧取豪奪第303章 叛出冀州第555章 出兵荊南第494章 輕取章陵第641章 擒獲張任第694章 撤離許都第6章 爭鋒相對第343章 左拉右攏第624章 一渡涪水第520章 蔣幹盜書第524章 在劫難逃第270章 甄家提親第585章 臨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