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歪嘴的和尚

第一位奉詔的五經博士名叫張會,此人一生專治《春秋》,乃是五經博士中的佼佼者。

在聽完皇帝的疑惑之後,他就很自然的給皇帝講述了春秋范蠡的故事。

范蠡一生中,三次將掙來的財富分給朋友和百姓,分完以後又重新創業。

而且在創業中始終以誠信和仁義爲經營的出發點,他從來不像一般商家那樣精打細算,盤剝斂財,而是對合作者謙和禮讓,對待僱工十分慷慨。

遇到災年減產,就減免地租,同時,開粥場賑濟災民。

在年初,和一些農民、商人簽訂貨物收購合約,到年底如果貨物價格上漲,范蠡按照現價收購,如果價格下跌,就嚴格履行合約價格。

所以由於他的誠信和仁義使他三次千金散盡後很快又能取得巨大的財富。

范蠡這種樂善好施回報家國的善舉,更使范蠡的經商之道和誠信仁義遠近聞名、流傳後世。

正因爲他仗義疏財,從事各種公益事業,從而獲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

張會認爲,雲氏生產自然會增加財富,多生產一顆雞蛋,那麼國家就多了一顆雞蛋。

而經商不會,他們不過是把一個地方的財富搬運到另一個地方從中賺取差價,行爲非常的卑劣應該打擊。

雲氏的行爲很明顯,是在師法范蠡,應該受到國朝的獎勵。

聽完張會的解說,劉徹與張湯更加的疑惑了,於是,劉徹又命召見年紀最大的五經博士申屠根。

申屠根聽完張湯的講述之後,閉目沉思一陣,然後道:“陛下,何以單獨言利?

唯有義利相合,纔是大政……”

而後,申屠根告訴皇帝跟張湯——

儒家並不反對對“利”的追求,認爲“義”和“利”並不衝突,只是對“利”的獲取應該符合“義”的原則。

《論語》中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認爲獲取“富和貴”(即利益)是人人都想要的,但利益一定要取得的有道義,如果違反道義的去獲取財富,是不可以的,所以儒家認爲一定是在遵守道義的情況下去取利。

還告訴皇帝,要多讀《論語》,一部《論語》中還有許多關於義與利的論述。

如“富與貴,人之所欲也”,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等等。

最後告訴皇帝,雲氏的做法非常的符合孔丘對義利結合的要求,如此人家,亦是大善之門。

申屠根洋洋灑灑的敘述了一柱香的時間,見皇帝跟張湯都已經理解了何爲利,何爲義,這才滿意的告辭。

申屠根走了很久,張湯小聲問皇帝:“陛下,申屠先生可是專治《論語》的大家?”

劉徹看了一眼張湯,若有如無的點點頭。

剛纔兩位先生自然是博學的,他們說的話也沒有絲毫的謬誤,只是,直到現在,皇帝與張湯依舊沒有弄清楚,爲何雲氏經商對所有人都有利,卻沒有傷害任何一個人。

不過,皇帝之所以與衆不同,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能熟練地從別人的智慧裡提煉出自己需要的東西。

劉徹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范蠡每次從別人那裡賺來無數錢財之後,他都會散盡家財,保證世間的財富依舊平衡。

而且,他這樣做了三次之多,到了最後,他也沒有帶走多少錢財,而是帶着西施泛舟湖上,成了一個漁翁……

申屠根口中的巨賈子貢也是如此,這個最後彈冠而死的傢伙,也沒有帶走任何財富……

皇帝是不能疑惑的……

於是,皇帝與張湯二人很快就達成了一個簡單的見解,那就是不把財富拿走,最後還給世界的商賈纔是一個好商賈。

餘者,不足與論!

“雲琅成親,微臣還是要走一趟的,不知陛下可有其它吩咐?”

張湯已經準備告辭了,他今天在皇宮中停留的時間太長,眼看就要天黑了。

劉徹站起身,揹着手沉思了片刻道:“告訴雲琅,一且封賞朕都給他攢着,白登山回來之後,就是他雲氏光耀門楣之時。”

“微臣代雲琅叩謝吾皇大恩。”

張湯拜謝過皇帝之後,就踩着最後一縷光輝離開了皇城,在將要上馬的時候,忍不住回頭觀望。

金燦燦的陽光給黝黑的皇城塗上了一層亮色,諾大的皇宮如同黃金鑄就的一般。

張湯一點都不希望雲琅去白登山,之所以會問皇帝最後一句話,就是希望能從皇帝口中聽到不準雲琅去白登山的消息。

現在看來,皇帝更在乎一個臣子的忠誠,而不是智慧。

去了白登山,生死兩茫茫……

雲氏的藏書遠比司馬遷預料的要多,畢竟,阿嬌不喜歡讀書,卻很喜歡藏書,於是,在最短的時間裡,長門宮的藏書有一大半都被雲琅找長門宮藏書樓宦官,重新抄寫了一份。

這份工作延續了兩年多……

長門宮藏書與其餘地方的藏書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之處就在於長門宮藏書不用遵守皇家的忌諱,也不用在乎諸子百家的內鬥,只要是長門宮沒有的書,他們就會積極地收錄下來。

比如司馬遷看到的這本《淮南子》。

淮南王劉安現在的日子過得很悲慘,據說連四匹馬拉的馬車都已經改成了兩匹馬來拉。

他的閨女已經遠嫁去了匈奴,他的兒子正在陽山爲大漢挖銅,他的封國已經被皇帝拿走了一半還多。

所以,只能依靠賣書來維持簡樸的生活。

這本《淮南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生活上劉安是簡樸的,然而,在精神世界裡,劉安卻是富裕的。

一本《淮南子》就讓司馬遷徹夜未眠,通讀了三遍之後依舊愛不釋手。

即便如此,司馬遷還是敏銳的注意到了雲氏收藏的西域地圖,與他在太史令藏書館中看到的有很大的不同。

身爲一個對世界有着無窮好奇心的人,司馬遷將雲氏地圖與太史館藏的地圖做了對比之後,就覺得自己很有必要跟雲琅當面交談一下。

雲琅很疲憊。

昨晚,宋喬並沒有回到自己的住處,兩具年輕的肉體在碰撞了一夜之後,鐵打的人也會感到疲倦的。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睡不踏實的雲音還總是時不時地醒來,然後大哭兩聲……

“雲兄,你家藏有《淮南子》也就罷了,爲何你家收藏的西域地圖也跟國朝收藏的大爲不同呢?

你真的確定,大月氏就在蔥嶺西邊?”

面對司馬遷的咄咄逼問,雲琅疲憊的打了一個哈欠道:“司馬兄,我如今正處在大婚的緊要關頭,這時候說這些不合適吧?”

“醇酒婦人有什麼好的,哪有談論學問來的有意思。”

“那是你啊,我就是一個俗人,俗人就喜歡一些俗事情,好了,這些天你就好好地在雲家休憩。

您的父親大人既然已經回老家了,你也沒有什麼牽掛,雲氏藏書又多,吃住也不錯,你就好好地做學問就成了。

現在啊,不要抓着我問東問西的,小心我會胡說八道。”

“既然如此,我就列一個條陳,把自己的疑惑都寫在上面,等你大婚之後,你再一一解答。”

他是一個很乾脆的人,見雲琅不想理睬他,立刻就走,片刻也不停留。

雲琅原本還想跟他說一下請他當先生的事情,人就走的不見蹤影了。

估計想要請他當家裡的先生,就必須先回答他那些無聊的問題,這個人的脾氣倔着呢!

第一二七章無兄弟,不遠征(1)第三十六章雲音的念想第七十五章大氣象第二十九章孔雀開屏第一三三章聶壹?第一二二章走偏了的敦煌壁畫第一六五章越看越讓人害怕的雲琅第八十八章利益者鄙《漢鄉》完結,敬請期待《明天下》第九十九章最真誠的謊言第十四章 大將之風第九十五章 人與虎第一二六章連鎖反應第七十九章事事關心第一一三章皇帝老大的地位不可動搖第六十七章霍光回家第四十八章恐怖的童謠第十四章孤軍第一七七章推着走第一四零章雲氏的道理第九十一章匈奴使者團第五十九章沒有那麼糟糕第九十三章大門開了第十七章 飛雪城中第八十章培養貪婪心第一七七章一心爲雲家好的酷吏第四十章誰是誰的定心丸第八十四章人情世故第八章生死?小事耳!第十五章夏蟲語冰第一二一章病去如抽絲第三十七章爲奴五十年第八十六章春天的煩惱第一一七章 皇帝的自信(繼續戰鬥)第一二二章曹襄的兄弟們第十一章任性的少年人第八十九章松鼠啓示錄第九十八章真本事第一五六章劉徹四問第一三五章逼上驪山第三十二章硬撐第七十七章 各神通第八十五章山高人爲峰第一百章渾邪王來了第六十九章 太虛石第九十九章騙鹿寫在獲得黃河文學獎之後第十二章古人其實挺傻的第一一四章明珠暗投?這是必然第二十八章董仲舒的霹靂手段第六十九章北方有佳人(第二章)第五十七章生死一念間第六十六章第一次拒絕第五十八章令人失望的大漢第一八六章抽絲剝繭第一三三章雲家的新農業(繼續四章求月票)第七十七章沒有那麼完美第一一九章買櫝還珠這是必然第八十四章太噁心了第五章陰毒的試探第四十章金日磾的報復第一二九章進退兩難的劉徹第七十五章 黃長老第七十三章 見微知著 (萬字更新第二章求票)第一四五章此恨綿綿無絕期第四章 破敗門庭起根基第十章權臣的底線第七十六章自作自受第一一五章尾牙宴第一七四章能收錢的就不收人情第一六九章 冒頓的墳墓?第九十章世上最執着的感情是仇恨第四十二章捕奴團的運氣第一四三章狗咬呂洞賓第六十五章銀壺殺君王第一四七章項羽的陰魂第二十七章一頭霧水第八十九章一覺睡成千古恨第七十四章陰險的雲琅第七十四章父子和解第三十章 爭名之戰第一二三章漣漪微動第六十三章 真武魂第四十三章可憐的雲琅第五十七章淫祠亂祀第十章不安份的金日磾第一二六章皮袍下的小人物第三十九章少年人論匈奴第四十七章果真大丈夫?第六十五章受盡委屈的東方朔第七十八章酷烈!第四十四章誰都有責任第一一八章 重操舊業第七十七章兩重天終於有了一些結果第十一章任性的少年人第五十三章鹹魚第一四九章萬千寵愛於一身第一六三章 婚禮?婚禮!第五十九章沒有那麼糟糕
第一二七章無兄弟,不遠征(1)第三十六章雲音的念想第七十五章大氣象第二十九章孔雀開屏第一三三章聶壹?第一二二章走偏了的敦煌壁畫第一六五章越看越讓人害怕的雲琅第八十八章利益者鄙《漢鄉》完結,敬請期待《明天下》第九十九章最真誠的謊言第十四章 大將之風第九十五章 人與虎第一二六章連鎖反應第七十九章事事關心第一一三章皇帝老大的地位不可動搖第六十七章霍光回家第四十八章恐怖的童謠第十四章孤軍第一七七章推着走第一四零章雲氏的道理第九十一章匈奴使者團第五十九章沒有那麼糟糕第九十三章大門開了第十七章 飛雪城中第八十章培養貪婪心第一七七章一心爲雲家好的酷吏第四十章誰是誰的定心丸第八十四章人情世故第八章生死?小事耳!第十五章夏蟲語冰第一二一章病去如抽絲第三十七章爲奴五十年第八十六章春天的煩惱第一一七章 皇帝的自信(繼續戰鬥)第一二二章曹襄的兄弟們第十一章任性的少年人第八十九章松鼠啓示錄第九十八章真本事第一五六章劉徹四問第一三五章逼上驪山第三十二章硬撐第七十七章 各神通第八十五章山高人爲峰第一百章渾邪王來了第六十九章 太虛石第九十九章騙鹿寫在獲得黃河文學獎之後第十二章古人其實挺傻的第一一四章明珠暗投?這是必然第二十八章董仲舒的霹靂手段第六十九章北方有佳人(第二章)第五十七章生死一念間第六十六章第一次拒絕第五十八章令人失望的大漢第一八六章抽絲剝繭第一三三章雲家的新農業(繼續四章求月票)第七十七章沒有那麼完美第一一九章買櫝還珠這是必然第八十四章太噁心了第五章陰毒的試探第四十章金日磾的報復第一二九章進退兩難的劉徹第七十五章 黃長老第七十三章 見微知著 (萬字更新第二章求票)第一四五章此恨綿綿無絕期第四章 破敗門庭起根基第十章權臣的底線第七十六章自作自受第一一五章尾牙宴第一七四章能收錢的就不收人情第一六九章 冒頓的墳墓?第九十章世上最執着的感情是仇恨第四十二章捕奴團的運氣第一四三章狗咬呂洞賓第六十五章銀壺殺君王第一四七章項羽的陰魂第二十七章一頭霧水第八十九章一覺睡成千古恨第七十四章陰險的雲琅第七十四章父子和解第三十章 爭名之戰第一二三章漣漪微動第六十三章 真武魂第四十三章可憐的雲琅第五十七章淫祠亂祀第十章不安份的金日磾第一二六章皮袍下的小人物第三十九章少年人論匈奴第四十七章果真大丈夫?第六十五章受盡委屈的東方朔第七十八章酷烈!第四十四章誰都有責任第一一八章 重操舊業第七十七章兩重天終於有了一些結果第十一章任性的少年人第五十三章鹹魚第一四九章萬千寵愛於一身第一六三章 婚禮?婚禮!第五十九章沒有那麼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