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起未央 美人如玉縈懷

皇帝陛下在宮中大發脾氣,雞飛狗跳,所有人都戰戰兢兢,唯恐一不小心成爲了替罪羊和出氣筒。

事情的具體起因雖然還不清楚,也沒有人敢去打聽,但在宮中慶賀宴罷就發生這樣的事,還是有些不同尋常的。尤其是發生在皇帝於宣室閣單獨召見元召後,就更加令人吃驚猜測了。

世界上從來沒有不透風的牆,即便是戒備森嚴的未央宮,也擋不住消息的傳播。

剛剛出徵歸來的長樂侯元召出事了!被皇帝陛下親自下令關進了天牢!

在天黑之前這短短的不到一個時辰時間裡,這條驚人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未央宮各處,然後又通過某些秘密渠道,流傳到了朝野許多重要人物的耳中,風聲驟起!

皇帝劉徹已經很久沒有生這麼大氣了。羽林軍侍衛們把元召帶走之後,他在室內來回徘徊,越想越惱。本來漱玉宮李美人那會兒派人來請皇帝陛下晚上過去,說要有一個驚喜給他的,現在也沒心情去了。至於別的后妃美人那裡,在這樣的情緒下,他更是不會過去。

暮色籠罩宮闕,遠近宮燈次第,皇帝終於走出宣室閣。早就恭候在一邊的宮人、侍從官連忙上前請去用晚膳,他冷冷的哼了一聲,現在哪還有胃口吃飯啊!轉身出重華門,沿着宮中甬道,轉過兩處大殿,直奔建章宮而來。後面的大批人衆連忙跟在後面小心翼翼的跟隨伺候着。

建章宮中,衛夫人最近很是忙碌。馬上就要舉行封后大典了,各種準備馬虎不得。而且宮中的各項事務也不能鬆懈,越是在這樣的關頭,越是要各方面做到細緻周到,以免給人留下話柄。經過這麼多年的宮中歲月,現在她處理起這些關係,早已經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從一個出身寒微的普通歌妓,到今天統領後宮,母儀天下,這一路行來是如何的不容易,恐怕只有她自己才能知道吧。

新制的大漢皇后印綬、禮服、各種飾帶、鳳冠霞帔……都已經準備完畢。此刻,十幾個宮女正在宮中嬤嬤的指導下,細心的擦拭着需要佩戴的金銀首飾和玉器琳琅之類的東西。嬤嬤當然很小心,不時地叮囑幾句宮女們,一定要輕拿輕放,千萬不能出現劃痕損壞。

衛夫人坐在一邊,臉帶笑容的讓她們不要緊張,哪有說的那麼嚴重嘛。她素來待人寬容,不管是宮中的女官還是普通的宮女太監,從來沒有下重手責罰過。這固然是她心性溫善,不忍苛責。也是與她自己的出身分不開的。由己推人,不爲己甚。

聽得皇帝突然來到,衛夫人有些微微的驚疑,他最近三五天都來不了一次,晚上在此留宿的時間更是少。聽說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漱玉宮那邊,李美人深閨獨寵,自然也瞞不過她的耳目。

對於這樣的事,衛夫人也早已經看開了。既然當初選擇了這條路,就要承受這所有的一切。後宮三千粉黛,天子自是多情,更何況自己的這位皇上雄才大略風流倜儻呢。她雖然心酸,卻是無奈。

領着宮中的人接駕完畢,衛夫人見皇帝劉徹走到軟榻邊坐下,面色不善。她還沒有聽說剛剛在宣室閣發生的事,心中不免感到有些奇怪。下午的時候還在朱雀門前興致高漲的對將士臣民們演說呢,這會兒又是怎麼了?

不過她是心性聰慧的女子,自然不會貿然詢問,一邊以目示意宮人們退下去,一邊笑盈盈的走過來,舒廣袖,伸素手,先去沏了一杯暖茶,放到他的手邊。皇帝的腸胃不太好,在這寒冷的日子裡從來不敢吃生冷的東西,暖茶養胃,在建章宮,她一直是常備的。

建章宮大殿的結構並不是特別高大,當初皇帝特意爲衛子夫居住改造的時候,木質結構內進行了加厚。因此,幾處寢處很是溫暖。皇帝半躺在軟榻上,啜飲幾口暖茶,見那邊爐火正旺,木炭有淡淡的煙火氣,不由得長吁一口,感覺胸中悶氣稍減了幾分。

“陛下,還沒用膳吧?要不要臣妾現在去準備一些清淡的飯菜,稍用些許呢?”

皇帝微微搖了搖頭,半眯着眼睛,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不管是在哪個美人的宮中,都不如在這裡來得安心。即便是軟玉溫香美人膝上,也不如一杯暖茶暖心安然。

“哪裡還吃的下啊?唉!子夫,朕剛纔被那混賬小子……氣都氣飽了!”

皇帝揉了揉額頭,不提還好,提起這茬又氣不打一處來。衛子夫心中一動,默默俯身屈膝在他身後,用手給他輕輕按摩着頭部,緩解疲勞。一邊細言細語的勸解。

“陛下身爲天下之主,日理萬機,何必爲區區一些臣子們的小事生氣嘛……那,是誰這麼不開眼的呢?”

“還能有誰!就是元召那個不知好歹的小子。哼!這次朕絕不輕饒,一定要重重的嚴辦他!”

衛子夫的手微微停滯了一下,不動聲色的用眼角瞥了瞥皇帝的臉色,卻沒有說話也沒有問,她知道皇帝的性格,一定還會自己繼續說下去的。

果然不出她所料,皇帝的大手伸過來,握住她的柔夷,感受着那溫軟,半閉着眼睛,簡略的把那番君臣對答說了一遍,這樣的事他既不能去跟王太后說,也不能跟任何一個臣子說,只能在建章宮內說一說了。

所有侍奉的宮人都在外殿,這片空間裡顯得有些安靜。皇帝說完之後,他聽到眼前這位素來懂得自己心思的女子有輕微的嘆息,再開口時,卻既沒有替元召求情,也沒有勸皇帝息怒,而是提出了一個意外的請求。

“陛下,臣妾的正式禮服已經做好了。想提前穿戴給陛下看看,好不好呢?”

“好吧,此時無別事,可去更衣來給朕瞧瞧。”

皇帝眼睛沒有睜開,無所謂的點了點頭,答應了她的請求。

“陛下,且請稍待片刻。臣妾去去就來。”

皇帝放開了手中的那雙柔夷,耳邊聽得環佩叮噹作響,細碎的腳步聲轉到後面去了。他微微的放鬆了身心,把鬱悶找人說出來後,覺得似乎輕鬆了不少。

只有木炭輕微作響的安靜氣氛中,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似乎是短短的一刻,又似乎是很悠長。他再次聽到眼前動靜時,睜開眼睛,明亮的宮燈下,只見一身盛裝打扮的衛夫人正按照禮制盈盈下拜。歲月的流逝似乎並沒有消磨她絲毫的如玉容顏,風姿無限,年華正美。皇帝心中不禁一怔,他坐起了身子。

“子夫,爲何行如此大禮啊?這就是新的皇后禮服嗎?果然最適合你。快快起來,小心弄褶皺了!”

即將正式成爲大漢新皇后的衛子夫,一改往日的溫婉順從,此刻面容沉穆,按照標準的宮廷禮儀對大漢皇帝行禮畢,眼神中有跳躍的光芒。

“陛下,今晚在這建章宮中,臣妾以未來大漢皇后的身份,向皇帝陛下恭賀、祝賀、再賀!”

皇帝劉徹還從來沒有見過衛子夫以這麼正式的神態和他說過話呢。他不禁心中感到又驚訝又奇怪。他連忙把她伸手扶起來,燈光裡仔細看時,盛裝之下的這位絕代佳人除了那種成熟的美豔之外,更平添了一種叫做端莊的姿態,果然具備母儀天下的風範。

“子夫,跟朕說實話,你的這番舉動有何用意?朕當然明白你的道賀之意,衛青的功勞朕都記在心裡,絕對不會虧待他。此處又沒有外人,又何須這些虛禮呢?”

皇帝以爲衛子夫這麼做,肯定是因爲聽說了北征將士們勝利歸來的消息,在爲她的弟弟衛青高興呢,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原因。即便不爲她,自己也絕對不會虧待了衛青,上次他出兵一戰而勝,已經賜封稱號“長平侯”了,這次直接就在那次基礎上,把食邑給他實封到萬戶,成爲真正的萬戶侯。而且軍中職位也要給他大大提升,這纔是最主要的。只不過,這些打算他還並沒有告訴眼前的衛子夫而已。

然而 ,下一刻聽到的話,卻大大出乎了皇帝劉徹的意料之外。只見衛夫人擡起頭來,臉上出現微微的笑意。

“陛下,臣妾之所以行大禮恭賀,並非爲了臣妾之弟衛青的微功 。臣妾這樣做,是因爲從心底祝賀陛下能夠得到世間難遇的良材美質之臣,實在是可喜可賀之事呢!”

皇帝感覺有些糊塗,自己的新皇后去不嫌其煩的穿戴好這一套盛裝禮服,出來拜見自己,就是爲了祝賀遇到什麼良臣?什麼樣的良臣值得皇后這樣做呢!

“子夫,你口中所說良臣是誰?”

“不是別人,就是剛纔陛下所說的長樂侯元召。”

“……那小子?剛剛差點沒把朕氣死!又膽大包天目無王法,竟敢私自恃武力誅殺江都王!朕要不殺他就算是他命大,如此冥頑之徒怎能做朕的曠世良臣……?!”

面對着他的氣勢洶洶,衛夫人卻不慌不忙的笑了,扶他手臂重新坐回軟榻上,輕啓朱脣,訴說緣由……。

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日誓言第一百六十六章 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第六百六十章 君心難測第二百八十五章 浴血遼東染冰花第二百零五章 自有碧血照丹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心中有劍 莫問前路艱險第二百五十一章 赤火龍駒英雄心第五百零七章 刀劍如夢傲紅衣第三百六十一章 雪寂滅 人難逃第四百五十九章 傳說蓬萊 曾借靈氣三分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第七百五十五章 貶逐塞北第二百二十五章 長安一夜風雲變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王東來 非友是敵第六百章 龍吟清嘯入長安第七百九十八章 奪門之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爲貴第七百五十九章 何日當歸第八百一十一章 風吹雨打舊江山第六百五十九章 甘爲前驅第七百一十章 氣若山河第四十八章 名將猶未老 大風起飛揚第三百三十四章 千萬人 吾往矣第四百四十三章 身似飛鴻 熱血染透青衫第五百三十一章 浮雲生死殺陣中第四十六章 烈酒英雄氣 文膽俠客心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劍屠龍最英雄第二百二十章 一局黑白賭輸贏第六百四十二章 血雨腥風第六百六十七章 激盪漩渦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敗有因 禍福無門第十九章 鳴鏑風雷動 刀光霹靂驚第八百二十五章 鐵蹄東來煞氣多第七百一十九章 未央落日第三百五十二章 仇敵恨 負兵刀第九百九十七章 長安英雄志第八百零七章 鐵甲征塵入長安第四百一十九章 龍在九天 大音處聽無形第三百六十二章 飛騎走 肝膽照第七百一十七章 任重道遠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戎策 待君裁第六百一十一章 白衣入朝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風浩蕩 大道起於足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生死允諾此身輕第四百八十二章 天機難測 誰知禍福成敗第八百五十八章 長刀所向殺無疆第三百九十六章 紅蓮火 烈焰升第三百四十四章 銀鞍照 霜雪明第八百八十七章 狂風驟雨浪滔天第八百零四章 一劍光寒魄千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長風吟 虎狼嘯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武飛揚逆征塵第一百一十五章 皎皎白駒 其人如玉第二十九章 千秋存俠骨 十年報恩仇第一百五十五章 願請長纓 手縛蒼龍第四百零三章 應有雄城虎踞 威震草原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地豪情第二百六十三章 紫禁之巔多悲涼第八百三十四章 蒼茫大地誅強梁第四百二十七章 今夜林中 拼得幾番死生第二百八十六章 狼子野心當誅殺第五百四十一章 馬踏匈奴不惜身第七百四十七章 神獸麒麟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第四百五十九章 傳說蓬萊 曾借靈氣三分第二百六十九章 恩斷義絕摧肝腸第八百七十九章 間關百戰從頭越第七百六十章 中山狼牙第八百七十九章 間關百戰從頭越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命絕殺第六百四十章 重華門前第七十章 胸懷江山卷 清吟第一聲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刀三首 陣斬名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風雲千重弦勾月第四百七十章 略施手段 勝負指間雲煙第三百章 將軍令下生死關第六百九十五章 忠烈春秋第四十七章 紅袖爲君舞 素衣挽風流第八百九十七章 長劍爲令字鏗鏘第八百七十七章 爲國何須功與名第三百五十一章 飛火令 墨雲白第一百七十七章 揚鞭策馬 所向披靡第六百一十一章 白衣入朝第二百四十六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五百零八章 方寸之間飛寒芒第五百九十章 囂張跋扈卻是誰第六百零五章 奪命追魂第一百零七章 英才天縱 捨我其誰第二十五章 黑白易分辨 生死卻無憑第一百六十章 人間善惡 平地生波第一百四十一章 歸來應是 名動長安第八百零一章 未央宮深尋舊恨第二百八十五章 浴血遼東染冰花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河間 留傳說第一百零二章 有心藏劍 無形雕琢第四百二十五章 策馬驚鴻 似你溫柔劍鋒第六章 潛龍沉淵底 平湖暗潮生第九十五章 萬里江山雪 不過一盞茶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安動 風雲生
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日誓言第一百六十六章 滄海橫流 英雄本色第六百六十章 君心難測第二百八十五章 浴血遼東染冰花第二百零五章 自有碧血照丹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心中有劍 莫問前路艱險第二百五十一章 赤火龍駒英雄心第五百零七章 刀劍如夢傲紅衣第三百六十一章 雪寂滅 人難逃第四百五十九章 傳說蓬萊 曾借靈氣三分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第七百五十五章 貶逐塞北第二百二十五章 長安一夜風雲變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王東來 非友是敵第六百章 龍吟清嘯入長安第七百九十八章 奪門之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秋義 熱血行第九百九十二章 天下何爲貴第七百五十九章 何日當歸第八百一十一章 風吹雨打舊江山第六百五十九章 甘爲前驅第七百一十章 氣若山河第四十八章 名將猶未老 大風起飛揚第三百三十四章 千萬人 吾往矣第四百四十三章 身似飛鴻 熱血染透青衫第五百三十一章 浮雲生死殺陣中第四十六章 烈酒英雄氣 文膽俠客心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劍屠龍最英雄第二百二十章 一局黑白賭輸贏第六百四十二章 血雨腥風第六百六十七章 激盪漩渦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敗有因 禍福無門第十九章 鳴鏑風雷動 刀光霹靂驚第八百二十五章 鐵蹄東來煞氣多第七百一十九章 未央落日第三百五十二章 仇敵恨 負兵刀第九百九十七章 長安英雄志第八百零七章 鐵甲征塵入長安第四百一十九章 龍在九天 大音處聽無形第三百六十二章 飛騎走 肝膽照第七百一十七章 任重道遠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戎策 待君裁第六百一十一章 白衣入朝第四百七十五章 長風浩蕩 大道起於足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生死允諾此身輕第四百八十二章 天機難測 誰知禍福成敗第八百五十八章 長刀所向殺無疆第三百九十六章 紅蓮火 烈焰升第三百四十四章 銀鞍照 霜雪明第八百八十七章 狂風驟雨浪滔天第八百零四章 一劍光寒魄千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長風吟 虎狼嘯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武飛揚逆征塵第一百一十五章 皎皎白駒 其人如玉第二十九章 千秋存俠骨 十年報恩仇第一百五十五章 願請長纓 手縛蒼龍第四百零三章 應有雄城虎踞 威震草原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地豪情第二百六十三章 紫禁之巔多悲涼第八百三十四章 蒼茫大地誅強梁第四百二十七章 今夜林中 拼得幾番死生第二百八十六章 狼子野心當誅殺第五百四十一章 馬踏匈奴不惜身第七百四十七章 神獸麒麟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門圍殺第四百五十九章 傳說蓬萊 曾借靈氣三分第二百六十九章 恩斷義絕摧肝腸第八百七十九章 間關百戰從頭越第七百六十章 中山狼牙第八百七十九章 間關百戰從頭越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命絕殺第六百四十章 重華門前第七十章 胸懷江山卷 清吟第一聲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刀三首 陣斬名王第二百九十一章 風雲千重弦勾月第四百七十章 略施手段 勝負指間雲煙第三百章 將軍令下生死關第六百九十五章 忠烈春秋第四十七章 紅袖爲君舞 素衣挽風流第八百九十七章 長劍爲令字鏗鏘第八百七十七章 爲國何須功與名第三百五十一章 飛火令 墨雲白第一百七十七章 揚鞭策馬 所向披靡第六百一十一章 白衣入朝第二百四十六章 西風吹落多少恨第五百零八章 方寸之間飛寒芒第五百九十章 囂張跋扈卻是誰第六百零五章 奪命追魂第一百零七章 英才天縱 捨我其誰第二十五章 黑白易分辨 生死卻無憑第一百六十章 人間善惡 平地生波第一百四十一章 歸來應是 名動長安第八百零一章 未央宮深尋舊恨第二百八十五章 浴血遼東染冰花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河間 留傳說第一百零二章 有心藏劍 無形雕琢第四百二十五章 策馬驚鴻 似你溫柔劍鋒第六章 潛龍沉淵底 平湖暗潮生第九十五章 萬里江山雪 不過一盞茶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安動 風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