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復社大才

“無疆”

三月十三日,劉錫命才從南京的碼頭上走下來,便聽得一聲驚喜的喊叫聲。

他擡眼望去,卻不是黃宗羲還能是誰。

他們一行沿途沒有多做停留,直奔南京而來。

黃宗羲早就得了他的傳書,估算好日子便在此等候,因此才能剛好碰上。

“太沖兄,哈哈哈,數月不見,你清減了。”

劉錫命仰頭大笑,直接小步跑上前抱住黃宗羲雙臂。

黃宗羲與幾月前在四川時相比確實顯得有些瘦了,聽到劉錫命這麼說,他笑着拍了拍劉錫命手臂。

“此事與你脫不了干係,若非聽了你那學說的鼓吹,讓爲兄終日難眠,爲兄怎會日漸消瘦,你害人不淺啊。”

“哈哈哈,太沖兄,你這話可有些言不由衷了,不知是誰整日裡都說此大同之論真乃精妙絕倫之說嘛。”

黃宗羲旁邊一人大笑着開口,言語裡不乏調侃之意。

劉錫命這才定眼看過去。

之前來時他便注意到黃宗羲身邊還有兩位同樣文人打扮的士人,只是他一時激動光顧着和黃宗羲敘舊,卻忘了問這兩人的身份。

見劉錫命看向自己身邊之人,黃宗羲恍然地拉着劉錫命轉身替他介紹道。

“看爲兄這記性,失禮了,失禮了。”

“無疆,且讓爲兄替你介紹,這位乃是南直隸松江府人士,陳介陳人中,庚午科孝廉,也是我復社中人。”

黃宗羲率先指向方纔發笑之人,這人身長五尺二寸左右,穿着一襲繡紋褚色長袍,面長鬚短,眉若利劍,果真是儀表堂堂。

劉錫命趕忙見禮,“末學後 進劉錫命拜見學兄。”

陳介也隨即還禮。

黃宗羲再指着另一位二十來歲的年輕士子介紹道:“這位是南直隸蘇州府人士,顧絳顧寧人,丁卯年生員,他也是復社中堅。”

“見過顧學兄”,劉錫命再次見禮。

顧絳,這名字怎麼有些耳熟,劉錫命心頭嘀咕。

不過這顧絳也才二十出頭的年齡,生的卻是郎眉星目,鼻樑挺翹,讓人一見便生親近之感。

“這兩位俱是爲兄至交好友,聽聞賢弟將至,特意要求和爲兄一起來接你的。”

黃宗羲笑語盈盈的話卻讓劉錫命有些動容。

他趕忙後退一步,拱手長躬道:“小弟何德何能,能得諸位兄長相迎,真是折煞我也。”

說話間,一個念頭在劉錫命腦海中閃過。

和黃宗羲結交甚密的友人,又都是復社中人,這名字似乎已經呼之欲出。

這陳介莫非就是抗清義士陳子龍?

這顧絳莫非就是與黃宗羲齊名的顧炎武?

至於名字對不上倒是不奇怪,崇禎之後,苦於清兵入關,有不少仁人志士都相繼改名。

有些是心中悲憤無處發泄,有些是改名抗清以免禍及家人。

至於顧炎武就更狠了,劉錫命沒記錯的話,他最初的字號是忠清,韃清建立後,他連字都改了。

我勒個大草。

劉錫命心頭難掩震驚之色,隨即滿臉歡喜地上前握住陳介和顧絳之手不停搖晃起來。

“小弟聞兩位大名久矣,只是苦不相見,今日一會,了卻平生之願矣。”

“哈哈哈,太沖,你這小兄弟是個有意思的。”

陳子龍見劉錫命面上的激動不似作僞,不由衝黃宗羲大笑道。

沒想到自己的名聲已然傳到了四川偏僻之地,由不得他心中自得。

倒是顧炎武一陣苦笑,“無疆莫要框我,人中兄大名遠揚還有可能,我不過一介生員,又不曾做得什麼大事,哪裡會有如此名聲。”

劉錫命大笑道:“寧人兄,我本以爲你如太沖兄所說,只以學問深淺爲重,卻不料也談起科舉功名來了,若是按你這說法,沒中進士的人豈不是都無顏面見父老鄉親了嗎。”

“哈哈哈”

黃宗羲大笑着拍了拍顧炎武肩膀,“這回可好,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你可是着了自己的道兒了。”

顧炎武訕訕一笑,他平生常言“行己有恥”、“博學於文”纔是士人之道,這番說法確實不合他的想法。

不過劉錫命能夠如此說話,顯然是真的對他有所瞭解。

如此豈不說明劉錫命並非尋常虛僞之人,加上黃宗羲轉述的那些話,顧炎武再次對劉錫命興趣大增。

“太沖兄,無疆即來,咱們還在此待著作甚,不如入城替他接風如何?”

黃宗羲恍然一笑,“說的是,咱們這就入城吧。”

劉錫命等人是坐船從大勝關進夾江,再入上新河,最後到的是江東門前碼頭。

這裡一進去不遠便是莫愁湖,湖畔樓臺繁華如織。

南京城更是遠勝劉錫命以往所見過的那些大城,黃宗羲等人不無自豪地向劉錫命介紹道。

整個南京城南北各長20裡,東西長11裡,周長達62裡,如今天下除卻京師以外,再沒有哪座大城能夠有如此之大。

劉錫命望着南京城高大的城牆、壯麗的城樓深以爲然,想到光是南京城內便有百萬人生活,如此盛況也只有現如今的中國才能見到。

白皮蠻子們還在屎尿屁裡痛苦掙扎呢。

“虎踞龍盤,不愧是天下之重。”,劉錫命一邊準備進城,一邊讚歎道。

驀地,他反應了過來,有些不好意思地朝黃宗羲問道:“太沖兄,我這裡還有千把號人呢,不知哪裡方便安置?”

黃宗羲這纔想起劉錫命的身家,“卻忘了賢弟乃是大富之家,只是你出行一趟怎地還帶了這麼多人?”

見陳子龍和顧炎武投過來的驚訝目光,劉錫命趕忙笑着解釋:“兩位不要聽他瞎吹,小弟頗懂些經營之道,因此攢下了一些家業而已。”

“至於這些護衛,稍後我再向幾位述說,要不是有他們在,小弟只怕也到不了江南了。”

陳子龍饒有興趣地出言道:“我家在南京還有幾個莊子,賢弟若是不嫌,愚兄便安排人帶他們過去便是。”

“嘿嘿,人中兄之父現爲工部侍郎,我們之中就屬他家最爲顯赫,這事兒你找他安排沒錯。”

黃宗耀調笑陳子龍道。

劉錫命登時大喜,“那便謝過兄長了。”

陳子龍笑了笑朝一旁招了招手,這邊自有陳家下人過來安排不提。

坐上幾人安排好的馬車,劉錫命一行走過江東橋,直入城中而去。

城中行人如織、商旅繁茂自不用說,讓劉錫命更爲感興趣的是街上行人的穿着。

無論是商賈婦孺還是士庶百姓,穿着頭戴竟然與四川、湖廣都大爲不同。

劉錫命想起了一個詞,爭奇鬥豔。

正可謂婦人無人不帶花,男子無人不……

嗯?

劉錫命下半句還沒想出來,看見幾個面白敷粉,衣帶香氣的士子模樣男子從馬車邊一閃而過。

“幾位兄長,這?”

劉錫命一把將車窗簾子掀開,指向那幾個走路顯得頗爲,嗯,妖嬈的男子震驚問道。

黃宗羲忽地一把將簾子放下,滿臉都是厭惡之色。

“世風日下而已,小心腌臢了眼睛。”

顧炎武嘆了口氣,拿出扇子輕輕扇了扇。

“承平日久,人心不古啊,不怕賢弟笑話,如今江南之地,繁盛自不用說,但是掩藏在繁榮之下的,更多的是奢靡度日。”

他偏頭看了看張大嘴巴的劉錫命。

“如今江南一地,士不思節儉之德,民不知廉恥之義,人人皆競相攀比,非綢衣不穿,非肉食不用,真如寧人所說,世風日下,乃至於斯。”

第三百八十章 崇禎問策(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城角力(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擊退賊寇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四百七十一章 佔領呂宋(十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離火(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頭名(一)第一百零九章 整備禦敵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七百章 驅逐韃虜(十二)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縣(四)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一百一十章 陣前交涉第二百五十七章 錦衣衛所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二百零四章 思想問題(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次寇關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七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城角力(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嚇清軍(四)第八章 府城之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髮衝冠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五百零五章 賑濟京城(七)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俘虜闖王(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師中原(二十)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應該如是(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六百九十三章 驅逐韃虜(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七百三十一章 南明離火(三)第十一章 府城見聞 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覆滅(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尋他法第四百二十二章 彈劾天官(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場掃尾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一百九十章 出餿主意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三百二十章 漢中風雲(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德榮從軍(一)第七十三章 定計未來第七百二十一章 征服蒙古(五)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二十八章 製作火藥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尾工作第三十九章 打架鬥毆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六百零八章 督師中原(九)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督師中原(十七)第一百章 再鬥黑虎 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順慶(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開關(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漢中風雲(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莊激戰第一百零七章 紡織工坊 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川總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取江南(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請戰建虜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武昌(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俘虜闖王(一)第三十七章 拜師入學第六百三十八章 另立新君(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堂爭鬥(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五)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離火(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盧象升死(三)第六百零四章 督師中原(五)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除禍患第六百六十五章 呂宋漢王(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除禍患第五百二十八章 關於治理(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除禍患第六百五十六章 江南劫難第四百二十二章 彈劾天官(二)第二百三十章 夜間突襲第九十五章 學子聚會 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漢中風雲(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斷(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天乏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州繡莊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凱當官(五)
第三百八十章 崇禎問策(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城角力(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擊退賊寇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四百七十一章 佔領呂宋(十四)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離火(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頭名(一)第一百零九章 整備禦敵第四章 賺錢想法第七百章 驅逐韃虜(十二)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縣(四)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一百一十章 陣前交涉第二百五十七章 錦衣衛所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氣象(六)第二百零四章 思想問題(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次寇關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中風雲(七)第七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驅逐韃虜(九)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城角力(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嚇清軍(四)第八章 府城之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髮衝冠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五百零五章 賑濟京城(七)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俘虜闖王(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師中原(二十)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應該如是(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設第六百九十三章 驅逐韃虜(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七百三十一章 南明離火(三)第十一章 府城見聞 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覆滅(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尋他法第四百二十二章 彈劾天官(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場掃尾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一百九十章 出餿主意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三百二十章 漢中風雲(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德榮從軍(一)第七十三章 定計未來第七百二十一章 征服蒙古(五)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六百九十八章 驅逐韃虜(十)第一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二十八章 製作火藥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尾工作第三十九章 打架鬥毆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六百零八章 督師中原(九)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凱當官(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督師中原(十七)第一百章 再鬥黑虎 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順慶(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本開關(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漢中風雲(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莊激戰第一百零七章 紡織工坊 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川總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取江南(六)第四百八十六章 請戰建虜第五百六十九章 圍攻武昌(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俘虜闖王(一)第三十七章 拜師入學第六百三十八章 另立新君(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堂爭鬥(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五)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離火(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盧象升死(三)第六百零四章 督師中原(五)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除禍患第六百六十五章 呂宋漢王(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除禍患第五百二十八章 關於治理(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終除禍患第六百五十六章 江南劫難第四百二十二章 彈劾天官(二)第二百三十章 夜間突襲第九十五章 學子聚會 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漢中風雲(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斷(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天乏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崖州基地(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蘇州繡莊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凱當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