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俘虜闖王(一)

劉家的好消息不止這些,經過近一年的整治安頓,漢中和關中的十幾個聚集點也相繼傳來好消息。

漢中的蘇家村,在荀博文等人治理下一片興旺,特別是在劉錫命受封伯爵的消息傳來以後,荀博文大膽拍板,直接下令加大開荒力度,同時積極着手侵吞周邊土地。

洋縣的士紳自然不會甘於捱打,但是龍驤旅始終有一個團駐紮在蘇家村,同時還訓練有不少民兵衛隊,武力方面自然是沒辦法和劉家比的。

原本洋縣士紳還可以通過官面上給劉家施壓,但是現在劉家突然變爲勳貴,地方上也拿他沒辦法。

至於向更高一級的衙門申訴,陝西巡撫孫傳庭和他剛剛組建完成的秦軍被劉家喂的滿腦肥腸,哪個還敢去撩這鬍鬚。

所以蘇家村的人口和土地規模急速擴大,有劉錫命提供的高產水稻在,不止圓滿保障了蘇家村的口糧,甚至開始向關中劉家據點輸送。

也多虧了如此,蘇家村的防禦力量不斷加強。

崇禎九年十月,在河南先後被曹變蛟、劉錫命等人打擊,後來又被五省總督盧象升重兵圍剿的闖王高迎祥部再次從湖廣突入漢中。

高迎祥部雖然已經大幅損兵折將,但是對於地方上的破壞依舊很大。

孫傳庭甚至都不得不派遣他手下秦軍,從子午道進入漢中府,幫助當地禦敵。

高迎祥眼見不敵,子午道又被秦軍堵住入口,只得順着儻駱道向北,想要繼續進入關中。

蘇家村就在儻駱道入口不遠,這麼一塊肥肉自然引得缺衣少糧的高迎祥等人垂涎不已。

好在蘇家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修得是木製城牆,實則防禦力與一般的府城不遑多讓。

何況城中還配有火炮,高迎祥部幾次衝鋒下來,不僅沒有佔到半點便宜,更是丟下了一千來具屍體。

眼見秦軍就要追上,高迎祥只得丟下蘇家村,帶人鑽入了茫茫大山之中。

而關中一帶在蘇謹等人的照看下,棉花也順利實現了幾年的收穫。

雖然因爲第一年的原因,畝產量只有兩石,但是近百萬石的棉花依然爲劉家紡織局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劉錫命甚至都要親自出動協助搬運,這才順利將各種物資調配充分。

眼下劉家村紡織局已經全力開工,除了細羅織以外的恆順布開始源源不斷的被生產出來。

劉家這廂緊張忙碌,鏖戰中原的邵德榮等人也沒有閒着。

隨着時間的拉長,劉錫命在襄陽建設漢川村的作用頓時凸顯出來。

這裡離河南府境內不過數十里,又有漢水、長江可以溝通順慶,邵德榮帶領的邵字營每隔個把月就能從漢川村取得足量的物資補給,對於歸屬在朝廷序列的邵字營官兵實在是莫大的安慰。

此時的邵德榮已經榮升遊擊將軍,初授正五品武德將軍,麾下更是從原本的1000人擴展到了龍驤旅的一個整編營2000人,基本已經可以算是一支獨立的武裝力量了。

也正因爲如此,在洪承疇的安排下,邵字營已經作爲一支獨立軍隊開始負責追擊元氣大傷的革裡眼部。

陝西盩厔縣西灘鎮,追擊了一整天的邵字營人疲馬乏地出現在鎮子東頭的道路上。

“弟兄們,加把勁,馬上就要到咱們家的村落了,我請大家喝酒吃肉。”,邵德榮強忍住疲憊站在馬背上朝身後大喊。

“萬歲”

一幫又累又渴的龍驤旅戰士忍不住大聲歡呼起來,爲了追擊革裡眼,邵字營一路從潼關追到西安,又從西安追到周至,從河南帶的那些補給早就用的差不多了。

陝西布政司現在已經是窮困潦倒,就連孫傳庭的秦軍都是靠着劉錫命來供養,對於他們這些外來軍隊自然更談不上什麼保障。

雖說靠着威脅地方官府,邵字營也敲詐來了一些物資,但是和兩千連人帶馬的軍隊來說卻始終杯水車薪。

西灘鎮高大的城牆漸漸出現在邵字營的眼中,因爲已經臨近冬季,鎮外樹木上的樹葉都已掉落一地,帶給人一種蕭瑟的感覺。

城牆上,負責把守的民兵早已敲響了警鐘,數百護衛持刃以待。

劉錫命在離開陝西時曾經組建羅格營地,又從招募了三千人作爲民兵護衛,忙時務農,閒時訓練。

在屯田令下達以後,蘇謹進一步將人數擴充到了六千人,名字依舊沿用劉錫命的稱呼,取名叫做羅格旅。

這些人平常分散在關中的十個村莊中,與被派到關中的兩個龍驤團一起負責村莊防禦,對歷次抵擋流賊劫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今年6月劉家村傳來命令,要求關中和漢中提供8000人的後備兵員進入四川受訓的時候,羅格旅便是第一波受益的羣體。

眼見城頭上人頭涌動,邵德榮趕忙派人上前接洽。

劉家村內部自有通信方式,加上鎮內還有龍驤旅老兵在場,沒過一會兒,覈對完身份的西灘鎮大門吱呀一聲緩緩打開。

蘇謹帶着一衆管理人員魚貫而出,“邵營長,別來無恙。”

邵德榮一見是蘇謹,趕緊翻身下馬,一邊大笑一邊上前行禮,“蘇先生,沒想到先生竟然在此,頗讓我有些喜出望外啊。”

蘇謹仔細看了看邵德榮,銀頂明鐵鳳翅盔,紅色鑲邊魚鱗齊腰甲,黑色的官靴,加上因爲長久作戰所帶來的滿臉風塵之色,和自己之前在劉家村見到的簡直判若兩人。

“邵營長辛苦了”,蘇謹感嘆一句,“龍驤旅之中只有你被伯爺派出,足見對你的信任,你可要保重纔是啊。”

說完他一拍腦門笑道:“看我這記性,現在我該叫你邵遊擊了,快快快,進來村子裡讓將士們都歇息歇息。”

邵德榮一臉恭謹地陪笑道:“蘇先生哪裡的話,還是叫我在龍驤旅的職務便好。”

西灘鎮建設的情況不比劉家村、蘇家村這些地方,一來每個村人數較少,只有一萬人左右,二來流賊往來又多,防禦是第一要務。

所以邵德榮一路走來,赫然發現整個鎮子大概只有七、八百畝地大,城中的房屋更是密密麻麻,不復有劉家村那般整齊壯闊的感覺。

至於西灘鎮裡的民兵,更是大多拿着長槍這類武器,持有龍驤二式的還不到五分之一。

沒辦法,劉家村的冶煉局雖說工藝已經大幅改進,產量也大幅增加。

但是受限於優質鐵礦石的數量,生產出來的鋼材保障龍驤旅的裝備都要很長一段時間,更別說這些民兵了。

加上劉錫命的開海大計近在眼前,兵器局已將所有好鋼全都用在生產新研發的五寸炮和六寸炮上,着實擠不出更多給火槍生產線了。

蘇謹見邵德榮有些驚訝的模樣,趕緊將關中的現狀講了一遍。

別看這些武裝力量看起來一般,但是對付一般的流賊卻是綽綽有餘。

邵德榮一聽這話眼淚都差點兒要掉下來了,擦了擦眼睛道:

“還是二哥掛念着咱們,朝廷那幫狗東西,現在連三個月前的軍餉都沒發下來,要不是有二哥撐住,咱們龍驤旅也得跟着其他官軍去幹那些劫掠民財的事情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 流賊再起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下大亂(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離火(一)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五十八章 連夜遁逃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高中頭名(五)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盤桓(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恐嚇清軍(三)第七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換衣冠(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府城角力(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賄賂中官(三)第一百零九章 整備禦敵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浙江宗羲(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呂宋漢王(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攻略安南(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亂(一)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處擴張(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二十五章 家中安頓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西商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欽點狀元(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聯結楚黨(二)第五十九章 趁夜殺賊第三百二十六章 漢中風雲(九)第二百六十一章 四川學政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擊退賊寇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鮮安南(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呂宋漢王(七)第一百零八章 突發警情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四百一十二章 俘虜闖王(二)第六十八章 招攬人手第二百六十章 無心之禍第七百零二章 驅逐韃虜(十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攻略安南(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髮衝冠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斷(一)第五百三十章 關於治理(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巡按御史第四百一十五章 武當山上(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驅逐韃虜(四)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三十九章 打架鬥毆第七百零八章 新朝氣象(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明丞相(四)第五十六章 差役上門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漢王(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第五百八十一章 救時司徒(四)第四百九十三章 盧象升死(四)第十九章 城中乞兒第五百七十九章 救時司徒(二)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府城角力(九)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明丞相(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亂(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錦衣生變第五百七十九章 救時司徒(二)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盜匪第二百九十三章 結社!結社!第三百七十八章 崇禎問策(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師中原(十六)第六百二十四章 吏治改革(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計劃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六百零九章 督師中原(十)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禎問策(二)第一百七十章 突襲莊園(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榮從軍(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舅老爺第四百五十七章 轉道向東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賞 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師中原(二十)第三百一十八章 漢中風雲(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聯結楚黨(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盜匪第三百六十八章 應該如是(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柳公弄權第三百四十一章 賄賂中官(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
第四百九十八章 流賊再起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下大亂(三)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離火(一)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五十八章 連夜遁逃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高中頭名(五)第四百零三章 開始造船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盤桓(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恐嚇清軍(三)第七十二章 裝神弄鬼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六百五十七章 改換衣冠(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府城角力(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賄賂中官(三)第一百零九章 整備禦敵第八十六章 煉製鋼鐵 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縣(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取江南(八)第六十六章 立功受賞 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浙江宗羲(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呂宋漢王(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攻略安南(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亂(一)第四十八章 縣丞巡縣 一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處擴張(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二十五章 家中安頓第二百三十九章 河西商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欽點狀元(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聯結楚黨(二)第五十九章 趁夜殺賊第三百二十六章 漢中風雲(九)第二百六十一章 四川學政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擊退賊寇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鮮安南(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呂宋漢王(七)第一百零八章 突發警情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四百一十二章 俘虜闖王(二)第六十八章 招攬人手第二百六十章 無心之禍第七百零二章 驅逐韃虜(十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攻略安南(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髮衝冠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幕不斷(一)第五百三十章 關於治理(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巡按御史第四百一十五章 武當山上(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驅逐韃虜(四)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三十九章 打架鬥毆第七百零八章 新朝氣象(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明丞相(四)第五十六章 差役上門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漢王(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第五百八十一章 救時司徒(四)第四百九十三章 盧象升死(四)第十九章 城中乞兒第五百七十九章 救時司徒(二)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縣(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府城角力(九)第三百章 獻忠兵至(六)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明丞相(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亂(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錦衣生變第五百七十九章 救時司徒(二)第八十五章 制衡之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亂(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盜匪第二百九十三章 結社!結社!第三百七十八章 崇禎問策(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師中原(十六)第六百二十四章 吏治改革(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計劃第六百五十五章 清軍南下第六百零九章 督師中原(十)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禎問策(二)第一百七十章 突襲莊園(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德榮從軍(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舅老爺第四百五十七章 轉道向東第六十四章 立功受賞 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督師中原(二十)第三百一十八章 漢中風雲(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聯結楚黨(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處擴張(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盜匪第三百六十八章 應該如是(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柳公弄權第三百四十一章 賄賂中官(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固守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