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劉家生變(四)

“營長,有好消息”,於永凱的煩惱還在持續,負責與值房溝通信息的劉德輝卻興沖沖地找上了他。

“怎麼,有那幫人的消息了?”

於永凱下意識地便問道。

劉德輝嘿嘿一笑,“不是,是旅長從湖廣傳來了消息,你自己看。”

於永凱有些無語地接過劉德輝手中的通報,只看了一眼便啞然失笑。

難怪這皮猴子這般興奮,原來二哥傳回來的信上赫然寫着:

考慮到龍驤旅軍官士兵年齡,准許政務所配合龍驤旅軍官團體幫助解決龍驤旅士兵婚嫁問題。

以往的時候,雖然劉錫命沒有刻意去阻撓龍驤旅談婚論嫁,但是一來大多數人年紀還小,二來整日的集訓整頓已經耗去了他們所有時間,他們也抽不出空來討論這事。

正好在建立漢川村的過程中,劉錫命考慮到在湖廣、陝西等地建村,必然要爲外派人員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所以他才專門給劉家村發信。

於永凱看到這通報衝劉德輝咧嘴一笑,“行啊,既然二哥都說了,那你先去給弟兄們說說,我這就去找陳執事他們商議。”

還沒等於永凱找上門去,陳翊定派來的人便已經到了門口,直接請他去政務所商議商議事情。

於永凱趕忙叫上從營軍法官改任思政官的遊德高,兩人一起前往政務所。

陳翊定、劉錫禾等大佬早已齊聚,見到於永凱兩人進來,幾人都笑着看向大門口。

“這次可是專程解決龍驤旅的事情,你們兩小子走的可不夠快啊。”

於永凱嘿笑着不斷朝陳翊定等人拱手,“多謝諸位了,這還的是多虧二哥的照拂。”

陳翊定感嘆一聲,“那是得虧二郎想得周全,這麼多人外派出去,要是沒個家在這兒牽絆着,咱們也不放心吶,永凱、德高,你們兩人關於這個集體相親一事有什麼想法沒有?”

“士兵的個人問題也算是思想政治工作,德高,要不這事由你來總抓?”,於永凱看向遊德高,倒不是他想推事,組建第四營和第五營的事情還在他肩上呢。

遊德高顯然也是知道於永凱的想法,直接點頭應承道:“沒問題,這事就由我們思政幹部來做好了。”

他清了清嗓子,“關於集體相親這個事情,我的想法是,先讓全旅報名,想要相親的咱們統一安排,然後再請政務所在全村適齡未婚女性中進行宣傳。”

“只要人數確定,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大祠堂修成了這麼久,空着也是空着,咱們大可以在裡面辦個酒會嘛,都是年輕人,大家一起見個面,滿意的就自己去談,不滿意的再說,咋樣?”

“這主意我看好”,劉錫禾大笑着把話頭接過來,“不過光龍驤旅搞了未免有點兒不公平,叔娘,你看其他各房是不是也可以一起啊?”

劉陳氏聽到這話偏頭跟陳翊定嘀咕了兩句,跟着笑道:“這都是好事喜事,人越多越好,那就這麼定了。”

只一天的功夫,劉家村值房已經在政務所外的公示欄和各大工坊外張貼了告示,保證能夠第一時間將消息傳遍整個村子。

同時還有幾路專人專門前往河西鎮、陸家莊等地通報消息,劉陳氏的意思是,這一段時間加緊防備着實讓龍驤旅等年輕小夥子累的夠嗆,正好藉着這個機會提供一下福利。

劉家村裡現在已經是人人奔走相告,個個臉上都是喜氣洋洋。

大多數流民來到劉家村沒有一年也有半載了,原來大家只求溫飽,討個活路,自然顧不上其他想法。

但是隨着在劉家村的生活逐漸穩定,加上劉錫命又是拖家帶口的收人,總會有許多家的閨女到了適婚年齡,但是劉家村可沒有媒婆這個職業,是以大家只能幾家之間互相勾兌。

如今聽到消息,劉老爺家要組織全村一起搞什麼相親,而且相親對象首先滿足的是龍驤旅、警房和各房管理人員這樣的金龜婿,只要家裡有未嫁閨女的人家全都摩拳擦掌興沖沖地到丁房報名登記。

“乖乖,這都已經有四千多號人家來報名了”,丁房協理羅永壽專門負責檔案局的工作,這次陳翊定便將活計派發給了他們局。

從三月十二日到十四日,只兩天的時間裡,羅永壽帶着檔案局就已經收到了四千多份登記,把他這麼一個已婚老男人看得羨慕不已。

這他孃的不就是相當於選妃嗎,二少爺還真是敢開金口啊,從來只聽說家丁護衛給主人家賣命的,可沒聽說過主人家還要包婚配的。

“你們趕上了好日子了”,羅永壽一邊對自己手下的行走董江、聞寧等人感嘆,一邊催促他趕快把名冊整理好,自己好拿去交差。

董江和聞寧兩個都只是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因爲以往讀了兩年私塾,所以在劉家學堂裡學的比別人快一些,這才趕上了劉家村各房招聘找到了好職位。

現在他倆也是一臉欣喜,虧了劉錫禾劉執事的福,這裡面也有他們的一份。

政務所強大的辦事效率很快便體現出來,劉家村第一次相親大會的各種細節也逐漸浮出水面。

遊德高此時正在龍驤旅營地裡做動員,“這幾天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我只有一個要求,記住是誰給你們安排的好日子,除了二哥,天下還有這麼好的主家嗎?”

“今下午就要開始進行第一批次的相親,大家待會兒到前面來抽籤,抽到1到200號的參加今天的活動,明天上午是201到400號,下午一次類推。”

“相親的過程中全都給老子守規矩點兒,有對人家姑娘動手動腳的,一律按軍法處置,聽明白了沒有?”

遊德高面前,兩個營的士兵臉色漲紅地大聲吼起來:“聽明白了。”

“遊思政,營地外面有個姑娘找你”,遠處傳來的聲音讓遊德高威嚴的形象一秒破功。

“哈哈哈,遊思政,你相好的又來找你了”,一幫子士兵開始打趣道。

遊德高臉色一紅,一個兇狠的眼神甩了過去,“皮癢了是吧,回頭再收拾你們。”

“哈哈哈”,營地裡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遊德高轉身就走,一邊小跑一邊吐了口唾沫在手心裡捋了捋自己的髮根。

龍驤旅營地外,一個身着繡花紅色鑲邊襦裙的年輕女子正提着一個盒子安靜地看向營地裡面,待看到遊德高的身影時便是臉上一喜。

“遊,遊大哥”,這女子頂着門口站崗的六人憋笑的眼光,臉色微紅地朝遊德高揮了揮手。

“葉姑娘”,遊德高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

路過崗哨時,他朝門口幾人挨個瞪了一眼,“看什麼看,好好站崗。”

“噗呲”,幾個哨兵忍不住笑了出來。

遊德高此時卻眼前一亮,他面前的這姑娘身段苗條,鵝蛋一般圓潤的臉龐透露出一股可愛的氣息,配合上似乎是在恆順衣鋪裡買的這身紅色裙子,令他有些不願將眼光挪開。

“遊大哥,你看什麼呢?”,這姓葉的女子一臉嬌羞地喚了他一聲。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覆滅(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按急招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一百七十六章 有客到訪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師中原(十九)第六百二十五章 吏治改革(六)第二百七十三章 清除隱患第三百二十三章 漢中風雲(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街頭械鬥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廣(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救疫河南(二十八)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三百零五章 再見總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佔領呂宋(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爭奪海權(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圖謀宗室(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嶽託被俘第三百一十七章 動身北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兵入關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六百六十七章 呂宋漢王(八)第九十三章 村中風貌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明丞相(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村中秀才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爲紅顏(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四百四十二章 武裝交易(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援趕到第七百一十八章 征服蒙古(二)第一百七十章 突襲莊園(三)第一百三十章 恢復生產第五百九十章 圖謀宗室(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二百二十四章 龍驤升格第三百九十章 劉家變故(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日本開關(三)第一百二十章 再生波瀾第三百一十一章 名振府縣(六)第三百五十三章 亮相復社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二百零四章 思想問題(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驅逐韃虜(七)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七百零四章 驅逐靼虜(十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清理行動(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漢中風雲(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救時司徒(七)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基地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漢中風雲(六)第三十五章 雜事處理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略安南(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邊攻防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縣(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臨行安排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縣(五)第八十三章 製作石漿第六百九十三章 驅逐韃虜(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滅(八)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亂(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二十九章 穩定人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術研究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戰水匪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堂爭鬥(三)第三百二十章 漢中風雲(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救疫河南(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國之脊樑第二百零六章 村中祠堂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二百五十八章 街頭賣藝第七章 賣菜準備第四百零四章 鄉試期近第一百二十二章 巡按御史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五百零四章 賑濟京城(六)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逐韃虜(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當山上(三)第五百零七章 治理呂宋(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盤桓(二)第二章 鄉村見聞第三百四十四章 唐王聿鍵第三百二十章 漢中風雲(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術研究第二百二十七章 河西巡檢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亂(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彈劾天官(三)第六百六十章 呂宋漢王(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仲春三月第三百六十章 怒爲紅顏(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覆滅(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按急招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一百七十六章 有客到訪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師中原(十九)第六百二十五章 吏治改革(六)第二百七十三章 清除隱患第三百二十三章 漢中風雲(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街頭械鬥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廣(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救疫河南(二十八)第四十五章 軍事理念第三百零五章 再見總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佔領呂宋(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爭奪海權(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圖謀宗室(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嶽託被俘第三百一十七章 動身北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兵入關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事情始末第六百六十七章 呂宋漢王(八)第九十三章 村中風貌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明丞相(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村中秀才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爲紅顏(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府城來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四百四十二章 武裝交易(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援趕到第七百一十八章 征服蒙古(二)第一百七十章 突襲莊園(三)第一百三十章 恢復生產第五百九十章 圖謀宗室(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臨機應對第二百四十三章 小懲大誡第二百二十四章 龍驤升格第三百九十章 劉家變故(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日本開關(三)第一百二十章 再生波瀾第三百一十一章 名振府縣(六)第三百五十三章 亮相復社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榮從軍(四)第二百零四章 思想問題(三)第六百九十五章 驅逐韃虜(七)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七百零四章 驅逐靼虜(十六)第二百九十一章 清理行動(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漢中風雲(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救時司徒(七)第四百六十五章 佔領呂宋(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第二基地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三百二十三章 漢中風雲(六)第三十五章 雜事處理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略安南(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邊攻防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縣(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臨行安排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縣(五)第八十三章 製作石漿第六百九十三章 驅逐韃虜(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滅(八)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藩日本(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亂(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二十九章 穩定人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術研究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戰水匪第四百三十六章 朝堂爭鬥(三)第三百二十章 漢中風雲(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救疫河南(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國之脊樑第二百零六章 村中祠堂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同之道第二百五十八章 街頭賣藝第七章 賣菜準備第四百零四章 鄉試期近第一百二十二章 巡按御史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五百零四章 賑濟京城(六)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逐韃虜(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當山上(三)第五百零七章 治理呂宋(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城盤桓(二)第二章 鄉村見聞第三百四十四章 唐王聿鍵第三百二十章 漢中風雲(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術研究第二百二十七章 河西巡檢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亂(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彈劾天官(三)第六百六十章 呂宋漢王(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仲春三月第三百六十章 怒爲紅顏(三)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