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觀景臺,高倍數的望遠鏡自然是標配了,63大廈好歹也是韓國第三高的建築,觀景臺裡配備的望遠鏡自然是也高倍數的高級貨色,別說是漢江的波光粼粼,如果天氣好的話,在這裡甚至能看到25公里外的仁川市的入海口,跨越空間給人帶來的穿越感,自然是觀景臺始終遊人不絕的原因了。 金鐘國自然是沒有怎麼來過這裡,畢竟是公衆人物,哪能這麼隨隨便便的出入這種人流密集的公共場合呢?更何況他金鐘國在中年婦女中的人氣可不是說說而已的。
雖然看到望遠鏡很激動,恨不得自己先趴在望遠鏡上先睹爲快,但是自己現在畢竟不是一個人,自己還帶着一個孩子呢。
金鐘國將景山抱在胸前,然後用溫柔的聲音引導景山去正確的使用望遠鏡,而不是抓住望遠鏡晃悠來晃悠去,那可不是望遠鏡的正確使用方法。
不過不管金鐘國怎麼招呼,景山對於將自己的眼睛放在望遠鏡的目鏡上這種事依然是拒絕的,他只感覺這個東西擺弄起來很有手感。可以360度全方位的左右搖晃,但是位置卻已經被固定住不能移動,這樣新奇的玩具對於景山來說簡直是巨大的誘惑。
景山喜歡玩這個望遠鏡,金鐘國就只能任由着他玩兒,不然還能怎麼着?
許久之後,景山終於玩膩了這個沒什麼可玩性的望遠鏡了,隨手將望遠鏡拋棄了之後又坐在金鐘國的臂彎裡錘着自己的鼓。金鐘國一看這可高興了,也不在乎自己的胸口已經快被景山的小拳頭錘平了,趕忙趴在望遠鏡處認真的看了起來。
望遠鏡裡的世界相當的精彩,莫說是自己這沒怎麼來過63大廈的人,就算是大廈裡的服務員,在路過這個望遠鏡的時候也差不多會爲它駐足的。漢江景色,沒有哪個韓國人不會爲之傾倒的。
景山在這邊兒玩夠了,吵着就要到觀景臺的其他地方去,金鐘國也只好依依不捨的放下望遠鏡,帶着景山走到了另外一邊。
63大廈觀景臺的另外一邊是“藝術空間”,這裡主要是用來展出年輕漫畫家和藝術家的作品,每個季度都會有不同的主題,展品自然也不盡相同。每一次來,都會給遊客全新的體驗。然後還有觀景臺另外一側的蠟像館,70尊蠟像全部是出自著名蠟像藝術家鬆崎賢之手,蠟像真人大小,栩栩如生。
蠟像沒有什麼看頭,倒是漫畫自然吸引了景山的目光,這裡的漫畫除了臨時展出的漫畫之外,還有一面隔斷牆,上面掛着許多著名藝人,著名節目的宣傳海報的漫畫版。
景山拿着小肉手在那裡指指點點的,顯然這樣色彩斑斕的東西更能激起景山的好奇心和探索樂趣。
金鐘國看到景山對這些漫畫這麼感興趣,也自然是樂的悠閒,連忙抱着景山往漫畫跟前湊,一湊近漫畫,金鐘國便笑出了聲來。
景山感興趣的這幅漫畫不正是《家族誕生》的畫面嗎?
劉在石,大成,金秀路,尹鍾信,李孝利,金鐘國,李天熙,樸藝珍……
金鐘國心中有着無限的感慨。
漫畫中的李天熙和樸藝珍,臉上的笑容極其的燦爛,想想那個時候,不正是《家族誕生》最快樂的時候嗎?
李天熙和樸藝珍離開家族的《離別特輯》已經放送完畢了,而作爲新成員加入的樸海鎮和朴詩妍的《新生特輯》也已經拍攝完畢了。
新成員的加入,讓《家族誕生》多了一絲的新奇,但是卻又失去了一些不可名狀的東西。
金秀路在休息時總會一個人回到保姆車裡發呆,金鐘國在一旁將這些場景看在眼裡,但是也不知道該從什麼角度出發去安慰他。
(朴詩妍在焦恩俊版《寶蓮燈》裡飾演三聖母,滑稽,我看了10年寶蓮燈,這才發現原來三聖母居然是韓國人扮演的。恩,現在才發現原來口型是對不上的。)
再看看漫畫裡的自己,一身肌肉,卻只能乖巧的坐在李孝利的腳邊,李孝利一身貓女形象,笑容卻是那麼嬌媚。
而景山最感興趣的,自然是給自己當了一天爸爸的劉在石了,螞蚱似的綠色腦袋,招牌似的和煦笑容,雖然已經在漫畫的誇張下變了樣子,但是那付黑框眼鏡下的死魚眼卻沒有絲毫的走樣。
景山的小手不停的指點着自己的一日爸爸,臉上的笑容非常的燦爛,嘴角的口水都嘩啦嘩啦的留個不停,彷彿是看到了什麼好吃的東西。
“哎,景山啊,這個是在石爸爸,不好吃的。”金鐘國拿出溼巾給景山擦乾淨嘴邊的口水印,無奈的笑道。
“景山應該是因爲家裡的那個螞蚱玩偶,所以纔會感覺熟悉的。”張揚心中笑着猜測到。
在“藝術空間”逛了一圈,金鐘國便帶着景山來到了63大廈最暖心的地方,許願牆。
將景山放進嬰兒車裡,金鐘國拿起筆,在便利貼上寫上了自己對景山的祝福。
“to:景山
景山啊,我是第一次當爸爸,也是第一次一個人照顧小孩子,感謝你的寬容和理解,一路上笑顏不斷,給了爸爸巨大的心裡安慰。景山啊,你讓爸爸知道了,原來我也是能當一個合格的奶爸的。
景山啊,你是一個可愛,善良的小孩兒,未來一定要成爲像你在石爸爸那樣的人啊。
by:金鐘國”
藍色的字寫在粉色的甜甜圈形狀的便籤紙上,金鐘國將便籤紙貼在許願牆上後抱起景山來認真的將便籤紙上的字一字一句的給景山唸了出來。
景山只是覺得粉色的甜甜圈便籤紙長得很好看,很好玩兒,所以便伸出自己的小肉手不停的向前伸着,想要去夠一下那個粉色標籤,但是這一場景被金鐘國看在眼裡卻是非常的感動,笑着對景山說到:“景山啊,你是同意爸爸的話了嗎?哦,真是一個懂事的乖寶寶啊。”
“景山啊,你要成爲劉在石那樣的人啊。”
“哪怕是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