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房間中。

李世民笑道:“太沖,朕這個女兒,可是快被你寵到天上去了,再這樣下去,以後可就嫁不出去嘍。”

李道玄微微一笑。

“修道之人,婚姻之事隨緣便好。”

李世民調侃道:“那可不成,要是像你太沖一樣,都快而立了,卻還沒有成家立業,朕的耳朵,恐怕就要被皇后給嘮叨了。”

李道玄的笑容微微一滯。

好傢伙,莫名有一種前世被催婚的感覺。

“不聊這些,陛下,可是登州之糧已經運到了?”

李世民也收起了笑容,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不錯,如今萬事俱備,朕終於能放手一搏了!”

當年隋失其鹿,羣雄逐之,他帶領軍隊征戰天下,平定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等梟雄,受封爲天策上將。

可以說,大唐的天下,有一大半都是他打下來的。

然而玄武門之變後,突厥趁虛而入,兵臨長安,向來戰無不勝的李世民,終於品嚐到了渭水之盟的屈辱。

那日在渭水河畔,李世民望着突厥騎兵離去時蕩起的煙塵,聽着他們囂張而肆意的喊聲,心中便暗暗發誓。

終有一日,劍指漠北!

這一天,終於要到了。

“太沖,這是朕親自撰寫的對突厥的宣戰詔書,同時也是招賢令,號召天下英才從軍報國,你看看,寫得如何?”

李道玄接過詔書,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文字慷慨激昂,雄渾激盪,如江水滔滔,有金石之聲。

他注意到詔書的末尾故意留了一片空白,沒有加印,心中一轉,便猜到了李世民的想法,不禁微微一笑。

“陛下恐怕不僅是想讓我看吧。”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果然什麼都瞞不過太沖,朕確實有個不情之請。”

他指着最後的空白部分,道:“我大唐人人好詩,而太沖之詩才,朕向來欽佩不已,故而想請你寫下一首出征之詩,一來鼓舞將士,二來可振奮天下人心!”

那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讓李世民十分欣賞,還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等言,更是讓他常常吟誦,澎湃不已。

李道玄心中嘆了一聲。

看來自己這個文抄公的名頭是抹不掉了,只是借用了別人的詩,將來再還一份機緣便是。

他正要研磨。

“太沖且凝神作詩,朕親自爲你研磨!”

李世民提起衣袖,身爲帝王,竟然親自爲李道玄研磨,他毫無芥蒂,反而眼中露出一絲期待。

大唐人人好詩,他也不例外。

墨香緩緩飄起,李道玄提筆揮毫,寫下了一首記憶中的詩篇。

字跡如鐵鉤銀畫,縱橫之間,好似金戈鐵馬,有沙場之聲。

李世民輕聲讀着那首詩,眸光激盪,熱血上涌,連叫了三聲好!

他小心吹乾墨跡,像寶貝一樣藏好詔書,笑道:“明日,此詔便會傳遍天下,而我大唐,也會迎來一場舉世矚目的大戰。”

“是龍是蛇,就看這一戰了。”

他沒有再說話,而是對着李道玄深深鞠了一躬。

李道玄也對着他作揖行禮。

兩人的關係十分特別,既有君臣之義,又有朋友之情,甚至後者要遠遠大於前者。

在李世民的心中,深深地感激着李道玄。

他雖是皇帝,能給的卻無非是王權富貴,這些對太沖而言,並不是多麼重要。

但太沖給他的,卻是家國天下,盛世大唐。

得此良師益友,實爲大幸。

……

次日。

一紙詔書宣告天下,掀起了一場無形的風暴。

長安城,許多人擠在告欄旁,爭先恐後地伸長脖子,想看一眼詔書。

前面的人看得激動不已,熱淚盈眶。

“宣戰了,陛下……對突厥宣戰了!!!”

“原來前段時間,登州的蝗災還有瘟疫,全都是突厥搞的,那幫畜生,真是千刀萬剮都不爲過!”

“真的要打仗了?我聽說突厥的騎兵天下無敵,咱們能打贏嗎?”

“呵呵,我大唐亦有玄甲鐵騎,何懼之有?”

“就是,更何況我們還有國師呢!”

……

人們議論紛紛,氣氛熱火朝天。

後面的人聽得心急,喊着讓前面的人誦讀一下陛下的詔書。

“別急,我來讀一下給大家聽。”

一個白衣書生清了清嗓子,開始高聲誦讀,激情澎湃。

“自我大唐開國以來,夷狄八渡陰山,屢屢犯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我大唐邊民,有婦而無夫,有子而無母,其罪昭昭,罄南山之竹而無窮,決東海之波亦難盡……”

聽到這話,百姓們紛紛點頭,露出憤恨之色。

他們雖然生在長安,但對這種事情也沒少聽聞,而且當年渭水之盟時,長安城許多人的家底都被突厥人給搬空了。

白衣書生語鋒一轉。

“國師曾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然朕以爲,寇可往,我大唐鐵騎亦可往之!”

“朕欲揮師百萬,踏碎陰山,振天威以亂世,驅夷狄於黃沙,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家之威儀!”

白衣書生聲音一頓,而後眼中露出一絲快意,聲音鏗鏘有力。

“累累血仇,非滅國而不止,赳赳大唐,踏王庭方復還。此戰之後,我大唐之人,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此詔亦宣於萬國,復告四海之邦,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

“勿謂言之不預,且看今日夷狄。”

白衣書生讀得熱血激盪,恨不能立刻投軍報國。

百姓們也被這詔書中的氣魄和自信所感染,那蕩氣迴腸的文字,經過白衣書生充滿感情的誦讀,宛如一顆種子扎進了土壤中。

他們只覺得從未這般痛快過,那佝僂的身軀,不知爲何下意識地挺拔了起來。

“對了,詔書末尾,還有國師親筆所寫的一首詩。”

百姓們聞言目光一亮,連忙讓他念出來。

大唐人人好詩,就算是普通的布衣百姓,也會隨口吟上幾首前人的佳作。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唸到此,白衣書生深吸一口氣,終於誦出了最後一句。

“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樓蘭乃是漢時西域的一個國家,其國王十分貪財,屢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爲國立功。

昔日之樓蘭,便是今朝之突厥。

囂張跋扈的頡利可汗,也終將和貪得無厭的樓蘭王一般,葬身於黃沙之中!

此詩一出,頓時引得一片叫好。

讀書人自不必說,就算是普通的百姓,也對這種朗朗上口,又氣勢非凡的詩句十分喜歡,再加上國師李道玄的巨大名望,可以想象,這首《塞下曲》註定將迅速傳遍大唐。

“詔書中還說,號召天下的能人異士,前往陰山共伐夷狄,若有功勳,不僅能加官進爵,甚至還可以得到國師的指點和丹藥!”

人羣中,一些始終沉默不言的人,在聽到這句話後目光一閃,露出意動之色。

這些都是散修,他們未必對大唐有着多強的歸屬感,也不在乎金銀財寶,然而天師李道玄的親自指點,還有龍虎山的丹藥,卻讓他們心動不已。

尤其是前者,如今誰人不知,李道玄在登州連蝗神都殺了,已隱隱有天下無敵之威勢。

能得到他的一句指點,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大造化!

“格老子的,富貴險中求,道爺我停在陰神初期太久了,與其老死,不如拼上一次!”

一個灰鬍子老道士目光一閃,手掐印訣,悄然遁入地下,朝着陰山方向而去。

類似的事情不斷在各地上演。

有人是看了詔書後義憤從軍,也有人是受那首《出塞曲》的影響,想要效仿傅介子,奔赴異域,建立不世之功。

還有的則是遇到了瓶頸的修士,衝着李道玄的名頭去的。

總而言之,這一紙詔書,在大唐無疑掀起了一場風暴,並且越發聲勢浩大,如長風萬里,吹度玉門關。

……

陰山。

大將軍李靖站在點將臺上,赤色披風在風中飄舞,獵獵如旗。

只聽鏗鏘一聲劍鳴。

劍光照亮了他冷峻而堅毅的眼眸。

“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他劍指北方,那裡正是突厥王庭的方向。

“大唐,出征!”

轟!

無數大唐士兵從營寨中魚貫而出,列陣整齊,軍容肅穆,步履行踏間如戰鼓轟鳴,讓腳下的大地都在顫動。

十萬男兒齊佩甲,青天白日皆唐旗!

衛國公李靖大將軍統帥三軍,拔營向突厥挺進,他堅毅的眼眸顯得格外銳利,陽光照在他以三日未脫的金甲上,光芒耀眼,熠熠生輝。

李靖並未選擇夜間行軍,他毫不避諱突厥的探子,甚至有些大張旗鼓,耀武揚威。

漫山遍野的唐軍多如牛毛,其中還有着一萬玄甲鐵騎,不論是將士還是戰馬,都披上重鎧,軍威赫赫,若是衝殺起來,絕對是戰場絞肉機。

實際上不止李靖所率領的中軍,幷州都督英國公徐世績爲通漠道行軍總管,由東路率軍直接進攻東突厥腹地,華州刺史霍國公柴紹爲金河道行軍總管,在西路順黃河前進。

禮部尚書任城郡王李道宗爲大同道行軍總管,從靈州往西北挺進,檢校幽州都督衛孝傑爲恆安道行軍總管,鎮守燕雲地區防止突厥軍隊東逃,靈州都督薛萬淑爲暢武道行軍總管,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監視突利可汗。

二十萬大軍兵分六路,劍指突厥,皆受李靖節度。

大唐,這頭沉默了十五年的巨龍,終於第一次睜開了眼眸,露出了鋒利的獠牙。

萬國震驚。

他們本以爲突厥是世間最強大的國家,大唐的宣戰書,無疑是個笑話,要不了多久,大唐就會兵敗。

然而驀然回首,卻發現大唐早已不是當年的大唐。

這個國家養出了二十萬精兵悍將,而且絕非濫竽充數,軍威之盛,如烈烈大日,普照八方,讓人難以直視。

再加上國師李道玄這位當世絕頂,能夠在人間斬神的存在,大唐的整體實力,已經凌駕於諸國之上,唯有突厥才堪與之爭鋒。

所有人都知道,大唐與突厥的這一戰,將決定誰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

萬衆矚目。

……

漠北,萬里黃沙。

一道窈窕的身影在黃沙中慢慢浮現,穿着一身黑白色勁袍,腰間繫着根普普通通的青帶,卻將那纖細的腰肢修飾得恰到好處。

她手中提着一口烏鞘長劍,烏黑的長髮綁成高馬尾,瀟灑幹練,英姿颯爽。

最詭異的是,隨着狂風過境,黃沙飛舞,她的勁袍在風中飄蕩,露出姣好的身段和修長筆直的雙腿,但風中的黃沙卻無法靠近她三丈之內。

似有股無形之劍氣,將砂礫斬成了粉碎。

氣候乾燥,女人用黑布將臉裹住,只露出那雙英氣逼人的眼睛,眸光湛然如劍,清澈如虹。

不知走了多久,她突然停下了腳步。

女人的眼睛變得烏黑而深邃,其中夾雜着一絲清亮的劍芒,遙望着東南方。

“殺伐之氣沖天而起,這是有大軍列陣,大戰將啓,我離開的這些年,大唐又陷入了戰火之中嗎?”

她沒有猶豫,轉身便朝着那個方向走去,徐徐而行,柔軟的黃沙中卻沒有一個腳印。

“駕!”

地面震動。

遠處幾十個突厥騎兵正在追趕着三個人,他們一個看起來像白面書生,手中拿着一把摺扇,一個五大三粗,鬚髮旺盛,還有一個竟然是個和尚。

嗖!嗖!嗖!

突厥士兵擅長騎射,數道箭矢朝着三人射去,準頭極高。

但那三人皆武藝不凡,如腦後生眼,在奔逃中一一躲過,雖然有些狼狽,但總算保住了性命。

只是兩條腿畢竟跑不過四條腿,最後面的那個白衣書生被突厥騎兵追上,他滾在地上躲閃,卻還是被一刀砍傷了肩膀。

眼看就要命喪黃泉,他卻突然聽到了一聲劍鳴。

如崑山玉碎,鳳凰清啼!

那漫天的黃沙彷彿都靜止了,天地被無形的劍氣所淹沒,連日光都黯淡了下去,只剩下那抹令人驚心動魄的劍光。

噗通!噗通!

那些剛剛還不可一世的突厥騎兵紛紛倒下,精鐵製成的盔甲全部被斬碎,瞳孔圓睜,似是還沉浸在那驚豔的劍光中。

一劍破甲八十六!

在白衣公子震驚不已的目光中,一道曼妙而修長的身影從黃沙中緩緩走出,身姿挺拔,英氣逼人,尤其是那雙彷彿藏着劍光的眼眸,凌厲之餘,卻又有種難以言喻的魅力。

女子摘下遮面的綢布,露出一張三分英氣,七分俊俏的面容。

修眉如劍,凝眸似星,正俯瞰着那躺在地上的白衣書生,聲音清越動人。

“貧道太薇,爾等可是唐人?”

……

第496章 洛陽白馬寺,詭異上陽城第305章 上清大洞真經第115章 鬼修之法第442章 佛門三寶,西天取經第19章 蛇妖現形第394章 袖裡白龍,琴音攔路第652章 滿城風雨動,一襲青衣來第693章 神宮真相,番蟒吞天龍第502章 淨明劍仙,佛說彌勒下生經第443章 道觀算姻緣,一字壓鬼神第76章 神通妙用第18章 曾經天上三千劫第622章 黃庭四層,太沖成仙!第424章 仙人賜寶,黃石天書第277章 送子觀音廟,五雷養元功第489章 起死回生,紫霞仙衣第629章 玄功三轉,楊戩傳刀第573章 火焚風伯,箭殺雨師!第446章 洞天神眼,皇后之死第643章 青城山下白素貞第258章 驚人的猜測第467章 朕得太沖,可無憂矣!第368章 師姐的試探第16章 紅衣脫困第379章 特殊的“求雨之法”(爲宗師修真的第334章 水底白蛇,徐州城的傳說第278章 白衣觀音,菩薩千相第459章 玄陽五火陣,真水顯神威第490章 豐厚獎勵,多寶道人李道玄請假第150章 雷法神威,楊廣現身第422章 太宗贈美酒,一罈一百年第626章 兜率仙宮,九轉金丹請假第213章 冥河水底,度朔神山第305章 上清大洞真經第506章 他們便是大局第670章 幕後真兇,驚人反轉第603章 花燈奇緣,閬中神醫第700章 將軍破敵營,白衣遮蒼天!第59章 四九天雷第606章 九葉參王,食之成仙第375章 須彌山神印第387章 搬山 卸嶺 砸天神!第447章 萬壽宮中洗神劍,長江水底斬蛟龍第331章 平生唯愛三尺劍第544章 人未至,劍已殺敵!第707章 採蓮一念起,頓覺天地寬第256章 神通魘禱,槐妖之林第418章 料得天上仙人,亦不過如此第472章 五雷養元功,突破!第449章 雨夜生龍嗣,搖鈴喚鬼神第573章 火焚風伯,箭殺雨師!第728章 養劍三萬年,只在今朝!第558章 掌生雷紋,半仙之體!第456章 怒斬無支祁!第457章 吞雷煉體,神水玄冥第294章 師徒妙計,強敵將至第678章 李道玄再試雲雨情,從此我爲採蓮人第566章 劍道精進,神弓鍛體第168章 西河斬龍千古事,月夜行舟坤道來第415章 青衣驚金殿,杯酒救蒼生第402章 潛龍勿用,三樂贈寶第94章 太乙天罡劍訣第499章 處子有孕,佛入腹中第404章 師徒同娶,風流快活第596章 天庭府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第190章 千般妙法,皆可降魔(爲拯救華語樂第353章 公主贈糕,夢中龍吟第371章 醉罷狂歌將進酒,醒後不知日月顛第311章 養龍秘術第330章 龍門仙會,摩羅在長安!(爲長老修第263章 破局之法,天劫之眼第38章 龍虎金丹第94章 太乙天罡劍訣第679章 地仙之境,天仙道基第446章 洞天神眼,皇后之死第182章 不良人的邀請,算盡乾坤第600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724章 神佛如雨落,青燈照故人第695章 昭陵掃墓人,斬首狄仁傑第138章 洞中驚魂,多出的腳步聲第655章 殺穿靈山,拳壓聖佛請假第250章 娘娘的畫,天罡伏魔第371章 醉罷狂歌將進酒,醒後不知日月顛第431章 散財童子小長樂第361章 圖窮匕見,溫柔鄉里藏殺機第354章 巨猿奮起萬鈞棒,龍虎二將守玄關第28章 陳紫玉第291章 雷法寶典,收穫神功第570章 有情之劍,尋找師母第660章 恭送陛下!第423章 封神已定,神女現真身第704章 無量量劫,封神真相第364章 洪水滅世,劍誅齊王(月初求票)第196章 三尖兩刃刀!第170章 三界葫失而復得,御龍氏千年密辛第700章 將軍破敵營,白衣遮蒼天!第138章 洞中驚魂,多出的腳步聲
第496章 洛陽白馬寺,詭異上陽城第305章 上清大洞真經第115章 鬼修之法第442章 佛門三寶,西天取經第19章 蛇妖現形第394章 袖裡白龍,琴音攔路第652章 滿城風雨動,一襲青衣來第693章 神宮真相,番蟒吞天龍第502章 淨明劍仙,佛說彌勒下生經第443章 道觀算姻緣,一字壓鬼神第76章 神通妙用第18章 曾經天上三千劫第622章 黃庭四層,太沖成仙!第424章 仙人賜寶,黃石天書第277章 送子觀音廟,五雷養元功第489章 起死回生,紫霞仙衣第629章 玄功三轉,楊戩傳刀第573章 火焚風伯,箭殺雨師!第446章 洞天神眼,皇后之死第643章 青城山下白素貞第258章 驚人的猜測第467章 朕得太沖,可無憂矣!第368章 師姐的試探第16章 紅衣脫困第379章 特殊的“求雨之法”(爲宗師修真的第334章 水底白蛇,徐州城的傳說第278章 白衣觀音,菩薩千相第459章 玄陽五火陣,真水顯神威第490章 豐厚獎勵,多寶道人李道玄請假第150章 雷法神威,楊廣現身第422章 太宗贈美酒,一罈一百年第626章 兜率仙宮,九轉金丹請假第213章 冥河水底,度朔神山第305章 上清大洞真經第506章 他們便是大局第670章 幕後真兇,驚人反轉第603章 花燈奇緣,閬中神醫第700章 將軍破敵營,白衣遮蒼天!第59章 四九天雷第606章 九葉參王,食之成仙第375章 須彌山神印第387章 搬山 卸嶺 砸天神!第447章 萬壽宮中洗神劍,長江水底斬蛟龍第331章 平生唯愛三尺劍第544章 人未至,劍已殺敵!第707章 採蓮一念起,頓覺天地寬第256章 神通魘禱,槐妖之林第418章 料得天上仙人,亦不過如此第472章 五雷養元功,突破!第449章 雨夜生龍嗣,搖鈴喚鬼神第573章 火焚風伯,箭殺雨師!第728章 養劍三萬年,只在今朝!第558章 掌生雷紋,半仙之體!第456章 怒斬無支祁!第457章 吞雷煉體,神水玄冥第294章 師徒妙計,強敵將至第678章 李道玄再試雲雨情,從此我爲採蓮人第566章 劍道精進,神弓鍛體第168章 西河斬龍千古事,月夜行舟坤道來第415章 青衣驚金殿,杯酒救蒼生第402章 潛龍勿用,三樂贈寶第94章 太乙天罡劍訣第499章 處子有孕,佛入腹中第404章 師徒同娶,風流快活第596章 天庭府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第190章 千般妙法,皆可降魔(爲拯救華語樂第353章 公主贈糕,夢中龍吟第371章 醉罷狂歌將進酒,醒後不知日月顛第311章 養龍秘術第330章 龍門仙會,摩羅在長安!(爲長老修第263章 破局之法,天劫之眼第38章 龍虎金丹第94章 太乙天罡劍訣第679章 地仙之境,天仙道基第446章 洞天神眼,皇后之死第182章 不良人的邀請,算盡乾坤第600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724章 神佛如雨落,青燈照故人第695章 昭陵掃墓人,斬首狄仁傑第138章 洞中驚魂,多出的腳步聲第655章 殺穿靈山,拳壓聖佛請假第250章 娘娘的畫,天罡伏魔第371章 醉罷狂歌將進酒,醒後不知日月顛第431章 散財童子小長樂第361章 圖窮匕見,溫柔鄉里藏殺機第354章 巨猿奮起萬鈞棒,龍虎二將守玄關第28章 陳紫玉第291章 雷法寶典,收穫神功第570章 有情之劍,尋找師母第660章 恭送陛下!第423章 封神已定,神女現真身第704章 無量量劫,封神真相第364章 洪水滅世,劍誅齊王(月初求票)第196章 三尖兩刃刀!第170章 三界葫失而復得,御龍氏千年密辛第700章 將軍破敵營,白衣遮蒼天!第138章 洞中驚魂,多出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