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翻譯體和張作霖

在日俄戰爭結束一週年的1906年7月份,隨着東三省行政劃分的明確,旗民二重製的取消,各省各府各直隸州的新政機構逐步完善,各地官員的到任,東三省作爲大清帝國某種意義上的自治特區和外國關係的重新確立,新政法律的逐步完善,東三省新政開始逐漸進入一個穩定上升到新階段。

同樣的,宋彪和舒萱小姐的交往也在一個穩定上升的階段,他們之間的來往更像是高中生的那種男女同學友誼,想戀愛,還沒有正式戀愛,彼此都有一些說不出的顧忌。

如果以三壘來計算,那連第一壘都還沒有突破,這個速度對宋彪而言絕對算是龜速匍匐前進。

宋彪的心思肯定是不太純潔的,他還很難確定舒萱是否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那個女子,而舒萱則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事情,她更多的擔心還是宋彪身爲東三省地區領導人的那種特殊身份和地位。

所以在這個複雜的階段,宋彪和舒萱之間的大部分來往都是公事,或者是交流文學,以及英文學習。

鑑於長期要和英美打交道的現實,宋彪一直在努力的抽搐時間學習英文,而他的兩位英文老師分別是李恩富和舒萱,和舒萱在一起,他們也經常談論歐美文學和詩歌。

舒萱這段時間一直在努力的想要翻譯沃爾特.惠特曼的《草葉集》,但以她的才華。翻譯這樣的詩歌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宋彪一直在鼓勵,但也能感覺到舒萱還缺乏這樣的文學功力,這不僅要有非常好的英文詩歌鑑賞能力,也更需要第一流的國學功底,雖然舒萱是儘可能地採用白話文的方式翻譯,可在這個過程中要考慮押韻和白話文的美感問題。這就顯得更難。

宋彪的一個直觀感覺是舒萱口讀的《哦,船長,我的船長》英文原版所擁有的詩歌韻味。在她辛苦翻譯的白話文詩稿中,差別是非常之大的。

這讓宋彪和舒萱都感到一絲的氣餒,可宋彪還是在鼓勵舒萱繼續嘗試下去。

在這個並沒有太多事務要忙的上午。宋彪直到十點鐘以後纔會接見吉林省右路巡防營統帶張作霖,在早操結束後,他就很有趣的利用這段時間的閒暇,在辦公室的窗戶前輕聲朗讀着舒萱再次翻譯的《哦,船長,我的船長》新稿。

在經歷了幾次的苦難嘗試後,舒萱依然沒有放棄在押韻上的努力,但也聽從了宋彪的建議,將精力更多的側重於原意的完整表達和詩歌情感的精準翻譯。

哦,殷紅的鮮血宣泄流淌;

我的船長躺在那冰冷的甲板上;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卻;

哦,船長,我的船長,起來吧。請聽那鐘聲;

起來,旌旗爲你招展;

起來,號角爲你長鳴。

……

舒萱送來的新翻譯稿讓宋彪在輕聲的閱讀中感覺到了特殊的一種美感,相比前兩次的翻譯稿,舒萱將最初的“鮮血泄流”改成用“流淌”來結尾,雖然單詞的意思變了。卻抓住了一個新的押韻詞根。

至少在宋彪看來,這樣的翻譯已經非常完美,不可能有比這更好的中文翻譯了。

驚喜的連續閱讀幾遍後,宋彪難以抑制內心中的高興之情,迫不及待的拿起電話給身在文工團的舒萱打過去,剛一接通,他就急切的讚揚道:“這一次翻譯的很好啊,我覺得特別好!”

舒萱也是剛到文工團,聽到這樣的讚美自然是非比尋常的高興,笑道:“真的嗎?”

宋彪讚道:“是啊,確實是非常好,如果都能有這樣的水平,我覺得我們可以出版這本翻譯詩集,這是很重要的事,這或許是中文現代詩歌的一個重要的起點。”

舒萱微微一怔,又笑道:“您可別這麼說,我會感到壓力更大的。”

宋彪想了想,正要重新安慰她,舒方德匆匆敲門進來,和宋彪彙報道:“軍座,吉林省右路巡防營統帶張作霖已經提前到了軍部機關,您是否要現在接見他,還是讓他等到十點鐘?”

宋彪側過臉看了一下時間,發現纔是早上八點鐘,張作霖早來了整整兩個小時,但宋彪在這兩個小時裡也沒有其他的安排,今天是週末,宋彪特意讓舒方德和秘書局那邊少安排工作,讓他可以有時間停下來思考和休息。

宋彪將話筒捂住,和舒方德吩咐道:“那你就讓他進來吧,告訴他,我只給他一刻鐘的時間,想清楚要說什麼再來見我,不要浪費我的時間。”

舒方德微微頷首,這就匆匆離開了辦公室。

宋彪則繼續和舒萱說道:“我覺得翻譯沃爾特.惠特曼的詩歌會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這需要幾年的長期努力,你不要着急,一首首的翻譯,慢慢斟酌,就像是自己在重新創作一般。”

舒萱很有志向的嗯一聲,也有點忐忑的問道:“你會一直幫我吧,做我的第一個讀者?”

宋彪很肯定的答道:“當然,這是我們的共同志向啊!”

也許很多人都用過這種招數親近文藝型美女吧。

當然,宋彪肯定不算屌絲。

身家過億的男人,身爲東三省總督,擁有數萬人的鐵軍,這還算是屌絲就真沒有天理了。

宋彪對現代詩歌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寧肯在軍營裡和大家一起練習射靶,或者是出去打獵,也不想浪費時間在這種詩歌上,可他確實很高興能鼓勵舒萱小姐在這方面能有所成就,能在中國近代詩歌和文學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所以,宋彪絕無欺騙性質的用了“共同志向”一詞。而非“共同愛好”。

舒萱還是繼續問他:“《自我之歌》的新譯文,您看了沒有,作爲更具有現代自由民主思想的詩人,我覺得《自我之歌》比《船長》更有強烈的自由民主意志呢。”

宋彪笑道:“我剛看完前面這一首就迫不及待的給你打電話了,後面還沒有看,等下……!”

他說這話的同時就將《自我之歌》的新譯稿翻出來,大致瀏覽了一遍。相比此前的兩個翻譯版都要更粗曠一些,對一個女孩子來說,想要把握這種自由奔放的思想和情感是很困難的。而舒萱應該說是做的非常好。

宋彪一貫覺得很多事情重點在於開啓先河,而非實際的水平。

正如嚴復翻譯的《國富論》稀爛無比,因爲他對國家稅務和財政體系缺乏基礎的瞭解。裡面還夾雜了四成的私貨,包括《天演論》的翻譯也是如此,而嚴復之名就在於他開啓了這個先河。

作爲開啓先河之作,宋彪至少覺得舒萱的《草葉集》中文翻譯版本是非常耐讀的,經得起時間的推敲。

將新的《自我之歌》看了一遍,宋彪正要說話,外面就傳來一陣倉促的腳步聲,舒方德隨即就將張作霖領進了辦公室,在推開門後,身穿着四品武官官服的張作霖匆匆上前拍袖參拜。低着頭道:“卑職張作霖見過總督大人!”

宋彪擡起眼簾仔細看了對面的張作霖一眼,這位未來的東北王正是三十而立之時,在東三省的土匪大潮中,他是極少數能夠抓住機會崛起爲王的人,他的運氣是如此之好。比他更大的土匪,距離招安只有一步之遙的馮麟閣已經被宋彪的東北新軍不留情的徹底剷除,他卻依靠增韞的庇護在吉林找到了立足之地。

宋彪眼前的這位張作霖身材不高而精瘦,看起來溫文爾雅的更像是一個讀書人,怎麼也看不出土匪的架勢和出身,或許。這就是張作霖和同時代的大土匪們最爲不同的一面。

宋彪稍稍的多看了張作霖幾眼,這才吩咐道:“坐吧,我打完電話再和你談事!”

張作霖謹小慎微的匆忙答道:“在總督大人面前,卑職哪裡有入座的資格,卑職還是站着答話吧!”

宋彪再看了張作霖一眼,眼神裡並沒有半點的好感和通融之意。

陪同在旁的秘書處主任兼參謀副官舒方德這才和張作霖說道:“張統帶,在軍座這裡沒有你想和不想的事,也沒有你認爲合適和不合適的事,軍座讓你坐,你就坐,讓你站,你就站,讓你跪,你也得跪着,這就是規矩。”

聽了舒方德這麼一說,張作霖只覺得心裡一寒,背脊冰涼,匆忙應諾道:“卑職謝過總督大人賜坐!”

舒方德默默的冷笑一聲,這就讓勤務兵將椅子提上來,讓張作霖坐在西側靠牆的位置上,而舒方德則繼續站在東側陪同。

聽到辦公室裡的對話聲,舒萱陪着小心的問宋彪道:“您那邊有事吧?”

宋彪嗯了一聲,繼續低下頭再翻看了譯稿一眼,道:“這篇新譯稿也不錯,行,中午吃飯的時候再找你談一談吧,反正我覺得是很好的。我這邊有點事,你先忙吧!”

“好的!”

聽到了舒萱的答覆,宋彪這才放下電話,順手就將詩稿交給舒方德道:“舒萱的新譯稿,比前面好很多,你也看看吧!”

舒方德既是高興,也繼續很慎重嚴肅的點着頭,道:“多謝軍座關心。”

宋彪還是簡單的嗯了一聲,這才和張作霖問道:“我一直聽人說你在吉林巡撫增韞大人的支持下暗中擴軍,如果我沒有記錯,兩個月前,我已經派人通知你,我當時怎麼說來着的?”

張作霖悄然一凜,全身發寒,剛坐下來沒有片刻就又忍不住的起身拜伏道:“卑職知罪,還請總督大人饒命,只是吉林本地匪盜猖獗,左路營兵力不足以平匪,又有朝廷嚴令,所以纔不得不改剿爲招,將幾路土匪招安爲兵,納入卑職麾下效力。卑職本也無心擴兵,實在是上命難違,還請總督大人明察秋毫!”

宋彪冷冷的不答話,過了一會兒才問舒方德道:“我當時讓你怎麼去傳話的?”

舒方德簡短的答道:“軍座。您讓卑職給張統帶傳了一句話很通俗的話,說是‘不要給臉不要臉’!”

宋彪這才冷笑一聲,和張作霖問道:“張統帶,我的眼睛不瞎,耳朵不聾,在你那邊也有一些是我的人,所以我還是很清楚你那邊的情況。三月份的時候。你不過是五個營,總計五千七百人的規模,如今不過三個月。你已經有了七個營,接近一萬人的兵力規模。怎麼,想造反。還是想要和我的東北新軍開戰,或者是真心不給我臉面?”

張作霖汗如雨下,寒戰之中顫慄答道:“總督大人,卑職實屬冤枉。實乃是東三省各路匪衆都知道東北新軍即將二次剿匪,重點就在吉林,大家紛紛想要另尋一個出路,這纔不停的想要接受招安,往日的各種條件都不要了,只求保命而已。增韞巡撫大人爲求安穩,以免逼急土匪。這才同意招安。右路巡防營因已經停建,各府警務局又拒絕接收匪衆招編之事,這便只能全部安置在卑職的左路巡防營。卑職就算是有一萬個膽子,那也不敢違背總督大人之命,如今兵力雖多。實則也是一時之計,巡撫大人也在另外尋思良策,以便能安置這些匪衆。”

宋彪還是冷笑。

這種事說起來都是各種理由,但宋彪相信張作霖和增韞都有暗中擴充兵力的計劃,清政府也給了增韞不少支持,此前早已做了東三省財政自立的規定。可清政府還是給增韞和吉林省一筆不小的軍餉,幾乎都用於張作霖的左路巡撫營。

宋彪不是那麼好說話的人。

奉天巡撫蔭昌和黑龍江巡撫程德全就算都是老實人,他們兩位一概停辦了巡防營,將巡防營務之事統交給宋彪總督衙門之下的防務局統管,兩省巡防營就地撤銷,改爲各府巡防支隊和各縣的巡防大隊,每支隊編制爲六百人左右,巡防大隊編制則在三百人左右。

吉林省巡撫增韞就不聽話,確切的說是增韞兩邊爲難,一邊是朝廷大員秘密通知他,讓他在東三省務必維持一定的兵力規模,另一邊則是得罪不起宋彪。

蔭昌雖然也得到了這樣的密令,可他是在宋彪的眼皮底下,又深知宋彪的底線就是嚴控軍隊,所以也就以身在奉天不宜輕易得罪宋彪和東北新軍爲由,將這個密令推脫掉。

宋彪是知道清政府中央朝廷在背後玩詭計,可他一貫是靠實力說話的人,根本不打算和清政府玩陰招,直接就用實力打碎清政府的那點不切實際的想法。

張作霖是個極其擅長察言觀色的人,一看即知宋彪根本不接受他和增韞早就想好的這些推辭之說,心裡更加焦急。

此時的張作霖就更爲擔憂,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和辯解,他雖然知道自己暗中擴兵不會讓宋彪高興,可他尋思自己畢竟是吉林巡撫增韞的親信,而增韞又深得朝廷信任,宋彪怎麼也不至於直接將他給搞了吧?

結果猜錯了。

宋彪這一次讓張作霖過來,就是要直接下令將張作霖的左路巡撫營裁撤掉。

宋彪的這間軍長辦公室裡一陣沉默無聲,此時的張作霖已然是冷汗如雨,額頭豆大的汗粒緩緩滑落,內心裡有着太多說不出的害怕和恐懼,他在臨行之前特地和增韞商量過,兩人都猜想不會有太多的事,頂多就是在叮囑一番,甚至是拉攏。

增韞提到宋彪可能拉攏張作霖時,張作霖還拍着胸脯保證只會聽朝廷和增韞的,這讓增韞無比寬慰,明確表示會繼續向朝廷表奏提拔張作霖。

宋彪淡漠的喝着大茶缸裡的武夷山紅茶,繼續看着舒萱小姐的翻譯稿,並和惠特曼的英文原版對照,他冷靜的沉浸在這種奇妙的氛圍裡,感嘆着沃爾特.惠特曼的自由歡呼和縱情的歌唱,也嘲諷着增韞和張作霖的給臉不要臉。

翻了兩頁詩稿,宋彪才輕描淡寫的和張作霖吩咐道:“三省巡防營都已經撤銷了,就你還賴着做什麼?原本看你們巡撫大人還算是識大體之人,想給他留點臉面。也派人通知你了,誰知道你是給臉不要臉。回去告訴增韞,別指望用陰謀詭計和官場上的那些芝麻規矩跟我折騰,朝廷在關內是一套制度,在關東又是一套。東三省是我說了算的地方,我今天就說一句話,你的巡防營撤了。要是你還想繼續給朝廷當官,那就去關內混去,在這裡和我過不去。自然也就沒有你混事的地方。要是連你這樣的都能仗着手裡有日本人支持的幾千杆洋槍就敢和我對着幹,我這個東三省總督還怎麼當?”

張作霖大驚失色,匆忙再拜倒道:“大人饒恕啊。卑職知錯了,以後必當跟着大人,絕不敢再和關內有半點瓜葛!”

宋彪冷淡的看了看張作霖,問道:“你覺得我會再給你第二次機會嗎?”

張作霖面如死灰,垂頭喪氣的想了想,才道:“大人,我們這些人都是鬍子出身,從良不易。此事全賴我不知道好歹,還請大人給其他弟兄一條活路,他們都是有家有小的人。就是想找一個生計!”

宋彪道:“東三省這個地方想要找個生計,在哪裡找不到?當鬍子殺人容易來錢快,沒王法,人人都想幹,我要是這裡給一條活路。那裡給一條活路,豈不是縱容別人都去當鬍子等我招安?要活路容易,一週之內,你將所有部隊都給我拖到鐵嶺等我收編。我在延吉、丹東兩地要設置建設兵團,在其餘各地都要開設軍墾農場,半軍半民。閒時墾荒重地,忙時負責驅逐朝鮮荒民。你帶一個巡防支隊去金州當警務局提調,協助知州秋銅孚大人管轄金州。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了。”

張作霖這才鬆了口氣,當即謝恩道:“多謝大人寬恕。”

宋彪考慮了片刻,再和張作霖道:“我對你的印象已經很差,希望你自己注意一點,做人做事要講究點分寸,再讓我這麼不高興,我怕你沒有機會活着離開東三省。至於增韞那裡,你告訴他,敬酒不吃吃罰酒的人還真是不少,別給自己找不痛快,我這個人眼裡一貫是揉不得沙子,他要是不想幹,自己和朝廷請命調離,我另外安排一個真正能爲朝廷辦理新政,而不是專門在我背後拖後腿的。”

張作霖連連點頭,他倒是想說“增韞大人也是被朝廷所逼迫,萬般無奈”,可覺得自己至此地步,哪裡還有機會給別人說情。

此時的宋彪則不再說話,快速的將舒萱小姐的詩稿都翻閱一片。

等了等,舒方德才和張作霖說道:“張統帶,你可以回吉林了。”

咂!

張作霖痛苦的領了命,這就在警衛營士兵的陪同和監督下退出宋彪的辦公室,離開軍部機關,此時的他恨透了自己的愚蠢,也恨透了宋彪,可他沒有辦法,在宋彪的強大實力面前,即便他有萬把號人的部隊也根本不敢和宋彪對着幹。

直到這一刻,他才忽然意識到自己跟着增韞暗中擴兵的想法到底有多傻。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如此,總有人喜歡找不痛快,可他並沒有意識到宋彪將他派往金州倒是另有一番“重用”,而且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重用”。

在東三省新政開啓和東三省開放之後,東三省的外國公民日漸增多,因爲俄國國內的政治和治安都不穩定,經濟嚴重萎縮,大量的俄國人前往東三省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緊隨其次的則是日本人。

日本的經濟情況並不比俄國好到哪裡去,因爲揹負了鉅額外債,國內金融緊縮,實際情況相比俄國要更遭一些,很多日本人都被迫遷往旅順、大連等地尋找新的機會,投資、從事教育工作和熟練技工是日本國民在東三省的主要人羣,可在此之外也有大量的日本浪人。

其實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後就已經不斷有大量的日本浪人涌入東三省,日俄戰爭結束後,日本政府也掩飾性的報喜不報憂,通過各種手段繼續在國內將日俄戰爭宣揚成一種勝利,日本右翼涌入東三省的規模隨之不斷擴大。

這些日本浪人少部分是充當日本在東三省企業的保衛人員,大部分是靠右翼組織的資金在東三省活動,刺探情報,聯繫土匪武裝,從事非法貿易。

最讓宋彪不能容忍的是這些日本浪人繼續在中國以戰爭國自居,根本不將東三省和各國達成的《大清國東三省地區和俄法英日德五國協約章程》,以及《東三省外國公民管理條例章程》放在眼裡,在國內都已經不能持有武器的他們,在東三省繼續持有大量非法武器,特別是武士刀,經常破壞地方治安,也不將東三省地方治安的警務局和地方官員放在眼裡,肆意辱罵和欺壓中國人,完全將東三省視作和朝鮮一樣的日本殖民地。

在旅順,日本浪人已經猖獗到了一定程度,可惜宋彪管不到,而這些日本浪人正在通過各種途徑向着東三省其他地區滲透,情況最嚴重的就是金州、普蘭店等地,在遼陽、海城、奉天的日本浪人總數也在數百人的規模,前幾日,甚至有日本浪人明目張膽的闖入軍部營區刺探情報。

宋彪最初鑑於和日本有一定的特殊合作,也簽訂了密約,就通過正式渠道要求日本對這些浪人給予懲治,並且言令各地警務局收繳日本浪人的武器,這段時間又鬧出了不少衝突事件。

此時的宋彪已經只能是下手更狠了。

他必須嚴重的告誡日本,在東三省根本沒有你們放肆的餘地,如果你們政府管不了右翼組織,那就只能交給我來管。

等張作霖到了金州上任之後,宋彪就會告訴張作霖到底該如何強硬的對付日本浪人,金州是東三省開發的重點地區,這裡是絕對不能亂的。

第119章 去文工團吧,舒萱妹子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93章 遼陽會戰(二)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136章 秋瑾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229章 親自操刀第246章 文萊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135章 配股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35章 投奔俄軍第171章 恭賀革命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246章 文萊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193章 戰略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302章 父子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245章 下南洋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254章 MB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215章 震旦第309章 在全州第309章 在全州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254章 MB第66章 再回牛家堡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209章 漢武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15章 劉銅炮的陰招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4章 殺人越貨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171章 恭賀革命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180章 蜀道難第141章 安奉軍而不亂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309章 在全州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52章 201S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201章 王永江第71章 軍餉制度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222章 功成身退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104章 東三省鐵路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165章 和談第152章 蒙匪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218章 婉婷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
第119章 去文工團吧,舒萱妹子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93章 遼陽會戰(二)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312章 想象一下第323章 不精彩的高明第136章 秋瑾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229章 親自操刀第246章 文萊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之前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237章 世界華商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135章 配股第307章 導彈反擊(二)第139章 日本之尷尬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35章 投奔俄軍第171章 恭賀革命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246章 文萊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193章 戰略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302章 父子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245章 下南洋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254章 MB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華兒女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216章 坦克,坦克第292章 最富與最窮第215章 震旦第309章 在全州第309章 在全州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82章 海軍,超越第254章 MB第66章 再回牛家堡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209章 漢武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41章 去吧,黑溝臺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15章 劉銅炮的陰招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4章 殺人越貨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171章 恭賀革命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180章 蜀道難第141章 安奉軍而不亂第167章 天下亂了第268章 中國信守承諾第47章 剋制日軍的大屠殺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309章 在全州第251章 印尼風波第252章 201S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156章 宣統年會第186章 華皇訓政第44章 預備隊中的預備隊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154章 兔子、王八和獨裁者第201章 王永江第71章 軍餉制度第84章 多一技防身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222章 功成身退第86章 進攻,右翼之右第104章 東三省鐵路第211章 最忌諱的那場大屠殺第177章 統一,再統一,宋教仁第165章 和談第152章 蒙匪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218章 婉婷第332章 古列斯坦王宮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140章 日本就是個悲劇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74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上)第290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337章 最孬,沒有之一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