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

在整個亞盟的建立過程中,帝國委派中央軍情部和中央情報總局負責全程的保密協議,各成員國知情的人極少,即便如此,英美法日等國事先還是知道一些關於中國在同伊拉克等國協商組建軍事同盟的消息,只是具體情況如何,各國都不是很清楚。

真正的《亞盟聯合聲明》公佈之後,英美法日各國都極其震驚恐慌,亞盟是一個令各國震驚的方面,真正最令各國驚恐的毫無疑問是亞洲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這一組織直接將其他國家排斥在外。

原本在同等關稅的情況下,歐美就很難同中國競爭,關稅還存在差距,那就更加難以競爭,如果說英美尚能勉強接受這一組織的存在,日本則完全不能接受。

在亞盟成立的第二日,日本新上任的首相岡田啓介就代表日本政府發出了嚴重警告,認爲這是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將其他國家隔絕在外的行爲是危險的,很可能引發新的戰爭,並且譴責中國通過這種組織壟斷在亞洲的殖民利益,有違門戶開放精神,日本堅決對此予以反對,希望被中國挾持加入該組織的成員國權衡利弊,不與世界爲敵,立即退出該組織。

總而言之,日本不承認亞盟組織的有效性。

它不承認也沒有關係,如果要因此而開戰的話,帝國絕對會奉陪到底。

在日本發表岡田聲明之後,中國立刻啓動了新的軍艦製造計劃。增造四艘涼州級戰列艦和兩艘東北級航空母艦,同時爲文萊王國建造一艘航母和四艘巡洋艦,爲伊朗王國建造一艘航母、兩艘高速戰列艦和四艘巡洋艦。

帝國中央空軍隨之擴編,從原有20個空軍師擴大到33個空軍師,平均各成員國都保留一個空軍師的部署,在蘇拉威西海外省保持兩個空軍師的部署,在濟州也終於部署了一個空軍師,對日本直接構成足以轟炸本土的威脅。

其實在1934年5月,就在廬山會議召開之前,帝國的第一代噴射式戰鬥機P2已經成功。部署在西北軍區的211空軍師進行秘密服役,基於P2的改進型號P3\4正在研製過程中,而第二代渦噴戰鬥機P5\6爲了增加機頭雷達空間,經過大規模的空洞測驗,從研製初期就直接考慮採取兩側進氣和雙發佈局,雖然從一開始就面臨超音速的機尾不平衡和顫振問題,特別是棘手的空氣壓縮和負壓力現象,但還是在加速進行,並且由空軍和海軍同時劃撥軍費介入研究。201工程和中央航空研究院也設立了專門的空洞研究局進行專項研究。

P2的誕生是劃時代的,雖然2號噴射式殲擊戰鬥機在服役之後還明顯存在着大量的複雜問題需要解決。即便如此還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軍事價值,在面對常規的螺旋槳戰鬥機時擁有無可匹敵的俯衝音速,而以它爲基礎改裝的魚雷轟炸機將會更具破壞力。

過去的帝國是以陸軍爲王牌和底牌,如今有了P2的空軍就成爲新的底牌,這使得帝國更不擔心和任何國家爆發戰爭。

只是相隔一年,P2的出現就讓帝國有資格在對日本的挑釁中保持更爲冷酷無情的立場,以及更爲傲慢的姿態,帝國根本不用理睬日本所謂的任何警告,哪怕這一次的日本背後有了英美的默認。

其實即便沒有P2。帝國也根本不用在意日本的警告,現在被隔絕在亞洲自由貿易區之外的國家是日本,時間維持的越久,中日之間的實力差距就越大。

廬山會議結束後,宋彪飛回承德避暑山莊休息一段時間,繼續同陳光甫他們就遠東財團的問題進行探討,幾天後。繼續飛往震旦府視察新的東北級航母建造計劃。

震旦府有三個縣是特別繁榮的,也是構成整個遠東橋頭堡經濟龍頭的主要根基,一是震旦縣,二是金州縣。三是普蘭店縣,震旦縣是商業貿易中心,金州和普蘭店則是工業中心,輕重工業齊備。

三個縣互補性很強。

東北的造船工業就是以金州縣爲主體,最大的兩家造船廠都在金州縣,金州造船總廠的窯灣廠區則是專用的軍艦製造港。

外交世界所公佈的每一個決定,背後都有着大量的工作,表面上帝國是因爲日本的強烈反對和威脅而增加了軍艦製造計劃,以及對伊朗和文萊的軍艦出售計劃,其實在此之前,這一切都早已確定下來。

金州造船總廠在這一年裡接到的軍艦訂單有十四艘之多,大型軍艦有三艘,江南、福州造船總廠的情況和這裡一致,而海州、青島、寧波、灤州、錦州、廣州、蕪湖等地的大型船廠也基本如此,通過二十多年的扶持發展,帝國已經有三個大型和七個中型的軍事船舶建造基地,擁有每年50萬噸級以上的軍艦製造能力。

在金州造船總廠,國內第一艘東北級航空母艦的建造正在加快,隨之配套的四艘哈爾濱級輕巡洋艦也有兩艘在此建造,另外兩艘則在海州造船廠建造。

在皇帝抵達船廠之前,國防大臣陳其採和海軍參謀總長陳厚甫都提前幾天就到了金州,爲迎接御駕做好準備,船廠也裝飾一新,每個地方都打掃的一塵不染,做好迎接皇帝檢查的一切準備工作。

在三萬噸級船舶製造的露天船塢上,兩臺五千噸級的行車在船塢上往返滑行,多臺塔吊正在碼頭邊不斷吊起甲板進行安裝,兩千多名船工照常工作。

東北級航母第一艘就稱之爲東北號航空母艦,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簽署國在航母總噸位不超標的情況下可以建造兩艘3.3萬英噸的航母。正是依據這一條款,帝國才設計了東北級航空母艦,並且在這一級航母上首次運用了斜角甲板設計。

在《華盛頓海軍條約》期滿後,帝國不會再考慮簽署後續條約,所以,東北級航母最初建造兩艘後,後續在1936年將繼續建造四艘,隨之配套的是一艘護航航母、兩艘高速戰列艦、六艘巡洋艦和多艘驅逐艦、補給艦,構建一個強大航空母艦羣,常規作戰則以兩個航母羣爲基礎編列一個支級艦隊。大規模海軍作戰則以三個支隊爲混編艦隊,作爲帝國的主力,全部部署在帝國南方艦隊的三都澳海軍基地。

一旦有需要,這個龐大的帝國中央海軍南方艦隊就可以直接東進威脅整個日本本土。

宋彪抵達金州造船總廠後,正是在陳其採和陳厚甫、陳季良等人的陪同下視察船廠,因爲採用新式的技術較多,特別是在雷達配置上要求較高,東北級航母在建造上有意識的會保持一個較慢的速度,在1935年底建成。正式服役則要等到1936年。

換而言之,東北級航母是華盛頓海軍條約結束之後的第一代航母。也將是直接迎擊二戰的中國主力航母,除了雷達外,這一級航母也列裝了更爲成熟的液壓彈射器,雖然帝國已經完成了蒸汽彈射器的理論設計,但在實際的測驗和製造中還是存在較多的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東北級航母因爲並不考慮列裝噴射式戰鬥機,總體上對蒸汽彈射器的需求也並不是很迫切,在液壓彈射器的技術比較簡單和成熟的情況下,基本可以保證需求,但在下一級別的西北級航母的設計上。帝國已經考慮採用滑躍式甲板適應噴射式戰鬥機,併爲此進行了大量的試驗。

宋彪沒有在船廠視察太久的計劃,因爲東北級航母的建造也只是剛開始,與之配套的哈爾濱級巡洋艦的首艦則已經建成了一半,他就登上正在鋪設甲板的哈爾濱號察看一番。

在此之前,帝國曾經建造了長春級巡洋艦作爲航母艦隊的專屬配套軍艦,此次建造的哈爾濱級巡洋艦就是長春級巡洋艦的改進後續型號。長春級巡洋艦是帝國第一代擁有搜索雷達的軍艦,東北級航母和哈爾濱級巡洋艦列裝的雷達則是帝國研製的第二代雷達,型號相對早期也有了更多的增加,對於高空、低空都採用不同的雷達偵測。

宋彪在哈爾濱號巡洋艦上視察了一番後。心情很是愉快,鋼鐵鉅艦就在腳下的感覺還是很有成就感的,他倒是羨慕海軍士兵可以隨艦一起馳聘大海的人生。

從船廠離開後,宋彪繼續在陳其採等人的陪同下前往遠東船舶工業設計院,帝國的第一代蒸汽彈射器就在這裡進行模擬測驗,更多的測驗則是在南方廣西海域秘密進行,現在還只能看到一些基礎的設計資料和樣品。

位於福州的中央船舶設計院則負責滑躍式甲板的設計,有意思的是帝國將滑躍式甲板的測驗基地安排在土庫曼斯坦的裡海南部海域,在阿塞拜疆以油輪的名義建造了一艘測試艦,專門用於一些秘密的航母測驗。

帝國的斜角甲板設計實際上就在裡海完成的大量測試工作,最後以較爲成熟的設計和技術運用在東北級航母上。

帝國的海軍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到航母上,但在傳媒和宣傳層面,帝國國防部有意識的隱藏和航母有關的信息,故意在《遠東日報》上公開討論涼州級和雍州級戰列艦,這兩級戰列艦分別是3.5萬-4萬英噸和4.5萬-5萬英噸的設計標準排水量,國防大臣陳其採接受採訪,表示帝國有可能在《華盛頓海軍條約》到期後不再續約,並將設計中的雍州級高速戰列艦定名爲皇帝級,以表達對華皇陛下的敬意,作爲帝國海軍的中堅力量建造四艘。

日本。

東京,永田町總理大臣官邸。

大日本帝國首相府。

日本首相岡田啓介在辦公室裡和海軍大臣大角芩生、海軍軍令總長伏見宮博恭王元帥會談,岡田啓介和伏見宮博恭王都以漢學淵博著稱。兩人可以隨意閱讀漢文報紙,桌面上放着的就是幾天前的《遠東日報》。

三個人的表情都是冷凝如霜一般的死板。

對於中華帝國宣佈有可能退出《華盛頓海軍條約》建造4.5萬英噸排水量的皇帝級戰列艦的這番報道,大角芩生已然是徹底無語,日本海軍內部的條約派徹底完蛋了,他就是這麼想的。

如果中國退出,日本就必然也要退出,中國要建造皇帝級戰列艦,日本必然也要建造規模更強大的新戰列艦,而這一級別的戰列艦,日本已在設計之中。相關的技術研發也開始準備了。

兵不厭詐。

日本也在聲稱要建造同級別的戰列艦和支那對抗,可他們實際要考慮的則是更大的大和級戰列艦,那將是擁有6萬英噸排水量以上的終極戰列艦。

雖然航母派的聲音並不是很響亮,可支那也在建造航母,日本顯然也要繼續建造航母。

日本國內的情況真是錯綜複雜,岡田啓介也感到頭疼的厲害,一邊是昭和天皇派內大臣齋藤實轉達的不應該同英美中同時爲敵的期盼,另一邊是皇族伏見宮博恭王元帥這位戰艦派的緊緊逼迫,要求內閣海軍省向海軍參謀本部做出全面的退讓。尊重海軍本部的意見。

還有陸軍的惡毒攻擊,皇道派的咄咄逼人。以及那誇張的宣傳輿論。

一切都讓新上任的岡田首相感到矛盾太多,難以協調,身爲帝國首相和一個明智的人,他很討厭這種同支那帝國進行海軍競賽的計劃,雖然報紙上總是誇張的宣稱支那帝國依然貧困愚昧之類的事情,以及支那內部各種矛盾激烈,分裂彷彿就是明天的事,可他很清楚支那帝國內部如今穩定的讓日本受不了。

在軍部的逼迫下,岡田發表了一份很強硬的措辭去反對亞盟的成立。但他很清楚,日本根本不具備徹底威脅到支那的可能性,支那也不會因爲他的這番強硬表態就放棄亞盟,更不會將日本納入亞盟。

真是見鬼了吧!

岡田首相心裡罵了一聲,痛苦的撓着頭,眼睛卻看着桌子上的那份報紙,總覺得這個事情越來越離譜。他大概也能算是親眼看着支那帝國從推翻滿清的弱小國家,一步步崛起爲亞洲第一強國的歷史。

中日辛亥戰爭之後,雖然因爲陸軍的潰敗讓支那打贏了戰爭,可在日本人的心中。大日本帝國憑藉實力強大的海軍還是擁有對支那的優勢,而這種優勢從甲午年一直延續至今,整整三十五的時間裡,日本人一直是高高在上的看不起支那種,現在該怎麼辦?

坐在椅子上,岡田啓介很頭疼的靠着椅背,闔目深思,潛意識卻真的很想立刻離職。

身爲大日本帝國的首相,他的心情還是很無奈的,確實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俗語說積重難返,現在的日本簡直就是這樣子,在這太平洋上同時得罪了中美英三國,所以纔會有新加坡會議那麼可憐的事情吧?

在感嘆一番之後,岡田啓介還是語氣沉重的同海軍大臣大角芩生、海軍軍令總長伏見宮博恭王元帥說道:“不管怎麼說,新的能夠代表和維持日本海軍地位的新型戰列艦必須要建造了,所以,不要退出華盛頓條約的那種廢話就別談了吧,可不管怎麼說,同英美的關係還是要緩和,雖然這兩個西方世界的強國也是很糊塗的笨蛋們,但還是要同他們重新建立友好的關係,只有這樣,大日本帝國才能更好更集中的對付支那。不管怎麼說,支那纔是我們的心腹之患,兩次印尼危機和中日辛亥戰爭都很清楚的證明了這一點吧?”

作爲日本海軍內部條約派最後的支持者,大角芩生也很無語,面對戰艦派和軍部的壓迫,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同意戰艦派的要求,更不可能抵擋海軍軍令總長伏見宮博恭王這位皇族元帥海軍大將的要求。

伏見宮博恭王顯得很傲慢,他可是日俄戰爭時期的海軍英雄人物,而且代表天皇控制海軍,正是因爲他這樣的身份才使得別人根本無法抵擋他的各種要求。

他很冷漠的說道:“天皇希望不要同時與英美及支那三國爲敵,那就必須要和英美化解矛盾。繼續推行對支那的強硬政策,所以同支那海軍競賽已經是必然的事情,帝國絕對不可能讓支那那種國家的恥辱海軍擁有技術和軍艦上的優勢,這是關係到大日本帝國和天皇陛下的尊嚴問題,內閣應該爲此付諸一切努力,如果沒有經費的話,那就儘可能的想辦法解決問題,就算是全日本國民都只能吃稀飯,最終極的戰列艦也一定要建造。”

岡田啓介根本不敢反駁伏見宮博恭王這位皇族元帥海軍大將,即便覺得皇族的要求有點過分。但也只能很老實的點頭稱是。

元帥是日本元帥府之意,就像是滿清王朝的軍機處軍機大臣,代表海陸兩軍最高資歷和榮譽,而非軍銜,但能稱之爲元帥的都是日本海陸軍的大將,擔任過海陸軍的三長官席位。

在此之中,元帥府的載仁親王陸軍大將和伏見宮博恭王海軍大將就是代表昭和天皇的皇族元帥,負責爲天皇控制軍隊,不管是首相。還是其他什麼狗屁東西在兩位皇族元帥海陸軍大將面前都根本不值得一提。

特別是新上任的這位岡田首相,那真是連狗屁都不如。

三人坐在辦公室裡的姿態也明顯能夠顯現這一點。伏見宮博恭王元帥海軍大將正對着首相辦公桌而坐,海軍大臣大角芩生不過是陪同般的坐在旁邊,彷彿只是伏見宮博恭王的翻譯官。

三人會談期間,伏見宮博恭王大部分的時間裡連眼皮都不用擡起來,雙手擱置在寬厚的扶手上,神情冷漠而傲慢,分明在海軍中資歷更深的岡田啓介只能低頭回話。

伏見宮博恭王的說話方式是慢條斯理的,但是根本不容外人質疑,他淡漠的提醒岡田首相和大角芩生大臣。道:“支那已經明確提出了新的海軍計劃,將會建造四艘涼州級戰列艦,四艘雍州級或者是皇帝級戰列艦,以及新的八艘重巡洋艦和四艘航空母艦,大日本帝國不可能讓支那佔據海軍優勢,所以,請你們竭盡所能。帝國海軍也要有同樣恢弘的計劃,以保證帝國海軍對支那的絕對優勢。”

岡田啓介只能再次點頭稱是,心裡卻覺得更加痛苦,因爲日本財政根本不可能支撐起如此驚人的壓制計劃。哪怕日本海軍本身擁有超過支那海軍的主力艦規模,可要實際的對比一下,支那海軍除了震旦級四艘戰列艦是一戰結束前後建造之外,其餘全部都是新造艦。

在岡田啓介的辦公桌上就放着海軍省最新統計的支那海軍情報彙總,目前據日本海軍省的統計,支那海軍的北方、南方、南洋三大艦隊總計擁有4艘震旦級、2艘青州級、4艘豫州級戰列艦,今年開始在江南、青島、灤州三個造船基地建造新的涼州級戰列艦。

除此之外,支那海軍擁有四艘航空母艦和兩艘航母訓練艦,一艘聯合力量級的戰列訓練艦,22艘重巡洋艦和45艘輕巡洋艦,如果不是一部分舊型號的巡洋艦賣給了其他盟國,這個數字還會更高。

日本海軍省對支那潛艇數量的估測是在50艘左右,而日本目前還只有32艘,雙方都是以和德國合作爲主,預計在技術上相差不大,並且可能存在高度的相似性。

日本海軍雖然不願意承認,但事實是日本海軍在巡洋艦的競賽中完敗給中國海軍,中國擁有10個海軍基地可以建造巡洋艦,而日本只有四艘船廠能夠建造,在建造速度上,雙方差距也是比較大的,中國每家船廠平均只需要10個月就能建造一艘巡洋艦,而日本則普遍需要13個月左右。

按照雙方的船舶工業規模,如果雙方全力造艦比拼,中國的軍艦產能將是日本同期的3倍左右。

日本基本視而不見這種差距,並且相信中國軍艦製造技術過於粗糙,在實際海戰中,通常需要1.5艘巡洋艦才能和日本1艘巡洋艦抗衡,加上中國海軍傳統的水平低劣的影響,日本海軍一貫相信中國海軍需要2倍,甚至3倍於日本海軍的排水量總噸位才能同日本海軍抗衡。

日俄戰爭期間的黃海海戰一方面締造了日本前所未有的民族自信心,某種程度上也埋下失敗的陰影。

作爲參加了黃海海戰的皇族海軍英雄。伏見宮博恭王更是對他心中的支那海軍充滿了鄙夷之情,爲人處世也是極其傲慢的,即便是面前的這位岡田首相,在他看來也根本不值得一提。

既然內閣完全同意海軍本部的要求,伏見宮博恭王也就不想再和這位狗屁都不如的內閣首相糾纏下去,傲慢的起身,將象徵海軍之聖潔的白色精仿手套戴上,同岡田啓介強調道:“帝國當務之急是要拆解所謂的亞盟,不管是用什麼樣的手段都必須達到這一目標,而帝國海軍的實力就是達到這一目標的基礎。如果總是敝帚自珍,不讓別人見識一下帝國海軍的實力,那些井底的蟾蜍是不會明白帝國的強盛,是吧,首相閣下?”

岡田啓介不敢怠慢的匆忙起身相送,頓首道:“您說的極是,帝國必須安排一次效法美國白色艦隊的世界航行,側重於亞洲各國,讓各國見識到帝國海軍的實力。”

伏見宮博恭王傲慢的提醒道:“第一站就在支那吧。”

“是!”

岡田啓介依然不敢反駁。這就親自送伏見宮博恭王離開辦公室。

等伏見宮博恭王在侍衛們的保護下離開之後,岡田啓介才無奈的回過身看着大角芩生。兩人冷漠的相互撇着嘴,顯得極其嚴肅。

過了片刻,大角芩生才道:“首相閣下,雖然說哪怕是讓日本國民都只吃稀飯,也要保持帝國海軍優勢的口號是很響亮,真要做起來,恐怕即便如此也未必能長久的保持優勢吧?”

岡田啓介緩緩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沉默無聲的闔上眼簾響了片刻,這纔回答道:“所以要緩和我們同英美之間的關係。但有一點是很麻煩的,那就是即便我們同英美的關係改善,只要我們想要試圖向南擴張,就會威脅到英美的利益,而不管是南美洲,還是東南亞,亦或者是北上遠東地區。帝國都沒有合適的開拓地區,在支那和英美三國中,實力最弱的肯定是支那,如果能夠聯合蘇聯一起東西夾擊支那。我們就有極大的可能擊敗支那帝國,蘇聯可以奪回遠東,我們可以佔領滿洲,這毫無疑問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大角芩生答道:“是的,除此之外已經沒有別的選項了,但同德國的合作也還是要繼續。”

岡田啓介簡單的答道:“那就這樣吧!”

說着這番話,他的視線不由自主的轉移到辦公桌旁的地球儀上,這還是西園寺內閣時期就購置的地球儀,但是岡田啓介很討厭這個東西,每次只要一看就會清楚的意識到支那帝國到底有多大。

恰好就在這時,經濟財政省的官員前來送上一份特殊的名爲“支那國情勘輿”的經濟報告,但是隻有薄薄的幾頁紙,岡田啓介拿到這份報告就懶洋洋的揮了揮手讓經濟財政省的那名官員滾出去。

總之,現在的官員也真是越來越不負責了。

岡田啓介真是有點惱羞成怒,他記得自己還是在海軍大學讀書的時候,學校裡經常會有同支那有關的各種調查報告,幾乎每一部分的內容都能厚厚的印滿一整冊。

那時候,大日本帝國內部關於征服支那的口號可是很忌諱,又很刺激人心的,正是他們年輕時的熱血和激情啊,現在都已經消散了嗎?

對於岡田啓介這一代經歷過甲午戰爭的日本人來說,這真是永遠不可能忘記和放棄的執着夢想啊,就像是要完成豐臣秀吉的偉大野心,簡直是想一想都會讓人興奮不已。

那時候距離夢想也不遙遠,每次擡頭一看都會覺得日本真是越來越強,而支那總是越來越弱小。

真是的。

岡田啓介還記得有一年軍部例會,有陸軍的哪位中將,還是少將什麼的建議直接刺殺支那皇帝,並且宣稱只要支那皇帝一死,支那就將重新陷入崩潰和分裂,大日本帝國的機會就來了。

那時候怎麼就沒有支持這樣的想法呢?

岡田啓介現在想來不免覺得遺憾,只是手裡這份幾頁紙的支那國情勘輿實在說明不了問題。他大致拿起來翻看了幾眼,注意到支那還是一直在和美國那樣,總是嘗試用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國家實力。

只不過這幾年的支那國民生產總值的報告已經很難找到了,不知道支那是從大蕭條之後就一直沒有再做過具體的調查統計,還是因爲數據很恐慌,所以根本不敢公佈。

只是不管數字如何,岡田啓介對此都充滿了冷嘲熱諷,對他這一代人來說,國家經濟規模這種事情真是不值得一提,日本不是打敗過支那。又打敗過俄國嗎?

這就足以說明代表國家強弱的標準只能是軍事力量,而不是所謂的國民生產總值,那種東西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吧?

經濟財政省還是想辦法從震旦大學那裡的一份學術研究論文中查證到了支那帝國去年的大致GDP,分析稱“支那自稱國民生產總值的規模在1933年已經超過美國,但就實際情況而言,以及考慮支那官僚的虛浮,預計其實際經濟總量依然爲美國一半,一旦美國經濟恢復,雙方差距仍會重新擴大。而從技術水平和出口來看,日本經濟規模應在美國的1/6左右。而工業規模則預計在美國的1/4。”

只是大致翻看一眼,岡田啓介就愈發覺得經濟省的官員們真是越來越荒唐了,如果只是這樣計算,支那帝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只應該是日本的三倍。

不管怎麼說,岡田啓介都感覺日本經濟省的官員在撒謊,還是想要證明日本和中國的經濟總量差距正在繼續縮小,欲蓋彌彰的想要遮掩事實。

岡田倒是覺得,哪怕只是用屁股去考慮問題也會知道中日的經濟總量差距已經很大,當然。這種差距和國家強弱的關係並不大,不管怎麼樣,如果現在開戰的話,日本還是能擊敗中國,這纔是真正的實力,所以沒有必要爲了這點小事就失去信心,以至於要靠說謊來維持所謂的體面。

即便是這樣想的。岡田也不打算去糾正任何事,每一任首相都不願意糾正此事,他同樣犯不着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經濟省的官員們倒是將亞貿的事情說的很嚴重,雖然日本和支那在國民經濟總量上的現階段差距並不大。可在預期的未來十年,如果大日本帝國不能有效的遏制支那所主導的這個明確用來排斥日本的自由貿易組織,大日本帝國將徹底失去在亞洲的市場。

最讓日本當心的是亞盟一旦圍繞中國擴張,進一步蔓延到印尼等地區,日本在亞洲的存在價值就將徹底被剝奪。

除了遵照軍方的強硬要求發表威脅性的聲明外,岡田啓介首相根本不知道還能用其他的什麼辦法來遏制此事,現在想要阻止已經晚了,如果直接出兵進攻中國,即便同時威脅和利誘其他亞盟同盟國,使得這些同盟國不參戰,日本贏得這場戰爭的概率也並不高。

岡田首相自己覺得只是概率不高的問題,而且整個日本大體也都是如此認爲。

日本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當年滿清和沙俄同樣是如此之幅員遼闊,它還是敢於挑戰,即便今天的中華帝國擁有強大的實力,日本也覺得沒有什麼不可挑戰的。

這麼多年了,日本還是相信自己在和中國的戰爭中會佔據很多優勢,當年在中日辛亥戰爭中的失敗,日本簡單的歸罪於缺乏輕機槍,整體對此的反省程度很低,甚至直到今天,日本國民也基本不知道當年的損失到底有多慘重,軍部內的中低級軍官們同樣不清楚。

那樣著名和一邊倒的戰爭在日本國內就彷彿是被抹殺了,彷彿是從來不存在的事情。

身爲海軍將領,岡田對此的體會也不深。

他從海軍的立場考慮問題,總覺得對付中國的難度不是很大,只是不像當年對付滿清海軍那麼容易,比對沙俄海軍恐怕還要容易一些,畢竟在實力上,日本海軍還佔有絕對的優勢。

話說這麼多年了,日本居然沒有再和中國發起復仇戰爭,本身也是一個莫大的奇蹟。

站在這個時代,如果你是一個日本人,不管是從人種、文化、歷史、國體、軍事體制、裝備、軍員素質、尚武精神、教育、國民素養、禮儀、法律各個方面,你都覺得比“支那種”優秀,你都覺得日本比“支那國”領先很多很多,你會覺得“支那國”之所以能成爲和大日本帝國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國,無非就是靠人口衆多和幅員遼闊這個天生優勢,只要大日本帝國有足夠的疆域,那就肯定可以輕鬆超越“支那國”,如果大日本帝國天生就有“支那國”那麼遼闊的疆域和豐富的物產資源,大日本帝國及大和民族早就統治世界幾千年之久。

是的。

這就是20世紀30年代的日本。

哪怕大部分的日本國民都窮的只能用豆子充飢,放屁薰死人,衣服也都只能有那麼一套破破舊舊的,他們還是覺得比“支那種”優秀。

他們甚至連“支那人”這個詞都不願意提起,政府公文中繼續使用“支那”,只是從過去的“支那國”變成了“支那帝國”,以此視作他們對“支那國”的特殊尊重。

右翼法西斯分子很猖獗,如果你公開使用“中國”、“中華帝國”、“中華人”這樣的詞,你很容易被暴徒抓起毆打一頓,如果你宣稱要和“支那國”保持友誼和平,你就會報紙瘋狂的污稱爲“民族叛徒”、“國家叛徒”之類的。

在日本的很多報紙上,人們還是喜歡看到留着辮子、瘦弱病態、膚色乾枯土黃、衣不遮體的“支那種”的經典傳統的形象,如果有報紙宣稱中國現在如何富強,國民如何富裕,企業如何強大,教育如何普及,皇道派和各種黑勢力都會找到你,威脅你,公開的辱罵你。

一個國家爲什麼會變成這樣,連首相都根本不理智,那總是有原因的。

在日本這個國家,右翼這種東西從來不是沒有清除乾淨,而是永遠不可能清除乾淨。

第141章 安奉軍而不亂第316章 釜山之戰第226章 百年基業第218章 婉婷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04章 東三省鐵路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315章 黑暗之前的暮光第316章 釜山之戰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193章 戰略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10章 駁殼槍C96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99章 舊部第165章 和談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42章 黑溝臺會戰(一)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83章 有炮無彈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205章 賣軍火的本錢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4章 殺人越貨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179章 屠滿第101章 恐宋症第339章 臺灣,臺灣第256章 1958第93章 遼陽會戰(二)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第40章 沈旦堡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85章 善意的安排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270章 領導亞洲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256章 1958第221章 致命一擊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95章 牛鬼蛇神第179章 屠滿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41章 安奉軍而不亂第81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一)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198章 中法俄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309章 在全州第94章 遼陽會戰(三)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8章 學霸之子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75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下)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
第141章 安奉軍而不亂第316章 釜山之戰第226章 百年基業第218章 婉婷第271章 日本皇族和元帥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04章 東三省鐵路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315章 黑暗之前的暮光第316章 釜山之戰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193章 戰略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313章 一切剝削階級都將滅亡第346章 中德對峙第308章 金道嶺的反擊戰第17章 前洞嶺伏擊戰(上)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10章 駁殼槍C96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99章 舊部第165章 和談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50章 八千匹馬,搶了第42章 黑溝臺會戰(一)第105章 咱們用實力說話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79章 欲強國先強己第83章 有炮無彈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205章 賣軍火的本錢第310章 有何所懼第4章 殺人越貨第296章 精英雲集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179章 屠滿第101章 恐宋症第339章 臺灣,臺灣第256章 1958第93章 遼陽會戰(二)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第40章 沈旦堡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85章 善意的安排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228章 奉陪到底第270章 領導亞洲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95章 遼陽會戰(四)第256章 1958第221章 致命一擊第172章 圍攻北京第78章 懦夫不配在戰場上出現第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06章 上上之功第295章 牛鬼蛇神第179章 屠滿第69章 袁世凱的一封信第343章 日本,請向左轉第27章 南甸屯之戰(下)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164章 四大兵工廠第141章 安奉軍而不亂第81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一)第301章 視察東北(二)第45章 軍事就是欺騙第232章 《偉大的愛情》第158章 世交之家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198章 中法俄第96章 遼陽會戰(五)第309章 在全州第94章 遼陽會戰(三)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289章 第三次中日戰爭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70章 日本的領導亞洲夢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8章 學霸之子第324章 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第197章 金州船廠第75章 蔡鍔、蔣方震來投(下)第184章 中日戰爭之總戰略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175章 君權神授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153章 溫徹斯特M1907自動裝填步槍第265章 先下手爲強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202章 中法軍事合作一片光明第264章 偉大的元首,一個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