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九頭歸來

祭臺之上,封神之光漸漸消散,元馗頭頂水氣匯聚化作一張圖卷,其中書有諸多水神之名諱。諸仙神的目光神念不由掃視了過來,元馗大大方方道:

“此物爲赤縣神州的水神圖譜,其上將赤縣神州水神體系分爲七等。

孤爲神洲水系之主高居頂端,號九聖玄真帝君,爲帝尊位。

其下第二列爲王君位,有赤靈玄姆元君、黃明蒼靈元君、濟川清明神君、淮水天水神將、龍宮元宰水老、行洪催浪之神以及洞陰真君等七人之神位。”

水神圖譜上神光閃耀,漸漸出現元馗與七人之影像,元馗坐在最高位,下面是聽訞等七人。

接着又聽元馗道:“第三列爲大公位,九大江河與十二湖泊所剩餘的十七位水君。另外再添加玄昊、雲華、管楠三人之名,共計二十人。”

二十道新的影像在八神身下出現。雖然九江十二湖地位彷彿,但是四瀆水君明顯要更高一些。

“第四列爲侯位,既爲一般的主要河流湖泊;而第五列爲伯位,乃是那些支系河川湖澤之神。”

第四列,第五列密密麻麻寫了一大片水神的名諱,然後一個個神像在圖譜上逐一出現。

“此五列爲神洲水系正神之位,可參與龍宮廷議,開闢水府,冊封水官。然在其之下又有兩種神祗,第六列上爲赤縣神州井神、泉神、潭神等散神,不入正統,不可參與廷議,皆爲散數。第七列爲諸神之屬官、僕從,諸神可按自身神位下兩級冊封。”

下兩級冊封,雖然也給了諸神一定權柄,但是想想看除了元馗可以直接退兩級冊封大公位的水神以外,王君位的水神只能冊封到侯位,大公級的水神只能冊封到伯位。

而伯位之下皆是散數。可以說除了二十八位上位神祗以外,其他水神的冊封你根本就不如正統,這也限制了那些水神自成派系擁兵自重的可能。

這就是元馗的河伯體系,刨去頂端的八人以外。小河道、主河道以及自入大海的大河湖泊分別爲伯、侯、公三等,將諸神系統劃分,這些水道正神纔是河伯體系的真正基石。

管楠思量了一下,出列道:“啓稟上尊。這水系位階之法與人族所流行的爵位之法頗有相似之處。然人族爵位除了人主之外,有公侯伯子男五等。而上五列正神之中,從第三列開始分別應對公侯伯三等,那麼接下來的諸多散神以及那些水官可否按照子爵、男爵的位列來參照?”

未漆這時也出列道:“啓稟陛下,除了上三等水神之外,其餘伯侯之位的水神不能冊封爵位。同爲正神到底有些許不公。不若仍按照退二冊封法,侯位可封子爵,伯位可封男爵。”

“善!”元馗點頭同意,隨後又補充道:“然,子爵、男爵不入整個河伯體系正統。此後,河伯不單單是孤的神號,也作爲一種爵位體系。日後凡是水中正神皆可自稱河伯。按其業位之高低也可稱侯道公。”

水神圖譜上神像密佈,除了上三列二十八人以外,第四列第五列的水神加起來也有數千人。要是再算上那些井神、泉神怎麼也有數萬了,這還是因爲大亂之後水神缺空嚴重的情況。

元馗手一拋,水神圖譜懸掛在封神臺上:“此處封神臺專門供奉水神圖譜,回去之後歸靖你派人來此看守神臺,以監管水神圖譜。”

“屬下遵命!”

封神臺上神光黯淡,但是隨着封神結束。無數元力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揮灑到諸神身上,將他們的力量提升到同等級的神位之上,以便於日後司掌水道神職。

而其中得到力量氣運最多的自然就是神洲水系之主元馗。龍川河圖一舉成爲水道至寶,爲元馗的鎮水神器。而元馗本人的神位也一口氣達到帝位,但仍然不如幾位天帝的位格。

不過藉助天地交感之時,也足夠元馗開始突破了。元馗深吸一口氣。身後的九頭氏法相顯出,將天地之間匯聚而來的元氣聚攏到自己身上。一個元力繭將元馗包裹在其中,隨着元力繭的壯大,其中的引力也越來越大。不單單是赤縣神州上的水元力。就連其他幾個洲甚至天界地界也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匯聚過來,化作點點金光飛入元力繭中。

九頭氏當初逸散的精氣和元靈!雖然以往元馗都有從天地間吸收,但是總也沒有藉助天地交感之時聚攏來得快。

九日九夜轉瞬即逝,諸多水神就算有離去之意也不敢在這個關頭離開,而且在聽訞等幾位嫡系的牽引下。諸多水神藉助水神圖譜將自己所屬河道的力量召集過來,一併注入元馗身上。

元胎終於成型,然後炸裂。一位丈八神祗身穿帝袍,身居九頭,甩着龍尾,挺着人身從中走出。

“終於回來了!”神祗一聲嘆息,聲音在洪荒迴盪,整個命運長河隨之顫動。一個元靈自那漫漫命河中漸漸飛出,隨後化作一道大羅長虹,從太古爲源頭直接貫穿到如今,縱跨古今,這位太古之神終於歸來!

諸天大能的目光隨之投來,修爲弱一些的只能看到一團無量光輝在此閃爍耀眼奪目。只有混元聖人和少數幾位頂級大能才能看到其真身。不過大家哪怕是一個金仙憑藉天地異象也能明白,太古三皇之人皇九頭氏終於在億萬年後返生歸來。

這位曾經的天地主宰剛剛回來,天地就爲之慶賀,五色彩蓮,七彩光虹整整持續了一個時辰。

元馗閉上眼,神光沖天,九顆龍珠仿若星辰照耀與天地,元馗將自己的力量與天地相溝通開始自我調整,參悟如今這方世界的天道。

道隨世而移,九頭氏是太古年間的大神,那時候的天道與現在可是不同。元馗剛剛證道九頭氏元靈就感覺到現如今的天道比及當初太古天道可是繁雜多了。

將天道比作一顆大樹,當初太古的天道很簡單,只有主幹沒有多少繁雜的枝葉。但是現如今天道枝繁葉茂,就算天地對於九頭氏的迴歸表示慶賀,但是到底九頭氏的人皇權柄不在。天道對他的眷顧也不似當年。

勉強來說就好似一個告老還鄉的官員雖然地位還是有一些,但是權柄所剩無幾。元馗就連自己原本掌控的法則都沒有原本那麼順手了,天地之間的壓制真是讓神討厭。

當初燭龍大神也是如此,太古的榮光早已逝去,這些大神歸來也是要不斷調整自己不斷與世界天道相合。單單時間法則從太古到如今也有了不少變化,雖然本源不變,但是那些旁枝法則也讓燭龍花了一番功夫才勉強徹底掌控時間法則。不然的話。利用太古時候的天道法則那裡能夠應敵致勝?這些太古大神一個個可是自尊心極強的主,他們歸來可不是找虐來的。

想當初燭龍一回復法力直接重新開闢命河,將自己與命河相勾連,獲取天道神人之位,與天地不死不滅就可見一般。

九頭氏當初就是大羅極致,半步證道混元的境界。他的元靈自然是純陽到極致,元馗沒一會兒的功夫,就開始從大羅初境開始突破,第二重、第三重、第四重……第八重、第九重,直接就突破到大羅第九重的純陽圓滿之境。不過,雖然元靈至純至陽,但是在元靈中央也有着一團陰影。或者說一道符籙。這就是風燁的元神印記所化,畢竟一開始元馗是以風燁的第二元神的形態重生,兩者之間也是有着莫大關係。不過,隨着元馗證道九頭氏元靈道果之後,風燁對於元馗的壓制就沒有當初那麼厲害,兩個人也可以算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只是憑藉那道符籙,風燁對元馗還是有些制約,可以說是一個風燁對元馗單方面的靈魂誓約。勉強來說也能算是命運共同體吧。

對於元靈之上那道符籙,元馗倒是沒有多麼在意。畢竟風燁和他處了多少年,該給的地位尊重一點不缺,那符籙也沒有什麼真正效力。而且隨着元馗的修爲增加超過風燁,目前就是風燁想要揭下也沒有可能,只有日後證道混元道果才能將其取出。

倒是可惜了!元馗睜開眼道。要不是九皇真母乃是九頭氏的九顆龍珠所化,分走了九頭氏部分力量。元馗的法力絕不是現在這點,比起太古還是有極大差距。

說起來,九皇真母雖然和元馗平輩論交,三個孩子也叫元馗一聲舅舅。但是他們倆的關係真的不好算。如何將元馗視作九頭氏本人的話,那九皇真母是其龍珠所化,不是應該算作父女嗎?九皇真母那裡會平白給自己找一個老爹啊。

而且像這種龍珠所化的話,作爲妹妹也是可以的,於是在元馗想來兩人倒不妨以兄妹相稱。但是九皇真母不樂意啊,九皇真母得道比元馗早,要是將元馗作爲九頭氏苗裔來看的話,九皇真母與他應該是姐弟。

於是在這個問題下,兩人雖然關係親密,但是也互不相讓。目前也是以夫人、皇母、龍君、河伯的叫法,總之就是不觸及兄妹姐弟的稱呼。

你們以爲這就完了嗎?元馗看着諸多神念掃視過來輕輕一笑。當初燭龍一回來就重開命河,重掌不死不滅之位,敢和鴻鈞硬抗。元馗雖然沒有燭龍那麼好的時機,不過謀取一個強力的權柄業位也是可以的。

而且元馗急需要氣運!與太古時候那浩瀚的人皇氣運足可以使命運長河爲之截流不同,目前元馗的氣運雖然不少,但是比起太古那就是毛毛雨啊。

元馗身後一座金色龍門升起,越來越高,聳入雲端。而元馗也化作法身,一尊遮天蔽日的神相在赤縣神州上立起。神相之大遮蔽日月星辰之光輝,不過神相自身也放出九色毫光,將整個神洲照耀。九顆頭顱十八道神光直直看向天界,昊天元神一震,鼻孔之中鮮血流下。

元靈是仙神的精神本源,元馗證道九頭氏之後,雖然道行、法力遠遠不如太古,但是也能和一般混元境大能相比。

而元靈的強度非但沒有因爲歲月而消弱,反而因爲當初證道的時候有所加強。單就元靈來說也就是盤皇、燭龍、太古三皇其他兩位加上幾位聖人能夠和他比肩,至於昊天可是差遠了。

更別提昊天剛剛被風燁擊傷沒多久,一個半殘的大羅金仙。不過神目一看,昊天就承受不住元馗的元靈威壓,鼻血直流。

“吾等天極山一脈豈是那般容易被爾算計?”昊天耳邊突然傳來一陣輕語。“只要孤在一天,你就收起那些小伎倆!風燁道兄脾氣好,不便出手,但是孤少不得也要整一整你了。”

昊天面色鐵青,不過對於這位也毫無辦法。

“沒錯,孤就是欺壓你了,你又能如何?鴻鈞三清可不會爲了你來找孤的麻煩!”元馗也是知道分寸,些微欺壓一下昊天只要不妨礙天庭事務,三清纔不會爲他出頭呢。

元馗神念收回,神相托起龍門在黃河之上尋了一截水域便安放於此。龍門峽,這裡就是日後諸多水族跳躍龍門化龍之所。

第39章 暗箭難防第85章 莫測第53章 儒家變故第25章 神農之怒第94章 仙道之盟第45章 神農問聖第101章 燭龍第73章 天魔之道第84章 道場第64章 機關暗道第67章 五行大陣第15章 神道無蹤第22章 瑤池宴請第29章 碧遊再商第84章 棋逢敵手第23章 歸墟祭臺第27章 涅盤第69章 人道神獸第16章 雷落第15章 神道無蹤第103章 時光第28章 教主之約第53章 五方上帝第35章 我是臥底第105章 三神三尸第67章 混沌缺口第11章 靈寶重煉第45章 文明演化第72章 天驕神女第79章 媧皇化身第81章 四聖入陣第94章 寶塔暴露第16章 混元大道第51章 故佈疑陣第39章 暗箭難防第57章 點化開悟第88章 走火入魔第68章 鴻鵠遷徙第69章 革天之始第7章 鬼門黃泉第54章 大羅命星第58章 魔界終起第95章 大羅圓滿第19章 無量光佛第50章 混沌神遭遇第2章 責任第99章 事了曲終第4章 地府計劃第2章 冥土地獄第55章 開闢之劫第19章 天魔證道第31章 九曲烏江第83章 天地重演第67章 混沌缺口第12章 孫武降生第36章 倒黴玉皇第74章 絕好少年第66章 兩世之別第5章 五太造化第92章 火蓮第16章 人教第10章 衣鉢傳人第108章 月娥飛天第34章 元馗降生第10章 驪山女仙第44章 青蓮封念第22章 造人之法第71章 暗謀第94章 黃帝歸屬第61章 僵局第30章 三商封神榜第81章 幽都冥王第88章 弱水之疑第47章 毀滅神王第25章 派系之別第64章 點將第32章 金靈之威第11章 血海冥河第80章 東方長樂界第23章 殺劫量劫第64章 三元大帝第11章 驪山道統第85章 玉虛議榜第78章 佛魔相阻第8章 開天闢地第61章 千絲糾結第27章 天罡北斗第9章 雙龍相爭第107章 兄妹第69章 反戈第24章 獨闖永劫第5章 天帝第95章 太素白蓮第3章 鴻蒙阻道第40章 姜皇后遭劫第55章 天庭逼宮第75章 水火煉神第46章 三拒帝邀第89章 太易五族第51章 三尸道法
第39章 暗箭難防第85章 莫測第53章 儒家變故第25章 神農之怒第94章 仙道之盟第45章 神農問聖第101章 燭龍第73章 天魔之道第84章 道場第64章 機關暗道第67章 五行大陣第15章 神道無蹤第22章 瑤池宴請第29章 碧遊再商第84章 棋逢敵手第23章 歸墟祭臺第27章 涅盤第69章 人道神獸第16章 雷落第15章 神道無蹤第103章 時光第28章 教主之約第53章 五方上帝第35章 我是臥底第105章 三神三尸第67章 混沌缺口第11章 靈寶重煉第45章 文明演化第72章 天驕神女第79章 媧皇化身第81章 四聖入陣第94章 寶塔暴露第16章 混元大道第51章 故佈疑陣第39章 暗箭難防第57章 點化開悟第88章 走火入魔第68章 鴻鵠遷徙第69章 革天之始第7章 鬼門黃泉第54章 大羅命星第58章 魔界終起第95章 大羅圓滿第19章 無量光佛第50章 混沌神遭遇第2章 責任第99章 事了曲終第4章 地府計劃第2章 冥土地獄第55章 開闢之劫第19章 天魔證道第31章 九曲烏江第83章 天地重演第67章 混沌缺口第12章 孫武降生第36章 倒黴玉皇第74章 絕好少年第66章 兩世之別第5章 五太造化第92章 火蓮第16章 人教第10章 衣鉢傳人第108章 月娥飛天第34章 元馗降生第10章 驪山女仙第44章 青蓮封念第22章 造人之法第71章 暗謀第94章 黃帝歸屬第61章 僵局第30章 三商封神榜第81章 幽都冥王第88章 弱水之疑第47章 毀滅神王第25章 派系之別第64章 點將第32章 金靈之威第11章 血海冥河第80章 東方長樂界第23章 殺劫量劫第64章 三元大帝第11章 驪山道統第85章 玉虛議榜第78章 佛魔相阻第8章 開天闢地第61章 千絲糾結第27章 天罡北斗第9章 雙龍相爭第107章 兄妹第69章 反戈第24章 獨闖永劫第5章 天帝第95章 太素白蓮第3章 鴻蒙阻道第40章 姜皇后遭劫第55章 天庭逼宮第75章 水火煉神第46章 三拒帝邀第89章 太易五族第51章 三尸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