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鼎震九州

大禹繼任人主之後,自稱夏禹,開闢夏朝,定都安邑。然後直言感天道之命,建立了一所天福宮,用以祀奉天地福神綿延人族氣數。

大禹不傻,心中也有所猜測,自己這人主之位說不得就是燁龍、女媧兩位大聖在背後推動,自然也懂得投桃報李。

天福宮上以燁龍爲主神,尊奉其爲萬福之神,主壽數天命,佑國泰安康,保風調雨順。燁龍與南極長生大帝本爲一人,這是總所周知之事,於是大禹順理成章又把整個南極一脈的福神統統祭祀了起來,作爲燁龍的屬神。只是由於燁龍化身常常顯現爲老翁模樣,與風燁原本的二十歲少年不同。加上壽神主掌長生壽元,在人族想來也應該是一個福壽安康的老者模樣。於是這位天福之神的模樣就是一位披着大紅火雲袍,拿着一根赤龍杖的老翁模樣。

這就是站隊!大禹對於仙神之秘也有所知曉,尤其當初出生之時,那位昊天上帝可是直接派下殺手。大禹打定主意絕不會在人族禮拜昊天,所以大禹需要風燁在其身後支持他的地位,或者說是直接投靠風燁一系求風燁庇護,畢竟大禹也有風燁賜封的神職不是?

但是既然已經把風燁座下那些壽神、姻緣神、財神等等福運人道神祗都祭祀了出來,號稱要祭祀所有福神,爲人族積累福運。那麼自然也就不能捨棄另一個司掌福祉的正神女媧娘娘。於是大禹在女嬌的建言下,又把女媧娘娘並着社稷二神祭祀起來。

到了最後,遊散在兩大福神體系之外的其他福神統統被天福宮祭祀起來算做正祀,以風燁和女媧爲主神。而不在天福宮中祭祀之福神,不受風燁女媧名義掌管的神祗皆爲淫祀。

而大禹也因此名正言順以天福宮鎮壓夏朝的氣運。藉助天福宮諸多福神庇護,使得自己的子嗣得以延綿,夏朝的運數得以長興。

而此後千年天福宮與火雲祠並稱爲人族兩大神廟,風燁的香火也算是大大增加,在火雲祠那裡折損的香火也被補回來了。

大禹接任人主之位。風燁等人的目的也算是達成一半,接下來便是鼎立九州。后土娘娘首先忍不住出手,座下那些巫師紛紛派遣到人族幫助大禹。而女媧也把山河社稷圖賜下輔助大禹劃分九州之地。風燁的燧人燈,洛神的九宮洛書也一併給了大禹,總而言之是大開方便之門,大禹凡有所求無所不應。

雖然赤縣神州地域遼闊,但是在諸多仙神的幫助下。大禹用五年的時光終於將整個赤縣神州勘測完畢,分爲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然後,在天福宮中請燁龍氏卜卦兇吉,選擇黃道吉日便準備開始鼎鎮九州的儀式了。畢竟燁龍氏也是曆法之神,所以這些黃道吉日的挑選,婚嫁破土等等都要來燁龍氏這裡請廟祝啓示。

九鼎就是當初軒轅被風燁賜予的山河鼎。藉助燧人燈上的人道聖火,諸多巫師的祭祀,足以重新分化爲九鼎了。

大禹起先在後土巫師的指引下,親手執刀將九龍子屍身放血塗在山河鼎中,然後藉助人道聖火燒灼,在風燁秘傳的咒法下將山河鼎重新分離開來。

一陣紅光沖天,山河鼎隨之不見。而九口赤銅大鼎隨之屹立在火雲祠前方。然後再度將九龍屍身、精魄投入鼎中用燧火祭練,九口赤銅大鼎上漸漸浮現出九龍子的身形,椒圖、睚眥、囚牛等等神相不一而足。

九鼎分立之後,大禹看向一旁的大巫師,巫師對一旁的助手一使眼色,助手連忙掏出一卷祭文,交給大巫師。

大巫師帶領諸多巫師在一旁唸誦祭文,大禹在巫師的引導下跪在火雲祠前。眼角瞥了一眼那祭文,揮揮灑灑數千字,都是巫門巫文書寫,大禹也認不全。

唸完巫祝祭文,諸多巫師圍着九鼎不斷手舞足蹈,進行巫門的祭祀儀式。

……

而與此同時,黃河龍宮深處元馗也如火雲祠前一般。也在進行一場祭祀。而這周圍站的人可就不同了,除了元馗和黔贏以外,風燁、女媧、神農三人紛紛派遣化身前來在一旁觀禮。

不過和火雲祠前面的九鼎不同,這裡只有一口大鼎。但是分量極重不在九鼎之下,這裡用的是神農的功德聖器神農鼎。

風燁原本想用女媧娘娘的乾坤鼎,但是想了想唯恐使乾坤鼎沾染人道氣數靈性大減。而神農鼎就不同了,本就是人道聖器,人道氣數反而可增加其品質,也算是照顧自己一脈。

神農鼎中有九條黑龍屍骸浮沉,這九條龍屍就是當初誅殺帝舜的黑龍,現如今被元馗作爲祭品來禮祀天地。

神火不斷烹煮九條黑龍屍骸,陣陣肉香飄離而出。不過這龍肉可不是給風燁等人吃的,而是用來作爲祭品。元馗順勢將袖中一顆寶珠拋入鼎中,神農鼎中一陣翻滾。

這寶珠是九嶷山地穴中感日月精華而成的地脈靈物,鎮壓九嶷山一方地數。要是輕易將此物取出,地穴靈脈散盡不說,九嶷山也有顛覆之禍。所以,元馗將帝舜封入地穴中也有這方面的考量,想要藉助帝舜身上的帝氣暫時替代靈物鎮壓九嶷山地脈。待日後地氣運轉,此地氣數自會調整過來。

寶珠落入神農鼎中一十二色寶光沖天,而在黃河寶光衝起之時,火雲祠前九口神鼎中也有九道神光衝起,兩者遙相呼應。

天都峰山巔,風燁本尊看到九鼎寶光沖天,盤膝凝神,頭頂慶雲飛出,在玄清塔、太極符印、辰光鏡等三件靈寶之外,又有一條赤火炎龍飛天而起,直接向九鼎方向飛去。

“可以開始了!”黃河龍宮,風燁化身在一旁喝道。

元馗連忙盤腿閉上眼,一朵黃濛濛的雲氣衝出天靈化作一條黃龍張牙舞爪在元馗頭頂盤旋。黃龍盤踞到神農鼎上將其上的龍氣吸收,而風燁的赤龍精氣也飛到九鼎上空開始汲取九鼎歷代傳承下來的帝氣。

而風燁的那道化身,突然對着一旁的神農道:“一會兒,你將貧道的法衣和手杖送回天極山去吧。”剛剛說完,風燁這化身也化作一道精氣融入九鼎上空的赤龍之中。

然後赤龍一聲龍吟。身形一震,飛到赤縣神州上空。而元馗頭頂那條黃龍也從黃河中飛出水面與空中的風燁赤龍相匯合。

赤龍、黃龍是風燁和元馗兩人的本命精氣所化。赤龍自山而來,黃龍自水而出,合山水之勢。兼之赤龍代表赤縣、黃龍代表神洲,正和炎黃之數。兩條神龍承載中洲。人族氣運不斷盤旋,兩者之間漸漸出現一個神珠。此珠爲人道氣運所匯聚,雙龍仿若二龍戲珠一般。不斷將自身精氣灌注其中祭練這顆寶珠,留下自己的烙印。

“吾乃人王大禹於赤縣神州之中再分九洲疆域,立下九鼎以鎮壓九州氣數!”九鼎一陣震動,紅光閃耀拔地而起,飛到兩條神龍身邊。

隨後大禹手中的九宮洛書也一併飛去落在風燁的赤龍手中,風燁藉助九宮洛書直接將九鼎逐一排列。再度佈下一個九宮大陣和整個洪荒九洲的先天大陣相勾連,將九洲氣運分來一縷存入九鼎之中。

得到大九洲的氣運加持,九鼎大放異彩,元馗的黃龍也在一旁施法念誦神咒。

女媧在龍宮看到這一幕,對一旁的黔贏道:“下面該你了,你該知道怎麼做吧?”

“知道!”黔贏生冷的回了一句,不由暗自腹議。真以爲目前人皇一脈是你們家做主嗎?你等鳳棲一脈和吾等九頭一脈還是有些差別的吧!

不過事關大事。黔贏也知曉事理,也不和女媧爭辯。直接走到一個角落取出一個籠子。其中有一條小黑蛇一動不動仿若死去一般。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條黑蛇生機全無確實已經死了。只是他的腦袋上插着一根金針,鎖着他的元靈不能輪迴。對着這種大羅元靈來說,只要元靈不滅就不算真正的死亡。

“沒想到,最後是黔贏你來對吾動手!”黑蛇上一股神念傳來。

“在上古之時,你多番打壓與吾,吾至今纔是大羅三重完全是你害的。陛下將你交給吾也是要吾了結咱倆之間的仇恨因果。”

黑蛇一陣嗤笑:“‘陛下’?現如今吾等那位陛下落到何等模樣了?也就是你還尊他這位陛下吧!”

“離野!你別忘了,當初要不是陛下救你,你這個死胎根本就不能出生,現如今你還敢說這種話?”

“怎麼了?陛下死後吾等榮光不在,怎麼不能說?你以爲他目前還是當初那位威名赫赫的人皇陛下不成?”黑蛇突然睜開眼譏諷道。“黑蛇”雖然肉身生機全消,但是通過元靈還是可以操縱屍身的。

“跟他說那些廢話作甚!”一旁的女媧看不過眼了:“龍君不是早就說了嗎?要是他等願意自立門戶龍君也不會管,只是離野千不該萬不該就是盜取龍君的刑天輪。到現在爲止刑天輪上還有一部分本源沒有被找到呢!別跟他廢話,直接將他血祭了,用以祭祀天道!”

“知道了!”黔贏淡淡道。

同行是冤家,黔贏、女媧同樣精修造化之道。自然沒什麼好交情。

兩人之間的競爭跟其他人的造化法門還有所不同。像風燁三清等人就算也使用造化之術造化萬物,但是卻不會執掌造化本源法則。

但是女媧和黔贏就不同了,女媧娘娘號稱造化聖人怎麼可能不執掌造化法則?而黔贏這位前造化之神,在女媧娘娘的壓迫下根本就不能觸及造化本源。而在顧忌女媧的情況下,連造物也不能觸及,只能走造化之道中福緣命數的路子。

女媧一挑眉,也不再理會黔贏,這就是勝利者的氣度。平心而論兩者之間真沒什麼仇恨因果。當初黔贏與諸多太古神一般經歷那場黃昏浩劫之後,只留一點元靈存世,浮浮沉沉在上古時代勉強歸來,但是其對於造化法則的權柄也已經失去。而當黔贏重證神君道果準備執掌造化法則的時候,女媧早已經搶先一步了。

對此,黔贏也只能徒呼奈何。尤其是看着女媧娘娘的造物,黔贏更是牙根癢癢。當初黔贏的造化之神神位,有一大半也是輔佐九頭氏造化太古人族而來。看到女媧依瓢畫葫蘆,自然難受的緊。

ps:第二次書蟲新聞發佈大會(上)

元馗一託眼鏡:咳咳,首先你們不要問眼鏡那裡來,也不要問我是不是帶九對眼鏡,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今天的主題,關於風燁的二次緋聞事件。很多人問,爲什麼女媧娘娘不跟着一起出來主持了。因爲這次緋聞的主角就是風燁和女媧,所以娘娘要避嫌。於是我們請來了另一位女神來作爲我的搭檔。那麼下面有請九皇真母上臺。

九皇真母登場……

元馗問九皇真母:夫人這是第一次在小劇場中出場,不知道作何感言?

九皇真母:感覺挺激動的,以往人皇一脈的小劇場都是你們四個在,只有我好似孤單一人似的。

元馗:咳咳,閒話莫提!關於主題,風燁和女媧之間的事情,皇母怎麼看?

九皇真母:純屬謠言,兩人是純潔的男女關係,天地可鑑,日月可證。

某讀者:貌似太陽星也已經破滅了一次,太陰星也要破滅邊緣吧?

元馗:咳咳,涉及劇透不解釋,不過風燁和女媧確實是清白的男女關係。

某讀者:關於什麼兄妹花慘遭毒手也是謠傳了?

(小劇場字數太多,晚上再補)

第26章 神道第39章 妖道前程第8章 道文第29章 遊歷第33章 姻緣命數第52章 冥月女神第83章 天地棋局第69章 混沌之戰第23章 兜率宮亂第60章 息壤之弊第50章 天帝命格出第30章 烏江羣仙臨第86章 聖人之分第94章 仙道之盟第98章 永眠之地第93章 玄女第94章 仙道藍第26章 筵宴之後第15章 天道聖人第49章 火雲之亂第44章 各司其職第89章 皇母之言第5章 四大皆空第35章 元虛宇宙第22章 三皇齊出第31章 西行開始第57章 九曲黃河第12章 五行大道第90章 重天第41章 仙神之規第67章 都是正宗第17章 符修之根第106章 皁雕第78章 佛魔相阻第28章 萬神靈光第16章 雷落第46章 往昔如煙第59章 登帝第75章 五百年約第40章 姜皇后遭劫第20章 女媧來訪第14章 青天當死第92章 太元秘術第67章 混沌缺口第8章 青華帝君第45章 姬昌食子第73章 先天五太第73章 楮鞭第70章 潛龍第39章 蓐收第82章 鴻鈞歸來第21章 遂鳥第31章 殺劫終臨第16章 人教第77章 波旬之道第3章 元神第59章 好心壞心第84章 棋逢敵手第13章 命河反噬第1章 預言之神第11章 諸神降臨第73章 青丘怪談第90章 穿越需謹慎第30章 斷指第81章 羅穆自貶第15章 神道無蹤第64章 點將第58章 帝摯帝堯第27章 五氣第51章 至高之母第61章 占卜易算第99章 上清道統第57章 點化開悟第74章 仙神之盟第58章 帝摯帝堯第94章 焚燒第17章 地皇第106章 皁雕第34章 太乙第65章 河伯之諾第45章 炎黃戰鎧第84章 不動如山第51章 故佈疑陣第18章 猢猻悟空第89章 純陽第95章 地皇之尊第63章 九聖歸位第70章 冥河的道劫第17章 開府第16章 混元大道第49章 石磯娘娘第74章 誅絕陷戮第40章 姜皇后遭劫第22章 秦朝覆滅第23章 兜率宮亂第11章 靈寶重煉第88章 混沌魔神第44章 第五聖人第23章 燭龍證道第20章 你來我往
第26章 神道第39章 妖道前程第8章 道文第29章 遊歷第33章 姻緣命數第52章 冥月女神第83章 天地棋局第69章 混沌之戰第23章 兜率宮亂第60章 息壤之弊第50章 天帝命格出第30章 烏江羣仙臨第86章 聖人之分第94章 仙道之盟第98章 永眠之地第93章 玄女第94章 仙道藍第26章 筵宴之後第15章 天道聖人第49章 火雲之亂第44章 各司其職第89章 皇母之言第5章 四大皆空第35章 元虛宇宙第22章 三皇齊出第31章 西行開始第57章 九曲黃河第12章 五行大道第90章 重天第41章 仙神之規第67章 都是正宗第17章 符修之根第106章 皁雕第78章 佛魔相阻第28章 萬神靈光第16章 雷落第46章 往昔如煙第59章 登帝第75章 五百年約第40章 姜皇后遭劫第20章 女媧來訪第14章 青天當死第92章 太元秘術第67章 混沌缺口第8章 青華帝君第45章 姬昌食子第73章 先天五太第73章 楮鞭第70章 潛龍第39章 蓐收第82章 鴻鈞歸來第21章 遂鳥第31章 殺劫終臨第16章 人教第77章 波旬之道第3章 元神第59章 好心壞心第84章 棋逢敵手第13章 命河反噬第1章 預言之神第11章 諸神降臨第73章 青丘怪談第90章 穿越需謹慎第30章 斷指第81章 羅穆自貶第15章 神道無蹤第64章 點將第58章 帝摯帝堯第27章 五氣第51章 至高之母第61章 占卜易算第99章 上清道統第57章 點化開悟第74章 仙神之盟第58章 帝摯帝堯第94章 焚燒第17章 地皇第106章 皁雕第34章 太乙第65章 河伯之諾第45章 炎黃戰鎧第84章 不動如山第51章 故佈疑陣第18章 猢猻悟空第89章 純陽第95章 地皇之尊第63章 九聖歸位第70章 冥河的道劫第17章 開府第16章 混元大道第49章 石磯娘娘第74章 誅絕陷戮第40章 姜皇后遭劫第22章 秦朝覆滅第23章 兜率宮亂第11章 靈寶重煉第88章 混沌魔神第44章 第五聖人第23章 燭龍證道第20章 你來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