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詭異的寧靜

取經人十世輪迴,十世取經,十世善人,再以西遊路上的妖魔來完成九九八十一難,如此方能使得量劫結束時所獲得的功德和氣運最大量化,這便是佛門與天庭最理想的狀態,當然,他們也知道任何事都不可能會十全十美。

更何況還要魔道虎視眈眈,稍有不慎,就連着佛法東進的圖謀都無法完成,功德氣運雖好,但那也得是在完成佛法東進的前提下,如果連這個都沒有完成,那還談什麼功德氣運,到時候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罷了。

而這關鍵就在於取經人,只要取經人能夠順利地抵達西天大雷音寺,並將大乘佛法經文帶回東土大唐,這便算是功德圓滿,不僅取經人會得到量劫功德加身,而且佛門氣運也會大大提升,就連參與取經之旅的諸天神佛也會大受裨益。

故而如來二弟子金蟬子轉世所化的取經人便成了佛門與天庭最爲關注的對象,佛門的觀音菩薩更是化身凡人,接連引渡他十世取經,只不過前九世只是孤身一人,每次來到流沙河地界,都會成了天庭捲簾大將下凡所化河妖的腹中美餐。

這捲簾大將本就是河妖出生,封神量劫中上了封神榜,如今被玉帝派下凡間,等候取經之人,吞其九世,以九世之身中所蘊含的佛門功德提升修爲,待第十世來臨之際護送其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求取真經。

這也是佛門應允之事,爲的就是宣揚吞食取經人的天大好處,河妖吞取經人九世之身,以金仙之境登臨大羅金仙之境,這對西遊路上的那些妖魔是何等的誘惑,一旦動了心,那就不知不覺地落入了佛門與天庭編織的羅網之中。

如今已是金蟬子轉世的第十世,名爲唐三藏,受東土大唐皇帝李世民之請,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求取真經,度化衆生,以解蒼生之苦難,而這一世也是金蟬子最後一次轉世,決不能出現任何差錯,護送他取經的人選也一一現身。

天庭戰神楊戩,天蓬元帥豬剛鬣,捲簾大將沙悟淨,白龍馬小白龍,前三位皆是大羅金仙修爲,只不過戰力有所差距,尤其是楊戩,封神量劫肉身上榜,如今幾乎已經達到大羅金仙之極致,實力之強,準聖之境堪稱無敵。

豬剛鬣也有大羅金仙中期的修爲,實力在四人之中僅次於楊戩,沙悟淨則是靠着吞食前九世的取經人,實力也達到了大羅金仙初期修爲,戰力自然比豬剛鬣要差些,至於小白龍,原爲截教上榜弟子,修爲不過金仙,化作白龍馬,爲唐三藏坐騎。

這樣的取經陣容,堪稱豪華,尋常小妖根本沒有資格,也沒有膽量來打唐三藏的主意,也唯有那些大羅金仙金仙級的大妖纔有膽量來火中取栗,畢竟唐三藏不過一凡人,即便有楊戩他們的護佑,也未必沒有機會。

更何況天下妖族皆有妖帝立下的完整傳承,懂得煉製一些詭異莫名的法寶,即便楊戩他們實力超羣,也難免會着道,不過有佛門和天庭的神佛相助,倒也可以逢凶化吉,只不過這樣的劫難少之又少罷了。

這東勝神洲與西牛賀洲兩州之地的妖族皆是巫妖量劫之後所誕生的新生妖族,又經歷了封神量劫,或死,或上了封神榜,又或者投入人闡截佛四教,或被收服當了坐騎,剩下的大羅金仙級的大妖,除了牛魔王他們,也沒有多少。

在有幾個大羅金仙級大妖被當了取經路上的劫難之後,自然就沒有什麼妖魔再打唐三藏的主意了,畢竟誘餌雖然美味,但也得有命享受才行,故而這九九八十一難中的大部分都是佛門與天庭爲唐三藏設下的考驗罷了。

看似劫難重重,但實則有驚無險,這也是佛門與天庭的無奈之舉,一路上的妖魔不上當,甚至有意避開西遊之路,他們也只能讓自己家的坐騎、童子帶着自己的法寶下凡,也好湊足那九九八十一之劫數。

························································

西天,大雷音寺

如來,彌勒端坐於蓮花臺之上,遙望着取經路上的唐三藏五人組,看着他們經歷一個個早已準備好的劫難,看着他們離大雷音寺越來越近,他們眼神之中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欣喜與成就感,反而有着一絲無奈。

彌勒笑容之中帶着一絲苦色:“師兄,這九九八十一難都快成了一個笑話,這大部分的劫難都是由我們和天庭設下的,這一路上的妖魔根本沒有幾個來打唐三藏的主意,尤其是那牛魔王,竟然直接避開取經路。”

如來念了一聲‘阿彌陀佛’,沉聲說道:“恐怕這也是那位的安排,先前孫悟空與牛魔王等相聚,之後牛魔王等便一起閉關修行,絲毫不在意外界的動靜,恐怕爲的就是不成爲這九九八十一難中的一難,免得讓我們得益。”

彌勒苦笑道:“如此下去,就算唐三藏完成取經,恐怕這能獲得的功德也極爲有限,我佛門所能獲得的量劫功德氣運也不會很多,如此,我佛門實力也難以更上一層樓,更難以影響到佛魔之戰的勝算了。”

如來沉默了一會,方纔開口說道:“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先完成佛法東進的大舉纔是當務之急,而且取經之行如此一帆風順,倒讓我心中隱隱有些不安,雖然只是一種隱約間的感覺,但卻讓我難以忘懷。”

彌勒聽後言道:“莫非師兄認爲魔道暗中有什麼別的安排,之所以不阻撓取經之舉,乃是有更大的圖謀,但他們所圖謀的又是什麼呢?”

彌勒說完,便於如來一起陷入了沉思,許久之後也沒有得出什麼答案,即便是任何猜想也沒有得出,但越是如此,他們心中便更加擔憂,甚至還請教了他們的師尊,接引與準提兩位聖人,但依舊沒有任何頭緒。

這更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平靜而充滿了壓抑的感覺。

第十八章 女媧得寶第七十二章 易主第十三章 破而後立第五十八章 狂戰第六章 帝俊的突破第二章 思慮第四十一章 魔的交易第三章 巫族出世第三十六章 異變第七十章 姻緣天定第三十六章 異變第三十六章 三族立第九十六章 另闢蹊徑第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章 封禁天庭第九章 再起風雲第五十章 周天大羅第十五章 石猴反天第十九章 歲月匆匆第二十四章 降世第十三章 試探第五十七章 對壘第三十六章 巫族反應第七十章 姻緣天定第二十七章 帝俊之怒第一百零六章 巫妖決戰(四)第十八章 煉器之道第三十六章 異變第四章 羅睺證道?第四十三章 軒轅大敗第九十八章 三清收徒第三十一章 周天再現第二十七章 帝俊之怒第八十六章 強取第九十一章 補天(上)第十一章 帝俊的‘大方’(補更)第四十九章 軒轅治世第四十四章 對策第七十三章 陰陽大道第三十五章 量劫發展第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三十六章 天生異象第四十三章 軒轅大敗第六章 石破天驚第十九章 歲月匆匆第十三章 異數橫生第六章 帝俊的突破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八十五章 同渡第八十三章 老子成聖第十章 封神之議第十三章 異數橫生第十三章 七大聖結義第十二章 密謀第十二章 亂戰起第三十二章 爭鋒相對第三十三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十一章 風雲始動第二十章 漸歸平淡第四十一章 魔的交易第六十九章 混元劫之天災人禍第十三章 異數橫生第二十一章 歸來第十章 封神之議第四十九章 軒轅治世第七十八章 混元劫之破劫而出第四十一章 出山第五十一章 太一出關第五十五章 紅雲劫(二)第六章 因果循環第六章 兄妹重逢第七十三章 陰陽大道第五十三章 三祖怒第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九章 帝俊突破第七十三章 昊天轉世第五十六章 紅雲劫(三)第六十七章 魔道大戰(三)第二十七章 波瀾再起第九十三章 閒談第五十章 紅雲危局第六十一章 魔族暴露第六十章 詭異的寧靜第九章 齊聚第二十八章 以謀破謀第二章 萬靈第十一章 處境第十四章 發現異常第九十三章 突變第三十四章 神農嘗百草第六十七章 劫數第七十六章 明心證道第九十九章 三清分家第四十二章 紫霄三講第七章 ‘童’言無忌第六十七章 巫妖初戰(三)第四章 昊天佈局第九十七章 猶有餘地第九十四章 巫族之秘第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
第十八章 女媧得寶第七十二章 易主第十三章 破而後立第五十八章 狂戰第六章 帝俊的突破第二章 思慮第四十一章 魔的交易第三章 巫族出世第三十六章 異變第七十章 姻緣天定第三十六章 異變第三十六章 三族立第九十六章 另闢蹊徑第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章 封禁天庭第九章 再起風雲第五十章 周天大羅第十五章 石猴反天第十九章 歲月匆匆第二十四章 降世第十三章 試探第五十七章 對壘第三十六章 巫族反應第七十章 姻緣天定第二十七章 帝俊之怒第一百零六章 巫妖決戰(四)第十八章 煉器之道第三十六章 異變第四章 羅睺證道?第四十三章 軒轅大敗第九十八章 三清收徒第三十一章 周天再現第二十七章 帝俊之怒第八十六章 強取第九十一章 補天(上)第十一章 帝俊的‘大方’(補更)第四十九章 軒轅治世第四十四章 對策第七十三章 陰陽大道第三十五章 量劫發展第十六章 陡生變故第三十六章 天生異象第四十三章 軒轅大敗第六章 石破天驚第十九章 歲月匆匆第十三章 異數橫生第六章 帝俊的突破第四十九章 開始第八十五章 同渡第八十三章 老子成聖第十章 封神之議第十三章 異數橫生第十三章 七大聖結義第十二章 密謀第十二章 亂戰起第三十二章 爭鋒相對第三十三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十一章 風雲始動第二十章 漸歸平淡第四十一章 魔的交易第六十九章 混元劫之天災人禍第十三章 異數橫生第二十一章 歸來第十章 封神之議第四十九章 軒轅治世第七十八章 混元劫之破劫而出第四十一章 出山第五十一章 太一出關第五十五章 紅雲劫(二)第六章 因果循環第六章 兄妹重逢第七十三章 陰陽大道第五十三章 三祖怒第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九章 帝俊突破第七十三章 昊天轉世第五十六章 紅雲劫(三)第六十七章 魔道大戰(三)第二十七章 波瀾再起第九十三章 閒談第五十章 紅雲危局第六十一章 魔族暴露第六十章 詭異的寧靜第九章 齊聚第二十八章 以謀破謀第二章 萬靈第十一章 處境第十四章 發現異常第九十三章 突變第三十四章 神農嘗百草第六十七章 劫數第七十六章 明心證道第九十九章 三清分家第四十二章 紫霄三講第七章 ‘童’言無忌第六十七章 巫妖初戰(三)第四章 昊天佈局第九十七章 猶有餘地第九十四章 巫族之秘第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