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時代的更替

但即便人族天地主角的地位一時撼動不了,恐怕也始終會有一種坐不安穩的感覺,雖然巫妖量劫之中,妖族元氣大傷,但經過這上百萬年的休養生息,已然恢復了一些,如今太一更是證道成聖,妖族的底氣顯然更硬了,總有一種隨時可取人族而代之的勢頭。

也正是如此勢頭,讓三清、西方二聖以及后土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后土倒還好,她的根基在巫族和地府,這兩處地方顯然都不會受到妖族的衝擊,后土只需安心發展即可,雖然巫妖之間有着血海深仇,但在種族存亡面前,什麼樣的仇恨都是能夠暫時拋下的。

但三清和西方二聖就不一樣了,洪荒之中,除了人族,百族歸妖,而妖族則在帝俊的絕對掌控之中,他們所立的人闡截西方四教想要傳下道統,也只能在人族之中傳道,也正是因爲如此,人族的三皇五帝他們纔會爭搶,一切都是爲了搶奪人族氣運。

人族越強盛,對於人闡截西方四教顯然就跟有好處,只有人族天地主角之位穩固,四教在人族傳道,才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利益,但若是有朝一日,人族天地主角之位被妖族顛覆,那對人闡截西方四教必然是天大的噩耗。

太一成聖,顯然是刺激到了四教聖人的神經,雖然沒有會面交流,但隱隱約約有了一種同進退的意味,若是妖族真的發難,他們顯然是全都會站在人族這一步,共同遏制妖族,以防他們的利益被妖族給侵害,而這也是帝俊要撤回人族境內妖族的願意之一。

因爲有妖族這個外力存在,四教很有可能會共同針對妖族,既然如此,帝俊索性便讓妖族的鋒芒收斂一點,給四教騰出空間,人族氣運可是一塊大蛋糕,如今截教一家獨大,人教次之,而闡教和西方教的境遇顯然是最差的。

在失去妖族這個外力之後,四教之間顯然不會長久的和平相處下去,更何況還有量劫的存在,帝俊只需安心恢復妖族元氣,坐看四教爭奪人族氣運,必要的時候插上一手,攪亂局面,讓四教之間互相殘殺,最終得益的也只會是妖族。

而趁着太一證道成聖,帝俊索性便讓太一宣佈在遠古星空之中講道,趁機完成他對妖族的部署,當然,這也是一個提升妖族整體實力的一次大好機會,妖族實力提升,氣運自然也會跟着變強,而他、太一還有女媧都會隨之收益,一舉數得。

太一講道,這又在洪荒之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天下妖族聞風而動,齊齊趕往遠古星空,那陣勢可謂是遮天蔽日,不知道實情的還以爲妖族準備攻打天庭呢!就連鎮元子、冥河、伏羲、紅雲也都紛紛前來,雖說聖人無望,但若是能窺得一絲混元玄機,那也是天大的機緣。

鎮元子、冥河、伏羲、紅雲這四人,皆有着準聖巔峰的修爲,但偏偏都無法悟得混元玄奧,這整個洪荒之中,似乎也只有帝俊一人悟得了混元玄奧,這也着實有些奇怪,即便是帝俊,心中也有幾分疑惑,畢竟這事情之中透着一點古怪。

要知道當初帝俊也是在鴻鈞講道之時窺得了混元玄奧,到底是機緣巧合,帝俊天命如此,還是這其中有其他的緣故,帝俊也不得而知,不過這一次倒是一次驗證帝俊心中各種猜測的機會,就看鎮元子、冥河、伏羲和紅雲此次的收穫了。

太一一成聖便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天下妖族、散修大能都齊齊前往遠古星空,要說有誰沒動的,恐怕也只有聖人弟子以及人族修士了,這倒是也正合了帝俊的心意,原本這場講道就不是給他們準備了,他們不來,倒也免得出現變故。

······························································

而就在太一講道之時,卻也是大禹證道之時,在九鼎鑄造完畢之後,大禹便以九鼎鎮壓了九州氣運,從此人族氣運徹底穩固下來,穩定天地主角之位,而大禹也功德圓滿,順利地證道人皇道果,其所獲得的天道功德甚至可與三皇得到的天道功德想比。

自此,三皇五帝也算是徹底地結束了,而截教則是成了最大的贏家,即便大禹退位之後,截教在人族之中的根基也是牢不可破,若是截教有意的話,甚至可以暗中操控人族共主的更替,當然,大禹退位之後,人族共主這個詞也馬上成了過去式。

洪荒九州之地,人族在經過三皇五帝的迅速崛起時期之後已然變得十分繁華昌盛,而在大禹退位之後,他的兒子啓便直接以武力奪取了人族共主的位置,並建立了夏王朝,稱王爲尊,自此以封建王朝制度取代了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制,開啓了人族的新篇章。

正所謂王朝更替,盛世興衰,啓在位之時,人族還算是昌盛,也沒有出現在什麼大的動亂,但在啓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大康繼承了王位,只顧吃喝玩樂,不理朝政,自此夏王朝開始衰敗,一時之間,人族之中羣雄並起,動盪不安。

如此動盪的局面,對於元始天尊和西方二聖來說也是一個機會,他們又紛紛開始派出弟子在人族羣雄之間傳道,意欲扶持出一個新的勢力,以取代夏王朝,但夏朝氣運也算是沒有到了該絕之時,歷經幾代君王努力,夏王朝又中興起來。

但這始終還是沒有改變夏王朝衰敗的命運,滅掉夏王朝的乃是大商,而且這大商還是截教一手扶持起來,大商滅掉夏王朝之後,截教儼然便成了大商的國教,朝中大臣多與截教弟子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連大王都是截教弟子。

大商興起,截教自然也跟着興盛起來,相比之下,闡教和西方教的情況就不太好了,大商強勢崛起,他們所選擇扶持的實力自然就遭到了打壓,天下諸侯皆以大商爲首,闡教與西方教自然也就興不起什麼大浪來,截教再一次穩固了自己在人族之中的根基。

第二章 離玄立佛第二十五章 飛熊拜師第七章 狂傲悟空第四章 接連突破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三十一章 量劫再現第六十八章 混元劫之真身顯現第四章 天庭易主第三十一章 禪讓、驚變第二十章 漸歸平淡第五十八章 孔宣戰刑天第十八章 永墮輪迴第六十一章 鯤鵬入妖第四十八章 序幕第二十六章 石猴危機第十五章 人族驚變第二十四章 降世第三十二章 突破第十八章 混沌戰第五十三章 紅雲逃遁第十七章 一講結束第五十四章 混元天劫再臨第七章 再臨五莊第五十八章 狂戰第四十章 各有心思第十三章 大日紫極第十三章 大羅隕落第八十二章 老子入人族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四十八章 序幕第四十章 大戰起第八十一章 人族發展第二十四章 不周機緣第六章 扶桑九耀第三十八章 降臨蓬萊第三十九章 封神戰起第十五章 陰陽演太極第八十一章 人族發展第二十八章 平息第三十六章 魔蹤再現第二十八章 悠悠千萬載第三十章 神農種五穀第一百一十章 巫妖決戰(八)第二十三章 被擒第八章 意外的發現第九十六章 另闢蹊徑第三章 從頭開始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十八章 永墮輪迴第三十六章 巫族反應第二十三章 苛刻條件第九十四章 事後第八章 靈寶出世第一章 閉關第六章 兄妹重逢第四十二章 大羅之境第十四章 發現異常第五十六章 紅雲劫(三)第十六章 乾坤敗逃第三十二章 爭鋒相對第九十五章 提前了?第四十一章 帝俊出關第一百一十章 巫妖決戰(八)第三十五章 三族霸,四足立第十三章 大日紫極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十八章 湊熱鬧的巫族第九十四章 事後第六十四章 鴻鈞出山第十七章 巫族後手第九十八章 三清收徒第三十章 猴王暴起第三十七章 東王公的瘋狂第十一章 帝俊的‘大方’(補更)第二章 離玄立佛第八十五章 同渡第四十章 討逆第十一章 紫霄爭座第七章 ‘童’言無忌第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二十二章 風雲又起第五十章 紅雲危局第十九章 蓬萊萬仙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四十五章 倉頡造字第十五章 準聖時代第五十六章 紅雲劫(三)第三十三章 天罰煉體第十四章 量劫起第二十三章 伏羲轉世第五十二章 紅雲的決然第四十六章 謀成第八章 悠閒歲月第八十五章 悲劇冥河第四十一章 魔的交易第二十四章 閉關第六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六章 量劫爆發
第二章 離玄立佛第二十五章 飛熊拜師第七章 狂傲悟空第四章 接連突破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三十一章 量劫再現第六十八章 混元劫之真身顯現第四章 天庭易主第三十一章 禪讓、驚變第二十章 漸歸平淡第五十八章 孔宣戰刑天第十八章 永墮輪迴第六十一章 鯤鵬入妖第四十八章 序幕第二十六章 石猴危機第十五章 人族驚變第二十四章 降世第三十二章 突破第十八章 混沌戰第五十三章 紅雲逃遁第十七章 一講結束第五十四章 混元天劫再臨第七章 再臨五莊第五十八章 狂戰第四十章 各有心思第十三章 大日紫極第十三章 大羅隕落第八十二章 老子入人族第四十六章 暴風雨前的序章第四十八章 序幕第四十章 大戰起第八十一章 人族發展第二十四章 不周機緣第六章 扶桑九耀第三十八章 降臨蓬萊第三十九章 封神戰起第十五章 陰陽演太極第八十一章 人族發展第二十八章 平息第三十六章 魔蹤再現第二十八章 悠悠千萬載第三十章 神農種五穀第一百一十章 巫妖決戰(八)第二十三章 被擒第八章 意外的發現第九十六章 另闢蹊徑第三章 從頭開始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五十七章 紛亂洪荒第十八章 永墮輪迴第三十六章 巫族反應第二十三章 苛刻條件第九十四章 事後第八章 靈寶出世第一章 閉關第六章 兄妹重逢第四十二章 大羅之境第十四章 發現異常第五十六章 紅雲劫(三)第十六章 乾坤敗逃第三十二章 爭鋒相對第九十五章 提前了?第四十一章 帝俊出關第一百一十章 巫妖決戰(八)第三十五章 三族霸,四足立第十三章 大日紫極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十八章 湊熱鬧的巫族第九十四章 事後第六十四章 鴻鈞出山第十七章 巫族後手第九十八章 三清收徒第三十章 猴王暴起第三十七章 東王公的瘋狂第十一章 帝俊的‘大方’(補更)第二章 離玄立佛第八十五章 同渡第四十章 討逆第十一章 紫霄爭座第七章 ‘童’言無忌第二十七章 大會結束第二十二章 風雲又起第五十章 紅雲危局第十九章 蓬萊萬仙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四十五章 倉頡造字第十五章 準聖時代第五十六章 紅雲劫(三)第三十三章 天罰煉體第十四章 量劫起第二十三章 伏羲轉世第五十二章 紅雲的決然第四十六章 謀成第八章 悠閒歲月第八十五章 悲劇冥河第四十一章 魔的交易第二十四章 閉關第六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六章 量劫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