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親王的煩惱

第636章 親王的煩惱

“周守均……”

張儒林提起架勢,拍下了驚堂木。

“這裡是都察院,不是你的軍帳,我是奉旨審案,你如此狂妄無禮,莫非是藐視聖上?”

周守均正要答話,卻被沈進勳摁了回去,後者遂上前答話:“張御史,當年我等是奉旨討賊,卻被污衊軍紀敗壞,賤淫擄掠無惡不作……”

“此事關乎聖德,周副千戶赤膽忠心,維護聲譽一時激憤,還請見諒!”

張儒林可以拉虎皮做大旗,沈進勳這叫以其之道還之彼身。

眼下都是爲了皇帝,那麼接下來案子怎麼審,還得各自設法來掰扯。

沈進勳聲音洪亮,且是有理有據,引來外面圍觀衆人喝彩。

“好樣的……”

“說得好……”

張儒林一時被噎住,全程他一直在調整心態,支撐自己不被負面情緒干擾。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朝廷平叛是爲宣揚王化,解黎民百姓於水火……”

“爾等若還顧念聖德,就不該放任下屬殺人放火,賤淫擄掠……”

沒等張儒林說完,周守均再度怒斥:“污衊,污衊,你這是污衊……”

張儒林本在醞釀情緒,被周守均橫加打斷,此刻自是怒不可遏。

“肅靜,你若再敢擾亂公堂,本官將施以國法!”

拋開“軍紀敗壞”這些扯皮的事,單隻擾亂公堂這一罪名,是可以憑此直接問罪。

杖責或掌嘴,可以直接宣判。

周守均也是過嘴癮,從最開始熱血上頭之後,他現在也逐漸冷靜下來,自然明白處事要懂變通。

“周老弟好樣的……”

“別怵他,看他能怎麼辦!”

本想着頂兩句就撤,可聽到外面衆人聲援,周守均也只能繼續“硬”下去,否則就太沒面子了。

“肅靜?我天生就這麼大嗓門,難道這也有錯?”

“本官是奉旨審案,你若……”

張儒林再度被打斷,只見周守均取下烏紗帽,語氣強硬道:“老子怕你小小御史?有能耐你就把爺們拉出去砍了?”

這番話,再度引來一片喝彩聲,給周守均帶來了更大底氣。

而一旁的沈進勳,則是感慨現在年輕人膽子大,這特麼可是在都察院大堂,眼下更是“三司會審”的場合。

看了眼周守均,沈進勳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今天自己或許沒機會露臉。

“朝廷律法森嚴,莫非你以爲砍不了伱?”

張儒林語氣森寒,這一刻他真的動了殺機,如果可以他是真想弄死周守均。

“你想要殺我?”

見周守均惡狠狠說完這句,沈進勳就知這小子又要發狂,下一刻前者就把手中烏紗帽扔了過來。

才把帽子接住,沈進勳就看到了周守均扯開衣裳,挺着胸膛向着前面衝了去。

“老子這條命,跟着十三爺在戰場上,已經死過好幾回了,有種你就來殺……”

周守均確實有硬的資格,他的身上有七八處傷口,都是近兩年征戰一線所留。

看着殺氣騰騰的周守均,張儒林雖是坐在高位,此刻只感覺無比膽寒。

這一刻他終於明白,爲何刑部大理寺推脫,爲何都察院的同僚躲避,原來是這些人早料到了這一情況。

他原以爲是美差,卻沒想到是坐到了火山口,一個不慎就可能被吞噬。

可張儒林也知道,自己根本沒有退路,否則就是身敗名裂的下場。

“來人……”張儒林站起身來呵斥。

現場陪審的官員,各大衙門加起來有近二十人,此時就輪到他們驚訝了。

姓張的這傢伙真要用強?

那周守均是什麼人?是此前西北之戰的功臣,其父還襲着二等子的爵位,在軍中人脈廣路子多。

最關鍵的是,這位背後是有襄王撐腰,收拾他等於是跟朱景洪硬頂,幾乎是十死無生之局。

這個道理,周守均當然也清楚,所以此時他一點兒不慌。

讓張儒林尷尬的是,他喊了之後沒有人迴應,於是只能拍來了驚堂木又喊了一聲。

“來人……”

到這裡,外面當值衛兵無法裝聾,只能進來了兩個人。

“此人咆哮公堂,藐視法紀,給我打二十板子!”

言罷,張儒林抽出令箭,惡狠狠朝地上扔了去。

左右已經無路可走,在張儒林看來不如置之死地而後生,說不定還有意外之喜。

令箭掉到地上,兩名衛兵面面相覷,沒有立即開展行動。

“本官的話,你們沒聽見?”張儒林呵斥。

他在逼迫兩名衛兵,而周守均也瞪着這二人,現場氣氛越發劍拔弩張。

“何至於此,張大人……何至於此!”沈進勳上前開解。

“周副千戶只是說話直了些,並無藐視公堂之意!”

“你也看見了,他爲大明立過功,他爲聖上流過血,難道這還不能證明他的忠誠?”

“所謂軍紀敗壞之事,完全是無稽之談,張大人切莫輕信!”

有了沈進勳來打圓場,現場氣氛總算被降了溫,刑部和兵部的人總算能安坐了。

在兵部侍郎王修的示意下,兩名衛兵麻溜的退了出去。

“我再說一遍,審案就是審案,都客客氣氣的說話,把事情說清楚也就行了!”

王修老成持重地位崇高,他這番話周守均倒聽進去了,現場氣氛就更趨於和諧了。

這一對比,更顯出是張儒林沒事找事,使其處於不利局面。

“王大人所言極是,審案就是審案,其他無關的都不能摻和進來!”

說話的人,是坐在張儒林身側的陪審官,此人也是甘肅的監察御史,參與了此番彈劾之事。

這傢伙爲官時日更久,經驗要豐富得多,此時便是在借力打力。

順着王修的話,這人接着說道:“與本次過堂無關之人,應當隔絕在外勿使其擾亂視聽!”

“所以在下一位,應當關上外門!”

這話一出,外面就又鬧騰起來了,一個個都說這是要動私刑,他們絕不能坐視不管。

“本官奉旨審案,此間事宜全聽我來處置,現在我命令……把門關上!”

扯到是奉旨審案,外面的衛兵便不敢耽擱,於是動手將大門給關上了。

而被隔在外面的將領們,一個個雖是鬧騰得厲害,可沒一個人敢上前阻攔。

只因所有人都明白,發發牢騷是可以的,但若有衝擊部院之舉,性質可就完全不同了。

門被關上,審案還在繼續,張儒林痛斥周守均二人之罪行,並擺出了一系列收集的證據。

周沈二人則是拒不認罪,咬死了這是污衊和構陷,導致審案根本推不下去。這邊交鋒正烈時,襄王府內朱景洪卻很放鬆。

此時他坐在涼亭內,看着前方几個女孩子在打鬧,其實也包括作爲王妃的寶釵。

除了襄王府的女人,迎春探春惜春也在其中,她們乃是受邀而來。

在當下這節骨眼兒上,把太子妃的孃家人請到襄王府,這其實是在向外傳達兩家很親密。

太子想從朱景洪身上榨好處,令其與朱景淵鬥得水火不容,而眼下則是朱景洪想反榨太子。

“王爺,剛傳來的消息,那張儒林把周守均下獄了,沈進勳則是判了閉門待參!”

聽到餘海的稟告,朱景洪微微點頭。

他是準備要出手,但眼下火候還不夠。

要等受委屈的人變多,且這些人越發憤憤不平時,再出手才能收穫更多感激。

這樣做很功利,但確實更有好處。

“老六啊老六,你把他們得罪光了,該叫我如何謝你!”朱景洪心中依然在笑。

在他思索之時,幾個女孩子已經跑遠,這時一道羞怯的聲音在他耳畔響起。

“十三爺!”

轉過頭去,果然是迎春到了身邊,手裡還拿着一柄團扇,此刻遮住了半張臉。

迎春膽小而社恐,撇下衆人主動找上朱景洪,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自我。

“迎春姑娘,你近來可好?”

第一句就是關心,讓迎春心裡暖暖的,暗道自己果然沒看錯人。

此時她看向朱景洪的目光,是不加掩飾的一往情深,流露的是此刻最真摯的感情。

“迎春姑娘?”

“我一切都好!”

“你們不是在一塊兒玩嗎?難道她們撇下了你?”

“是我沒跟上她們!”迎春連忙解釋。

點了點頭,朱景洪笑着說道:“看你氣色,比起以往倒好了許多!”

“聽從十三爺教誨,這些天在家靜心理氣,心裡便安穩了許多!”

所以還是在感激朱景洪,二者如此倒也是相得益彰。

他二人就這樣閒聊了一陣,直到一衆女子嘻嘻哈哈回來,迎春才主動的拉開了距離。

迎春向來木訥,此刻低着頭縮在一邊,所有人都沒太在意她,唯有寶釵多看了她一眼。

與衆人說笑了一陣,寶釵便讓她們各自玩去,自己則是坐到了朱景洪的身側。

左右無人,她便問道:“情況如何?”

“周守均被下獄了!”

“你還不出手?”

“不着急,再等等!”

“陛下不管不問,任由老六胡來,就不怕前線不穩?”寶釵費解道。

“首先呢,當下還算盛世,其次老頭子壓得住!”

端起茶杯,朱景洪接着說道:“再則此番受彈劾的人,都是去年初替換下的將官,跟此時在西北作戰的是兩批人,所以有影響但不大!”

其實他還有話沒說,那就是軍隊內部也有競爭,且不是所有人都有長遠眼光。

點了點頭,寶釵又問道:“若能翻盤,能否反過來給老六安個戕害功臣的罪名?”

“這……倒也不是不可以!”朱景洪笑了。

略微思索後,朱景洪說道:“即便傷不了他分毫,但若能將其在都察院中勢力剷除,於咱們而言也是大好事!”

寶釵則是提醒道:“其中分寸,你可得把握好了!”

“把握不好也無妨,我又不是隻能輸一次!”朱景洪神色輕鬆。

在這件事情上,他不再如最開始那般緊張,心裡已能接受最壞的結果。

轉眼又是兩天時間過去,都察院是審案還在繼續,而又有十幾名將領被“處置”,或是如周守均那般被下獄,或是如沈進勳那般被勒令閉門。

一時間,睿王系可謂形勢大好,此刻已在府中開慶功宴。

熬過最艱難的開場後,張儒林審案已越發得心應手,在他看來所謂不可一世的將領,全都不過是外強中乾的軟蛋。

在場衆人紛紛誇讚,雖然語句精深詞藻華麗,但意思跟“好樣的”、“精神點”、“別丟分”差不多。

ωwш⊙ttκǎ n⊙℃ O

在睿王連同一衆官員吹捧下,張儒林越發信心十足,勢要做比干伍子胥那樣的直臣,即使粉身碎骨也絕不退縮。

宴會最後,朱景淵下了指示:“明日是最後十人受審,下午直接把案子定死,然後轉刑部並呈御前!”

“這些敗壞聖德,殘害地方的惡徒,定要將他們繩之以法!”

“臣定不負殿下所望!”張儒林神色肅穆。

宴會之後,朱景淵回到內宅,卻見陳芷正在等他。

“都走了?”

“嗯!”

陳芷神色凝重道:“這次事後,你可就跟老十三撕破臉了!”

“你以爲是我不知分寸,欲行險招?”

坐到椅子上,朱景淵嘆了口氣,無奈說道:“表面上看是我逼他,實則是我被他逼到了懸崖邊上!”

“我有什麼?集賢館?市舶司?這都是虛的,老十三什麼差事都沒有,但他卻握得了實權!”

這些話,也只有跟同心同德的髮妻,朱景淵才能毫無保留道出。

“這情形,跟十幾年前一模一樣,當年厲太子和英厄王,是在半夜裡被亂兵殺死……每每想及此事,半夜裡我都睡不着!”

目光掃向陳芷,朱景淵徐徐說道:“你信不信,別看現在我把他逼得緊,老十三絕對比我睡得安穩!”

這話陳芷還真無法反駁,本次談話前她還覺得優勢在我,如今看來一切都是水中月鏡中花。

站起身來,朱景淵走到書架前,拿起一冊書說道:“也都怪我,前幾年一直盯着老四,卻沒想到老十三冒起來了!”

“陡然關注……才發現他已長成參天大樹,如今想要壓制何其難也!”

這還不是最讓他絕望的,老頭子那飄忽不定的態度,才更加讓他寢食難安。

隨意翻了兩頁,朱景淵接着說道:“此事的關鍵,不在於都察院審案如何,而在於老頭子的心思!”

“我本來是想借助此事,逼得他那些親信羣起鬧事,讓老頭子看看……老十三和他手下那幫人威脅多大!”

嘆了口氣,朱景淵無奈道:“如今看來,這廝還真是沉得住氣,到現在愣是沒說一句話,任由手下被問罪下獄!”

“事到如今,反倒是我被架起來,惹來軍中許多厭惡,逼不得已要行最後一搏!”

所謂的最後一搏,便是指讓張儒林給被彈劾的人定罪,如果成功也算削弱了朱景洪的威信,同時還打壓了他的勢力。

可若不成,他就只能行“丟車保帥”之舉,讓張儒林成爲本次事件的犧牲品。

“就不該跟你說這些,我這會子……心裡倒越發不安了!”陳芷面露難色。

朱景淵再度嘆了口氣,手中書冊他一個字都看不進去,便將其放回了書架上。

坐回椅子上,朱景淵扶額道:“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恐怕唯有修行有成的高僧,才能真正內心安定吧……”

248.第248章 定計第13章 你們在推諉誰?第823章 刮地三尺而無錢剩矣!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第814章 國泰民安臉第75章 杖責212.第212章 年輕的軍官們第695章 是大明朝離不開你男人204.第204章 賈珍欺我太甚第688章 三道急旨325.第325章 女兒家的心思第25章 寶釵之言222.第222章 可比得過十三爺第545章 屆時你我,再不分離第68章 金陵才俊304.第304章 只要我們武德充沛441.第441章 朱景洪論英雄第746章 塵埃落定第153章 居然是你401.第401章 遲來的聖旨253.第253章 野心不小380.第380章 六哥永遠支持你207.第207章 賈家的應對286.第286章 給明人點兒厲害第41章 我們的對手224.第224章 寶釵:十三爺請自重!第719章 我只要決勝坡第138章 賈家的憂愁第41章 我們的對手第503章 新鮮的好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469.第469章 內閣震動297.第297章 元春受召第631章 尤三姐之戀第764章 將至金陵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第749章 正統十八年春465.第465章 出發第529章 正統十三年298.第298章 元春的繁雜心情第763章 東巡事宜第762章 行在之內第824章 盛世無飢餒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15章 小人物第536章 兄弟474.第474章 精誠合作第573章 到漢城的使者第715章 朱景洪:我講四點意見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第113章 遲來的聖旨459.第459章 孫紹祖的自薦281.第281章 楊靜婷的感覺398.第398章 親迎439.第439章 圍獵上林苑44.第44章 口諭199.第199章 校場之事第800章 寶釵的怒火第112章 決戰第571章 村居371.第371章 王府的第一個女人337.第337章 重華殿家宴第732章 襄王歸京第779章 聖明燭照,乃是妄想!第89章 廝殺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貴第720章 京城亂事243.第243章 可卿陷囹圄335.第335章 江城子第512章 聖壽節第539章 連襟第94章 提攜第722章 朱鹹銘:我兒已有撼天之能!第26章 十三爺到第32章 當好人417.第417章 可知側妃缺了一位403.第403章 爲兄弟兩肋插刀369.第369章 大明門內305.第305章 老十三仁孝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810章 山海經有言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貴122.第122章 啓程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684章 殺不殺第591章 登陸作戰第824章 盛世無飢餒204.第204章 賈珍欺我太甚413.第413章 帝后皆飲涼白開266.第266章 聖君在位226.第226章 真不知羞第19章 錦衣衛第754章 太子薨第127章 顯擺第63章 朱雲笙第75章 杖責第18章 逢冤449.第449章 黛玉不對勁383.第383章 初選已過
248.第248章 定計第13章 你們在推諉誰?第823章 刮地三尺而無錢剩矣!250.第250章 太上皇的交易第814章 國泰民安臉第75章 杖責212.第212章 年輕的軍官們第695章 是大明朝離不開你男人204.第204章 賈珍欺我太甚第688章 三道急旨325.第325章 女兒家的心思第25章 寶釵之言222.第222章 可比得過十三爺第545章 屆時你我,再不分離第68章 金陵才俊304.第304章 只要我們武德充沛441.第441章 朱景洪論英雄第746章 塵埃落定第153章 居然是你401.第401章 遲來的聖旨253.第253章 野心不小380.第380章 六哥永遠支持你207.第207章 賈家的應對286.第286章 給明人點兒厲害第41章 我們的對手224.第224章 寶釵:十三爺請自重!第719章 我只要決勝坡第138章 賈家的憂愁第41章 我們的對手第503章 新鮮的好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469.第469章 內閣震動297.第297章 元春受召第631章 尤三姐之戀第764章 將至金陵214.第214章 刀架脖子第749章 正統十八年春465.第465章 出發第529章 正統十三年298.第298章 元春的繁雜心情第763章 東巡事宜第762章 行在之內第824章 盛世無飢餒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15章 小人物第536章 兄弟474.第474章 精誠合作第573章 到漢城的使者第715章 朱景洪:我講四點意見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第113章 遲來的聖旨459.第459章 孫紹祖的自薦281.第281章 楊靜婷的感覺398.第398章 親迎439.第439章 圍獵上林苑44.第44章 口諭199.第199章 校場之事第800章 寶釵的怒火第112章 決戰第571章 村居371.第371章 王府的第一個女人337.第337章 重華殿家宴第732章 襄王歸京第779章 聖明燭照,乃是妄想!第89章 廝殺第583章 福兮禍之所依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貴第720章 京城亂事243.第243章 可卿陷囹圄335.第335章 江城子第512章 聖壽節第539章 連襟第94章 提攜第722章 朱鹹銘:我兒已有撼天之能!第26章 十三爺到第32章 當好人417.第417章 可知側妃缺了一位403.第403章 爲兄弟兩肋插刀369.第369章 大明門內305.第305章 老十三仁孝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第810章 山海經有言283.第283章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貴122.第122章 啓程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684章 殺不殺第591章 登陸作戰第824章 盛世無飢餒204.第204章 賈珍欺我太甚413.第413章 帝后皆飲涼白開266.第266章 聖君在位226.第226章 真不知羞第19章 錦衣衛第754章 太子薨第127章 顯擺第63章 朱雲笙第75章 杖責第18章 逢冤449.第449章 黛玉不對勁383.第383章 初選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