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行在之內

其實寶釵所說的上表,朝鮮從正統十五年就在做,只不過每次都石沉大海。

之後還派過十幾次使臣,可情況最好的一次,也只見到戶部一位員外郎,前後也沒談出有用的東西。

此刻寶釵這番話已是婉拒,按理說崔秀青就該適可而止,再談下去弄得不體面,難堪的反倒是她。

但現在的問題是,若今年不能減免糧草,朝鮮就有崩盤的可能。

事實上,去年爆發的叛亂,就已是徵稅過重的結果。

“娘娘,朝鮮之稅賦,已加徵至正統二十八年,民間卻已是貧至極!”

也就是說,朝鮮的稅已收到十年後,這確實是非常離譜的一件事。

“不怕娘娘笑話,如今連朝鮮王室,也已多次削減用度,臣婦如今每日用度,亦不過二兩銀子!”

“就連臣婦此番出行這套首飾,都是從宮裡各處借來,王室依然困苦如此,可見……”

沒等崔秀青話說完,寶釵便開口道:“好了,朝鮮是大明藩屬,你說的這些……我也有所耳聞!”

“如今這世道誰不難啊,西北才定仍駐重兵,西南衝突不斷朝廷也需調兵,國內清丈引發騷亂不斷,海上西夷窺伺得擴建水師!”

見寶釵說這些,崔秀青頂着壓力繼續進言:“這些臣婦也知道,可若再因加徵引發變亂,反倒耗費朝廷更多錢糧,還請娘娘三思!”

“若朝鮮再生變亂……”

見着崔秀青如此不知進退,寶釵眼中露出些微寒芒:“我大明有二十三布政使司,藩國二十七,歸附汗國部蒙四十三,統治各地土司八十一,每一地都有自己的難處!”

言及於此,寶釵將手中茶杯放下,只不過使的力大了些,杯底和茶几撞出了清脆響聲。

見此情形,崔秀青連忙跪下,卻是不敢再多發一言。

“拿一個藩國的小賬,來算朝廷的大賬,豈不荒唐?”

寶釵聲音依舊平和,但在崔秀青的耳中無異於雷鳴,嚇得後者戰戰兢兢呼吸侷促。

這就是地位差距過大,威嚴過甚導致的後果。

可畢竟與崔秀青有舊情,寶釵也不想弄得太難看,更不想自己跟朱景洪一樣,到最後只剩下半分人性。

於是她語氣放緩了些,說道:“朝廷有制度,後宮不得干政,你在我這兒說這許多,只是枉費力氣罷了!”

話已說到如此地步,崔秀青也知要見好就收,不然往後就真沒法見面了。

“臣婦憂急過甚,言辭失當……還望娘娘寬恕!”崔秀青主動請罪。

“罷了,你有你的難處,朝廷有朝廷的難處,今日這些話僭越之言,就你知我知便是了!”

“是……多謝娘娘寬恕!”

“起來起來……別動不動的就跪着,你我之間何須如此!”寶釵微微笑道。

可聽到這些話,崔秀青只覺得遍體生寒,再看寶釵更令其恐懼。

以至於此刻,她竟生出要逃離此地的念頭。

“多謝娘娘!”崔秀青再度叩頭。

“對了,這些年你在朝鮮,過得可還順心?”

順不順心這不明擺着麼……崔秀青暗自吐槽。

在這種虛假客套下,這倆人大概又聊了十幾分鍾,然後崔秀青的覲見便結束了。

跨越大片河山,趕路總共耗費三個月時間,得見寶釵全程不到三十分鐘,出門時崔秀青想來都覺得心酸。

最關鍵的問題是,她這次來堪稱無功而返,根本沒達到預期的目標。

可這又有什麼辦法,作臣下她沒有反抗的能力,甚至連據理力爭都不敢,所以就只能忍氣吞聲。

因爲她非常清楚,朝鮮不是沒了他倆就不行,王室中的叔伯兄弟們,全都盯着他倆的位置。

去年的叛亂,就已有聲音說是李暉失德,導致上蒼引發災禍,甚至還弄出了“萬民書”這樣的東西,要向朝廷請願問責李暉。

好在這件事被壓了下來,沒有鬧出更大風波來。

崔秀青出了同心殿,卻正好遇見葉赫銘恩之妻海蘭。

這時崔秀青才知道,自己還插了海蘭的隊,得以更先一步覲見寶釵。

她與海蘭只見過兩次,卻對此人印象極深,原因在於兩次見面都不愉快,甚至可以說是很不愉快。

好在二人語言不通,所以此刻並未說話,只有眼神之間的交流,各自都帶着一絲寒芒。

二人交錯後,崔秀青向王府外去了,而海蘭則是進到了殿內。

這位海蘭夫人已近四十,常年待在苦寒之地的她,看起來比真實年齡大了十歲。

而這次她來大明,跟崔秀青目標完全相同,這廝也是哭窮賣慘。

海蘭談到了女真爲大明流汗流血,如今日子過得極爲艱難,被徵調的士兵家裡都快揭不開鍋了。

說完一切後最終落腳到,希望朝廷減少男丁徵召,削減戰馬和耕牛的進貢數目,同時希望能多撥些賑濟糧。

跟崔秀青一樣,海蘭也是說得聲淚俱下,彷彿朝廷再不施以援手,葉赫部也就快要崩盤了。

只不過,海蘭最終也沒達到目的,寶釵又是一番敲打後,讓這人只能抱憾離開了。

但葉赫部哭慘,其實是想多要好處,這幾年跟着大明南征北戰,他們其實弄了不少好處。

尤其朝鮮這邊,被這幫人各種薅羊毛,叛亂之事發生他們也有責任。

再說崔秀青出了“太子行在”,卻沒有召集離開,而是打點了外面當值的宦官,把李慧真的侍女請了出來。

當然,把人請出來要合理理由,崔秀青給出的理由便是,帶來了李慧真衆人家鄉的禮物。

東西有好幾口大箱子,李慧真安排了人來搬,崔秀青則派一心腹女官隨行送入。

看着箱子裡的東西,李慧真面露笑容道:“替我謝過王妃!”

女官笑着答道:“娘娘客氣了,我們王妃說了,當年爲報朝廷隆恩,將娘娘幾人送至大明,與父母兄弟相隔萬里,朝鮮無不感激你們的付出!”

李慧真點了點頭,而後說道:“能侍奉太子殿下,亦是我等之榮幸!”

“娘娘如今青雲直上,王妃亦言您有大福氣,往後定會福澤家鄉!”

還別說,來自朝鮮王妃的恭維,確實讓李慧真很受用,畢竟那是以往讓她仰望的存在。

“王妃過譽了,我如今不過是有個名分,哪裡稱得上是青雲直上!”

“娘娘過謙了,太子便是以後的皇帝,您被皇帝看中選在身邊伺候,這還不能說是青雲直上!”

李慧真笑了笑,心裡別提有多舒坦了。

“對了,我父兄他們可好?”

正愁找不到插入點,聽到這話這女官便有了辦法,隨後她便支支吾吾道:“這……也還……還……過得去吧!”

“什麼叫過得去?”李慧真皺眉。

她家是朝鮮貴族,生活富足地位顯赫,就不可能過得太差。

“娘娘不知,近兩年啊……”

把準備好的說辭一股腦道出,幾分鐘後這女官嘆道:“如今啊……不只是娘娘家裡,就連王室都困苦不已!”

“朝廷加徵,竟至於如此地步!”李慧真極爲震驚。

但其實這女官騙了她,朝鮮貴族們確實不好過,但李慧真孃家卻被優待,日子和以前差不多甚至更好。

只不過,這女官一句“家中報喜不報憂”,就把此前李慧真家人書信所言推翻。

“娘娘,王妃她……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娘娘能稍加幫襯!”

“何事?”

然後,這女官以王室和李家的名義,祈求李慧真幫忙吹吹枕頭風,事成之後王室定有厚報。

當然在敘說過程中,這女官沒少給李慧真戴高帽,期間又給她着灌了些“迷魂湯”。

李慧真被人一捧,還真就應下了此事,畢竟也只是提幾句而已。

這邊李慧真見着“老鄉”,而另一側的寶釵又見了兩人,覺得累了就讓其他人散了。

換言之,未能得見幾位命婦,今天白等了幾個時辰。

看了眼天色,寶釵遂問道:“殿下可回府了?”

“還未回府!”鶯兒答道。

朱景洪昨天就出門了,按理說今天下午該回府,而到現在卻還沒個消息。

跟人鬥了一天心機,對寶釵而言確實很累,但眼下她依然沒有歇着,而是整理着這兩天的發生的事,一會兒朱景洪回府還得跟他稟明。

她是太子妃地位尊貴不假,很多事情可以自決亦是不假,但在一些相對重大的決策中,她還是得請示朱景洪的意見。

畢竟太子妃的權柄,也是依附於朱景洪這位太子。

來到屋子另一頭,坐在書案之後,寶釵提筆書寫其關鍵詞,這有助於她整理思路。

而她這一思考,轉眼又是半個時辰過去,終於有侍女來報太子回府。

寶釵於是啓程,便要往前方銀安殿去,哪知才走出同心殿大門,就得到消息說朱景洪去了寒香院。

寒香院如今只住一人,正是側妃林黛玉。

“等他回寢殿,再來報我!”

言罷,寶釵轉身返回殿內,再度走到書房內思索起來。

她思索時一般都屏退了侍女,僅留了鶯兒一人在身邊伺候。

“娘娘,有些話……奴婢不知該不該說!”鶯兒有些支支吾吾。

寶釵思索之時,不允許旁人攪擾,鶯兒在她身邊伺候多年,當然知道這些規矩。

她在這個時候開口,寶釵便知她想說的事不一般。

“何事?”

“近日行在之內,有一些流言!”

這話勾起了寶釵的興趣,隨即她便問道:“什麼流言?”

“林娘娘誕下子嗣,殿下屢屢去她院中,寵愛異常……有流言說,小五爺於殿下受冊當日降世,乃爲殿下化龍騰飛之祥瑞!”

鶯兒所稱之小五爺,便是黛玉所生之子,名曰朱慕橉爲朱景洪第五子。

“故而殿下愛極小五爺,更勝於小大爺和小四爺!”

小大爺便是五歲多的朱慕楨,小四爺是才滿半歲的朱慕梴,都是寶釵所出之子。

聽到這些話,寶釵心中多少有些觸動,可轉念間這些念頭就消失了。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在她看來下面人亂嚼舌頭纔是引發問題的主要原因。

於是她吩咐道:“傳下去,有人若敢妄議,發現之後即刻打死!”

“是!”

鶯兒應了一聲,隨後咬了咬牙,壯着膽子說道:“娘娘,無風不起浪,奴婢以爲……”

鶯兒話還沒說完,寶釵便已轉過頭去,森冷的目光看得她發毛,於是把剩下的話又憋了回去。

然後寶釵轉過頭,好像一切都沒發生過。

大概又是半個時辰過去,寶釵才知朱景洪回了銀安殿,於是便起往銀安殿去了。

當她進殿之後,便在樸真英引領下,去了銀安殿西北角的房間,朱景洪此刻就躺在榻上。

走到榻邊,寶釵自行落座,然後揮退了樸真英幾人。

“殿下,你可算回來了!”

寶釵進屋時,朱景洪便睜開眼,只是身體沒有動。

“這兩天,可累死我了!”朱景洪答道。

寶釵笑道:“你這鐵打的身子,竟然也會說累!”

“各式祭禮,繁雜瑣碎,我是心累!”

說到這裡,朱景洪嘆道:“自坐上這太子之位,我就覺得比以往累了許多,各式奏報奏本如江河之水,各地政務軍務千挑萬選,看這些我腦袋都要炸了!”

“嘖嘖嘖,看來你是後悔坐上這位置了!”寶釵一副憐惜從表情。

“多少有些,我這做了太子,煩心之事激增,你說我是不是自討苦吃!”

“確實如此,要我說……殿下乾脆斬去頭上三千煩惱絲!”

見朱景洪面露疑惑,寶釵接着說道:“你若出家做個和尚,日日唸佛誦經,耳根子便清淨了,便也不會再心煩了!”

“這……還是算了吧!”朱景洪失笑道。

寶釵一本正經道:“這也算過回老祖宗的日子,莫非你還嫌棄?”

“寶釵,你這般調侃太祖爺,就不怕他老人家託夢?”

打開朱景洪伸過來的手,寶釵笑道:“若太祖爺看到,自家後人拈輕怕重,想來會先懲治你這太子,到時我還得替你求情呢!”

一把將寶釵攬入懷中,朱景洪將其面龐拉到眼前,而後盯着她道:“看來今天……我得教教你,什麼叫規矩!”

雖是老夫老妻,然他二人不過二十三四,年輕氣盛此刻相隔如此之近,加之寶釵面容姣好眼含深情,榻上氣氛頓時急劇升溫。

“殿下打算,如何教臣妾規矩?”

“自然是……”

316.第316章 雙豐收252.第252章 寧國府內第640章 鬨堂大笑第689章 欲以十三爲嗣第720章 京城亂事第593章 進擊的襄王妃209.第209章 我只是想學下棋240.第240章 薛蟠歸京第491章 第零:此戰我將親自領兵363.第363章 與公主一見如故第587章 風起神都第508章 父母兄弟第717章 虛虛實實235.第235章 兄弟之國478.第478章 寶釵:要麼不做要麼做絕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第37章 這個混賬第782章 忠君且謀私第700章 請恕兒狂妄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411.第411章 採菊東籬下228.第228章 錦衣衛南城千戶所第499章 戰前第649章 西夷遣使來第518章 馬驚368.第368章 十三卸甲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第522章 鞭笞第81章 觀“滄海”第64章 憋不住第89章 廝殺第506章 媳婦德薄第656章 公主出嫁第505章 林家小聚第488章 朕可沒他這麼勇第789章 朱景淵的道別第662章 賈雨村的事業第806章 黛玉:陛下聽我講故事第568章 薛寶琴:那可是我姐夫!440.第440章 你得管住他189.第189章 甄琴的委屈第738章 三個妯娌一條心第89章 廝殺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626章 你他孃的是饞人家身子302.第302章 到底是誰的侍讀第180章 王子騰第592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748章 變局已至第581章 大明父親第638章 你在脅迫朕第740章 八月十四第524章 內宅有不寧第86章 密林中第179章 豈不是輕而易舉第602章 襄王御殿400.第400章 皇家新婦292.第292章 寶丫頭,要不要試試!426.第426章 側妃第609章 萬兩黃金的作用第804章 三棍打碎大城魂78.第78章 閣臣第67章 火銃第729章 兩位王妃的創意265.第265章 功成第497章 朱家兒媳389.第389章 情歌255.第255章 去見林妹妹第157章 這真不怪我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226.第226章 真不知羞第609章 萬兩黃金的作用第156章 寧壽宮內284.第284章 誰是你妹妹第782章 忠君且謀私第56章 決斷第694章 東宮或將動手第682章 我可自取之第64章 憋不住第696章 一日丟三縣第623章 這兩口子咋都這樣373.第373章 鄧安與可卿言第760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527章 釵黛第687章 慶功宴第517章 襄王要出京第135章 乾清宮的夕陽439.第439章 圍獵上林苑第593章 進擊的襄王妃第812章 寶琴的提奏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438.第438章 都是實誠人第661章 金陵有兩王353.第353章 斷腿第673章 是誰的種?454.第454章 你也不想被寶釵知道吧!第114章 好聖孫第129章 看火器第89章 廝殺
316.第316章 雙豐收252.第252章 寧國府內第640章 鬨堂大笑第689章 欲以十三爲嗣第720章 京城亂事第593章 進擊的襄王妃209.第209章 我只是想學下棋240.第240章 薛蟠歸京第491章 第零:此戰我將親自領兵363.第363章 與公主一見如故第587章 風起神都第508章 父母兄弟第717章 虛虛實實235.第235章 兄弟之國478.第478章 寶釵:要麼不做要麼做絕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第37章 這個混賬第782章 忠君且謀私第700章 請恕兒狂妄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411.第411章 採菊東籬下228.第228章 錦衣衛南城千戶所第499章 戰前第649章 西夷遣使來第518章 馬驚368.第368章 十三卸甲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第522章 鞭笞第81章 觀“滄海”第64章 憋不住第89章 廝殺第506章 媳婦德薄第656章 公主出嫁第505章 林家小聚第488章 朕可沒他這麼勇第789章 朱景淵的道別第662章 賈雨村的事業第806章 黛玉:陛下聽我講故事第568章 薛寶琴:那可是我姐夫!440.第440章 你得管住他189.第189章 甄琴的委屈第738章 三個妯娌一條心第89章 廝殺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626章 你他孃的是饞人家身子302.第302章 到底是誰的侍讀第180章 王子騰第592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748章 變局已至第581章 大明父親第638章 你在脅迫朕第740章 八月十四第524章 內宅有不寧第86章 密林中第179章 豈不是輕而易舉第602章 襄王御殿400.第400章 皇家新婦292.第292章 寶丫頭,要不要試試!426.第426章 側妃第609章 萬兩黃金的作用第804章 三棍打碎大城魂78.第78章 閣臣第67章 火銃第729章 兩位王妃的創意265.第265章 功成第497章 朱家兒媳389.第389章 情歌255.第255章 去見林妹妹第157章 這真不怪我260.第260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226.第226章 真不知羞第609章 萬兩黃金的作用第156章 寧壽宮內284.第284章 誰是你妹妹第782章 忠君且謀私第56章 決斷第694章 東宮或將動手第682章 我可自取之第64章 憋不住第696章 一日丟三縣第623章 這兩口子咋都這樣373.第373章 鄧安與可卿言第760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527章 釵黛第687章 慶功宴第517章 襄王要出京第135章 乾清宮的夕陽439.第439章 圍獵上林苑第593章 進擊的襄王妃第812章 寶琴的提奏343.第343章 鄧安的手段438.第438章 都是實誠人第661章 金陵有兩王353.第353章 斷腿第673章 是誰的種?454.第454章 你也不想被寶釵知道吧!第114章 好聖孫第129章 看火器第89章 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