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朱家小木匠

廷議是在昭仁殿舉行,宋子瑜不在現場,畢竟他這位編修是擔任著書,已不在負責具體的記錄。

內閣大臣和六部九卿皆到,當然還有司禮監幾位大太監,第一個議題還是討論江北的情況。

這些天,從江北傳回的奏報很多,每個方面都需要進行分析,朱景洪一個人肯定幹不過來。

畢竟這天下,不只江北那一攤子事,各外藩、各行都司、其他各省情況等等,都需要他這位皇帝去掌握。

把一些情況理順後,接下來就是要按實施策,此事主要是由戶部和兵部奏報,其他各部基本只是旁聽。

議了這頭一件大事,第二件就是討論查案的事,到現在都察院都沒給出進展,這確實是讓朱景洪有些失望。

之所以是有些,是因爲在派劉彥去的時候,他就大致猜到會是這個結果,畢竟沒有上層的強力支持,很多事在下面都很難推得動。

“啓奏陛下,如今江北巡按都御史戴罪,微臣以爲可將其罷免議罪,另任賢能以查舊案!”

說話的不是賈雨村,而是九卿之一的通政使谷俊良。

六部九卿間關係也有親疏遠近,賈雨村便跟谷俊良走到了一起,並形成一定程度的攻守同盟。

賈雨村若晉位內閣,則吏部尚書的位置空下,如果能一次性把何顧謹弄下去,那尚書的位置就會空出兩個,怎麼着也能給谷俊良提一提。

御座之上,朱景洪在思索,殿內便安靜了下來。

給人戴罪立功,讓這些人彌補過失,這是之前定好的方略。

或許正是因爲這個方略,所以下面人辦差很賣力,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叛亂就被擊潰,如今已進入到追捕殘留的階段。

這個時候改變風向,是不是太早了些,萬一有人整幺蛾子導致局面惡化,對朱景洪來說是很虧的事。

在他考慮之時,何顧謹也在思考,自己該怎樣應對此事,阻止的事他絕不會做,而是要在這位置安插自己的人。

實在不行,安插鄭顯林的人也好,再不行安插其他誰都行,唯獨不能是賈雨村的門生。

畢竟他倆是競爭對手,這一點何顧謹必須要防,即便對方到目前還未出手。

就在朱景洪思索時,側廳外進了一名小宦官,跟門口當值的太監稟告了情況,後者又向秉筆太監程英轉達了奏報。

聽完之後程英大驚,立刻來到了御座一側,小心翼翼跟朱景洪講明瞭情況。

“陛下,江北千戶所急報,布政使白鴻軒於獄中自盡!”

聽到這話,朱景洪頓時火起,忍不住斥責道:“錦衣衛是幹什麼吃的?”

雖然罵的是錦衣衛,但作爲轉奏之人,程英同樣是如履薄冰,連忙勾下腰做出請罪態。

這畢竟是在廷議,朱景洪也不好過分發作,於是便讓程英退下。

經過這個事,朱景洪便不得不重新考慮,接下來對江北官場的整飭了。

白鴻軒的死,不管其是否自願,都意味着接下來的江北官場,將把重點從平亂轉移到消災上。

此刻,賈雨村同樣震驚,他發現事情有些超出掌控,於是便又重新思索着對策。

“白鴻軒引咎自盡了,此事諸位愛卿怎麼看?”

怎麼看,怎麼看都可以,只是大家都不想說出來,因爲說了就會有態度和立場。

如果真的想說,也該是單獨進奏,亦或者被皇帝點名。

在場衆人都不想被點到,而最擔心的便是何顧謹,此刻他才擡起頭便撞上皇帝的目光,這把他嚇得是背後直冒冷汗。

朱景洪沒點何顧謹的名,很多事不能由他來捅破,更確切的說是不能由他來衝鋒陷陣。

比如他就很清楚,如今最願意看何顧謹倒黴的是誰。

於是朱景洪又問:“重新任命巡按,諸卿以爲如何?”

見衆人不答,朱景洪又看向谷俊良:“谷卿,此議既爲你所提請,可有賢良舉薦?”

從剛纔得知白鴻軒死,到現在這短短二十秒,谷俊良就在重新評估計劃可行性。

眼下他還未達成結論,皇帝的問題就已經來了。

“回奏陛下,今晨翰林院編修宋子瑜遞了奏本,提出了以查促安的方略,列出了以功補過的明細,還舉出了辦事不力則加罪的條目!”

“這是宋子瑜的奏本,臣斗膽……直呈御前,請陛下御覽!”

言罷,谷俊良拿出了奏本,餘海接過後送到了朱景洪面前。

其實這裡,賈雨村坑了宋子瑜一把,畢竟昨日他承諾的是舉薦,待人家答應後才令其上奏自薦,而他則隱於幕後順水推舟。

朱景洪看了奏本,裡面確實寫得詳細,看起來也很有可行性。

只不過任何事,他自己都會多想一些,尤其是與黨爭聯繫起來。

黨爭他不怕,只要能控制就行,所以問題就在於確保能控制,否則反而會危害國家。

“賈卿,朕聽說你曾與宋子瑜有師生之誼,令他接掌江北巡按……你意下如何?”

朱景洪要關注的事太多,能瞭解宋子瑜這小人物的底細,其實已經說明了一些問題。

所以,他這話指向性很明顯,就是在敲打賈雨村,讓他不要有非分之行。

賈雨村知道這些內情,但他一點兒都不慌,因爲他只是想噁心何顧謹,而不是要把江北攪亂。

出班之後,賈雨村答道:“回奏陛下,宋子瑜行事還算縝密,只是其頗爲孤高……微臣擔心他難堪重任!”

這話是變相的說宋子瑜很,畢竟孤高的人不會與地方勾結,去查案的話恰到好處。

朱景洪笑了笑,這些小把戲他當然知道,於是他說道:“派人去把宋子瑜叫來,廷議後朕要問他話!”

朱景洪沒有當場抉擇,而是要先問問情況,這是表明他不受臣下襬弄。

接下來,廷議又持續了半個時辰後,待一衆大臣離開後,朱景洪便召見了宋子瑜。

雖然在翰林院做官,雖然見過皇帝很多次,但這種正式的單獨召見,還是讓宋子瑜深感意外。

好在他並非全無準備,從得知情況到正式覲見,他有差不多有一小時準備,這其實已是非常足夠。

這是宋子瑜的機會,所以他充分展現了才華,何況他本人確實也很才華。

一番問對下來,見這人確實有自己的主張,而不是賈雨村的提線木偶,朱景洪才起了用他的心思。

治理國家靠用人,朝廷不能只有一黨人,所以朱景洪要用不同的人,有才華的人自當重用。

於是朱景洪當場下旨,升任宋子瑜爲江北巡按都御史,令其全權負責江北欽案事宜。

安排完了這些,朱景洪又批了一個時辰奏本,這時便有宦官來稟告說,瑤華宮那邊請他去用午膳。

雖然國事繁忙,但朱景洪也沒荒廢生活,每天后宮還是會去轉一轉。

除此之外,在比較空閒的下午,他也會跟侍衛及親軍將領們,或是馬球或是打獵,日子其實過得非常精彩。

至少比起朱鹹銘,他沒把自己禁錮在大內,西苑和上林苑這更廣闊的地方,他幾乎是隔三差五的去。

且說朱景洪來到瑤華宮,第一個迎接他的不是黛玉,而是他的第五子朱慕橉,如今這小子也已六歲了。

“爹……”朱慕橉興奮的撲向朱景洪。

蹲下身將他抱起,朱景洪捏了捏兒子的臉,遂問道:“這兩天沒瞧見你,莫非是躲着我?”

“沒有哇……孩兒這幾天,可都盼着您來呢,前些日子天工部送的積木,兒子已經都拼好了!”

“哦?當真?”朱景洪有些驚訝。

朱慕橉此前去工部閒逛,正巧遇着工匠送來宮殿模型,給工部官員講解建造方案,於是便看得是津津有味。

回來之後,便央求朱景洪要那模型,爲此愣是一天內背下了十篇文章,才讓朱景洪同意把那模型賞給他,當然得等工部用完之後。

那模型朱景洪看過,各種榫卯結構複雜得很,完全拆開後至少得有上千零件,朱慕橉也是前兩天才拿到。

只用兩天就把模型復原,這確實很讓朱景洪驚訝。

“走,看看去!”

那模型剛拿到時,朱景洪親眼看着朱慕橉拆的,所以他得去看看是不是真的。

這父子二人一起進宮,沿途宮女太監紛紛行禮,卻被朱景洪全部無視了。

當黛玉迎出來時,既未看見皇帝也沒看到兒子,於是便問向了外面的宮人。

領班宮女答道:“回稟娘娘,陛下跟小五爺去了偏殿,去看那小宮殿去了!”

黛玉瞭然後,便沿着廊道往偏殿去了,才進殿內她便看見,兒子正在講解宮殿結構,而朱景洪則安靜坐在對面。

“拜見陛下!”

“你也坐吧!”朱景洪指了指旁邊的椅子。

這些年調養下來,黛玉氣色越發的好,雖不能說是珠圓玉潤,但也不再孱弱似水。

“您看,這裡這麼按進去,這裡就卡死了,然後便可承重!”

“這樣短的小木件,合在一起便可伸出兩倍乃至三倍遠,兒子便在想着……如果用更大更多的木頭,豈不是可以有更遠的支撐?”

“那樣不但可以造房屋,還可以造橋……造好大好大的橋!”

小孩子說得眉飛色舞,尤其配合着“好大好大”的比劃,看得朱景洪不自覺露出了笑意。

到這裡他基本可以確定,這小子是真的有研究過,而不是找旁人作弊幫他組裝。

這時黛玉也笑道:“橉兒,木頭不但可以造橋,還能做車子、轎子、箱子、大船,這可不算稀奇!”

這時朱慕橉急忙道:“兒子說的是很大很大的橋!”

“娘說的就是大橋啊,西苑通往承明殿、廣寒殿的橋,娘又不是沒見過!”

“是那個還要長的橋!”

“還要長的橋?”黛玉面露疑惑。

廣寒殿坐落於西苑湖中,從岸邊通往宮殿的長橋,連起來少說也四五十丈長,橋面下的樁子都有數百根。

思索之後,朱慕橉答道:“比如給黃河,給長江架一座橋!”

老在當前這個時代,給黃河長江架橋,等同於二十一世紀初把電梯修到月亮,這是突破人類想象力的說大。

黛玉無疑被驚到了,朱景洪也不例外,只不過二人驚訝的點不同。

這時黛玉冷着臉道:“小小年紀,好高騖遠!”

黛玉平時對朱慕橉很寬容,在學業上也未曾嚴格要求,只盼他平安長大快意人生。

只有在朱慕橉有品行問題時,她纔會出言糾正乃至教訓,此刻黛玉便認爲他是好高騖遠。

這讓朱慕橉有些委屈,臉上神采頓時消散了許多。

“橉兒,別聽你孃的話,我倒覺得給長江黃河架橋,未必是不可能的事!”

“真的?”朱慕橉臉上神色在恢復。

朱景洪笑着問道:“上古時人們茹毛飲血,可能想到現在錦衣玉食?秦漢時強弓硬弩可射百步,那時的人可會想到火炮能射數千步?”

認真思索後,朱慕橉答道:“不能!”

“可見當下完不成的事,日後未必不能辦成,只要我們不斷努力鑽研!”

朱慕橉臉上重新恢復神采,隨後興致勃勃道:“父皇所言極是!”

朱景洪又道:“只不過,鑽研一途枯燥乏味,甚至會荒廢人生,很多人可熬不下去!”

朱慕橉連忙答道:“兒子願意鑽研!”

朱景洪笑道:“那爹預祝你早日鑽研出成果來!”

如今他的兒子多,只要不長歪了去害人,無論怎麼發展他都能接受。

如果朱慕橉真的喜歡格物,乃至於後面成爲科學家,在朱景洪看來也是極好的結果。

畢竟皇帝不一定會被記住,但那些推動時代發展的人,則必然會被後世銘記傳頌事蹟。

這父子二人的對話,全程黛玉都認真聽着,而且沒有覺得這是兒戲,她並不反對兒子鑽研這些。

在這偏殿內,等朱慕橉把宮殿還原,朱景洪方與黛玉去了正殿,這裡已經擺好了午膳。

膳食比較簡單,也就六樣菜加一道湯和一份點心,但其烹調卻是格外精細。

親自給朱景洪佈菜,黛玉問道:“陛下,江北可安定了?”

她不是關心國事,而是藉此關心朱景洪,畢竟後者近些日子一直爲此犯愁。

“基本安定了!”朱景洪應道。

黛玉遂展顏笑道:“如此陛下總算可以安心過年了!”

嘆了口氣,朱景洪道:“我能否安心過年倒在其次,只盼天下萬民能安心過年!”

黛玉沉默了一陣,隨後答道:“只要陛下勵精圖治,天下萬民就能安定,不只是過年的日子,他們每天都能安享太平!”

看向黛玉,朱景洪失笑道:“你這是恭維我!”

“不……臣妾是鞭策陛下!”

“鞭策?”朱景洪看向黛玉,突然間有了想法。

445.第445章 放長線釣大魚331.第331章 是寶姑娘說的455.第455章 吾死之年,十七而已!第182章 你不會是喜歡她吧?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第634章 呂宋求援第118章 保送410.第410章 西北風雲起381.第381章 皇帝的胃口378.第378章 後知後覺賈元春第765章 再回應天第121章 夜問英蓮第121章 夜問英蓮287.第287章 滿嘴順口溜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334.第334章 心思各不同190.第190章 揭你的皮410.第410章 西北風雲起第642章 何枝可依451.第451章 大膽的甄琴第146章 賈赦:十三爺是好人吶!第799章 慣例和制度382.第382章 寶釵受召第178章 上林苑內360.第360章 黛玉受召第160章 連林妹妹也變了第572章 最喜小兒無賴186.第186章 皇后的考教第605章 姐夫你可算回來了第795章 乾盛元年第587章 風起神都第715章 朱景洪:我講四點意見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第750章 仰人鼻息第527章 釵黛420.第420章 歸府第630章 林家父女268.第268章 先邁右腳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第526章 歸來仍是父子377.第377章 朱景洪的心意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第629章 黛玉來信469.第469章 內閣震動第525章 探黛玉第823章 刮地三尺而無錢剩矣!第741章 八月十五第813章 陛下萬歲,娘娘千歲!428.第428章 除夕夜起悲音245.第245章 風險小收益高228.第228章 錦衣衛南城千戶所第692章 夫妻閒話447.第447章 陛下,請下旨吧!399.第399章 結髮爲夫妻第688章 三道急旨262.第262章 十三哥靠不住第758章 敕曰:宜乘鼎業,允膺守器!419.第419章 不知妻美朱景洪221.第221章 妯娌們2467.第467章 挖坑第633章 高端局第506章 媳婦德薄9.第9章 薛家有女219.第219章 有十三弟在我安心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第554章 妙玉到訪第723章 軍隊爲什麼不吃早飯?第530章 天家第632章 襄王府的馮管事304.第304章 只要我們武德充沛427.第427章 去京營第680章 新年獻禮第657章 斷人財路366.第366章 兒子護您周全第608章 夫妻感情的“裂痕”第135章 乾清宮的夕陽第595章 錦衣衛的看家本領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第49章 錦衣衛上門195.第195章 是十三爺的意思189.第189章 甄琴的委屈246.第246章 吃醋了第648章 兒子們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479.第479章 大地爲牀308.第308章 賈芸的機會314.第314章 薛蟠的外援第748章 變局已至第635章 好樣的,精神點,別丟份兒!236.第236章 你的膝蓋太硬了317.第317章 北靜王的煩惱第746章 塵埃落定第724章 永遠無法攻克伊犁第90章 永不相負294.第294章 父子秘談第647章 過關之後第64章 憋不住322.第322章 寶釵出馬
445.第445章 放長線釣大魚331.第331章 是寶姑娘說的455.第455章 吾死之年,十七而已!第182章 你不會是喜歡她吧?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第634章 呂宋求援第118章 保送410.第410章 西北風雲起381.第381章 皇帝的胃口378.第378章 後知後覺賈元春第765章 再回應天第121章 夜問英蓮第121章 夜問英蓮287.第287章 滿嘴順口溜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334.第334章 心思各不同190.第190章 揭你的皮410.第410章 西北風雲起第642章 何枝可依451.第451章 大膽的甄琴第146章 賈赦:十三爺是好人吶!第799章 慣例和制度382.第382章 寶釵受召第178章 上林苑內360.第360章 黛玉受召第160章 連林妹妹也變了第572章 最喜小兒無賴186.第186章 皇后的考教第605章 姐夫你可算回來了第795章 乾盛元年第587章 風起神都第715章 朱景洪:我講四點意見391.第391章 王妃終選第750章 仰人鼻息第527章 釵黛420.第420章 歸府第630章 林家父女268.第268章 先邁右腳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第526章 歸來仍是父子377.第377章 朱景洪的心意462.第462章 妙玉到府第629章 黛玉來信469.第469章 內閣震動第525章 探黛玉第823章 刮地三尺而無錢剩矣!第741章 八月十五第813章 陛下萬歲,娘娘千歲!428.第428章 除夕夜起悲音245.第245章 風險小收益高228.第228章 錦衣衛南城千戶所第692章 夫妻閒話447.第447章 陛下,請下旨吧!399.第399章 結髮爲夫妻第688章 三道急旨262.第262章 十三哥靠不住第758章 敕曰:宜乘鼎業,允膺守器!419.第419章 不知妻美朱景洪221.第221章 妯娌們2467.第467章 挖坑第633章 高端局第506章 媳婦德薄9.第9章 薛家有女219.第219章 有十三弟在我安心406.第406章 三堂合議第554章 妙玉到訪第723章 軍隊爲什麼不吃早飯?第530章 天家第632章 襄王府的馮管事304.第304章 只要我們武德充沛427.第427章 去京營第680章 新年獻禮第657章 斷人財路366.第366章 兒子護您周全第608章 夫妻感情的“裂痕”第135章 乾清宮的夕陽第595章 錦衣衛的看家本領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第49章 錦衣衛上門195.第195章 是十三爺的意思189.第189章 甄琴的委屈246.第246章 吃醋了第648章 兒子們257.第257章 世外仙姝479.第479章 大地爲牀308.第308章 賈芸的機會314.第314章 薛蟠的外援第748章 變局已至第635章 好樣的,精神點,別丟份兒!236.第236章 你的膝蓋太硬了317.第317章 北靜王的煩惱第746章 塵埃落定第724章 永遠無法攻克伊犁第90章 永不相負294.第294章 父子秘談第647章 過關之後第64章 憋不住322.第322章 寶釵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