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變動

應天薛家,蘇州林家!

聽到這八個字,在場衆人無不變色,因爲誰都知道指的是誰。

一個是當朝皇后,一個是得寵的貴妃,比之尚書侍郎及遠支宗藩尊貴多了。

所有人都沒想到,陳裕盈敢說出這八個字,攀扯這兩家等於把皇帝扯進來,這膽子可不是一般的大。

事實上,陳裕盈是有些衝動了,但也是被逼得走投無路,最終狗急跳牆的無奈之舉。

如果因扯出這兩位,讓李自恆能有所顧忌,對陳裕盈來說就賭贏了!

李自恆會有顧忌嗎?現場所有人都在觀望,他們也希望他能有所顧忌,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可沒等李自恆反應,坐在原位的倪二霍然起身,在衆目睽睽下走到陳裕盈面前,竟是狠狠一拳砸向了老頭兒面門。

“老狗大膽,竟敢向陛下潑髒水!”

倪二是個聰明人,他看出了陳裕盈的意圖,作爲皇帝家奴他便要阻止。

倪二的上位,總結起來就一個“忠”,是不顧一切的忠心。

但此刻倪二的舉動,卻讓李自恆大爲光火,因爲這樣恰是中了陳裕盈的計,讓他把兼併事跟皇家牽扯上了。

“退下!”李自恆呵斥。

可他欽差的身份,在倪二這裡並不好用。

在倪二看來,維護皇帝絕不會有錯,似這般向皇帝潑髒水的人,就是一刀砍了也不爲過。

“宋掌班?快讓他退下!”

李自恆看向了宋福生,此刻只有這位才能勸得動倪二。

相比倪二這半路出家,且一路都是幹糙活兒的人,宋福生這從小進宮在東廠裡打轉的人,對今日之事看得要透徹許多。

在權衡之後,只聽宋福生道:“倪千戶,大明有國法,似這等狂悖之徒,自有律法懲治,快些坐回去!”

宋福生說話之時,倪二又揍出了幾拳去,打得陳裕盈連續哀嚎了幾聲。

將陳裕盈拎起來,倪二呵斥道:“狗日的混賬,再敢誹謗君父,我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陳裕盈忍住疼痛,狂呼道:“打得好,打得好啊……是草民狂妄,不該在這大堂上,把薛家和林家牽扯進來!”

一個草民,一個薛家林家,說穿了還是在挑起對立,既是給在場觀審的仕紳們聽,也是在點堂上的李自恆。

你不是說誰都敢查?可現在爲何一言不發?

這時宋福生道:“李大人,我建議今天先到這裡,稍事歇息後再審!”

這個時候中斷審問,就等於承認牽扯到皇家內廷,所謂的大明律法不起作用。

如此一來,所謂的公道也就不存在了,李自恆也將從道德制高點跌落。

“不……陳家的案子今天就要審完,一是一二是二,至於他所說的薛家林家,若有不法我也當按律懲治!”

聽到李自恆這樣說,宋福生便站了起來,他覺得自己的提議更穩妥,停下來商議好對策再審,而不是這樣一股腦的莽上去。

而當李自恆說出,連薛家林家都要審時,宋福生就真的坐不住了。

廠衛跟官員不同,他們只需爲皇帝盡忠,其他的全都得往後站。

所以當李自恆明確表示要查薛林兩家,宋福生就必須做出正確的反應,以表示對皇家的絕對忠誠。

但他跟倪二不同,做事更講究方法。

“李大人,你只聽信陳裕盈一面之詞,就說要查薛家和林家……彷彿他們真就觸犯了律法!”

宋福生沒有用權勢壓人,而是跟李自恆講道理,替薛家林家辯解,而且說得還挺有道理。

“薛家林家,遠在金陵,與江北之事有何干系?李大人切莫被其亂了分寸,做出有辱聖德的蠢事!”

李自恆也是凡人,也會有考慮不周的地方,此刻他也意識到剛纔說錯話了。

還沒有核實的事情,本來就不需要表態,他被陳裕盈這老東西繞進去了。

李自恆遂答道:“公公所言極是,今日只審陳家的事,其他事容後再說!”

看他這樣子,是不打算退堂休審,對此宋福生也沒辦法,反正他把自己該說的話說了。

到此,陳裕盈也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接下來事情如何發展,已無太多可以掙扎的地方。

審案便在繼續,李自恆問出最開始的幾個問題,陳裕盈仍舊無法正面回答,然後前者便拿出了各種證據。

人證物證齊全,這本是無可抵賴之局,陳裕盈最開始耍完三板斧,可見是比較明智的舉動。

因爲若等到李自恆拿證據,那他就沒有開口的機會。

可他耍了“三板斧”,客觀上是否明智,其實也得打上問號。

畢竟攀扯皇家,已是取死之道!

陳家完蛋是註定之事,但經過陳裕盈燃燒自己,卻給士紳們引出了一條路,可以把薛家和林家牽扯進來。

至於能否牽扯,這個根本不是問題,因爲薛家和林家在江北,尤其在臨近金陵的泗州,也就是最先爆發民變的地方,是真的購買了大量的土地。

爲何要買地?

這根本不算問題,就好像問人爲何要呼吸,爲何要吃飯一樣。

這邊陳家被查,審案的過程也被傳開,薛家林家的事也就瞞不住了。

兩天之後,消息傳到了應天,薛蟠這廝卻覺得無所謂,畢竟他沒有強買強賣,且事情都是二房做的。

薛家二房也不簡單,寶琴便出自這一脈。

但夏月桂卻察覺到了不妙,隨即修書一封發往了京城,要向皇后如實講明自家情況。

在薛家的信寄出沒兩天,金陵巡按御史衙門內,馮淵接收到了一份急遞。

急遞內容,是令其徹查金陵虧空案,要將一應不法之徒繩之以法,其中措辭可謂極其嚴厲。

將一切不法之徒繩之以法,這句話雖讀起來很簡單,但如何把握尺度卻極難。

因爲追查深了,就會牽扯到賈化賈大人,這位可是當下最熱門的入閣人選。

但又只過了兩天,也就是四月初二這天,馮淵收到了最新的邸報。

每一期的邸報,其記述內容都很駁雜,囊括了日期內朝內外大事。

但在這份邸報中,馮淵看到了最關鍵的一條。

“三月二十五,帝御崇政殿,改授葉炳維文華殿大學士,改授羅廣德爲武英殿大學士,擢兵部尚書高志文入內閣,授文淵閣大學士!”

換言之,最新一屆內閣確立,葉炳維爲首輔羅廣德爲次輔,缺的那位既非何顧謹也非賈雨村,而是排位靠後的高志文。

如此安排,是何用意,馮淵需得仔細體悟。

他把邸報又仔細看了一番,然後又發現了一個細節,即通政使谷俊良因結黨而被下獄。

馮淵在京城混得久,知道這個谷俊良和賈雨村走得近,這位毫無徵兆就被下獄,已經說明了更多問題。

他馮淵爲何能做狀元?爲何不用在翰林院苦熬?爲何授官就能外放巡按?爲何來的是金陵這等要地?

揣摩上意,把皇帝想做的事做漂亮,便是他崛起的唯一緣由。

所以當天下午,馮淵就安靜坐到了書房,開始撰寫彈劾禮部尚書的奏本。

他這些天也查到了很多情況,寫起來一點兒不費勁,可以說是有理有據內容詳實。

結黨營私、侵吞國帑、矇蔽聖聽……

這些個罪名,一旦確認,足夠把賈雨村掀翻。

“正統十年初,賈雨村就任應天知府,清查虧空威逼下屬補足,恰那時我與薛家起衝突被投入獄,受其默許我被胡進安勒索,幾欲身死獄中!”

“時隔十五年,我卻要把這位尚書重臣送進大獄,真時也命也……”

馮淵感嘆時運,但因深在局中,難有超脫視野,所以有些事沒看得透。

否則他就該意識到,現在的他跟多年前的賈雨村,老實說沒有什麼區別。

當馮淵寫好奏本並遞出後,這便是完成了一件大事,整個人也感覺輕鬆了些。

馮淵此刻的心情很好,因爲若是把賈雨村拉下來,在御史系統他將贏得極大聲望,進一步拓寬他的官途。

他甚至有把握,能在四十歲左右位列封疆。

想到自己多年不中,如今卻官運亨通,所謂大器晚成不外如是了。

換下公服,只帶兩個隨從,馮淵走出了公門,來到了長街。

不知不覺間,馮淵走到了武定門內,看見了路邊有一小攤,七八張桌子已坐了一半。

市井百姓,不知高層鬥爭,此刻卻也討論着江北之事,尤其是那位李青天的故事。

所謂李青天,當然是指李自恆,他如今確實算得上名滿天下。

馮淵找了角落位置坐下,聽着衆人聖君在位,賢臣滿朝之嘆,臉上露出了一縷笑容。

倏然擡頭,馮淵看向天際,只見夕陽把天地染成絳色。

日落月升,一代新人換舊人,這是屬於他們的時代。

半個時辰後,馮淵離開了這裡,雖然什麼都沒點,可他還是留下了一錠銀子。

攤主見到,頓時愣了神,想要追出去時,卻已不見貴人身影。

看向人潮之中,中年攤主嘀咕道:“十多年前老爹遇着貴人,只賣出幾個糉子給了十足銀錠,沒想到我能遇着更怪的事,這人什麼都沒吃也給一錠銀子!”

攤主的感慨馮淵不會知道,此刻他去了前面街道,那是當初他差點兒被打死的地方。

時間倒回三月末,朝廷內發生的一系列變動,可以說是驚到了所有人。

對內閣學士和六部堂官,朱景洪進行了整整體調整,此事的影響還將持續很久,一直延伸到帝國統治末端。

導致此番變動的誘因,是金陵的虧空情況被呈送,讓他知道賈雨村爲趕進度膽子有多大。

當然,如果僅僅是虧空的問題,朱景洪也都可以忍受,畢竟這廝確確實實的辦成了事。

可這廝又跟谷俊良走得近,後者這位通政使位置很關鍵,於是朱景洪就出手了。

谷俊良根基淺得多,然後第一個被拿下了,至於賈雨村要不要收拾,朱景洪還真有些猶豫,畢竟這人做事能幹。

朱景洪在猶豫,而賈雨村則惶恐無比,只因谷俊良這位盟友被下獄了。

所以這幾天,賈雨村都稱病修養府中,一干門人來見皆不露面。

賈雨村不見客,朱景洪最近接見的人可不少,主要是跟新提拔的尚書、侍郎見面。

這是朱景洪繼位後,第二次大規模人事調整,如今除了內閣中的兩位,九卿和各部堂官已經沒了正統年間的舊臣。

接見這些人,朱景洪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跟他們把規矩說清楚,告訴他們在自己崗位上該做什麼事。

在會見之中,他還向官員們透露出,將在北方等地清查兼併,並徵求限時退還則免罪的方案。

同時他還向內閣發佈諭旨,令其擬定方略向東北等地移民,用以緩解各地佃戶生存之難。

一方面加大力度打擊兼併,另一方面移民對外開拓,再加上不斷改進生產力,這是朱景洪對內治理的方略。

但內政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朱景洪的主要精力還是會放在軍事上,所以內閣和六部的官員的安排就很重要。

好在他對朝堂掌握足夠,官員可以做到隨心安排,但這並不代表萬事大吉,相反這只是開始而已。

四月初一,朱景洪又給北鎮撫司下旨,讓地方各千戶所要多加打探民情,若有變故務必及時上報。

四月初二,朱景洪召見了王培安,令其外派御史巡視各地,清查一些地方上的毒瘤。

四月初三,朱景洪又下旨兵部,令其召各地都指揮使於五月底進京述職,並訓示警備地方之責。

一系列的旨意下發,昭示着幹盛年間的大變革,就這樣毫無徵兆但真切的發生了。

但只要細細一想,此事又將是必然。

如今外患已徹底根除,確實是到了騰出手來,對內進行革新治理的時機,何況朱景洪手中的籌碼還多。

他的籌碼,可不只有牢牢掌握的兵權,還有東北和南洋大片未開發的土地,只憑後者他就可以“經濟戰”層面碾壓對手。

四月初六,從金陵薛家發回的家書,終於被送進了坤寧宮內。

看完了薛家的陳述,寶釵忍不住嘆了口氣。

實打實的說,這些事她不知情,而且知道了也不會管,因爲買賣土地確實是平常事。

可她也知道,在當前的情況下,這種事有多銘感,所以她必須想好如何應對。

薛家的信裡,也提到了林家那邊的事,於是寶釵又讓人去找了黛玉。

等黛玉過來後,寶釵便將信給了她看。

看完之間,黛玉和寶釵感受類似,但她更擔心林家在買賣過程中,做了些傷天害理的事。

放下信函,黛玉說道:“江北巡按衙門審案,有人出言攀扯……我看這事不簡單!”

“這些士紳們走一步看三步,只怕後面還會有事,他們會咬着不放!”

黛玉雖不問世事,卻通過宮女太監之口,對當下一些大事有了解。

但只憑信裡的內容,就推測出後續的這些事,仍顯示出她極高的政治敏銳性。

寶釵點頭後,答道:“我所慮之事有二,一是他們到底有沒有作惡!”

打鐵還需自身硬,只要保證自己絕對乾淨,那麼別人潑髒水就不足爲懼。

此刻寶釵提起,顯然對此深有疑慮,即便信裡保證說沒有。

黛玉點了點頭,隨後又聽寶釵道:“此事陛下定然知曉,可卻未召你我過問,聖意難測啊!”

三月二十七庭審情況,朱景洪當然收到了奏報,陳裕盈點出薛林兩家的事他知道。

爲此朱景洪下了秘令,讓錦衣衛查薛林兩家情況,收到回奏前他沒打算跟寶釵二人通氣。

“寶姐姐接下來如何應對?”黛玉詢問道。

如果不妨礙大局違背律法,她倆都想保護自己的家人,即便二者之間的聯繫極少。

寶釵答道:“主動陳奏吧,有事情說清楚就好,該罰的罰就是了,若是捂着反倒可能壞事!”

其實黛玉也是這個想法,之所以她不主動提出,是不想表現得太主動,這是她倆和睦相處的大前提。

二人聯袂來到幹清宮,才得知朱景洪去了天工院,後者被設立在了上林苑內。

這次行程是臨時安排,寶釵問過才知是天工院那邊,叫什麼“蒸汽機”的物件有了突破,所以朱景洪才專程要去看看。

這個天工院寶釵知道,是個鑽研稀奇古怪東西的地方,據說還在朱景洪多番引導下,搞出了好幾門分類清楚的學科。

沒辦法,她倆就只能回宮去等,知道天快黑時朱景洪纔回來。

看得出這位心情不錯,於是寶釵二人把握好機會,把金陵來信的事合盤道出。

對此朱景洪便不再隱瞞,告知已令廠衛在查,等情況清楚後再作處置。

聽了這話,寶釵二人不好多說什麼,直說全部都聽朱景洪處置,她們不會有任何異議。

這是聰明的做法,先把姿態擺端正,接下來的事纔好操作。

轉眼又是幾天過去,四月初十這天,馮淵的彈章送到了京城。

若谷俊良還是通政司,在知道是彈劾賈雨村的章奏,他可以選擇壓一兩天,然後與老朋友商量對策。

可眼下通政使換了人,而且還跟賈雨村有過節,於是這份章奏被直轉御前。

看完奏本,朱景洪是驚訝的,因爲馮淵上報的數據,有北鎮撫司未涉及到的方面。

簡單來說,賈雨村確實作惡多端。

341.第341章 秦家事1第522章 鞭笞第754章 太子薨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274.第274章 寶玉被逼第182章 你不會是喜歡她吧?394.第394章 王夫人的歉意第566章 去遼東第513章 家宴之上第127章 顯擺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第784章 再見妙玉218.第218章 朱景洪的騷擾445.第4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章 苦口婆心高書言第725章 踢着正步進伊犁第787章 恭順王之罪238.第238章 十三爺可安心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第580章 知否知否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第496章 乾清門外255.第255章 去見林妹妹第100章 林如海的難處35.第35章 錦衣衛報第509章 歸府346.第346章 你這是作死第595章 錦衣衛的看家本領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514章 人事第485章 這個小畜生第679章 宣揚王化362.第362章 黛玉,甚好!第755章 來自小姑子的質問!385.第385章 喬遷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氣!482.第482章 三軍不可無帥449.第449章 黛玉不對勁268.第268章 先邁右腳第493章 流言起第533章 聯姻第128章 太上皇都搬出來了第745章 拙劣的老六第549章 聖女妙玉第176章 初訓第614章 張小月講花妖第182章 你不會是喜歡她吧?第709章 林丫頭爲側妃第765章 再回應天第505章 林家小聚第731章 皇帝親審第644章 謎團403.第403章 爲兄弟兩肋插刀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368.第368章 十三卸甲第766章 太子妃省親第760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736章 元春:我們的時間不多了379.第379章 老六兩口子第673章 是誰的種?272.第272章 柳湘蓮的智慧217.第217章 準噶爾使團290.第290章 拿捏其其格第577章 一無所有朱景洪449.第449章 黛玉不對勁第631章 尤三姐之戀第76章 談銀子367.第367章 帶甲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第89章 廝殺第587章 風起神都第99章 攤派373.第373章 鄧安與可卿言第2章 薛蟠行兇第489章 旨到前線第809章 朱慕楨:本是同根生213.第213章 好弟弟第610章 諸女入府336.第336章 除夕第561章 妙玉:我何不反客爲主第74章 狂妄第573章 到漢城的使者第183章 尚儀局複選第705章 衆望所歸,一推再推!第493章 流言起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第114章 好聖孫429.第429章 柳湘無蓮第60章 行文各地第563章 王妃之怒第775章 遺詔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第620章 王府的女人們314.第314章 薛蟠的外援385.第385章 喬遷261.第261章 別出了岔子202.第202章 寶釵的態度第154章 不做乖寶寶
341.第341章 秦家事1第522章 鞭笞第754章 太子薨43.第43章 薛家的難處408.第408章 消失的懷疑274.第274章 寶玉被逼第182章 你不會是喜歡她吧?394.第394章 王夫人的歉意第566章 去遼東第513章 家宴之上第127章 顯擺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第784章 再見妙玉218.第218章 朱景洪的騷擾445.第4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章 苦口婆心高書言第725章 踢着正步進伊犁第787章 恭順王之罪238.第238章 十三爺可安心247.第247章 更喜微胖型第580章 知否知否476.第476章 薛家丫頭靠不住第496章 乾清門外255.第255章 去見林妹妹第100章 林如海的難處35.第35章 錦衣衛報第509章 歸府346.第346章 你這是作死第595章 錦衣衛的看家本領358.第358章 我來得不是時候第514章 人事第485章 這個小畜生第679章 宣揚王化362.第362章 黛玉,甚好!第755章 來自小姑子的質問!385.第385章 喬遷361.第361章 爹,您未免太小氣!482.第482章 三軍不可無帥449.第449章 黛玉不對勁268.第268章 先邁右腳第493章 流言起第533章 聯姻第128章 太上皇都搬出來了第745章 拙劣的老六第549章 聖女妙玉第176章 初訓第614章 張小月講花妖第182章 你不會是喜歡她吧?第709章 林丫頭爲側妃第765章 再回應天第505章 林家小聚第731章 皇帝親審第644章 謎團403.第403章 爲兄弟兩肋插刀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368.第368章 十三卸甲第766章 太子妃省親第760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736章 元春:我們的時間不多了379.第379章 老六兩口子第673章 是誰的種?272.第272章 柳湘蓮的智慧217.第217章 準噶爾使團290.第290章 拿捏其其格第577章 一無所有朱景洪449.第449章 黛玉不對勁第631章 尤三姐之戀第76章 談銀子367.第367章 帶甲259.第259章 這怎麼可以第769章 佛經得學啊第89章 廝殺第587章 風起神都第99章 攤派373.第373章 鄧安與可卿言第2章 薛蟠行兇第489章 旨到前線第809章 朱慕楨:本是同根生213.第213章 好弟弟第610章 諸女入府336.第336章 除夕第561章 妙玉:我何不反客爲主第74章 狂妄第573章 到漢城的使者第183章 尚儀局複選第705章 衆望所歸,一推再推!第493章 流言起第597章 朱景洪的意志第114章 好聖孫429.第429章 柳湘無蓮第60章 行文各地第563章 王妃之怒第775章 遺詔第130章 十三爺來訪第620章 王府的女人們314.第314章 薛蟠的外援385.第385章 喬遷261.第261章 別出了岔子202.第202章 寶釵的態度第154章 不做乖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