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章 吳王:難道是來勸進的?

第1683章 吳王:難道是來勸進的?

金陵城,宮苑,端明殿

隨着郝家家主郝繼儒與吳王攻下總督府,江南大營的兵馬,在這一刻也接管了整個巍峨高立的宮城。

吳王默然片刻,道:“諸位,如今我等已經拿下金陵城,當趁熱打鐵,號召江南諸省的官員,共襄義舉纔是。”

雖然急切着想要登基踐祚,但這個時候大局未定,尚需凝聚人心。

郝繼儒手捻頜下灰白鬍須,面上笑意慈祥,說道:“王爺,江南方面,原揚州鹽商的汪家想要爲京營輸送錢糧,供應大軍。”

吳王轉眸看向一旁落座在太師椅上的安南侯葉真,讚許說道:“汪家竟是如此忠肝義膽?”

郝繼儒默然片刻,說道:“當年,衛王在江南巡鹽之時,對揚州八大鹽商百般迫害,如今我江南士人羣起討逆,揚州鹽商自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吳王聞聽此言,明眸眸光閃爍了下,低聲道:“那衛王當真是多行不義,仇敵遍佈天下。”

郝繼儒面容溝壑深深,蒼聲道:“衛王向來乖戾兇惡,動輒刑戮示人,有如此之多的仇家,倒也不足爲奇。”

吳王面色微頓,道:“江南與衛王其人有仇的家族,尚有不少,郝先生打算如何視之?”

郝繼儒想了想,說道:“王爺,先前老朽已經讓犬子去往各家前去聯絡,要將彼等不滿衛王的家族,盡數召將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討伐衛兵王。”

吳王擊節讚歎道:“同仇敵愾,衆志成城,方有成事之機,衛王被天下如此之多的人反對,本王就不信他還能在神京安坐釣魚臺。”

殿中,衆人議論紛紛,殿中氣氛一時間,頗爲熱烈而喧鬧。

兩江總督沈邡落座在廳堂之中,看着殿中的衆人,心神涌起莫名之色。

吳王瘦鬆眉之下,那雙清冷瑩瑩的眸子,熠熠閃爍了下,道:“兵部尚書解嶽,其人仍沒有過來?”

“回王爺,解老大人最近在說腿疾犯了,只是在家中臥牀休養。”這會兒,一個僕人近得前來,稟告說道。

郝繼儒心頭不悅,冷聲道:“這個老狐狸,事到如今,仍然只顧明哲保身,心頭全無大漢社稷!”

沈邡壓低了聲音,低聲道:“解老大人許是不怎麼看好我等能夠連戰連捷,打進神京。”

自古以來,以南伐北都是一樁難事,更不用說南兵戰力羸弱,

郝繼儒那張鬍鬚密佈下頜的面容上,就有幾許不憤之色流溢,道:“這他可就看錯了。”

吳王道:“郝老先生說的是,如今我江南士人正是齊心協力,意氣風發之時,只要按部就班,就能由南伐北,統一天下。”

郝繼儒低聲說道:“王爺說的是,如今天下早已是沸反盈天,就等着仁人志士登高一呼。”

吳王默然片刻,道:“現在當務之急不是北伐,而是拿下江北大營和抵擋江南水師的侵擾。”

郝繼儒兩道帶着幾許灰白之色的濃眉下,凝眸看向吳王,溫聲道:“王爺,怎麼不見安南侯葉真?”

吳王道:“葉侯方纔整飭江南大營去了。”

郝繼儒道:“王爺,江南大營還有不少衛王當初提拔的將校,這些人不得不防。”

吳王溫聲道:“有不少都是江南的官宦子弟,如今能夠隨着葉侯反正,孤也不好做絕,況且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團聚人心更爲重要,委實不宜自亂陣腳。”

郝繼儒濃眉之下,目光炯炯有神,溫聲說道:“王爺所言甚是,實可謂料事周全。”

吳王擺了擺手,道:“當前大敵爲重,這些細枝末節,倒也不用太過在意。”

而後,吳王與郝繼儒兩人敘了一會兒話,郝繼儒這才離去。

接下來的四五天,整個江南官場,似是陷入一場短暫的瘋狂當中。

因爲,金陵的造反動靜實在太過石破天驚,繼建興元年的巴蜀之亂以後,天下再次出現叛亂,而這一次卻是在柔弱文士之風盛行的江南。

金陵,石鎖巷,沈宅——

前廳之中,窗明几淨,香氣四溢,似乎瀰漫了整個廂房,沁人心脾。

沈邡則是與主簿落座敘話,手捻頜下三綹鬍鬚,說道:“江南這一次舉事,可謂順天應人,正合時宜,想必在不久之後,天下督撫定然會齊齊響應,衛王那時候再是驍勇善戰,多謀善斷,也難逃天下人心向背!”

盧朝雲默然片刻,朗聲說道:“東翁說的是,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衛王其人,再是剛愎自用,但天下之人羣起而攻,任是其人再猖狂跋扈,也要一舉拿下。”

沈邡面容擔憂不勝,說道:“衛王還是有些鐵桿黨羽的,我覺得能夠落個南北對峙的結果,已是僥天之倖。”

盧朝雲那雙瑩然明澈的清眸,可見眸光深深,默然片刻,說道:“東翁,吳王當真是想要匡扶漢室,擁立在神京城中的八皇子陳澤?”

沈邡冷聲道:“不管吳王真的想要擁立八皇子,還是想要自己竊奪大寶,那都是攻下神京城之後的事。”

白思行道:“東翁,如果衛王當真派兵馬拿下金陵,東翁打算如何計議而定?”

沈邡面色端肅,目中現出坦然之色,擲地有聲說道:“如果真的有那一天,不過願賭服輸就是。”

他自擔任兩江總督距今已有八年,這些年在宦海漂泊了多年,如果再沒有一番作爲,就已經垂垂老矣,再無實現雄心壯志的機會。

而這一次雖然有這莫大凶險,但卻是一次實現自身抱負的機會。

白思行默然片刻,說道:“東翁宏闊氣量,卑職佩服。”

沈邡擺了擺手,道:“不過是匹夫之志罷了。”

就在幾人敘話之時,一個年輕僕人在書房之外立身着,高聲道:“老爺,吳王殿下打發了人,說正是有事請老爺至宮苑相議。”

沈邡看了一眼不遠處落座的通判盧朝雲,低聲道:“這剛剛下了朝,人就過來了。”

盧朝雲道:“東翁,許是有什麼事兒。”

沈邡點了點頭,起得身來,快步向着外間而去。

……

……

金陵,宮殿之中——

偏殿,書房

吳王一襲蟒袍,落座在一張漆木條案之後,其中面容微胖,頭頂扣着翡翠的王冠,那張白淨瑩瑩的面容現出難以言說的激動。

他身爲太宗皇帝的子嗣,血統純正,原本就有繼承皇位的法統,如今崇平一脈血脈存疑,更被權臣玩弄於股掌之中,他身爲太宗子嗣,義無反顧。

這會兒,一個年輕內監快步進入書房當中,稟告道:“王爺,人來了。”

吳王放下手中的一隻毛筆,說道:“孤這就出去相迎。”

說話之間,繞過一張長方形的漆木條案,來到廊檐上,見得沈邡,臉上可見繁盛笑意籠起,喚道:“沈大人,你可算是來了。”

沈邡拱手一禮,低聲道:“下官見過吳王,勞吳王久等,下官慚愧。”

吳王笑了笑,雙手虛扶,道:“沈大人無需多禮,孤也沒有等多久。”

兩人寒暄之間,就是進入殿中落座。

沈邡面色微頓,凝眸看向吳王,道:“未知王爺召見下官有何要事?”

吳王容色微頓,劍眉之下,眸光深深,朗聲道:“沈大人,如今江南大營兵將反正之後,想要攻打江北大營,仍然需要囤積無數糧秣,沈大人身爲戶部堂官,最近還要多多費心操持纔是。”

沈邡兩道濃眉之下,眸光凝露一般看向吳王,眸光閃爍,低聲道:“王爺放心,下官必定恪盡職守,不負王爺重託。”

吳王道:“此外,戶部今年的秋糧就不用往神京解送了,也能爲江南百姓減輕一些負擔。”

吳王那張白白胖胖的臉蛋兒分明笑意繁盛,說道:“沈大人曾爲兩江總督,封疆之臣,謀事向來以幹練著稱,本王對此自是早有耳聞。”

沈邡默然片刻,嘆了一口氣,道:“說來慚愧,如不是開罪了衛王,倒也不至於落得如今坐冷板凳的下場。”

吳王道:“待大軍揮師入京,自可一雪前恥,那時候,天下之人自會知曉沈大人的志向和才情。”

沈邡默然片刻,溫聲道:“承蒙王爺吉言了。”

吳王點了點頭,道:“沈大人覺得衛王如果想要派兵掃平叛……義兵,應該會如何調兵遣將?”

沈邡想了想,低聲說道:“眼下就是江北大營的兵馬還有可能調撥,此外就是位於崇明沙海域的江南水師。”

吳王點了點頭,道:“所以這段時間,就是考慮如何抵擋住朝廷的反撲,如果擋得住朝廷的兵馬,九州太平的大局就定了。”

沈邡“嗯”了一聲是。

這會兒,一個僕人進入書房道:“王爺,吏部的董大人,工部的嚴大人,都察院的鄺大人在宮門之外求見王爺。”

吳王聞聽此言,瑩瑩如水的眸光閃爍了下,低聲說道:“宣,嗯……”

到了嘴邊兒,連忙改口道:“將人請進來。”

沈邡自是敏銳察覺到吳王的口誤,蒼老眼眸閃爍了下,心頭涌起一股凜然之意。

這吳王分明是想要自己登上皇位,當真是野心勃勃。

怪不得一副以君對臣,考較誇讚,想要延攬自己的樣子。

不大一會兒,就見吏部尚書董崇學,工部尚書嚴茂,都察院左都御史鄺春,三位金陵朝廷的重臣進入書房之中。

“見過吳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三人面容一整,向着吳王齊聲應道。

吳王在這一刻,神情都有些恍惚,似乎真的以爲自己是新任的帝王,低聲道:“三位快快請起。”

“謝吳王。”董崇學等三人低聲說道。

吳王道:“來人,看座,上茶。”

原本宮中的內監,此刻提上一隻青花瓷的茶壺,快步行至近前,斟滿了青花瓷茶盅,一下子就是遞將過去。

吳王笑道:“三位進宮求見本王,不知所爲何事?”

難道是來勸進的?

嗯,這種事兒也就只能想想,現在縱然勸進,也不適合登上皇位。

董崇學道:“王爺,現在檄文已經發至江南以及閩浙湖廣諸省,現在各地都無響應之聲。”

吳王沉聲說道:“閩浙諸省督撫遲疑觀望,尚且情有可原,只是湖廣等地的官員,乃是李閣老的鄉黨,如今見朝堂之上,衛王專權跋扈,難道就這麼無動於衷?”

沈邡道:“當初李閣老在神京城起事靖滅姦凶之時,彼等就在地方無動於衷,京中的楚黨同樣袖手旁觀,可見彼等品行。”

吳王點了點頭,沉聲道:“如此一說,倒也不能太過指望,幸在我江南之人,皆是威武不能屈之人。”

沈邡點了點頭,其他幾位南京官員同樣點頭稱是。

這邊廂,沈邡又與吳王商議了一些細節,倒是沒有多做盤桓,離了宮苑。

在之後的幾天內,江南的一些士紳爲吳王等人的“討逆”大軍積極奔走,捐錢捐物,輸送丁役,一副要與北方的朝廷對峙的架勢。

安南侯,葉府

葉真落座在廳堂之中的一張紅色漆木太師椅上,身上穿着公伯所穿的鬥牛服,剛毅沉靜的面容上現出思索之色。

葉楷在下首開口道:“父親大人,最近一段時間,吳王頻頻會見在金陵的南省六部官員。”

其實,先前葉真不是沒有想過將葉楷送至神京爲質,但考慮到一件事兒就做罷,爲了取信於吳王和郝繼儒、沈邡等一干人精,葉楷如果不在自己身邊兒,彼等問起,倒也不好搪塞。

葉真原本耷拉的眼皮緩緩睜開,虎目咄咄,似有幾許熠熠生輝,說道:“這是在爲小朝廷做準備了。”

葉楷道:“父親的意思是,吳王根本無心北伐,只是想要在南方自立門戶?”

葉真冷笑說道:“縱然這不是一場戲,吳王拿什麼北伐?北方邊軍和京營皆是百戰驍銳,只要鐵騎南下,南方士卒根本抵擋不住。”

北方的兵馬都是什麼?都是參與過滅國之戰的百戰老卒,縱然江南大營真的隨着吳王、郝繼儒等人謀逆,也根本成不了事。

葉楷面色驚訝幾許,說道:“吳王想要和朝廷謀求南北對峙之局。”

葉真不屑說道:“不過是癡心妄想罷了。”

葉楷默然片刻,遲疑問道:“那父親接下來打算?”

“按着衛王的意思,先等等,看看還有誰會跳出來。”葉真冷聲說道。

葉楷點了點頭,濃眉之下,目中似是現出炯炯有神。

葉真面色幽冷如霜,道:“等江南的反對勢力被清洗之後,這天下改姓,也是指日可待了。”

經過個五到十年的苦心經營,改朝換代不是不可能,就怕衛王急於求成,心浮氣躁。

第393章 難道冥冥中自有定數?第857章 王夫人:寶玉還是得讀書做官!第140章 分銀第1171章 宋皇后:或許他也不是故意的?第1218章 宋皇后:不得在本宮跟前兒提(求月第349章 妙玉:止於技,遠於道而已(求月票第1150章 賈珩:收回大島,化夷爲夏!第1684章 齊昆:否則,衛王何以如此淡定?第971章 崇平帝:皇太極的人頭第141章 三國出版,名動神京第601章 探春:……大不了,她也出家?第79章 政老爹……然之。第86章 政爭(四更畢,求月票!)第1528章 賈珩:他應該就能常宿於此了。第410章 賈母:這是來求着珩哥兒的第484章 晉陽:要不要……本宮幫幫你?第257章 通風報信第1069章 賈珩:來人,推出去砍了!第705章 甄晴:賈子鈺,可知本宮今日之貴乎第372章 宋皇后:她雖母儀天下,可……也是第1287章 賈珩:在之後,就是馬踏江戶,永久第1491章 甄晴:那魏王會不會狗急跳牆?第1164章 宋皇后:你還叫恬妞兒上癮了你?!第1647章 放眼望去,已無賈珩敵手!第234章 勸探春第181章 陟罰臧否,知人善任上一章可以重新刷新下第793章 寶釵:只是這…終究是別人家的第1300章 衛國公率軍回漢第294章 侍奉雙親,以全孝道第1143章 晉陽:只顧着勾引男人了吧?第1701章 賈珩:這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第106章 大明宮中第566章 賈珩:……向朝廷報捷!第1263章 宋皇后:他才能乖乖地聽她的話。(第1175章 崇平帝:允其先前所請,因軍功不再第404章 檢校京營節度副使第1602章 賈珩: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第1050章 賈珩:一人的捷音,陳漢的悲鳴!(第421章 黛玉:是啊,不是小時候了第34章 賈珍:這事兒沒完!第995章 宋皇后:剛纔子鈺說的好像是帝王之第231章 賈政:好孽畜!取棍子來!第1445章 魏王:子嗣的問題,必須解決了。第366章 元春一夢第12章 臨江仙第316章 薛姨媽:終究隔着一層第1368章 賈珩:若清,你還不信我嗎?第493章 眼看年紀一天天大起來第643章 賈珩:他也不是孤立無援,夾帶裡還第1270章 宋皇后:那個位置是然兒第578章 節帥武勇,豈非天下無敵?!第1186章 鳳姐:珠大嫂子是小孩兒嗎?(求月第462章 王夫人:好像痛苦……減輕了許多?第657章 賈珩:所以,湘雲菀菀類卿?第424章 晉陽長公主:她年歲也不小了,是該第755章 甄晴:如果不是她嫁給王爺……第185章 探春:她就知道……第1144章 宋皇后:只是鳳凰困於牢籠,不得唳第1563章 賈珩:太后娘娘息怒第759章 崇平帝:加封賈珩爲太子太保……第1670章 賈珩:大道之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第220章 賈母:珩哥兒,這是你雲妹妹第95章 世事如棋局局新第1192章 賈珩:他今個兒就將事情辦了第463章 賈珩:……他很欣慰第1194章 宋皇后:萬一再珠胎暗結,天爺第814章 女真的應對第1073章 魏王:子鈺人還怪好嘞第1615章 高鏞:他們高家起義兵,討賈逆,可謂滿門忠烈!第702章 泥融飛燕子……第758章 陳瀟:等你以後…再說這話不遲第1144章 宋皇后:只是鳳凰困於牢籠,不得唳第782章 賈珩:薛家的人?哪個薛家?第31章 示之以剛,按劍不顧第1091章 賈珩:他這個爹當的第1551章 賈珩:先帝彌留之際,執我手以社稷第676章 甄雪:姐姐收手吧……第948章 鳳姐:呸呸,她胡思亂想什麼呢第642章 秦可卿:薛妹妹,邸報上怎麼說?第521章 秦業:……唯本分二字而已。第938章 賈珩:且將那物與大同諸將一觀(月第870章 太上皇:太廟獻俘,大快人心!第1721章 五宮皇后,賢德淑莊第1126章 寶釵:如今倒像是她眼巴巴求着第307章 這是……反了!?第742章 陳瀟:哪天被兩個妖妃榨乾,她都不第889章 西寧郡王薨第852章 封侯,封侯!(求月票!)第241章 但爲大漢徵北……小卒,餘心足趁!第370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978章 寶釵:是我不配。第1040章 咸寧:那人就那樣好?讓先生念念不第1465章 故而,紛紛效仿之第267章 神京城外第637章 十里樓臺,萬家燈火,揚州自古繁華第175章 刀下竟無一合之敵?!第1446章 賈珩:且喜且憐之第578章 節帥武勇,豈非天下無敵?!第52章 三日之後,中秋迎親!
第393章 難道冥冥中自有定數?第857章 王夫人:寶玉還是得讀書做官!第140章 分銀第1171章 宋皇后:或許他也不是故意的?第1218章 宋皇后:不得在本宮跟前兒提(求月第349章 妙玉:止於技,遠於道而已(求月票第1150章 賈珩:收回大島,化夷爲夏!第1684章 齊昆:否則,衛王何以如此淡定?第971章 崇平帝:皇太極的人頭第141章 三國出版,名動神京第601章 探春:……大不了,她也出家?第79章 政老爹……然之。第86章 政爭(四更畢,求月票!)第1528章 賈珩:他應該就能常宿於此了。第410章 賈母:這是來求着珩哥兒的第484章 晉陽:要不要……本宮幫幫你?第257章 通風報信第1069章 賈珩:來人,推出去砍了!第705章 甄晴:賈子鈺,可知本宮今日之貴乎第372章 宋皇后:她雖母儀天下,可……也是第1287章 賈珩:在之後,就是馬踏江戶,永久第1491章 甄晴:那魏王會不會狗急跳牆?第1164章 宋皇后:你還叫恬妞兒上癮了你?!第1647章 放眼望去,已無賈珩敵手!第234章 勸探春第181章 陟罰臧否,知人善任上一章可以重新刷新下第793章 寶釵:只是這…終究是別人家的第1300章 衛國公率軍回漢第294章 侍奉雙親,以全孝道第1143章 晉陽:只顧着勾引男人了吧?第1701章 賈珩:這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第106章 大明宮中第566章 賈珩:……向朝廷報捷!第1263章 宋皇后:他才能乖乖地聽她的話。(第1175章 崇平帝:允其先前所請,因軍功不再第404章 檢校京營節度副使第1602章 賈珩: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第1050章 賈珩:一人的捷音,陳漢的悲鳴!(第421章 黛玉:是啊,不是小時候了第34章 賈珍:這事兒沒完!第995章 宋皇后:剛纔子鈺說的好像是帝王之第231章 賈政:好孽畜!取棍子來!第1445章 魏王:子嗣的問題,必須解決了。第366章 元春一夢第12章 臨江仙第316章 薛姨媽:終究隔着一層第1368章 賈珩:若清,你還不信我嗎?第493章 眼看年紀一天天大起來第643章 賈珩:他也不是孤立無援,夾帶裡還第1270章 宋皇后:那個位置是然兒第578章 節帥武勇,豈非天下無敵?!第1186章 鳳姐:珠大嫂子是小孩兒嗎?(求月第462章 王夫人:好像痛苦……減輕了許多?第657章 賈珩:所以,湘雲菀菀類卿?第424章 晉陽長公主:她年歲也不小了,是該第755章 甄晴:如果不是她嫁給王爺……第185章 探春:她就知道……第1144章 宋皇后:只是鳳凰困於牢籠,不得唳第1563章 賈珩:太后娘娘息怒第759章 崇平帝:加封賈珩爲太子太保……第1670章 賈珩:大道之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第220章 賈母:珩哥兒,這是你雲妹妹第95章 世事如棋局局新第1192章 賈珩:他今個兒就將事情辦了第463章 賈珩:……他很欣慰第1194章 宋皇后:萬一再珠胎暗結,天爺第814章 女真的應對第1073章 魏王:子鈺人還怪好嘞第1615章 高鏞:他們高家起義兵,討賈逆,可謂滿門忠烈!第702章 泥融飛燕子……第758章 陳瀟:等你以後…再說這話不遲第1144章 宋皇后:只是鳳凰困於牢籠,不得唳第782章 賈珩:薛家的人?哪個薛家?第31章 示之以剛,按劍不顧第1091章 賈珩:他這個爹當的第1551章 賈珩:先帝彌留之際,執我手以社稷第676章 甄雪:姐姐收手吧……第948章 鳳姐:呸呸,她胡思亂想什麼呢第642章 秦可卿:薛妹妹,邸報上怎麼說?第521章 秦業:……唯本分二字而已。第938章 賈珩:且將那物與大同諸將一觀(月第870章 太上皇:太廟獻俘,大快人心!第1721章 五宮皇后,賢德淑莊第1126章 寶釵:如今倒像是她眼巴巴求着第307章 這是……反了!?第742章 陳瀟:哪天被兩個妖妃榨乾,她都不第889章 西寧郡王薨第852章 封侯,封侯!(求月票!)第241章 但爲大漢徵北……小卒,餘心足趁!第370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978章 寶釵:是我不配。第1040章 咸寧:那人就那樣好?讓先生念念不第1465章 故而,紛紛效仿之第267章 神京城外第637章 十里樓臺,萬家燈火,揚州自古繁華第175章 刀下竟無一合之敵?!第1446章 賈珩:且喜且憐之第578章 節帥武勇,豈非天下無敵?!第52章 三日之後,中秋迎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