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賈珩:所以,湘雲菀菀類卿?

榮國府,榮慶堂

賈母坐在羅漢牀上,蒼老面容上掛着慈祥的笑意,看向史家來人,問道:“今日怎麼想着過來?”

史鼎的夫人周氏坐在下首,笑道:“這不是老爺聽說珩哥兒班師回京了,老爺高興的跟什麼似的,說着同在軍機處任職,怎麼也得過來看看珩哥兒,一同小酌幾杯。”

賈母佯怪道:“珩哥兒才歇息幾天,我還說着讓他回來多歇歇,在外忙着宮裡的事兒,沒少操勞,鼎兒還過來找他談什麼事兒,也不讓人好好歇歇。”

不過,賈母對自家孃家侄子的“抱怨”,更顯幾分凡爾賽的親近之意。

周氏笑了笑,也沒將這話當真,而是說道:“姑母這話說的,珩哥兒他就是想歇着,這宮裡還有滿朝文武都不答應呢,老爺說國家大事一天都離不了他。”

賈母詫異道:“珩哥兒他是武勳,現在不打仗了,不該好好歇歇,這國家大事離不了他又是怎麼一說。”

衆人都是看向周氏,說白了,知道賈珩現在權勢煊赫,但其實……榮寧兩府對賈珩究竟多大的權勢,沒有建立一個概念。

周氏笑道:“老太太,我家老爺說,珩哥兒他現在是軍機大臣,可不是簡單的武勳,珩哥兒他不僅會帶兵打仗,處置其他事務還是一把好手,許多事兒,宮裡都會聽他拿主意。”

事實上,軍機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隨着賈珩在河南總督軍政,抗洪治河,在其他方面顯示存在感,已經不能僅僅以武勳衡量,在大漢朝廷序列中,已經正式成爲軍機輔臣那一撮。

如論爵位,忠靖侯、保齡侯還是侯爺,但差不多是閒散侯爺,哪怕是尋常的一個六部郎中都可以難爲史鼎。

但賈珩現在的江湖地位,縱是內閣首輔都要慎重。

賈母也明白過來,笑道:“也是宮裡器重他,他也爭氣。”

周氏笑了笑,然後看向在下首繡墩上坐着的湘雲,說道:“雲丫頭在您這,還聽話吧?”

“雲丫頭在我這兒乖巧聽話的很,和她們幾個姊妹也很親密。”賈母笑着說道。

周氏看向黛玉、探春、迎春幾個小丫頭,笑了笑說道:“老太太您這邊兒年輕姑娘多,雲丫頭在這兒住着也能有人玩着,我們家年輕姑娘是要少一些。”

湘雲凝眸看向自家嬸子,旋即低下頭去,粉嘟嘟的蘋果圓臉上不見往日嬌憨笑意,分明有些擔心周氏來喚着自己回去。

好在就在這時,周氏輕笑說道:“雲丫頭既喜歡在這兒,那就多住一段時日,親戚也親密一些,我聽說珩哥兒還教着雲丫頭騎馬了?”

賈母笑了笑,看了一眼湘雲,說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珩哥兒疼她們幾個小姑娘,有時候由着她們胡鬧。”

周氏笑了笑,目光溫和地看向湘雲,說道:“我們是武侯之家,雲丫頭能學些騎術也是好的。”

鳳姐瞥了一眼周氏,眼中現出幾分玩味。

記得前段日子,這周嬸子好像還說湘雲太過調皮,一直待在外面住着不像話,催促着讓湘雲回去,現在又是親戚親密一些,又是學些騎術好的。

黛玉聽着幾人說話,那星眸瞧了一眼周氏,拉了拉明顯一副“飛行模式”的湘雲的小手,努了努嘴,似是在說,還擔心着會叫你回去呢?

湘雲抿了抿脣,擡眸看向黛玉,眉眼間的喜色流溢出來。

賈母也不是懵然不知,笑道:“鼎兒尋珩哥兒是有什麼事兒嗎?”

此言一出,王夫人、薛姨媽都看向周氏,心頭有着幾分好奇。

周氏笑了笑,說道:“也不瞞您老,這不是珩哥兒從河南過來,河南就缺了個主事的,我家老爺現在軍機處閒着也是閒着,看珩哥兒的意思,能不能派過去做一任巡撫,也能爲朝廷分分憂。”

賈母皺眉問道:“這朝堂的事兒,老身也不大懂,這一省巡撫不小的官兒,珩哥兒也能舉薦?”

薛姨媽、王夫人聞言,心頭都是一驚。

王夫人手中捏着的佛珠微動,眉頭緊皺,眼眸中閃過一絲思忖。

老爺好像也在通政司待了半年了,當初那位珩大爺胸脯拍的震天響,說着將來可以外放,眼下這不是機會?

這如是能派到河南做巡撫,這可是從二品的封疆大吏。

“老太太,珩哥兒他先前在河南總督一省軍政,爲封疆大吏,只要他說上一句話,宮裡也會慎重考慮。”周氏笑道。

賈母想了想,道:“這個還是看珩哥兒的意思。”

周氏笑了笑,點頭稱是,也不好繼續往下說。

鳳姐聽着幾人的敘話,柳梢眉下的丹鳳眼中滿是怔怔失神。

聽史家夫人的意思,一省巡撫都能決定,珩兄弟這官兒做的真是越來越體面尊榮了。

可以說鳳姐是看着賈珩,從當初柳條衚衕的普通旁支族人,一步步走到現在的永寧伯之位,心頭的感觸可想而知。

卻說另外一邊兒,賈珩換了一身衣裳,來到書房中,正值午後,日光慵懶地照耀在庭院中。

史鼎一身麒麟服,並未戴冠,坐在小几旁,正端着茶盅小口品着,其人四十出頭,儀表不凡。

忽而聽到腳步聲,情知是賈珩,連忙起得身來,看向賈珩,笑道:“珩哥兒,過來了。”

當初史鼎曾被賈珩舉薦至軍機處,初始對賈珩的四大家族的當家人未必服氣,但隨着時間過去,賈珩威勢日隆,原本一些心結也徹底爲其拋之腦後。

賈珩點了點頭,道:“世伯請坐。”

哪怕也有讓這史鼎前往河南暫且頂上一任的想法,他也不好主動開口。

史鼎笑了笑,落座下來。

“這一晃也有兩個月,珩哥兒在河南還有淮安府做的不錯,給咱們武勳漲了臉,現在我聽那些老親提及珩哥兒你,都是挑大拇指。”史鼎恭維說道。

賈珩道:“哦,不知世伯說的是誰?”

史鼎笑道:“還不是咱們幾家老親,像平原侯家的,錦衣伯家的,還有繕國公家的,知道珩哥兒你與南安家的還有理國公家的不對付,不對付就不對付吧,氣性不合倒也不必強行攪合在一起,不過,這幾家嘴上不說,心裡也未嘗不對伱服氣。”

寧榮兩府真是祖墳冒青煙了,眼看要沒落了,突然出來這麼一個人物,現在勢頭迅猛,儼然成爲大漢軍方第一人。

“只是虛名而已,不足爲道。”賈珩對史鼎的話,面色平靜,不爲所動。

自速定河南之亂後,軍機處就經過了一波調整,首先是理國公柳彪之孫柳芳被攆到北面押送糧食,再之後就是西寧郡王之子也被清理出軍機處,剩餘的那些四王八公勳貴,崇平帝也是出於平衡朝局需要,並沒有再作調整。

“珩哥兒,你現在大勢已成,軍機處就是你這樣年輕人的天下了。”史鼎笑了笑,說道。

賈珩道:“現在說這些爲時尚早,內亂易平,外患難定,等稍稍歇息幾天,我就會積極備虜。”

對東虜的備戰,現在就要開始着手籌備,情報先行,減少戰爭迷霧,軍械以及整訓後續都要跟上,儘量做到廟算多這勝。

史鼎目光咄咄,輕笑了下,說道:“這個,珩哥兒將略無雙,我倒是不擔心。”

說着,轉而整容斂色,說道:“珩哥兒,實不相瞞,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賈珩面色淡淡,端起茶盅,呷了一口,靜待其言。

“珩哥兒想來也早知我心志,一直想爲疆臣,代天子牧守一方。”史鼎笑了笑,許是覺得不能取信賈珩,嘆了一口氣,說道:“說一句不怕珩哥兒你笑話的話,我這個年歲,早年在西北打着順風仗,再加上聖上體恤,得了個三等侯,但我自己幾斤幾兩,心裡比誰都清楚,與東虜對戰,這兵兇戰危的,一個不慎,再吃了敗仗,半生英名盡喪不說,還連累了家人,再說我已爲武侯,立下再大的功勞,還能封國公不成?東虜不好對付,強行領兵,反而誤軍誤國,倒不如爲宮裡牧守一方,咱們四家,未來就是屬於你這樣的年輕俊彥的。”

賈珩聞言,點了點頭,道:“史世伯能有此想,倒也無可厚非。”

這史鼎爲了顯示誠意,給他打起了感情牌。

賈珩道:“史世伯,河南方經戰亂,百廢待興,亟需良臣鎮撫,如世伯巡撫河南,先前又無出鎮地方的經歷,如是出了紕漏,京中的人都在盯着,那時,我力薦了世伯,也要受時人所譏。”

“珩哥兒,這個你放心,我在河南一定本本分分,不學那些文官兒亂折騰,你有什麼主張,只管和我說。”史鼎連忙保證說道。

賈珩沉吟片刻,說道:“世伯如果去河南,如何施策?”

他並不懷疑史鼎會以他馬首是瞻,四大家族同氣連枝不是說着玩的。

而且,史鼎如果想要在河南坐穩疆臣位置,離不他這位中樞軍機輔臣的鼎力支持,否則朝野上下的御史彈劾,都能將其撅回來。

史鼎想了想,道:“獎勵農耕,與民休息,興修水利,嚴明律法,就是珩哥兒你在河南做的那些事兒。”

顯然,史鼎來之前做了不少功課,這想要外放封疆大吏,可謂是苦心孤詣。

賈珩默然片刻,說道:“世伯,河南之地爲大漢腹心,不能再如先前那般賊寇一鼓譟,百姓羣起響應,世伯巡撫河南之後,還是要待民以寬,治吏以嚴,否則再是釀成民變,比之直面東虜,險惡不下分毫。”

史鼎先讓他去河南頂一陣,之後賈政外放,也可去河南爲參政,鍛鍊一下實務能力。

沒辦法,他倒是想任人唯賢,但翻箱倒櫃也沒什麼人才。

史鼎道:“珩哥兒放心,我醒得利害,不說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話,還是少折騰,與民休息。”

賈珩點了點頭,道:“既是這般,待後天朝會,我向朝廷舉薦世伯,不過河南巡撫的位置,齊浙兩黨也在盯着,勢必有所行動,還需看聖心。”

文臣肯定不會默認河南一省是他的自留地,反而會形成某種默契,共同壓制於他對地方事務的人事權。

中樞大員在地方的威信如何體現?就是靠着地方的支撐。

史鼎聞言心頭大喜,激動說道:“珩哥兒有你這句話,我不說十拿九穩,也穩當了一大半。”

滿朝文武誰不知道,聖心屬意賈子鈺?只怕眼前少年一句話,河南巡撫的位置就會落在他身上,再說他是武侯,大亂之後的中原之地還有比一位武侯鎮撫更合適的?

賈珩眉頭皺了皺,道:“史世伯不要太言之鑿鑿,回去也不可太過張揚此事。”

史鼎點了點頭,鄭重道:“珩哥兒說的是。”

賈珩與史鼎敘說正事,也伸手從小几上端起茶盅,抿了一口,嗯,有些渴了,寶釵終究有些鹹了。

史鼎忽而笑問道:“我聽說湘雲那孩子跟着你去了河南?”

賈珩放下茶盅,將蓋碗放在茶盅上,說道:“雲妹妹她沒出過什麼遠門,出去走走也沒什麼壞處。”

史鼎聞言點了點頭,繼而嘆了一口氣說道:“湘雲這孩子打小就沒了爹孃,身世孤苦,你這個當表兄的對她好,也是她的福氣。”

如果不是眼前少年已有了正妻,等湘雲大一些許給他,史賈兩家親上加親也是好的,他的姑姑現在不就是榮府的老太君?

賈珩眼前似浮現湘雲笑意嬌憨的樣子,輕聲說道:“雲妹妹天真爛漫,喜愛說笑,我也喜歡她的性子。”

史鼎笑了笑,說道:“雲丫頭性子是有些活潑,有些像姑母年輕時候。”

賈珩:“……”

心頭隱隱有些古怪,所以,湘雲菀菀類卿?嗯,這都是什麼鬼?

兩人在一起坐着說了會話,就在這時,嬤嬤來喚道:“大爺,史老爺,老太太打發了人來喚。”

賈珩起得身來,說道:“世伯,一同去看看吧。”

史鼎笑道:“正要去問候問候姑母。”

就在賈珩與史鼎商量着河南巡撫人選之時,神京城,韓宅——

後院之中,內閣次輔韓癀坐在花園內的一方八角涼亭中,隔着一方棋坪,與一個着書生衣衫的中年對弈着。

對面是神京國子監司業顏宏,也是韓癀的妹夫。

此刻,其人秀逸面容上現出凝重,低聲說道:“兄長,如今永寧伯一回京,河南巡撫、南河總督悉數出缺兒,齊黨這次還想讓手下人填充職事,聽說左副都御史彭曄有意到河南巡撫軍政,漕運總督杜季同孜孜以求兼領南河總督,最近京中暗流涌動。”

韓癀目光深沉,捏起棋子“啪嗒”放在棋盤上,淡淡說道:“河南巡撫出缺兒,我已屬意於德,但比之彭曄的資歷還要差上一些,廷議沒有優勢,不過,如果有永寧伯上疏,此事就不難。”

顏宏聞言,眼前一亮,欣然說道:“兄長此法甚好,如果廷推之時得永寧伯舉薦,勢必十拿九穩,永寧伯先前爲河南總督,身負平亂之功,安撫河南更爲聖上屬意,其一人一言,勝旁人千言萬語。”

都不是傻子,都知道賈珩這個前河南總督的舉薦話語權分量頗重。

“但……”韓癀捏起一個棋子,放在棋坪上,說道:“讓其上疏舉薦,難吶。”

一省巡撫爲封疆大吏,位高權重,不付出一些代價,人家豈會心甘情願幫着舉薦?

而且,縱然舉薦了,也要考慮宮裡聖上的觀感,此事沒有這般容易。

顏宏皺了皺眉,凝聲道:“兄長,他岳丈以一司郎中朝擢工部侍郎,當初如非兄長在廷推時極力舉薦,只怕難遂其願,再說那賈政升任通政司右通政,同樣系賴兄長之力,如今他投桃報李,也是應該的罷。”

韓癀搖了搖頭,說道:“秦業升任工部侍郎,爲兄我並非力薦之人,再說聖上也不想再將工部再由齊浙兩黨插手,故而有意以秦業充任戶部,至於賈政,前些時日,翰林侍講徐開履任河南,永寧伯多有照顧,現已知汝寧府事,算是還過人情了。”

嗯,現在這位韓次輔,還不知道他一心拉攏的江南士族後進,如今已經投入賈珩門下。

顏宏默然片刻,沉聲說道:“兄長,齊黨咄咄逼人,對永寧伯屢次三番刁難,如果不是兄長初始迴護,他也不會安然以致今日,雙方雖未明言,但對抗禍國殃民的楊黨中人,都是心照不宣。”

韓癀道:“彼時永寧伯未用事,雖結了幾分善緣,但永寧伯能有今日,多是聖上寵信重用,至於齊黨攻訐,他經中原平亂,南河洪汛,已然羽翼漸豐,而且似有爲外戚輔國之相,齊黨已經動不得他了。”

顏宏聞言,面色微變,驚訝道:“這……”

“是不是覺得難以置信?”韓癀面色幽幽,放下棋子,目光眺望遠處,語氣有些複雜道:“爲兄思量來,也覺得難以置信,這纔多久?可這就是如今的朝局,永寧伯晉爵一等伯之後,已經完全主導北疆國策走向,可謂大勢已成,縱然齊浙兩黨現在聯合一體,也動搖不得他。”

顏宏聞言,面色變幻,齊浙兩黨聯合都動搖不得,這……簡直匪夷所思。

韓癀感慨道:“他是一步一步因事功而獲得聖上信任,聖上經京營速定中原叛亂以後,對其信任就已經無以復加,等到安治河南,他通過大張旗鼓地抗洪備汛,以能臣幹吏之相示以天下,經此以後,聖上對其已經徹底離不得了。”

顏宏目光閃了閃,道:“兄長所言甚是,在中原平亂之前,聖上對永寧伯還是有所疑慮的,當初不少御史彈劾,但中原平亂之後,京營軍力昂揚,聖上就對他幾乎言聽計從……之後,他在河南抗洪、備汛,又是露了好大的臉,至此,徹底奠定其纔不僅在於兵事,似還通達政務……”

顏宏說着,自己都嚇了一跳,因爲這是賈珩權勢急劇膨脹的半年,起因都是假捷報,然後速定寇亂。

可以說,賈珩通過中原平亂以及隨後高頻率的奏疏刷存在感,反覆拉扯,徹底將崇平帝的聖眷刷到信而不疑的地步。

本身就是有計劃的刷好感度行爲,因爲……對虜戰事,需要君臣一心,上下同欲。

顏宏思忖片刻,目中閃過一道冷光,說道:“除非……”

除非永寧伯在對虜戰事上吃了敗仗,否則,在其不敗金身沒有打破之前,朝堂幾無人抗衡。

因爲這是宮裡聖上用來平衡朝局的一把刀,齊浙楚三黨哪個不聽話,都能以永寧伯鎮壓之,而齊浙楚三黨反過來又能制衡永寧伯。

韓癀嘆了一口氣,道:“東虜之事,大漢經不起一場傷筋動骨的大敗了,永寧伯勝了之後,其他還能再作計較,但如是兵事大敗,天下震動,社稷危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顏宏聞言,心思複雜,語氣不無嫉妒說道:“他纔多大,就已是軍機輔臣,一人干係天下蒼生,兄長都……”

“自古英雄出少年,他做的事兒也不是尋常少年能夠做出來的。”韓癀面色平靜,輕輕感慨一句,說道:“永寧伯能否上疏舉薦,還是需要去探探口風,看他有什麼條件。”

顏宏想了想,說道:“讓暉兒過去問問。”

韓癀點了點頭,說道:“我也正是這個意思。”

想了想,說道:“就怕白忙活一場,聖意又是如京兆府尹一般。”

京兆府尹出缺兒,崇平帝在拖延了兩三個月後,在京察之事抵定以後,並沒有從齊浙兩黨挑人,而是任用了不屬齊浙兩黨的廣東按察使饒以周,相當於又從邊遠省份調了一人赴京。

而前左都御史許廬就是從雲南按察使任上,平調到京兆府尹觀察京城風向,之後執掌風憲。

這等在邊遠省份調撥而來的官員,往往沒有在南北省份以及中樞爲官的履歷,在朝中根基淺薄,政治派系簡單,入京之後,只要腦子不蠢,肯定第一時間圍攏在皇權周圍,實心用事,這樣就能爲崇平帝所用。

可以說,崇平帝已經爲齊黨退場之後的朝局一步步做起佈置。

第1682章 甄晴:這分明是故伎重施。第1252章 宋皇后:那小狐狸,這是回來了?(三更,求月票!)第1015章 這個衛國公,太陰了!第98章 賈赦:誰允你這除籍之人,祭拜我賈家第1122章 賈珩:你這倒是有孔融讓梨之風。第1706章 賈珩:是時候君臨天下,唯我獨尊了。第1147章 賈珩:我可向朝廷保舉第130章 賈珩三進榮國府第797章 賈珩:甚至……一等侯!第1197章 宋皇后:怎麼能這般作踐於她?第585章 端容貴妃:這……還真讓嬋月說中了第799章 崇平帝:這番薯如此高產,儼然天賜第713章 甄晴:他就是想着一直佔她的便宜!第459章 黛玉:許是不送,也沒什麼的第1111章 崇平帝:是不是賈子鈺比朕還有能爲第1112章 咸寧:如是實在到了不得已之時,一第408章 一時……躲都不好躲第948章 鳳姐:呸呸,她胡思亂想什麼呢第22章 不願屈己從人第1315章 賈珩:還真有一些釵黛賦能,生態化第1119章 秦可卿:我我好像要生了。第657章 賈珩:所以,湘雲菀菀類卿?第242章 非立大功於社稷不可!第1369章 顧若清:平常師妹不嫌棄他的嗎?(求月票!)第1007章 宋皇后:誰還能管着她心底怎麼想?第1561章 諸君,隨我靖誅國賊!第1540章 甄晴:新君就是他的兒子,他上哪兒第1265章 賈珩:畢竟,剛剛給你封了太師,你第526章 崇平帝:……朕其可乎?第449章 忠順王:訊問賈赦,踏平榮國府!第70章 賈珍:……還有沒有王法?!第437章 京察風雲第577章 賈珩:身被數創,血流不止,仍持刀第261章 事得人而成第1054章 南安郡王:南安一脈,難道自他而絕第1250章 崇平帝:不要打草驚蛇第1411章 北靜王:遼陽一破,盛京就在眼前了……第1022章 南安:當火速派發援兵,馳援西北!第221章 經略一方第579章 咸寧公主:怎麼還帶這樣的?第802章 甄晴:就你壓的住!第885章 寶釵:就好像做了什麼虧心事兒一樣第1261章 賈珩:就說本官知道了。(求月票!第409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第685章 賈珩:萬一真的查出來點兒什麼呢?第450章 聖上,臣有本奏!(感謝閻魔愛的白第230章 寶玉:她現在眼裡都是……珩大爺。第247章 無嫡庶之別第924章 賈珩:宋皇后惦念他做什麼?第14章 議價第1396章 賈珩:……甜妞兒終於忍不住了嗎?第644章 公怫然不悅,攜扈從微服暗訪……第1587章 衛王,當初真是看錯他了!第1127章 黛玉:以後還怎麼打趣寶姐姐?第1032章 賈珩:怪不得鳳紈第657章 賈珩:所以,湘雲菀菀類卿?第958章 賈珩:國公之爵毋庸置疑第1264章 晉陽:她肚子裡的孩子,是不是你的第692章 秦可卿:她也沒有什麼可怕的……第619章 難道是……小郡主?第455章 襲人:你們旁若無人……倒不知羞第725章 黛玉:那樣問來的,求來的,也好沒第22章 不願屈己從人第184章 賈珩:陸大人你……你要顧全大局啊第1556章 宋皇后:這個甄氏實在欺人太甚!都第1540章 甄晴:新君就是他的兒子,他上哪兒第72章 洞房花燭夜第1264章 晉陽:她肚子裡的孩子,是不是你的第148章 鳳姐:欣慰你個頭!(求月票!)第88章 崇平帝讀《臨江仙》第995章 宋皇后:剛纔子鈺說的好像是帝王之第1296章 賈珩:此風斷不可漲!第116章 賈政:只怕兄長不會應允第826章 以妻改妾,簡直……簡直駭人聽聞!第1035章 賈珩:天子這是有多恨?第1204章 宋皇后:哼,她都覺得美豔不勝第858章 秦可卿:原就是我的錯第1130章 寶釵:意思是就她提着名分?第1101章 崇平帝:如果子鈺還能戰而勝之,那第1479章 宋皇后:怎麼都不行是吧?第243章 不是攻略,而似攻略第600章 寶釵:當初是她……對不起秦姐姐第1698章 設理藩院第1135章 賈珩:此間樂,不思宋。第1410章 都怪那賈珩小兒!第284章 晉陽長公主的煩心事第40章 不言而言第1037章 賈珩:古硯微凹聚墨多第1008章 賈珩:畢竟,寶玉罪不至死第1469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月底,求月票第923章 鳳姐:還夢中夢?我呸!第1443章 宋皇后:陛下這是要定東宮歸屬了嗎第270章 失之偏頗第621章 晉陽長公主:難道沒她在一旁,咸寧第62章 隆福客棧第1006章 海關總稅務司第409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第20章 箭術第158章 去應天門!第162章 天子如不負我,我也不負天子
第1682章 甄晴:這分明是故伎重施。第1252章 宋皇后:那小狐狸,這是回來了?(三更,求月票!)第1015章 這個衛國公,太陰了!第98章 賈赦:誰允你這除籍之人,祭拜我賈家第1122章 賈珩:你這倒是有孔融讓梨之風。第1706章 賈珩:是時候君臨天下,唯我獨尊了。第1147章 賈珩:我可向朝廷保舉第130章 賈珩三進榮國府第797章 賈珩:甚至……一等侯!第1197章 宋皇后:怎麼能這般作踐於她?第585章 端容貴妃:這……還真讓嬋月說中了第799章 崇平帝:這番薯如此高產,儼然天賜第713章 甄晴:他就是想着一直佔她的便宜!第459章 黛玉:許是不送,也沒什麼的第1111章 崇平帝:是不是賈子鈺比朕還有能爲第1112章 咸寧:如是實在到了不得已之時,一第408章 一時……躲都不好躲第948章 鳳姐:呸呸,她胡思亂想什麼呢第22章 不願屈己從人第1315章 賈珩:還真有一些釵黛賦能,生態化第1119章 秦可卿:我我好像要生了。第657章 賈珩:所以,湘雲菀菀類卿?第242章 非立大功於社稷不可!第1369章 顧若清:平常師妹不嫌棄他的嗎?(求月票!)第1007章 宋皇后:誰還能管着她心底怎麼想?第1561章 諸君,隨我靖誅國賊!第1540章 甄晴:新君就是他的兒子,他上哪兒第1265章 賈珩:畢竟,剛剛給你封了太師,你第526章 崇平帝:……朕其可乎?第449章 忠順王:訊問賈赦,踏平榮國府!第70章 賈珍:……還有沒有王法?!第437章 京察風雲第577章 賈珩:身被數創,血流不止,仍持刀第261章 事得人而成第1054章 南安郡王:南安一脈,難道自他而絕第1250章 崇平帝:不要打草驚蛇第1411章 北靜王:遼陽一破,盛京就在眼前了……第1022章 南安:當火速派發援兵,馳援西北!第221章 經略一方第579章 咸寧公主:怎麼還帶這樣的?第802章 甄晴:就你壓的住!第885章 寶釵:就好像做了什麼虧心事兒一樣第1261章 賈珩:就說本官知道了。(求月票!第409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第685章 賈珩:萬一真的查出來點兒什麼呢?第450章 聖上,臣有本奏!(感謝閻魔愛的白第230章 寶玉:她現在眼裡都是……珩大爺。第247章 無嫡庶之別第924章 賈珩:宋皇后惦念他做什麼?第14章 議價第1396章 賈珩:……甜妞兒終於忍不住了嗎?第644章 公怫然不悅,攜扈從微服暗訪……第1587章 衛王,當初真是看錯他了!第1127章 黛玉:以後還怎麼打趣寶姐姐?第1032章 賈珩:怪不得鳳紈第657章 賈珩:所以,湘雲菀菀類卿?第958章 賈珩:國公之爵毋庸置疑第1264章 晉陽:她肚子裡的孩子,是不是你的第692章 秦可卿:她也沒有什麼可怕的……第619章 難道是……小郡主?第455章 襲人:你們旁若無人……倒不知羞第725章 黛玉:那樣問來的,求來的,也好沒第22章 不願屈己從人第184章 賈珩:陸大人你……你要顧全大局啊第1556章 宋皇后:這個甄氏實在欺人太甚!都第1540章 甄晴:新君就是他的兒子,他上哪兒第72章 洞房花燭夜第1264章 晉陽:她肚子裡的孩子,是不是你的第148章 鳳姐:欣慰你個頭!(求月票!)第88章 崇平帝讀《臨江仙》第995章 宋皇后:剛纔子鈺說的好像是帝王之第1296章 賈珩:此風斷不可漲!第116章 賈政:只怕兄長不會應允第826章 以妻改妾,簡直……簡直駭人聽聞!第1035章 賈珩:天子這是有多恨?第1204章 宋皇后:哼,她都覺得美豔不勝第858章 秦可卿:原就是我的錯第1130章 寶釵:意思是就她提着名分?第1101章 崇平帝:如果子鈺還能戰而勝之,那第1479章 宋皇后:怎麼都不行是吧?第243章 不是攻略,而似攻略第600章 寶釵:當初是她……對不起秦姐姐第1698章 設理藩院第1135章 賈珩:此間樂,不思宋。第1410章 都怪那賈珩小兒!第284章 晉陽長公主的煩心事第40章 不言而言第1037章 賈珩:古硯微凹聚墨多第1008章 賈珩:畢竟,寶玉罪不至死第1469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月底,求月票第923章 鳳姐:還夢中夢?我呸!第1443章 宋皇后:陛下這是要定東宮歸屬了嗎第270章 失之偏頗第621章 晉陽長公主:難道沒她在一旁,咸寧第62章 隆福客棧第1006章 海關總稅務司第409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第20章 箭術第158章 去應天門!第162章 天子如不負我,我也不負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