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崇平帝:滿朝文武,皆不如一個賈子

泗州,虹縣

內閣大學士、刑部尚書趙默與漕運總督杜季同攜帶六千漕糧衛的兵丁,火速前往泗州馳援,此刻兩人站在一片雜草叢生、泥濘不堪的土崗上,凝眸看向已成一片澤國的州治虹縣縣城,面色陰沉的如同天穹籠罩的烏雲。

而趙默眉頭緊皺,一顆心逐漸往心底沉去,只覺遍體生寒,目光凝成一線。

這時,漕運總督杜季同,舉着一把雨傘湊近而來,擋住天空落下的雨水,嘆了口氣道:「閣老,黃河奪淮而水淹泗州,黃淮幾是一起氾濫,徹底淹沒運河,只怕與漕運也有妨礙,希冀洪水退後,能重歸河道,否則今年南糧北輸不知要費多少工夫。」

此刻整個泗州都成汪洋澤國,來自黃河的洪水自東而來,一下子就灌入淮河之中,整個運河與黃河已經分不清了。

趙默眺望着遠處的縣城,急聲道:「杜總督,趕緊派舟船救人,漕運之事等之後再說。」

人命關天,哪裡還有閒心關注漕運?

杜季同看着僅僅露出城牆的泗州城,寬慰道:「閣老放心,下官已派漕糧衛蒐集舟船涉水救人,只是這次洪水灌入城中,我等人力有限,只怕城中百姓凶多吉少。」

州城被淹,當聽到這個消息後,他都爲之震驚半晌,不知多少百姓要葬身水中,怪不得眼前這位趙閣老第一時間將河督拿問。

別說河督,一個不好,朝廷問罪起來,只怕這位閣老都要受得一些影響。

蓋因,死傷一旦成千上萬,如此大的紕漏,京中的天子勢必要雷霆震怒。

就在漕糧衛的兵丁,準備舟船營救着泗州的百姓之時,數百里之外的開封府城--

柳園口沿河河河堤之上,一座座以木架茅草搭就得草棚緣堤可見,一面面京營團營的赤黑錦緞旗幟在大雨中浸溼,偶爾隨風發出嗚嗚之音,而這樣的一面面旗幟一直綿延下游的徐州蕭縣等地。

先前來中原平亂的京營八萬步騎,此刻多是在河堤上巡查,連同數萬軍民沿河相守,提防着河汛的到來。

賈珩的行轅,駐節在大堤上已有三日,整個省內藩臬兩司官員全部沿河駐守,而開封府城的百姓也在城中焦慮地等待着河堤上的消息。

賈珩在短短的三天內,在開封府處號召百姓渡過了五波洪峰,有一次險工,更是與軍卒一同搬運土石,根據河道衙門精通水利的官員示意下加高堤堰,封堵滲水區域,方得渡過一次險情。

此刻,賈珩擡頭看向仍然灰濛濛的天穹,心頭生出一股憂慮,轉臉問着一旁的管河同知關守方,高聲道:「這波雨汛按着隆治年間的雨期計算,還有多久才能停下?」

「制臺大人,可能還要半個月。」關守方面色同樣凝重,嘆了一口氣道。

賈珩凝了凝眉,沉聲說道:「還要半個月?這洪汛要趕緊過去纔好,否則,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兒。」

開封府祥符縣知縣宋暄、尉氏縣知縣焦景行,河南布政司參議馮廉、翰林侍講學士徐開都聽着兩人的對話,衆人心頭也蒙上一層陰霾,這半個月的時間,如果河堤潰決,開封府城將有淹沒之險。

徐開擡頭看向那少年臉上的泥污,蟒袍滿是泥漿,分明是昨天的一次險工時,親自搬運土石所致,心頭有陣陣莫名情緒涌起。

如斯少年,不避艱險,親臨洪汛一線,誠爲國之干城。

以其人性情,自不會違心諱言。

賈珩道:「這河堤可能承受着洪汛?」

關守方嘆道:「大人,這誰也說不了,不過從先前幾次來看,河堤還算牢固,後續雨汛不大一些,或許還好一些。」

想了想,終究是寬慰說着。

賈珩想了想,問着一

旁的劉積賢,道:「歸德府那邊兒情形如何,可有險工來報?」

劉積賢道:「都督,昨日歸德知府來報,歸德府共遇險情三次,皆平穩度過,河堤安然無恙。」

賈珩點了點頭,叮囑道:「派人以快馬給歸德府知府報信,如有險情,隨時來報,相關物料土石,不必慳吝,該用就用,回頭再作計核估銷。」

事後的審計當然少不了,不過這時候就不必說,總是醜話說到前頭,往往容易滋生懶政、怠政的混日子心理。

就在幾人議論之時,忽而,沿着柳樹蔥鬱生煙,依依而行的河堤方向,現出一道人影,幾是發足狂奔,踏着泥濘,邁過雨後瘋長的蒿草,頭戴蓑笠,身披蓑衣的青年在衆人面前立定身形,散開的披風赫然現出飛魚服,拱手道:「都督,淮安府急報!」

賈珩面色默然,轉而看向劉積賢。

劉積賢上前接過一個牛皮紙包,打開,從內抽出一冊公文,轉身雙手遞送過去,「都督。」

賈珩接過公文,凝神看去,隨着時間流逝,面色倏變,眉頭緊皺。

在衆人疑惑的目光中,賈珩面色鐵青,沉聲道:「黃河灌入淮河,淮河決堤,泗州被淹,其州治虹縣已成澤國,不知多少百姓葬身魚腹,這個高斌!」

賈珩憤然說着,將手中的黃色箋紙遞送給在場的幾位官吏傳閱。

一縣被淹,這要死多少人?

幾人聞言,都是心神劇震,急忙接過奏報傳閱,瞳孔微縮,遍地生寒。

徐開將手中的奏報遞給一旁的祥符知縣,此刻代掌開封府事的宋暄,道:「淮河河堤年年都有戶部撥付例項修繕、加固,去年好像才修繕過一次,怎麼會?難道比我們這邊還要險?」

開封府的南北大堤同樣是剛剛加固不久,可這幾天面對可要吞破一切的黃龍,巋然不動,而已修有數年之久的河堤,竟一衝即潰,焉有此理?

「於土石物料以次充好,官員上下其手,河堤雖修好,但只是泥堆的樣子貨。」關守方眉頭緊皺,忿忿說道。

賈珩冷聲說道:「就怕這只是潰決的開始,一旦淮徐兩河,盡皆決口,高斌百死都難贖其罪!傳本官將令,京營即刻抽調八千騎軍,由果勇營參將蔡權統率,以快馬前往泗州救災,漕糧衛的人手不夠,需得河南增援。」

已因中原平叛而升爲參將的蔡權拱手應是,然後喚上幾個屬下點兵去了。

賈珩吩咐完之後,道:「本官要即刻向朝廷寫奏疏,奏明此事。」不用想,整個神京知道黃淮氾濫後,估計都要亂成一鍋粥。

大漢,神京城

就在泗州被洪水淹沒後的兩天後,淮揚各府縣奏報黃淮氾濫之災的公文,已經陸陸續續以六百里急遞送到京城,經由通政司遞送至內閣,而在神京自然引起軒然大波。

大明宮內崇平帝端坐在含元殿大殿的金鑾椅上,這位中年天子,兩道瘦鬆眉宇下的目光,冷冷地掃視向下方的內閣、軍機、五府六部、翰林科道、寺監的文武官員,如冰鐵交鳴的清冽聲音在整個殿中響起,恍若刺骨的寒風颳過,讓殿中持笏而立的文武羣臣心頭凜然。

「朕每年撥付南河二三百萬兩銀子,南河凡有所請,一概撥付例項,不想今天就收到這一堆河報,淮河決堤,泗州淹沒!「崇平帝面色如霜,冷聲說着。

忽而從金鑾椅上站將起來,看向下方羣臣,冷聲說道:「何人所言,河堤固若金湯,可當三十年不遇之洪汛?!」

整個含元殿內寂靜一片,落針可聞,只有殿外傳來的雨水落在丹陛上傳來的清脆聲響,「滴答」,「滴答」,卻讓殿中羣臣覺得時間格外漫長,一個個膽戰心驚,都將頭垂在笏板上,不敢擡頭直視已是暴怒狀態天子。

「據奏疏所言,或有近萬百姓罹難洪災,婦孺老幼,溺斃水中.中原離亂,賊寇肆虐,官軍傷亡都沒這般慘重!」崇平帝憤怒說着,將手中拿着的一封內閣閣臣趙默遞送而來的奏疏狠狠扔在地上,此舉無疑讓百官心頭劇震。

「臣等惶恐。」隨着崇平帝怒不可遏,朝堂百官紛紛跪將下來,山呼海嘯的「惶恐」之音在殿中響起。

「惶恐?」崇平帝目光掃視着一個個跪着的文武百官,冷聲道:「是朕惶恐!」

衆臣聞言,將頭埋在地上。

「中原民變,彼時賊寇登高一呼,百姓羣起響應,如非永寧伯所領京營戡亂及時,這場亂事是不是要拖延到今日?「崇平帝目光幽深,道:「如今黃淮氾濫,隔斷南北,隔絕漕運,朕要惶恐在這大明宮丟了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

此言一出,殿中衆臣一頓,紛紛叩首而擺,「臣等有罪。」

「楊閣老,你爲內閣首輔,淮河之患,該當如何?」崇平帝面色冰冷如鐵,似乎在瞬間壓抑了怒火。

楊國昌原本垂着請罪的皓首微微一震,手持象牙玉笏,蒼聲道:「聖上,老臣以爲如今當務之急有三,救災、防汛、抗洪!而查察貪腐,待河汛之事完結後,再派要員查察,據老臣所知,南河河臺衙門貪腐情狀,左副都御史彭曄前有參劾,永寧伯也多次提醒南河河臺警視河汛,而聖上更是多次下詔諭申斥,彼等仍玩忽懈怠,釀成此難,當窮查徹究,議定相關人等之罪,以正視聽!」

崇平帝目光平靜下來,瞥過一旁的韓癀,說道:「韓卿。」

韓癀擡起頭來同樣將頭貼在象牙玉笏上,道:「回稟聖上,微臣也以爲,唯今緊要之事還是搶修河工、賑濟災民,另外微臣以爲可行文總督河南的永寧伯,如有餘力,可派遣京營軍兵應援淮泗,救援南河。」

「工部!」崇平帝又是看向工部尚書趙翼。

工部尚書趙翼拱手道:「聖上,微臣以爲,工部應派遣一批都水監官員前往淮南,巡視堤堰,督搶險工。」

「允奏。」崇平帝默然片刻,沉聲道。

正要喚着衆臣起來,忽而,就在這時,殿外內監尖銳的聲音傳至殿中,「陛下,永寧伯六百里急奏!」

殿中衆臣都是心頭一驚,偏轉過頭看向來人,見着手持奏疏的中官,不少文臣都皺了皺眉,而後身穿大紅袍服的內監進入殿中,將手裡奏疏遞送給戴權。

戴權打開錦盒,從中取出奏疏,恭敬地以雙手遞送過去。

衆大臣見到這一幕,心思莫名,暗道,這就是軍機處的密奏?

軍機處從賈珩開始,因爲身兼錦衣都督,往往以事涉軍國機密而行密奏,這一奏事方式,崇平帝打算將其試行推廣至諸省督撫,這樣不走通政司,就沒有人知道其中陳奏了什麼。

此刻崇平帝接過奏疏,垂眸看着奏疏上的文字,臉色稍霽,沉吟片刻,道:「河南也有險工,但開封府城南北大堤,暫時無礙,永寧伯將行轅駐節在河堤,這些時日渡過洪峰五次,並言已收到泗州相關水災急報,已從京營緊急抽調近萬騎軍,馳援淮泗,並建言朕工部即刻派員南下,檢視、督修河堤,如有險要之地,當及早謀劃,以免再有泗州慘事重現!」

這位中年天子說着說着,心頭的一絲焦慮也漸漸散去。

下方衆臣聽着這聲音,幾是如見鬼魅,這永寧伯所上奏疏分明與剛剛商議的一般無二。

這就是軍機輔臣?國士無雙?

下方,通政使程信身後跪着的緋袍官員,面容上見着欣喜之色,頜下的鬍鬚都微微顫抖,有子鈺坐鎮河南,果然河南無虞。

而工部尚書趙翼身後跪着的工部右侍郎秦業,原本

皺緊的眉頭也緩緩舒展開來,目中見着奇色。

韓癀面無表情,目光晦暗幾分,心頭有些震撼,這究竟是預判了朝堂的反應,還是僅僅說英雄所見略同?

「永寧伯在奏疏上說淮河氾濫成災,或會湮沒漕運,工部於治黃一事當通盤籌劃,河運一體,或疏或引,否則,縱河患之厄稍去,仍有無窮後患,同時,於河務貪腐情狀,當揀派幹吏查察本未情由。「崇平帝面無表情,轉述着奏疏所言。

漸漸,心頭也有幾分驚歎,如當初所見,子鈺的確有王佐之才!

隨着崇平帝說完,看向下方一衆目瞪口呆的文武官員,面色沉痛,道:「彼時,子鈺所上《陳河事疏》,朕深以爲然,以邸報通傳諸省,嚴令諸省督撫以興修水利爲要,如高斌等人,如有半點忠於王事之心,焉有今日泗州之慘狀?」

「駐節河堤近月,人在堤在!高斌彼時何在?「見羣臣目瞪口呆,啞口無言,崇平帝沉喝一聲,心頭忽而涌起一股悲哀,這就是他大漢朝的臣工,高居廟堂,卻宛如泥雕木塑,尸位素餐。

昏聵、庸碌,要麼只知黨爭,要麼明哲保身,眼前這些人,有願意甘冒奇險,上堤駐守的嗎?

滿朝文武,皆不如一個賈子鈺!

如不是賈子鈺提前撲滅了中原民亂,民亂就拖延到今天,中原民亂再加上這次淮南大水,不,說不得還有中原洪水,那時漕運斷絕,南北齊亂,江山社稷危殆,絕非危言聳聽!

下方羣臣一時被質問的啞口無言。

韓癀嘴脣翕動了下手中攥着的笏板緊緊攥着,目光幽深,心頭浮起深深的憂慮。

這位內閣閣臣心思慧黠,已經讀懂了崇平帝的潛藏心底,沒有明說的心思。

有永寧伯這樣的臣子被天子視爲心腹,而且才具過人,兵事、民政、水利,文韜武略,無所不知,這樣下去,以後還得了?置內閣於何地?

幾乎可以預見,再等二十年後,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永寧伯,黨徒遍佈朝野,大漢社稷將有神器易手之險!

可轉念一想,這位內閣閣臣,心頭就是涌起陣陣苦笑,如果他將這番憂慮與人說,只怕要被嘲笑杞人憂天,庸人自擾!

一個年不及弱冠的少年而已,縱是如寧國公一般,也不過是武勳,豈能成爲操莽之流?

崇平帝默然了一會兒,似在權衡着什麼,沉吟說道:「內閣擬旨,以軍機大臣、錦衣都督賈珩,權攝南河河督,全權處置警備洪汛、整飭河務事宜,內閣大學士,刑部尚書趙默協調江南、淮揚等地民政物資,預備救災。」

雖然沒有直接說趙默襄贊賈珩,但也基本確定了在河務上的主導權,而趙默畢竟是閣臣,欽差的話語權還有,當更多是輔助工作。

「老臣遵旨。」楊國昌當先應詔,頓首而拜,垂下的蒼老眼眸中現出一道精光。

果然不出所料,聖上用了小兒整飭河務,但小兒勢必不能在河道久待,那時再作計較。

也不能他們齊黨一直受小兒的針對,浙黨獨善其身,這下子士林皆知小兒「倖進弄權」之害,這樣齊浙兩黨才能同舟共濟,驅逐賈黨。

崇平帝看向好像「欣然領命」楊國昌,目光閃了閃,心頭微動。

現在朝堂之中,兩黨爭鬥暗流涌動,用誰去整飭河務都有因私廢公、排除異己之憂,只能用子鈺先頂一陣了,或有毀謗,或有樹敵反正他們翁婿之間,倒也不用講究這些。

咸寧都許給他了,勇於任事,得罪一些人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1086章 晉陽:也就欺負她身子重第887章 寶琴:就喜歡身子呀第1312章 賈珩:這個說來話長了第537章 賈珩:未知貴妃娘娘有何見教?第1653章 端容貴妃:姐姐這是懷疑她的用心了?第1039章 衛國公在河南(求月票!)第534章 賈珩:……容易授人以柄第1463章 宋皇后:快快,他喚我呢。第1375章 賈珩:這的確是一次戰機……第1034章 陳瀟:你這狗官,拿命來!第1404章 賈珩:大軍北上,掃滅女真!(求月票!)第822章 賈珩:也不能厚黛薄釵……第1120章 甄晴:她怎麼能生了個女孩兒啊?!第735章 甄晴:還用你說?第1651章 甄晴:現在喊她甄晴,當真是氣死她了。第588章 惜春:看來縱是出家也……第1616章 芊芊:母后好端端的,怎麼哭了啊?第1641章 賈珩:不過年許,還不是爲爾等犯上作亂?第418章 賈珩:寶玉的名聲,那還用影響嗎?第966章 催促班師回京的崇平帝第1049章 甄晴:怎麼不踢,男孩兒不是都調皮第939章 皇太極:一萬人已經夠了,估計都用第529章 含元殿廷推第327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517章 古來奸佞,最擅巧言令色,蠱惑人心第1679章 吳王:由郝太傅操刀,一文可敵十萬雄兵第637章 十里樓臺,萬家燈火,揚州自古繁華第365章 薛蟠:珩表兄,有眼光第1719章 乾德八年,羣臣勸進第534章 賈珩:……容易授人以柄第380章 熙和殿中,五問楊國昌!第214章 視若子侄第1312章 賈珩:這個說來話長了第1193章 宋皇后:她想一個人理理第1157章 崇平帝:文治武功,威震四夷,一代第906章 賈珩:甄晴這是找上門兒了?第6章 此事可有爲難之處?第63章 主動權纔回來第1088章 高仲平:這個賈子鈺用兵,不動則已第1498章 山陵崩,天子賓天了請假條第1111章 崇平帝:是不是賈子鈺比朕還有能爲第1596章 端容貴妃:本宮在深宮久居,誠不知此事第835章 賈珩:許是心頭仰思……也未可知第174章 一切與王爺無關!第670章 賈珩:至此,加上這兩句……纔是滿第878章 寶琴:方纔只是車子有些晃?第1487章 賈珩:是否調撥京營之兵進城,協助第1332章 賈珩:得甜妞之後,可謂此生無憾!第1543章 賈珩:不會是要在楚王棺槨之前第1705章 賈珩:到時候各論各的第1208章 宋皇后:一切都是爲了然兒第1515章 賈珩: 甜妞兒要廢后了?第1168章 宋皇后:都要道一句,人比花嬌了。第6章 此事可有爲難之處?第797章 賈珩:甚至……一等侯!第547章 將軍,可向朝廷報捷!第1645章 賈珩:李閣老,詔獄的飯菜,還可口否?請假一天第1371章 顧若清:這人每次都這樣……第665章 賈珩:咸寧你……你有心了第395章 這是賈家千金,得加錢!第528章 崇平帝:……朕其可乎?第1063章 崇平帝:南安等人還活着?第1420章 宋皇后:不過再怎麼加官進爵……(求月票!)第1515章 賈珩: 甜妞兒要廢后了?第108章 晴雯:公子是這個意思吧?第634章 向使同舟共濟,或有軍民之情猶如魚第123章 勉爲其難第478章 賈珩:師太,要不擡擡腿?第922章 賈珩:你怎麼穿着可卿的衣服?第638章 崇平帝:朕這個女兒,女大不中留啊第1345章 平兒:奶奶也真是的不怕將狼引來?第1471章 宋皇后:賈子鈺,你給本宮站住!(第800章 崇平帝: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第430章 知書達禮,溫婉淑寧第1702章 衛王姓蘇,實非賈氏之子!第551章 崇平帝: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399章 五城兵馬司,再見魏王第638章 崇平帝:朕這個女兒,女大不中留啊第1232章 寶琴:賜婚也不一定是隻要兩個罷?第1059章 賈珩:如果崇平帝想立刻找回場子(求月票!)第597章 鳳姐: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第1094章 謝再義:準噶爾來日危害之烈,不下第1300章 衛國公率軍回漢第1073章 魏王:子鈺人還怪好嘞第1058章 這大漢沒衛國公主持大局,那是真不第288章 黛玉:這是送你的嗎?(感謝書友“第789章 陳瀟:異想天開罷了第642章 秦可卿:薛妹妹,邸報上怎麼說?第1722章 設五宮皇貴妃 貴妃第1447章 郡王!郡王!!!(月票!月票!!第1419章 多爾袞:上蒼何其薄待於他!第1633章 李瓚:任其榮華富貴一生,又何吝之?第887章 寶琴:就喜歡身子呀第124章 崇文,講武第319章 天子色難,臣背其鍋第1473章 宋皇后:她宋恬,絕不會束手就擒!第903章 陳瀟:該死,真該死啊
第1086章 晉陽:也就欺負她身子重第887章 寶琴:就喜歡身子呀第1312章 賈珩:這個說來話長了第537章 賈珩:未知貴妃娘娘有何見教?第1653章 端容貴妃:姐姐這是懷疑她的用心了?第1039章 衛國公在河南(求月票!)第534章 賈珩:……容易授人以柄第1463章 宋皇后:快快,他喚我呢。第1375章 賈珩:這的確是一次戰機……第1034章 陳瀟:你這狗官,拿命來!第1404章 賈珩:大軍北上,掃滅女真!(求月票!)第822章 賈珩:也不能厚黛薄釵……第1120章 甄晴:她怎麼能生了個女孩兒啊?!第735章 甄晴:還用你說?第1651章 甄晴:現在喊她甄晴,當真是氣死她了。第588章 惜春:看來縱是出家也……第1616章 芊芊:母后好端端的,怎麼哭了啊?第1641章 賈珩:不過年許,還不是爲爾等犯上作亂?第418章 賈珩:寶玉的名聲,那還用影響嗎?第966章 催促班師回京的崇平帝第1049章 甄晴:怎麼不踢,男孩兒不是都調皮第939章 皇太極:一萬人已經夠了,估計都用第529章 含元殿廷推第327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517章 古來奸佞,最擅巧言令色,蠱惑人心第1679章 吳王:由郝太傅操刀,一文可敵十萬雄兵第637章 十里樓臺,萬家燈火,揚州自古繁華第365章 薛蟠:珩表兄,有眼光第1719章 乾德八年,羣臣勸進第534章 賈珩:……容易授人以柄第380章 熙和殿中,五問楊國昌!第214章 視若子侄第1312章 賈珩:這個說來話長了第1193章 宋皇后:她想一個人理理第1157章 崇平帝:文治武功,威震四夷,一代第906章 賈珩:甄晴這是找上門兒了?第6章 此事可有爲難之處?第63章 主動權纔回來第1088章 高仲平:這個賈子鈺用兵,不動則已第1498章 山陵崩,天子賓天了請假條第1111章 崇平帝:是不是賈子鈺比朕還有能爲第1596章 端容貴妃:本宮在深宮久居,誠不知此事第835章 賈珩:許是心頭仰思……也未可知第174章 一切與王爺無關!第670章 賈珩:至此,加上這兩句……纔是滿第878章 寶琴:方纔只是車子有些晃?第1487章 賈珩:是否調撥京營之兵進城,協助第1332章 賈珩:得甜妞之後,可謂此生無憾!第1543章 賈珩:不會是要在楚王棺槨之前第1705章 賈珩:到時候各論各的第1208章 宋皇后:一切都是爲了然兒第1515章 賈珩: 甜妞兒要廢后了?第1168章 宋皇后:都要道一句,人比花嬌了。第6章 此事可有爲難之處?第797章 賈珩:甚至……一等侯!第547章 將軍,可向朝廷報捷!第1645章 賈珩:李閣老,詔獄的飯菜,還可口否?請假一天第1371章 顧若清:這人每次都這樣……第665章 賈珩:咸寧你……你有心了第395章 這是賈家千金,得加錢!第528章 崇平帝:……朕其可乎?第1063章 崇平帝:南安等人還活着?第1420章 宋皇后:不過再怎麼加官進爵……(求月票!)第1515章 賈珩: 甜妞兒要廢后了?第108章 晴雯:公子是這個意思吧?第634章 向使同舟共濟,或有軍民之情猶如魚第123章 勉爲其難第478章 賈珩:師太,要不擡擡腿?第922章 賈珩:你怎麼穿着可卿的衣服?第638章 崇平帝:朕這個女兒,女大不中留啊第1345章 平兒:奶奶也真是的不怕將狼引來?第1471章 宋皇后:賈子鈺,你給本宮站住!(第800章 崇平帝: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第430章 知書達禮,溫婉淑寧第1702章 衛王姓蘇,實非賈氏之子!第551章 崇平帝: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399章 五城兵馬司,再見魏王第638章 崇平帝:朕這個女兒,女大不中留啊第1232章 寶琴:賜婚也不一定是隻要兩個罷?第1059章 賈珩:如果崇平帝想立刻找回場子(求月票!)第597章 鳳姐: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第1094章 謝再義:準噶爾來日危害之烈,不下第1300章 衛國公率軍回漢第1073章 魏王:子鈺人還怪好嘞第1058章 這大漢沒衛國公主持大局,那是真不第288章 黛玉:這是送你的嗎?(感謝書友“第789章 陳瀟:異想天開罷了第642章 秦可卿:薛妹妹,邸報上怎麼說?第1722章 設五宮皇貴妃 貴妃第1447章 郡王!郡王!!!(月票!月票!!第1419章 多爾袞:上蒼何其薄待於他!第1633章 李瓚:任其榮華富貴一生,又何吝之?第887章 寶琴:就喜歡身子呀第124章 崇文,講武第319章 天子色難,臣背其鍋第1473章 宋皇后:她宋恬,絕不會束手就擒!第903章 陳瀟:該死,真該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