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1979序曲

儘管距離有四千米,可是天啓坦克的雙聯140毫米主炮卻仍能輕易摧毀美軍的光棱坦克和步兵戰車,梅爾庫羅夫決不會錯失良機,當機立斷地下令:“向光棱坦克射擊!”必須趁機將最具威脅的光棱坦克消滅,才能最大限度保證勝利,第2坦克教導師一邊低速前進,一邊發起猛烈而精準的射擊,穿甲彈呼嘯着不斷將對方的坦克和戰車炸成廢鐵。

蓋伊沒料想到局面竟然在短短十幾分鍾之內發生了傾頹,光棱坦克集羣不僅被打得亂七八糟,而且損失慘重,將軍急忙清點了一下,發現竟然只剩下不到二十輛了,而且還遭到對方集中射擊。

“m1坦克衝上去,抵近射擊!”蓋伊瘋狂地叫道,他現在要用m1去纏住對方,吸引敵人的火力,緩解光棱坦克的壓力:“光棱坦克全力射擊,快!”

美軍迅速重新運作起來,m1坦克全速開向天啓坦克,併發炮騷擾,光棱坦克重新編排隊形,再次發射出耀眼的激光。

可是這次對於仍擁有龐大數量的的天啓坦克集羣來說,已經不具有致命的威脅了,儘管有的天啓坦克被高能激光束擊中而爆炸,但蘇軍密集的炮火依舊犀利地將一輛又一輛的光棱坦克敲成碎片。

蘇式大口徑滑膛炮發出震動天地的咆哮,高速的穿甲彈在空中剝殼,冒着流暢的熱氣,刺破空氣尖叫着撲來,光棱坦克發出無可奈何的劇烈爆炸,金屬碎裂,火光四起,眼看着自己的裝甲力量在對方的槍林彈雨中接連毀滅,蓋伊又響起了格蘭特·菲茨傑拉爾德將軍那句話,,與其在防守中窩囊地消亡,不如在進攻中華麗地毀滅。

“全體注意,全速開動,衝向敵人!”蓋伊瘋狂地叫道。

美軍裝甲集羣發出絕望的吼叫,以最大的功率輸出,毅然撲向天啓坦克集羣。

這場爲榮譽而戰的的戰鬥就要終結了,在天啓坦克雙聯主炮華麗熱烈的轟鳴中,呼嘯的穿甲彈、爆炸的戰車、毀滅的坦克,嗆人的硝煙……在西西伯利亞的荒原上逐漸消散在人們的視野裡。

莫斯科時間二十一日中午十二點,所有教堂的大鐘都歡快地敲響,紅場上的廣播和蘇聯廣播電臺同時播放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只不過開頭的《馬賽曲》調子被換成《星條旗永不落》,尤里代表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和紅軍最高統帥部發表電視廣播:

“同志們,紅軍在今天上午成功地殲滅了入侵我國烏拉爾山脈以東西西伯利亞地區的美國軍隊,並取得了完全的勝利,再一次證明蘇聯是牢不可破的,是不可戰勝,我在這裡要向祖國蘇聯和人民立誓,我們將發動一次空前的進攻來回擊這次侵略,烏啦!!”

尤里也喊出了勝利的口號,只是他的腔調永遠是那麼陰森沙啞,儘管這一次充滿了底氣與力量,但終究讓聽衆感到十分詭異。

“你之前不是想讓伊戈爾拖住美軍再耗死他們的嗎?”科西金笑着問尤里:“我記得你說過:‘如果我們一舉將他們消滅,他們還會捲土重來,向別的地方發動超時空進攻!”

“是的,蘇聯元帥同志!”尤里看了看科西金冷冷地說,然後站起來,走向壁爐上的收音機:“可是現在你還認爲敵人有機會向我國發動新的超時空進攻嗎?”

他說完便打開收音機,正好傳來了《1812序曲》中最爲華麗壯闊的樂章,清晰可聞的鐘聲、雄壯有力的炮聲、節奏歡快的管絃樂,猶如宣告蘇聯的偉大進軍。

交響樂的轟鳴中,尤里低沉的聲音充滿磁性與張力:“再過兩個小時,美國南方將傳來隆隆的炮聲,這將是我們的‘1979序曲’的高氵朝!”

一旁的科西金也深受感染,不只是他,可能整個蘇聯都深受感動。

1979年,對於蘇聯和紅軍來說,真是充滿了傳奇的一年。

5月9日,紅軍吹響了進軍美國的號角,維克托·維拉迪米爾大將率領五百萬蘇聯紅軍涌過了墨西哥邊境,橫掃了美國南方,並勝利地向東海岸全速進發,與此同時阿爾圖爾·戈爾什科夫海軍大將指揮十萬紅色海軍陸戰隊登陸紐約,攻擊資本主義世界的心臟,6月20日,紅色空軍空降部隊又成功突襲華盛頓,攻佔了美國首都,取得了蘇聯乃至世界戰史上最具政治意義的勝利,8月中旬,北美紅軍成功頂住了右翼美軍在亞拉巴馬和佐治亞的反攻,發起“雙頭鷹”作戰,攻佔了美國中部名城聖路易斯和堪薩斯城,之後紅軍在右翼重新發起進攻,迫使美軍退出了亞拉巴馬和佐治亞,消除了美軍布隆伯格集羣在右翼形成的突出部,9月底,紅軍在遠東納霍德卡經過血戰擊退了韓國的侵略,並迫使韓國求和,然後幫助朝鮮發動對韓國的進攻。雖然期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但終究成功地鞏固了遠東的局勢。

10月18日,美國陸軍裝甲部隊通過超時空傳送儀成功侵入蘇聯腹地,但紅軍現在又一次成功殲滅了由兩個精銳的裝甲部隊組成的美國侵略軍,取得了勝利,接下來,北美的蘇聯紅軍將發動“鐵錘”作戰,全面進軍東海岸。

看看那一座座美國名城**上紅旗,看看那一場場的精彩的勝利,在短短半年間,紅軍不僅佔據了數百萬平方公里的美國國土,殲滅了美國成千上萬的兵力,還在敵方將高新技術投入戰場的不利條件下,成功地保衛的蘇聯,可以說,這一年是蘇聯和紅軍的勝利年。

與此恰恰相反,這一年絕對算得上是美國的失敗年。

先是遭到蘇聯紅軍的突然襲擊而幾乎全面崩潰,喪失了南方許多士地和城市,許多軍隊也被對方圍殲甚至俘虜,然後華盛頓遭到突襲中,竟然被對方血洗了自由世界戰爭機器的指揮中心五角大樓,許多優秀的戰略家和將軍都死於瘋狂的敵人槍下,美國的總統杜根和國會要員還不得不灰溜溜地逃離首都,這可算是空前的國恥,可是沒有最無恥的,只有更無恥的,以民主制度完善而著稱於世的美國居然還發生了政變陰謀。

面對不斷慘敗的戰事,副總統馬克·符拉沃德糾集了一般心腹干將,準備逼迫總統退位讓賢,結果總統逃亡而至今生死未明,副總統成功攥權,而蘇聯內部也在稍早的時候發生領導人臨時變更,人們對於這種兩個敵對國家領導人幾乎在同一時刻變更領導人感到十分奇怪,但新的領導人都牢牢地掌握控着各自的國家和軍隊。

這一年裡,到目前爲止,美國唯一值得稱道的勝利來自阿利·布隆伯格上將指揮的盟國集團軍,成功地在亞拉巴馬和佐治亞發動了一次“藍光”作戰,幾乎將密西西比河下游以東的蘇軍逼上了絕境,但勝利也就止於此,這次反擊不僅沒能牽制住蘇軍在中部的進攻,而且之後在強大的蘇軍反撲之下,美軍不得不放棄反擊中光復的所有領土和城市,甚至最後完全退回了田納西河北岸,退出了亞拉巴馬和佐治亞,而在芝加哥還發生了蘇軍心靈控制部隊偷襲的事,那個在華盛頓一役中帶領士兵血洗五角大樓的魯斯蘭·伊戈爾竟然深入芝加哥大鬧美國臨時首都。雖然此事爲符拉沃德有意爲之,但還是讓對方全身而退,美軍的確顏面全無。

不僅戰場上失敗連連,在國際外交鬥爭中,美國也接連失利,美國歐洲的傳統盟國都在開戰後站到了不利於美國的中立位置上,這要歸咎於三點:蘇聯成功的挑撥,美歐矛盾,杜根上臺後在外交政策上的失誤,但無論如何,美國到目前幾乎得不到任何實質性的外援,韓國軍隊曾冒險攻擊蘇聯,企圖以此幫助美國,卻幾乎落得個亡國下場,值得欣慰的是美國結識了一個強大的新中國,這個昔日曾兵戎相見的對手卻成功地以一次規模龐大的疑兵行動牽制了蘇軍對布隆伯格集羣的圍攻,並且中國人表現出傾向美國的姿態,在這場空前的戰爭中,將傾斜的世界天秤扶平了些許。

但是,美國的失敗命運並沒有就此扭轉,在紐約展開的聖槍爭奪戰中,美軍卻得到了一把假的耶穌聖槍,真槍落入蘇聯人手中,符拉沃德政變成功後,立即發動了旨在對蘇聯領導人進行“斬首”式攻擊的“死神鐮刀”行動,企圖通過超時空傳送將精銳部隊傳送到莫斯科,消滅蘇聯和紅軍的戰爭指揮中心,蘇聯紅軍在6月下旬對美國首都進行“斬首”式的空降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紅色黎明”作戰成就了一代名將,也葬送了美國軍隊的英名,符拉沃德也許想向敵人學習,但更多的原因可能來自久遠的私人仇怨,企望了決與心靈控制大師尤里那糾纏了數十年的冤仇。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超時空傳送儀在關鍵時刻發生了偏差,精銳的美軍裝甲部隊沒有被傳送到了莫斯科,而是到了西西伯利亞的荒原上,並永遠留在了那裡。

美軍通過各種情報分析,探明瞭北美蘇軍即將對美國東部發動新一輪的大規模進攻,但仍然搞不清對方的主攻方向和目的所在,符拉沃德指示已經改名爲vc集團軍羣的布隆伯格集羣新任的司令官歐文·布魯克斯將軍採取“後發制人”的策略。

第3節 新的威脅第14節 凱歌高奏第28節 押送第27節 密謀第3節 國恨家仇第30節 策反第48節 磨溪山谷阻擊戰第29節 謀動第13節 撤退第20節 漁利第52節 突出部第53節 第三帝國的餘孽第32節 手槍對決第40節 導彈攻擊第12節 大西洋不眠夜第39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3節 一線生機第28節 押送第59節 揭穿第19節 大元帥的權衡第25節 換將和隱憂第3節 國恨家仇第17節 特斯拉線圈第38節 將軍同志第10節 反攻第4節 將軍第1節 大都會第36節 提案第20節 楓葉飄揚第10節 天啓的咆哮第32節 失敗第38節 困境第14節 凱歌高奏第39節 步兵對坦克第44節 大壩爭奪戰第45節 瑪加麗塔一號第13節 起煙的交叉口第23節 對決第38節 絕地無留第6節 伏擊第58節 覆滅的偵察排第31節 使者第39節 步兵對坦克第52節 突出部第5節 正式錦標賽第15節 修築防線第26節 死攻第30節 行動第43節 聚焦第10節 血雨腥風第21節 政治陰謀第31節 催眠第41節 父親第31節 使者第36節 激光阻擊第17節 特斯拉線圈第54節 接踵而來第5節 正式錦標賽第34節 奪權第38節 步兵攻擊第35節 紅色羽翼第20節 漁利第9節 最高指示第6節 偵察兵的報告第43節 國家實驗室第32節 曾經的愛第12節 光棱坦克團第15節 大魚和大魚第1節 雙頭鷹第35節 出逃第13節 起煙的交叉口第16節 原點第26節 內應第12節 火線第33節 棄城第43節 不倒的大壩美軍進攻北京轉第32節 手槍對決第42節 殘兵敗將第74節 嫁禍栽贓第26節 總統的猶豫第41節 停火第57節 BMP VS IFV第3節 築壘地段第32節 無能的牽引第41節 共和國之輝第23節 半島和平第19節 異教徒第69節 爲愛離開第1節 雙頭鷹第26節 總統的猶豫第16節 最後的衝擊第7節 黎明激戰第17節 心靈衝突第3節 激戰第9節 側翼對側翼第39節 最後的瘋狂第19節 狂亂第61節 暴風雪中的戰鬥第9節 天啓vs光棱
第3節 新的威脅第14節 凱歌高奏第28節 押送第27節 密謀第3節 國恨家仇第30節 策反第48節 磨溪山谷阻擊戰第29節 謀動第13節 撤退第20節 漁利第52節 突出部第53節 第三帝國的餘孽第32節 手槍對決第40節 導彈攻擊第12節 大西洋不眠夜第39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3節 一線生機第28節 押送第59節 揭穿第19節 大元帥的權衡第25節 換將和隱憂第3節 國恨家仇第17節 特斯拉線圈第38節 將軍同志第10節 反攻第4節 將軍第1節 大都會第36節 提案第20節 楓葉飄揚第10節 天啓的咆哮第32節 失敗第38節 困境第14節 凱歌高奏第39節 步兵對坦克第44節 大壩爭奪戰第45節 瑪加麗塔一號第13節 起煙的交叉口第23節 對決第38節 絕地無留第6節 伏擊第58節 覆滅的偵察排第31節 使者第39節 步兵對坦克第52節 突出部第5節 正式錦標賽第15節 修築防線第26節 死攻第30節 行動第43節 聚焦第10節 血雨腥風第21節 政治陰謀第31節 催眠第41節 父親第31節 使者第36節 激光阻擊第17節 特斯拉線圈第54節 接踵而來第5節 正式錦標賽第34節 奪權第38節 步兵攻擊第35節 紅色羽翼第20節 漁利第9節 最高指示第6節 偵察兵的報告第43節 國家實驗室第32節 曾經的愛第12節 光棱坦克團第15節 大魚和大魚第1節 雙頭鷹第35節 出逃第13節 起煙的交叉口第16節 原點第26節 內應第12節 火線第33節 棄城第43節 不倒的大壩美軍進攻北京轉第32節 手槍對決第42節 殘兵敗將第74節 嫁禍栽贓第26節 總統的猶豫第41節 停火第57節 BMP VS IFV第3節 築壘地段第32節 無能的牽引第41節 共和國之輝第23節 半島和平第19節 異教徒第69節 爲愛離開第1節 雙頭鷹第26節 總統的猶豫第16節 最後的衝擊第7節 黎明激戰第17節 心靈衝突第3節 激戰第9節 側翼對側翼第39節 最後的瘋狂第19節 狂亂第61節 暴風雪中的戰鬥第9節 天啓vs光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