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拖沓三百餘年的事;武裝新倭軍論戰

作爲冊封屬國國王的欽差,排場自然非凡。

各色旗幟迎風招展,前有十數輛汽車和摩托車開道,後有幾輛裝甲車和乘着卡車、荷槍實彈的護衛壓陣,不知情的人恐怕能將此誤以爲是國家元首的車隊。

不過冊封儀式並非說搞就搞,在那之前還要準備幾天,比如說還得齋戒三日。

要說大明冊封日本,實際上可以追溯到萬曆年間,而那又是一樁幺蛾子事,深究起來可謂相當之逗。

當年壬辰倭亂,承平日久、內鬥不休的朝鮮一潰千里。由於朝鮮人在求助時謊稱倭寇僅有一千餘人,明軍初次發兵入朝的數千部隊接戰以後才發現當地倭寇有萬人之多,因此敗退。

除此之外,朝鮮人起先還保證能爲明軍提供糧草,然而卻是空話,於是被坑的不輕的明軍在重新集結時還得準備轉運大量糧草。

在此期間,爲了儘可能摸清倭寇的情況,順帶拖延時間以便己方集結兵馬,朝廷派遣使團入朝與來犯倭寇談判,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沈惟敬。

此人也算是個人物,浙江嘉興人,年輕時當過鄉里的糧長,參與過抗倭,與日本人做過生意,通曉日語,同時還認識了兵部尚書的小妾的父親,最終毛遂自薦成爲了大明派出的使團的重要一員。

在抵達平壤後,沈惟敬與日方代表小西行長展開了談判,後者轉達了信心滿滿、自認爲已然大勝的豐臣秀吉的要求:

其一,明朝需要嫁一位公主給天皇做妃子;

其二,明日兩國發展官方貿易;

其三,明日兩國之間永誓盟好;

其四,朝鮮京城四道歸還,其餘四道割讓給日本;

其五,朝鮮須送一個王子去日本做人質;

其六,朝鮮應永誓不叛日本。

顯然這些條件沒一個是明朝能同意的,但是沈惟敬卻不慌不忙地表示沒問題,故而小西行長認爲可行,便派遣家臣遠赴京師順天府繼續談判。

總之,在沈惟敬的一番忽悠、僞造日方的《關白降表》以後,朝廷便沒有懷疑,萬曆皇帝也格外欣然,畢竟光靠談判就免去了大興兵戈怎麼看都是好事。

不過,當攜帶着敕書的朝廷使團抵達大阪、宣讀了“冊封豐臣秀吉爲日本王”的敕書:

「……諮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情既堅於恭順,恩可靳於柔懷,茲特封爾爲日本國王……感皇恩之已渥……」

理所應當,心高氣傲的豐臣秀吉非常生氣。

但是!他仍然接受了冊封,並設宴席招待了大明使團一行人。

不過後來這場戰爭還是繼續打了下去,歷經好幾年,最終以明軍將倭寇擊敗至朝鮮南邊而告終。

作爲這場烏龍的始作俑者,沈惟敬被抓捕下獄,兩年後被萬曆皇帝下旨斬首。朝廷對這位大忽悠的評價記載爲:「惟敬市井惡棍,潛通外國,倡倭奴乞封之說,巧計阻軍,致撤邊守,辱國損威」。

萬曆年間賜予豐臣秀吉的敕書、制書、印璽仍然留存至今,它們被妥善保存在大阪。

所以朝廷前幾天就命令在大阪租界的經略使將它們暫時要了回來,送回京城供皇帝御覽一下。

當敕書與制書被呈上時,朱士堰和一衆閣臣們都甚爲感慨。

敕書與制書都是由黃色綾錦所爲,邊緣綴以祥雲、瑞鶴、騰龍圖案,最後蓋着“廣運之寶”的大印。

擺在他們面前的精緻聖旨彷彿裹挾着仙法一樣讓人着迷,自萬曆二十一年到如今至昌三十八年,整整345年之久。

歷史的厚重感讓人禁不住下意識地屏住呼吸,或許三百多年和許多動輒千年的文物相比算不了什麼,但聖旨蘊含的還有國祚之深意。

自秦伊始,歷朝歷代享國時間參差不齊,秦朝15年、西漢210年、東漢196年、隋朝38年、唐朝290年、遼朝210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元朝98年。

王朝興亡盛衰猶如燈火變幻,時而閃耀時而黯淡,本該消亡於崇禎十七年的大明王朝以另一種形式存續至今。

世祖皇帝開創的新王朝從正統性上來說是優秀的,血統與得國之正均無異議。

論血統,漢世祖光武帝乃長沙王劉發後裔,父親只是一員縣令,已是沒落皇族;明世祖與之相仿,只是一員奉國中尉,同樣是皇族末流。

論得國,漢世祖以寡敵多,推翻王莽,歷經十二年再度一統天下,民心所向;明世祖同樣艱難,面對席捲中原的八旗與無數綠營,以及內鬥不休的南明各方勢力,同樣鏖戰多年才平定大江南北。

儘管如此,從狹義上來看,就如同西漢與東漢雖然主體結構相近,但官制已有相當不同,且都城和世系改變,也往往被視作同一國號的兩個王朝。

同樣的情況對於後明而言,歷代皇帝其實都不在乎這一點,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既然正統性完全足夠,也就沒有提防的意義了。

是否要確定前後二明之分?朝野之間往往隔上三五十年就會舊事重提,但是每次都是正反雙方吵得沸沸揚揚之後卻無果而終。

事實上不乏有皇帝覺得這樣爭辯還挺有意思,順帶還能趁機推波助瀾的轉移朝政矛盾。

此刻,朱士堰側首咳嗽了幾下,輕輕摸了摸那蓋着鮮紅的方形大印的地方。

“時光流逝真快啊,朕在位迄今三十多年,但這敕書的時間竟都十倍於我了。”

“倒也算爲三百多年前的事落下了最後一筆。”佇立在御案左邊的朱立鍥平靜道。

目光復雜的鄒卓昀輕舒了一口氣,開口道:“終於徹底落定,這可是拖沓了十幾代人的一樁事。”

“父皇,我們就此再講講之後的方略吧。”朱立鍥頓了頓,繼續說:“兒臣在某些方面還是堅持先前的看法,不應使之掌控大規模部隊,統兵權不可外放。”

這是關於處置日本的衆多方略中的一部分,但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東瀛列島的防務問題如何安排?

應不應該幫扶他們重新組建軍隊?

軍隊規模是大些好還是小些好?

日本朝廷有了這樣一支軍隊,其它藩鎮是不是也該組建能與之分庭抗禮的軍隊?

調度權和指揮權應該怎麼分配?

要不要撥款輔助在列島的關鍵地方建造永備防線?

憲政會的主流看法是扶持組建一支大約六萬人的輕步兵部隊和少量獨立炮兵單位;海軍以近海防禦的魚雷艇、佈雷艇、小型潛艇爲主,輔以一些岸防炮單位;航空兵部隊裝備戰鬥機、俯衝轟炸機、魚雷機三者。

此計劃得到了國人會、仁和黨、大同黨的一致認同。

另一看法則要大膽許多,簡單來說就是兵力增至五個重裝師團(並非裝甲,僅指火炮配備數量),大約十萬人,地方藩鎮各自組建一個輕裝師團。海軍和航空兵部隊規模也要擴大,海軍須有一到兩支驅逐艦分隊,能夠輔助大明海軍執行運輸線護航任務。

這一計劃明顯更激進,即使是中華黨內部也有不少反對聲音,但日月社、開拓急進會、民主黨仍然在大體上抱以支持。

簡單來說,一是將之當作守家小弟、看門狗,二是要將它打造爲打手、走狗。

“這樣的考量有些過於謹慎了吧?”李光遠沉吟道:“今後戰端一開,戰爭地域遍及南洋,所需的輜重人手可不會少,而且還要不斷駐軍維穩,全部依靠本國軍隊並不划算。”

“倒也不絕對,安南、朝鮮都可以隨從一些兵力輔助,至少維護戰線後方安穩是足夠的。”朱立鍥如是回道。

漫長的戰線、綿延的後勤線、廣大的佔領區,這需要海量的兵力來維護。

不能說戰時經濟下就朝廷可以肆無忌憚的橫徵暴斂,多徵兵是要付出對等代價的——青壯勞動力減少,這對本國經濟和穩定毫無益處。

作爲財相,李光遠自然不樂意見到這種情況,能轉移一點是一點。

“殿下,安南主要防備緬甸方向,對南洋應該分不出多少勁。”說着,林羲微微搖頭,半輕蔑半無奈地說道:“至於朝鮮,我覺着夠嗆。”

大都督府和兵部同樣也有對朝鮮的實力評估,但是彙總的報告結論卻不容樂觀。

縱觀歷史,李氏朝鮮似乎就沒有支棱起來的時候?

軍部的報告很客觀但也很不留情,直言不諱稱其軍隊毫無鬥志可言,風紀不佳,貪腐、倒賣物資事件屢見不鮮。

究其原因,除了內部權利鬥爭之外,主要還是缺乏開疆拓土的可能性以及受宗主國庇護的安逸。

半島就那麼大一點兒地,往哪兒擴張?東西兩邊是大海,南邊是日本、北邊是大明。

然後就是幾百年來兩度瀕臨亡國都得到了王師發兵千里迢迢前來救援,這在無形之中讓朝鮮上下有了懈怠之意,說白了就是“躺平擺爛也無妨,大事會有我爹來幫忙”。

而且鑑於歷史上朝鮮人把明軍坑過不知道多少回,再加上如今其表現出來的糟糕樣,明軍將領們嚴重缺乏對其的信任。

可以說提心吊膽怕豬隊友大概是人之常情了。

“正是由此考量,我覺得恐怕也只能武裝倭國爲己用了。”李光遠也是一副無奈之色。

朱立鍥沉吟道:“不太好馭使,起碼過上數十載纔可能真心順從,現今…仍舊有不少人貌恭而不心服。這算是字面之意的養虎爲患了。”

在這方面,皇太子既可以說保守又可以說激進。

他致力於從根源上清除潛在的麻煩,運用包括但不限於強制移民、強制漢化教育、迫害反對組織首領等方式,抽掉日本人的脊樑骨,將之打造爲一個恭順且無威脅的屬國,至於會不會使之喪失鬥志、人心渙散,那就是無需考慮的事了。

“朕知道你怎麼想的。”皇帝悠悠道:“但一門心思給惡犬拔牙,若是不小心反倒會受傷。”

他沒有再多說,而是隨意道:“寧祐你不打算說點什麼嗎?”

朱泠婧其實也在場,而且就在右後方,不過她一直像聆聽者似的沉默不嚴。

作爲中華黨執行會的特別顧問,豈能不發表見解呢?

她的目光在前邊幾位閣臣的身上跳躍,最終落在了朱立鍥身上,然後開口道:

“我想,對處置倭國的方略還是大膽些比較好,須知倭國上下親近天朝的人並不少,湊上幾萬、十幾萬完全足夠。將之作爲核心,再以利誘人,就能夠吸引到許多沒有家國、族類情懷的人蔘與。”

“這樣構成的新倭國軍隊,反叛的風險顯而易見是很小的,而且其進取心不小,前一類人會拼命證明自己對天朝的忠心和個人價值,後一類人則會爲了利益而奮戰。何況倭國窮困,少許財物或利益就能誘其民衆心動。”

“本黨對此有過大致估計,那份報告作成的奏疏諸位都應該看過吧?前者以十萬計、後者以五十萬計,這還是擇優汰劣的,都能湊出六十萬。若是稍稍降低要求,很容易有百萬之衆。他們勝任治安維穩是足夠的。”

聞言,皺着眉頭的朱立鍥反問道:“你們就是這樣想的?利誘?這類人是最經不起考驗的,順利時還好,一旦受挫,立馬就軍心渙散,佔比少許可以,但那麼多倍肯定不妥。”

語畢,他又補充了一句,“何況美國人可有錢的多。”

“大戰不可避免,而總體戰講究的是最大化利用一切資源。”朱泠婧不甘示弱地回道:“縱然我國朝人丁充沛,可勞動力不宜少,況且傷者死者還需償付撫卹費用,這樣的壓力轉移一些至倭國未嘗不可。”

“伱不要調轉話頭,就事論事。”面露不滿之色的朱立鍥嚴肅地說:“你們的構想何其可笑,仰慕天朝者一、唯利是圖者五,這樣的兵馬…尤其是後者,你們如何滿足他們的胃口,這筆賬怎麼算?縱容他們在南洋當地擄掠然後民衆皆起反心嗎?”

得,之前還好端端的交談變成了這倆人的論戰了。

不過皇帝和一衆閣臣們都沒有勸阻的意思,恰恰相反,他們看熱鬧看的相當輕快。

推書咯。

去往大學的火車站處,林昱向青梅表白。

卻被拒絕了。

後來發生的事情,卻造成了林昱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遺憾。

十年後的林昱,表面雖然十分瀟灑,但卻依舊無法填補心中的遺憾,心喪若死。

幸運的是,他重生了!

重生回到剛剛表白失敗時,面對着眼前這個女生,他的心毫無波瀾。

可奇怪的是她居然主動表白了.

第566章 第五七章 死在最後一英里;教科書式第680章 人類文明的一大步;兩萬噸!第630章 強攻;拿騷?定叫他有來無回!第626章 艱難決策,過高的代價;你 我 大家都沒帶錢第66章 火藥味的氣息第486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美葡安全保障條約第2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中)第699章 番外重水之戰第338章 宣戰;登陸哥打巴魯第316章 大演練;北海道與苦葉島第488章 孤注一擲;最精銳的部隊 最差勁的待第354章 第三五章 勢不可擋!堅固的堡壘往往第319章 越過非軍事區界線;不歸路第660章 長驅直入;二四五行動第310章 第三六章 技高一籌;不該說的別說第291章 無力迴天;孰承大統?第273章 第二七章 不宜觸碰;竟無一人是男兒第560章 友好合作協定;不,已經開始了第438章 隨我進攻;燃燒吧,列剋星敦!第654章 大捷?兩敗俱傷!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50章 被鳥擊敗的軍隊;那些明軍在哪?第437章 突破託雷斯海峽;列剋星敦號,全甲第474章 第四八章 新時代木牛流馬;劃時代單第214章 萊州試驗場;攻堅戰車第178章 中間威力彈藥第457章 目標:串烤饅頭!鈾礦來咯第147章 兩難的抉擇第242章 它只是子彈噴筒;冬至大朝會?狗都第378章 切 分 吃;晉准將銜,授上騎都尉第460章 即將遍及世界的戰火;步兵神器第690章 攜手復仇;我們還有一條魚雷!第335章 大轉機;獵殺反擊第193章 第一九〇章 這不是坑人嗎?第677章 第六八章 進軍波斯灣構想;永垂戰史第451章 島嶼攻防戰的實質;裝甲航母學派第43章 殘酷巷戰第640章 各線戰局;萬里奔襲第604章 第六七章 當我們倒下時 旌旗仍舊飄第210章 第二〇七章 判決;主從之別第11章 邊境戰爭伊始(下)第637章 第六四章 君士坦丁堡,國聯憲兵;毛伊島僵局第540章 來信無數 迷妹衆多;自認爲有道理的第2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上)第445章 安南精兵?此乃百虎齊奔第125章 視察生產線的太子第671章 戰神歸來?國際象棋行動第606章 第六九章 不計時日,奉陪到底;賺麻第65章 物資出口限制第233章 第二三章 滅口;笑容轉移定律第406章 第四二章 紅色戰爭計劃;舟艇斥候隊第408章 第四四章 中國人的佳作;格局打開第316章 大演練;北海道與苦葉島第523章 援軍到達;我軍暢通無阻!第319章 越過非軍事區界線;不歸路第475章 三尖蘭行動;一個力挽狂瀾的人第536章 之前你們還勸降來着?最後一戰阿羅第222章 空軍;爭辯中間威力彈藥第598章 第六一章 豹豹!揮師阿留申異況突發第15章 夜襲鋼纜橋(下)第19章 形勢突變第487章 吊人胃口的宣戰;守住了我們的榮耀第504章 第五一章 望而生畏的距離;夏威夷空第37章 伏擊空投(下)第186章 空襲!空襲!第520章 勇往直前;死也要死在山口上!第565章 一狐一蛇;想辦法給他幾炮!第372章 跳一跳摘得到;準備夜襲第228章 出獄首日;戰爭計劃之一關於劇情和更新的二三事第684章 象徵性談判;象徵性支援第2章 初入軍營第424章 第四二章 老當益壯元封號;不設防城第351章 迎頭痛擊;內訌倒是很在行第86章 粗略規劃第317章 青黴素進展;Buff1第618章 行動代號:支飲;浩劫!反照射!第45章 與死神擦肩而過承前啓後的公告一下第35章 巷戰預想第291章 無力迴天;孰承大統?第40章 韜光養晦的成果需要被證明第416章 務必嚴加管教;水桶一號反應堆?第654章 大捷?兩敗俱傷!暴風雨前的寧靜第649章 大白天關燈?這肯定是個圈套第578章 看在朝廷的份上,搭兄弟們一把!打第602章 第六五章 風捲殘雲十四分鐘;勝利進第359章 簡兮簡兮;血痹行動第116章 喜新厭舊的傢伙第467章 回來吃晚飯!強襲TF31第306章 第三二章 釜底抽薪;一個倒黴蛋的回第457章 目標:串烤饅頭!鈾礦來咯第283章 第二八章 給你找個伴吧;夢中情彈!第595章 古有閹黨 今有荏黨;餃子級來襲!第428章 天市右垣整體無礙!鏖戰達爾文第297章 民間輿論;禪讓登基大典第414章 第四一章 螢火蟲號正處於撞擊航線;第313章 第三九章 狗鬥還是BZ?螳螂與黃雀第170章 你不會真想篡位吧第66章 火藥味的氣息第697章 第七章 戰略破產;普利茅斯的日出
第566章 第五七章 死在最後一英里;教科書式第680章 人類文明的一大步;兩萬噸!第630章 強攻;拿騷?定叫他有來無回!第626章 艱難決策,過高的代價;你 我 大家都沒帶錢第66章 火藥味的氣息第486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美葡安全保障條約第2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中)第699章 番外重水之戰第338章 宣戰;登陸哥打巴魯第316章 大演練;北海道與苦葉島第488章 孤注一擲;最精銳的部隊 最差勁的待第354章 第三五章 勢不可擋!堅固的堡壘往往第319章 越過非軍事區界線;不歸路第660章 長驅直入;二四五行動第310章 第三六章 技高一籌;不該說的別說第291章 無力迴天;孰承大統?第273章 第二七章 不宜觸碰;竟無一人是男兒第560章 友好合作協定;不,已經開始了第438章 隨我進攻;燃燒吧,列剋星敦!第654章 大捷?兩敗俱傷!暴風雨前的寧靜第350章 被鳥擊敗的軍隊;那些明軍在哪?第437章 突破託雷斯海峽;列剋星敦號,全甲第474章 第四八章 新時代木牛流馬;劃時代單第214章 萊州試驗場;攻堅戰車第178章 中間威力彈藥第457章 目標:串烤饅頭!鈾礦來咯第147章 兩難的抉擇第242章 它只是子彈噴筒;冬至大朝會?狗都第378章 切 分 吃;晉准將銜,授上騎都尉第460章 即將遍及世界的戰火;步兵神器第690章 攜手復仇;我們還有一條魚雷!第335章 大轉機;獵殺反擊第193章 第一九〇章 這不是坑人嗎?第677章 第六八章 進軍波斯灣構想;永垂戰史第451章 島嶼攻防戰的實質;裝甲航母學派第43章 殘酷巷戰第640章 各線戰局;萬里奔襲第604章 第六七章 當我們倒下時 旌旗仍舊飄第210章 第二〇七章 判決;主從之別第11章 邊境戰爭伊始(下)第637章 第六四章 君士坦丁堡,國聯憲兵;毛伊島僵局第540章 來信無數 迷妹衆多;自認爲有道理的第2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上)第445章 安南精兵?此乃百虎齊奔第125章 視察生產線的太子第671章 戰神歸來?國際象棋行動第606章 第六九章 不計時日,奉陪到底;賺麻第65章 物資出口限制第233章 第二三章 滅口;笑容轉移定律第406章 第四二章 紅色戰爭計劃;舟艇斥候隊第408章 第四四章 中國人的佳作;格局打開第316章 大演練;北海道與苦葉島第523章 援軍到達;我軍暢通無阻!第319章 越過非軍事區界線;不歸路第475章 三尖蘭行動;一個力挽狂瀾的人第536章 之前你們還勸降來着?最後一戰阿羅第222章 空軍;爭辯中間威力彈藥第598章 第六一章 豹豹!揮師阿留申異況突發第15章 夜襲鋼纜橋(下)第19章 形勢突變第487章 吊人胃口的宣戰;守住了我們的榮耀第504章 第五一章 望而生畏的距離;夏威夷空第37章 伏擊空投(下)第186章 空襲!空襲!第520章 勇往直前;死也要死在山口上!第565章 一狐一蛇;想辦法給他幾炮!第372章 跳一跳摘得到;準備夜襲第228章 出獄首日;戰爭計劃之一關於劇情和更新的二三事第684章 象徵性談判;象徵性支援第2章 初入軍營第424章 第四二章 老當益壯元封號;不設防城第351章 迎頭痛擊;內訌倒是很在行第86章 粗略規劃第317章 青黴素進展;Buff1第618章 行動代號:支飲;浩劫!反照射!第45章 與死神擦肩而過承前啓後的公告一下第35章 巷戰預想第291章 無力迴天;孰承大統?第40章 韜光養晦的成果需要被證明第416章 務必嚴加管教;水桶一號反應堆?第654章 大捷?兩敗俱傷!暴風雨前的寧靜第649章 大白天關燈?這肯定是個圈套第578章 看在朝廷的份上,搭兄弟們一把!打第602章 第六五章 風捲殘雲十四分鐘;勝利進第359章 簡兮簡兮;血痹行動第116章 喜新厭舊的傢伙第467章 回來吃晚飯!強襲TF31第306章 第三二章 釜底抽薪;一個倒黴蛋的回第457章 目標:串烤饅頭!鈾礦來咯第283章 第二八章 給你找個伴吧;夢中情彈!第595章 古有閹黨 今有荏黨;餃子級來襲!第428章 天市右垣整體無礙!鏖戰達爾文第297章 民間輿論;禪讓登基大典第414章 第四一章 螢火蟲號正處於撞擊航線;第313章 第三九章 狗鬥還是BZ?螳螂與黃雀第170章 你不會真想篡位吧第66章 火藥味的氣息第697章 第七章 戰略破產;普利茅斯的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