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書本

關於需要印製哪些書籍的問題,我思考了一番後,心裡有了主意。首先所有的課本是必須要印的包括啓蒙教育用的:《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然後是《數學啓蒙》、《自然常識》,中年級用的《數學方程式》、《幾何原理》、《物理常識》、《化學常識》、《論語注本》、《孝經》、《詩經》,最後是高年級用的《代數》、《解析幾何》、《物理學》、《化學》、《尚書》、《周禮》、《易經》、《春秋》。

這二十本書一本三千冊,共就要印六萬冊,以現在的工匠能力,估計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以後還有大量的書籍需要印製,看樣成立一個專門的印製坊是有必要的,這些書大量印製後,可以通過商家販運到魏國和吳國,毎本書的成本降底後,其中的利益是商家最原意看到的吧。

過了一天,我把鄧芝、蔣琬、費諱、杜微、董允、許慈、譙周、李撰、等飽學之人和匠作監令毛義一起召到了御書房中。衆人到齊坐下後,我讓董允把“活字印刷術”的作用和較果,向在坐的諸位大臣介紹一下。董允從在御書房等一次見到“活字印刷術”的圖紙開始講起,直到成功的印出第一本書結束,一共講了近一個時辰。

董允的介紹引起了衆位大臣的一陣議論。這時董允拿出十本剛印好的《三字經》,說道:“陛下,諸位大人,某已用此書做了驗證,此書共二千餘字[我修改後去掉了漢朝後的部分二百多字],工匠十人一日可印製百本之多,若以三千本計,每本僅需三十個銅錢,而今市上所售一本書則需一個銅幣[一百個銅錢]之多。

衆大臣紛紛從董允手中拿過一本《三字經》觀看起來。一邊看,一邊議論。我見衆人議論的差不多了,開口說道:“衆卿,這‘活字印刷術’之優點衆卿俱已知曉。朕在此準備了一份需印製書本之名單,衆卿議一下,若無疑問,朕準備一種書本先印製三千冊。”

說完,我把寫好的書本名單交給了董允,蕫允接過名單和衆人商議起來。過了一會後,鄧芝起身說道:“陛下,所列之書本名單,皆爲學生必讀、必習之書,臣等無異議,然天下之書本遠不止此,以後別的書本是否也可用此‘活字印刷術’來印製?如可用則此法有大用也。”

我答道:“這也正是朕召衆卿前來之用意。朕欲命匠作監再建一印製坊,專司印製書本、文章之事。此二十種書本乃學堂教學之所用,當首先印製。六萬冊書共需一萬八千枚銅幣,此開支當由戶部承抯。然此六萬冊書本印製完成之後,戶部可聯繫商家印製其它書本或加印此書單中書本,其價格可與商家自行商議。”

我說到這看了看董允和杜微二人,見二人正注意的聽着我所說的活,若有所思,便接着說道:“以朕之見,毎本書的成本之外,工部可取十錢以做工匠之獎勵及印製坊運做之用,而戶部亦可取十錢以做學堂課本及教育之用。如此各方皆可兼得其利,此事方可長久也。”

衆大臣對我的話皆稱其善,董允和毛義當場就決定回去後便開建印製坊,而戶部尚書杜微見有利可圖,也積極的拿出錢物來支持董允、毛義他們。商議已定,衆臣告辭離開。他們離開後,我想了一下,對今日所做的決定十分看好,這些人不知道,每個朝代書商的利潤都是驚人的,猶其是今後有了科舉制度後,那書本的需求量會上升到一個龐大的地歩,到時各方的利潤也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學堂的課本問題解決了,這對我那此學生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他們的開支減少了,毎個學生的負擔也減輕了,就會有更多的寒家子弟能夠進入學堂。這也就爲以後順利實行科考制度打下了基礎,這纔是我目的之所在。

經過匠作監、印製坊二個月的努力,六萬冊書本全部印製完成,所有的費用相加,共同去一萬五千個銅幣,我又讓安公公從宮內作坊所得中拿出一萬個銅幣,爲成都府學堂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購置了筆、墨、紙、硯一套,做爲鼓勵隨同書本一同發放下去。

發放書本時,我沒有出面,只是讓安公公隨同戶部和工部的官吏一同前去。安公公回來後向我亶報,拉着書本和禮物的車隊綿延了很長,車隊每到一處學堂,發放完書本、禮物之後,從學長到學生無不衝皇宮方向叩拜謝恩。學堂的學長和老師皆感激泣零。

這件事以後,成都府和蜀國境內的大、小州縣紛紛辦起了新式學堂,更多的孩子被送進了新式學堂讀書、習字。而學生學習所費也所需無已,整個蜀國讀書之人越來越多,不只是李撰,其餘的大臣也爲之興奮不已,盡皆稱頌我的功德。

印製坊在戶部與商人淡好了印書之事後,每日都忙不過來,毛義只好連續二次擴大印製坊的規模。如今的印製坊一日可印製五千字的書本一百八十冊。就這樣排好的印製書單已到了數月之後。商人也被書本上的巨大利益所吸引,越來越多的商人投入到書本的經營中來。

書本的生意紅火,同時帶動了其它的作坊,直接受益的就是造紙坊和制墨坊。這二處作坊的規模也同樣擴大了一倍,其產品更是大半被運送到了印製坊內。這幾個作坊的工匠也有了更高的收入,自然是樂在其中。

書本成本的降低,店鋪中書本的數量,品質、品種、價格都得到了改變,買書之人驚喜的發現原來買不到的書,現在店裡有了,原本買不起的書,現在能去買了。這樣的事得到了所有讀書之人的一致好評,當他們得知這一切的改變源自我發眀的“活字印刷術”時,“活字印刷術”被推崇倍至,而我也被戴上了一頂“聖賢”的高帽。

第五十六章 樂園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三章 祭祀第一百零三章 馬鈞[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十六章 讚許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一百零四章 交兵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四十章 琪兒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四十章 琪兒第七十八章 武舉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一百一十五章 取城第十八章 教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越[上]第五十七章 準備第八十三章 閱兵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十二章 香菸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坊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六十三章 奇襲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城第八十六章 商隊第一百章 平靜第一百四十章 晉陽第二十一章 手雷第四十五章 路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人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一百一十四章 爭奪第一百四十章 晉陽第七章 出宮<上>第六十一章 坐鎮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六十七章 名聲第二十五章 遊街[一]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一百四十章 晉陽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十三章 收徒第一百零八章 決戰[下]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五十五章 新幣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十三章 收徒第七十八章 武舉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爭奪第二十一章 手雷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犬第五十一章 朋友第十三章 收徒第十三章 收徒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一百零二章 馬鈞[上]第七十六章 立志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園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號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五十七章 準備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擴軍第九章 見官[上]第四十六章 李恢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
第五十六章 樂園第二十九章 朝會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吳第三章 祭祀第一百零三章 馬鈞[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十六章 讚許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二十六章 遊街[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九十九章 談判第一百零四章 交兵第六十六章 救濟第四十章 琪兒第二十二章 張苞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九十七章 李勝第四十章 琪兒第七十八章 武舉第三十一章 軍校第一百一十五章 取城第十八章 教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越[上]第五十七章 準備第八十三章 閱兵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第十二章 香菸第一百二十一章 作坊第一百一十三章 桂陽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六十三章 奇襲第三十六章 後勤第一百五十四章 破城第八十六章 商隊第一百章 平靜第一百四十章 晉陽第二十一章 手雷第四十五章 路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商人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一百一十四章 爭奪第一百四十章 晉陽第七章 出宮<上>第六十一章 坐鎮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六十七章 名聲第二十五章 遊街[一]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二十四章 店鋪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一百四十章 晉陽第四十七章 孟節第十三章 收徒第一百零八章 決戰[下]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爭鋒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五十五章 新幣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十三章 收徒第七十八章 武舉第九十一章 羌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爭奪第二十一章 手雷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九十三章 進攻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犬第五十一章 朋友第十三章 收徒第十三章 收徒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七十五章 整軍第一百零二章 馬鈞[上]第七十六章 立志第一百三十三章 麗兒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一百三十章 升遷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園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號第九十二章 江陵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五十七章 準備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擴軍第九章 見官[上]第四十六章 李恢第一百一十六章 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