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

就在我讓錦衣衛密切注意各處的動靜後,送到我案頭的情報一下增加了不少。這天安公公從手下人那裡接過一封密報後,掃了一眼就直接送給了我。我接過來一看,是一封前將軍劉巴處,姜維、陳到二位將軍,率軍復奪汝南郡的情報。

看完情報,我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原來,姜維和陳道二位將軍率領着五萬蜀軍,悄悄的隱藏在了離汝南郡城不足五十里的一個名叫古城的小城中。此城中本有吳國的一個叫劉一的牙將率領着八百軍士守衛。

這個劉一是汝南郡城中劉太公的侄孫,劉一從小是劉太公撫養長大,自然和劉太公親近,也最聽劉太公的話。劉太公家與陳到將軍家是世交,這劉一小時還向陳到學過一段時間的武藝,二人關係也很好。諸葛謹的吳軍佔下汝南郡城後,劉太公得陳到之言,刻意與諸葛謹交好。

而當諸葛謹的手下軍士被陸遜調走二萬人後,感覺身邊力量不足的諸葛謹,便開始從城中青壯中抽丁組軍。劉太公趨機讓劉一和家中幾十個家丁一齊去諸葛謹那參加吳軍。因爲劉太公一直對諸葛謹很是恭敬,諸葛謹說的話,交待的事無有不從,故諸葛謹對劉太公也比較放心。

如今見劉太公把最疼愛的侄孫都送到了軍中,大喜之下立刻封了劉一做了牙將,並讓劉一帶上八百新軍前往古城鎮守。劉一剛到古城,接過了鎮守之事後,就密書一封,命心腹家丁送至陳到處。陳到接到密信又與姜維商議了一番後,才和姜維領着手下五萬軍士悄悄的來到了古城。

五萬軍士藏在古城這個小小的城池中,久之必瀉。是故姜維和陳到在到了古城的第二天就決定夜襲汝南郡城。天黑後,姜維、陳到二位將軍率領五萬蜀軍潛行至汝南郡城西門外五里處隱藏下來,而劉一騎着馬率領一百吳軍打扮的軍士來至西門處叫城。

這一百名吳軍皆是蜀軍中敢死之人裝扮而成,其中就有武衛將軍胡博和長水校尉李能二人。出發前就已議定,一但城門打開,李能就領四十軍士守住城門,務必讓城門不再關閉,而武衛將軍胡博則率餘下之軍士直奔郡守府,襲擊諸葛謹住處。

劉一來至西城門下時,城上守城之校尉早已被驚動,見城下只有一百來人,並俱穿吳軍軍服,便不以爲意的向城下喊道:“城下何人?”劉一高聲答道:“某乃古城守衛,牙門將劉一。因叔爺劉太公有病,故得信後趕回城中探望,還望將軍能給個方便。”

那守城校尉也知劉太公大名,又知劉太公與城守諸葛將軍交好,聽劉一這麼一說也不敢刁難,只是說道:“城守大人有令,夜晚無大事不得擅自打開城門。你還是明日再來吧。”劉一又苦苦哀求道:“將軍,叔爺得病,自是不輕,某恐夜間有變。將軍行個方便,我劉家必感大恩,也必有厚報。”

那校尉聽得必有厚報之言,已是心動,又思及這劉太公一家與城守大人十分交好,而劉一已是吳軍牙將,想必無礙。且我若定不開城,萬一劉太公夜裡有變,而劉一不在,事後恐與劉一結怨,而又引得城守大人不喜。想至此處便對城下喊道:“本非有將令不得開城,但念你一片孝心,我就特許你一次,下次萬萬不可。”

劉一聽了此言,自是大喜,千恩萬謝了番。那校尉便來至城下,令軍士開城門。城門剛開,劉一已來至校尉身前,左手拿出二錠銀子遞於校尉身前,口中仍說着感激之言。當校尉眼光全在銀錠之上時,劉一右手中短刃一下插入了校尉的腹中。

而此時,早有準備的胡博、李能二將已領人殺向了城下的吳軍。二十多名吳軍毫無防備,只一個照面就死傷殆盡。城門佔下後,按事先約好,李能領四十名軍士守住城門,胡博引剩下的軍士隨着劉一,直奔城守府而去。

李能令軍士打起火把,通知城外的姜維等人已佔下城門後,就指揮着四十名軍士,在城門處堅守。姜維、陳到得到李能的信號後,立刻指揮手下人馬往城門衝去。此時城上吳軍已發現不對,衝下城來,就在城門口與堅守的蜀軍廝殺起來。

胡博卻領着軍士,隨着劉一直奔城守府而去。來到城守府門前,劉一上前叫門。門前值守之人自是識得劉一,雖有些奇怪劉一此時找上門來,但仍打開了府門。剛打開府門,劉一準備和胡博衝進府中時,府內卻有幾名將官在城守府管家相送下出府。

雙方就在府門處相遇。一名將官見到劉一後,發覺有異,便開口問道:“你是何人?夜至城守府何事?”劉一正要回答,那管家已說道:“原來是劉公子,只是你不在古城守城,此時來府上做甚?”那員將軍奇道:“古城城守?你是如何進城的?”又看到劉一身上有些血跡,又問道:“你身上血跡從何而來?”

劉一一下就被問住了,而胡博一看不對,對左、右使了個眼色,對那問話之人拔刀便砍。一見胡博動手了,他手下的五十幾名軍士也同時撥出刀來,喊了一聲:“殺”便殺向了幾名軍官。這幾名軍官雖是大驚失色,但必竟是經過戰陣之人,同時也撥出刀來與胡博與軍士們殺在了一起。

城守府中一時間殺聲四起,管家已慌忙跑進內宅報信去了。而城守府中的守衛卻不斷的衝了出來,加入到廝殺的隊伍中去。胡博見對方的人越來越多,把自己的人堵在城守府大門處前進不得,而門外也有巡城的軍士正在衝來,心急之下,拿出攜帶的手雷,就着火把點燃了引信,往人多處擲去。

隨着手雷發出一聲巨響,吳軍的軍士倒下一片,有一位將官也被擊中倒在了地上。站着正在拼殺的吳軍臉上則露出了驚恐之色。而胡博的手下見胡博擲出了手雷,也有十餘人趨亂拿出了手雷,點燃後向吳軍人羣中擲去。一陣轟然巨響在城守府中響起後,吳軍徹底的亂了,大門前的空地上倒下了幾十名吳軍軍士,但也有十餘名蜀軍戰死在了這裡。

第三十章 南征第八十章 練兵[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七十八章 武舉第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零一章 水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上]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三十五章 調解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一百二十九章 擴軍第十八章 教師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園第十一章 條例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號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五十四章 過年[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號第一百章 平靜第十二章 香菸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五十一章 朋友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十六章 讚許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十四章 測試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三十八章 操練第三十七章 鍊鋼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災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九十六章 新艦第十四章 測試第九十八章 吳使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郡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一百六十五章 來犯第四十一章 婚約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獻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響第三十九章 試刀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案第八十八章 結果第九十章 船廠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十六章 讚許第六十章 太子第六十章 太子第五十四章 過年[二]第三十章 南征第三十章 南征第八十八章 結果第一百六十一章 債券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獻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十章 見官[下]第六十五章 長安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一百零九章 決勝第九十章 船廠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上]第三十七章 鍊鋼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十五章 準備第三章 祭祀第二章 丞相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三十九章 試刀第三十三章 典禮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九十四章 許昌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七十二章 敗仗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郡第一百一十四章 爭奪第一百五十九章 財路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九十二章 江陵
第三十章 南征第八十章 練兵[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計第七十八章 武舉第二十章 火藥第一百零一章 水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府庫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上]第八十五章 遊園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三十五章 調解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娶第一百二十九章 擴軍第十八章 教師第一百二十三章 精品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四十九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陵園第十一章 條例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號第四十四章 南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黎陽第五十四章 過年[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商號第一百章 平靜第十二章 香菸第一百七十七章 降蜀第五十一章 朋友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十六章 讚許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七十三章 援軍第十四章 測試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三十八章 操練第三十七章 鍊鋼第一百四十一章 旱災第一百一十章 捷報第九十六章 新艦第十四章 測試第九十八章 吳使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郡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鋒第一百六十五章 來犯第四十一章 婚約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獻第一百四十二章 影響第三十九章 試刀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結案第八十八章 結果第九十章 船廠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六十四章 圍困第十六章 讚許第六十章 太子第六十章 太子第五十四章 過年[二]第三十章 南征第三十章 南征第八十八章 結果第一百六十一章 債券第一百五十八章 進獻第一百一十八章 教育[上]第七十一章 新法第十章 見官[下]第六十五章 長安第八十七章 比試第六十九章 攻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權第一百零九章 決勝第九十章 船廠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玻璃第一百零七章 決戰[上]第三十七章 鍊鋼第一百三十六章 復奪第五十八章 出征第十五章 準備第三章 祭祀第二章 丞相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計第三十九章 試刀第三十三章 典禮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九十四章 許昌第一百七十六章 魯王第四十八章 夜談第七十二章 敗仗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郡第一百一十四章 爭奪第一百五十九章 財路第八十一章 賢才第九十二章 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