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要人

“咦?阿攘!你怎麼有空來找朕的?”宋仁宗擡起伏在預案上的臉,有些清晰的問道。

看着宋仁宗那一張明顯睡眠不足而黯淡的臉,趙禳見到宋仁宗的歡喜,立刻落下,心情有些低落的說道:“皇兄,你又批閱奏摺到三更半夜了吧!”

“爲君者當如此!”宋仁宗一副理所當然的說道。

聽了宋仁宗這話,趙禳禁不住在心中嘆了口氣,這皇兄被張士遜、李迪他們到底灌輸了什麼思想啊?只是這事情趙禳也不是沒有勸說過,宋仁宗當他臉還支支吾吾的勉強答應下來,轉頭就忘記了。說多了,還傷感情。

“皇兄,臣弟我來這裡是想求你給我幾個人的!”趙禳岔開話題,故意嬉皮笑臉的湊上前,道。

宋仁宗寵愛的看着自己的小弟弟,心中登時一樂,問道:“想要誰啊?可別是朕宮中的幾個美人兒啊!”

趙禳想不到宋仁宗也有如此風趣的一臉,登時臉色赫然。“皇兄,你這話要是被宮中妃嬪知道了,怕是今天不知道要睡那裡去了!”

宋仁宗也發現這話有些過了,訕訕然的說道:“這話不就你知道嘛!朕自然不會說了,你只要也不說,誰知道!”

趙禳不想在這個敏感的話題上糾纏,連忙岔開話題道:“是這樣的皇兄,你也知道現在京東東路那裡大災,沂州都起了民變,怕是其他地方也好不到那裡去,應該有不少無以爲繼的市井之徒投身剪徑大業!”

聽到這裡,宋仁宗忍不住笑了:“你這阿攘啊!什麼叫投身剪徑大業啊?”

“哈哈!皇兄你明白就是了!”趙禳也禁不住笑了笑,接着說道:“那個你也知道臣弟我手無縛雞之力,得要幾個人幫忙的!”

宋仁宗看了看趙禳不過十五歲,便已經一米七的體型,壯實的身體,笑道:“你這叫手無縛雞之力啊!這天下間不知道多少人是手無縛蟲之力了!”

趙禳不以爲然的嬉皮笑臉着。

宋仁宗見此,也懶得和趙禳計較了。“問道,聽你這話的口氣,似乎看來是看中朕身邊的班直吧?”

趙禳嘻嘻一笑,道:“皇兄英明!”

“行了吧!朕還不知道你的心思,不過朕倒是好奇,誰如此得阿攘你賞識,居然求到朕跟前來!”宋仁宗笑呵呵的好奇道。

“其實也不全是班直,一共兩個人,一個叫王珪!開封府人!力氣很大的,皇兄你有沒有印象?”趙禳問道。

宋仁宗想了想,若有所思的點下頭道:“你如此說起來,朕還真有些印象,此子不錯。不過就是有一些不大好,便是好酒!爲將者,好酒容易壞事!”

趙禳道:“皇兄那裡有那麼多要求的,臣弟不過是要他來當個指揮使之類的罷了!至於好酒什麼的,臣弟慢慢讓他改就是了!”

宋仁宗點下頭,道:“也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是誰啊?嗯,阿攘你先不要說,讓朕猜猜。”

趙禳微笑點下頭,沉默不語。

思索一番後,宋仁宗微笑道:“可是汴梁論劍中第一第二的呼延灼和葛懷敏啊?”

趙禳雙眼充滿笑意,果斷搖頭。

宋仁宗不服氣了,繼續猜測道:“既然不是此二人,應該是第三的許思純吧?對了,第四的楊文廣似乎也和阿攘你關係較好,再不就是這個了!”

趙禳忍不住了,大笑道:“哈哈!皇兄你都猜錯了,還是臣弟告訴你吧!臣弟其實想要的是刑部大牢中的一個大賊,叫公孫玄虛!”

“大賊?”宋仁宗登時皺起眉頭來。“這公孫玄虛朕也有幾番印象,似乎是窮兇極惡的,要不是太后駕崩,可是要判處斬立決的人物。這等人,怎麼可以用呢?文武百官知道了,又不知道要上多少道奏摺彈劾阿攘你招納亡命之徒了!”

其實趙禳很想告訴宋仁宗,這公孫玄虛可不是什麼亡命之徒,而是謀士。不過他忍住了,正所謂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一個大賊算不了什麼,在宋仁宗和文武百官看來,不過是匹夫之勇,但謀士可不同了!強大者,足以成就一國,而覆滅一國。

趙禳解釋道:“皇兄啊!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啊!這傢伙雖然是大賊出身,但也熟悉盜賊的情況。對於保護臣弟很有好處的!請皇兄你就答應了,也不用赦免他的罪,只需要改爲發配充軍到青州就是了!”

宋仁宗聽到不用赦免其罪,臉色緩和些。

其實宋仁宗雖然官場經驗稚嫩,但也知道這發配充軍其實和赦免其罪差不多的。君不見趙禳是什麼官職?京東東路安撫使,而青州又是什麼地方?是安撫使衙門所在的地方,雖然沒有兼任青州知州,但在那裡要個士兵,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哪怕是宰相也不好在這事情上說什麼。

這人到了趙禳身邊,你道真的還是個普通士兵嗎?

過了好半響,宋仁宗這纔不滿的說道:“阿攘,這事情朕就答應下來。不過朕可告訴你,那大賊可不要輕易相信,你如果學壞了,長兄爲父,朕在這問題上絕對輕饒不得你!”

“謝皇兄!”趙禳大喜過望,那裡還理會宋仁宗那些威脅呢。

不過人的**還真是不能夠估摸的,剛纔趙禳只是想着要了兩個人就滿足了。一文一武輔助,這不正好嗎?

但現在趙禳卻忍不住腆着臉的對宋仁宗說道:“皇兄啊!剛纔聽了你猜測的幾名俊傑,臣弟心中嚮往,皇兄你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也給我幾個吧!”

宋仁宗笑罵道:“你這小滑頭,這幾個人朕可是要培養着,日後用的呢!”

“皇兄利刃需磨啊!你放在身邊培養得再好,也得磨練一番啊!”趙禳不依不饒的說着。

宋仁宗有些頭疼,揉了揉太陽穴,道:“看樣子今天朕不答應你,是批閱不了奏摺的了!這樣吧……”

第190章 女真人第165章 廢后風波第106章 呼延灼闖王府(下)第81章 生母(續)第189章 應對第26章 白蓮淨世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26章 白蓮淨世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8章 楊二郎第118章 選兵(上)第309章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120章 選兵(下)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48章 陽光下的黑暗(中)第216章 宗舉令第227章 定棺第89章 不共戴天第52章 仁宗親政第185章 走私第131章 攻城戰(3)第232章 寶元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81章 生母(續)第142章 夜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4章 皇后風波第117章 雜兵第271章 出使(下)第268章 突襲(下)第273章第205章 踏春(4)第156章 勝捷軍的逆襲(3)第281章 皇儀殿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301章 秦鳳路(中)第271章 出使(上)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186章 勸農(上)第172章 泰山行(上)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238章 募兵第221章 四月事第93章 薦才第241章 稱王第80章 生母第58章 光芒四射的登場第258章 斷案(下)第243章 宜山砦攻防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312章 武延山(中)第274章第101章 要人第312章 武延山(上)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141章 穆陵關第21章 威逼利誘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136章 彈劾第228章 天慶觀第54章 招賢(上)第156章 勝捷軍的逆襲(3)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262章 出兵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221章 四月事第312章 武延山(中)第59章 暢談(上)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205章 踏春(3)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0章 舌戰宰相第87章 打破困局的力量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184章 政令第196章 回朝(上)第3章 歷史似乎有些不一樣第260章 鬧劇第278章 安化定第292章 金明湖第42章 善後第72章 衆口鑠金第43章 供不應求第81章 生母(續)第269章 戰後(上)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48章 銅礦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16章第47章 陽光下的黑暗(上)第272章 蕃州
第190章 女真人第165章 廢后風波第106章 呼延灼闖王府(下)第81章 生母(續)第189章 應對第26章 白蓮淨世第312章 武延山(下)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26章 白蓮淨世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8章 楊二郎第118章 選兵(上)第309章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120章 選兵(下)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420章 千秋茶肆(下)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48章 陽光下的黑暗(中)第216章 宗舉令第227章 定棺第89章 不共戴天第52章 仁宗親政第185章 走私第131章 攻城戰(3)第232章 寶元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81章 生母(續)第142章 夜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4章 皇后風波第117章 雜兵第271章 出使(下)第268章 突襲(下)第273章第205章 踏春(4)第156章 勝捷軍的逆襲(3)第281章 皇儀殿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301章 秦鳳路(中)第271章 出使(上)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186章 勸農(上)第172章 泰山行(上)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238章 募兵第221章 四月事第93章 薦才第241章 稱王第80章 生母第58章 光芒四射的登場第258章 斷案(下)第243章 宜山砦攻防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312章 武延山(中)第274章第101章 要人第312章 武延山(上)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141章 穆陵關第21章 威逼利誘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136章 彈劾第228章 天慶觀第54章 招賢(上)第156章 勝捷軍的逆襲(3)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262章 出兵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221章 四月事第312章 武延山(中)第59章 暢談(上)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205章 踏春(3)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0章 舌戰宰相第87章 打破困局的力量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184章 政令第196章 回朝(上)第3章 歷史似乎有些不一樣第260章 鬧劇第278章 安化定第292章 金明湖第42章 善後第72章 衆口鑠金第43章 供不應求第81章 生母(續)第269章 戰後(上)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48章 銅礦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16章第47章 陽光下的黑暗(上)第272章 蕃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