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青州邸報

印刷的速度很快,趙禳設計了一部印刷機,非常簡陋的機械,而且每三天就需要更換裡面的木質滾軸等核心零件,但速度提醒卻是叫人感覺神奇!

人工印刷速度並不快,因爲活字印刷的印章的字模是凸出來的,所以在鋪墊紙張的時候需要很小心,否則很容易造成紙張落在模板其他地方,使得字體模糊。

每一份報紙大概需要兩名學徒花費約莫一分鐘的時間才印刷出來。不過用了印刷機後,速度提升了足足三倍!約莫二十秒就可以印刷出一份報紙,而且只需要一名學徒操作。到了發明活字印刷的第五天,早日已經印刷了二萬份報紙出來!其中上品報紙五千份,餘者皆爲下品。

報紙首先在青州和青州附近的淄州、濰州等三州販賣。

因爲是自家的,趙禳不惜公權私用,在二月十一日的時候,下令京東東路各州縣衙門都得訂購青州邸報,當然了!趙禳出售給衙門的青州邸報價格非但不貴,反而還要比市價要低。上品的青州邸報零售價二十文一份,衙門訂購只需要十八文!扣去路費,一些偏遠的地方,趙禳非但沒有賺錢,還得倒貼。就算不偏遠的,也賺不了幾文錢。

也正因爲如此,反倒沒有什麼人在意趙禳這次公權私用。

而在市面上……

此時冬天的雪已經化了不少,張洞來到淄州和友人以文會友。一夜長談後,二人關係都深了很多,友人邀請張洞到茶肆品茗。

茶在唐朝陸羽自後已經開始發展開來,到了宋朝已經得到廣大士子的認同,品茗也是一種文雅而普遍的士人活動。

邀約三五知己,一行人便來到茶肆。剛剛進去自有小二招呼,一行人按照地位高低分坐下來,尚未點上香茗。便有一名七八歲,扎着朝天角的小童走進來。身上穿着麻衣,肩上垮了個大袋子,鼓囊囊的,裡面裝滿了東西。從露在外面的物品看來,都是一卷卷‘書’。

不等茶肆內好奇的客人張口詢問,那小童已經高聲道:賣報啊!賣報!

茶肆雖然帶上個肆字,但可是和酒肆不同的。茶肆是不能夠放肆高呼的,茶肆的經營講究的就是文雅、高雅,客人和客人之間都有屏風遮擋,說話也會刻意壓低聲音,那裡容得這小童在吆喝?這豈不是給他搗亂了嗎?

你這小童作什來的!快快出去!此高雅之地豈容汝搗亂?穿着士子服的掌管立刻站出來,吆喝道。

小童聞言,立刻嚎啕大哭。我已經沒有爹孃,如果不賣出這邸報,今天吃不了飯了!求善人好心!

掌櫃登時滿臉漲紅,手足無措的都不知道幹什麼好。雖然說有些同情這小童,但掌櫃絕對不會因爲這一點同情心就願意小童搗亂自己的生意。只是趕了這小童出去,自己這名聲怕是要臭不少了!

正在掌櫃左右爲難的時候,張洞懂了惻隱之心,對那小童道:方纔我聽聞你說在賣什麼的,可是囊中書卷?賣就好快快離開吧!

小童一聽有生意,立刻止住嚎哭,只是臉上佈滿淚痕宛如小花貓一般。附近的茶客都忍不住發出善意的低笑聲。

掌櫃也鬆了一口氣,心道賣一卷書而已,耽誤不了多少時間!如此一來,再趕這小童離開,想來也沒有多少人在意。

小童那裡在意這個?努力使得自己看上去像大人一般,一本正經的說道:回官人的話!我賣的是青州邸報,分上品和下品!上品二十文錢,下品十三文錢!

有茶客詫異道:我倒是聽說過朝廷有邸報而已,怎麼冒出了個青州邸報呢?

張洞也不詢問,笑道:也好吧,給我拿來一份上品的青州邸報吧!二千文倒是不貴,只是不知道里面的都是什麼來的呢?

有友人在一邊勸說道:仲通都不知道是什麼,何必買來費這錢財呢?

張洞爽朗一笑,道:不過二十文而已!能夠幫助一年幼便失去父母的小童,就算買來一廢紙,也勝過人間百卷書!

那友人聽了禁不住也有些慚愧,連忙張口也要一份上品的,算是爲自己剛纔的話道歉了。

那小童想不到峰迴路轉,一下子就有兩個顧客了!登時眯着眼睛,露出顯露出缺了三枚門牙的嘴巴,發出純真的微笑。

小童小心翼翼的接過兩串銅錢,仔細數了一番後,放入包中。從那布囊中拿出一疊書卷,雙手遞過去給張洞二人,一本正經的說道:這便是青州邸報了!請官人收好了!

張洞接過來,詫異道:這邸報如此厚實的?怕是有二三千字了!

小童認真的說道:最少三千字!這是我們東家定下的,說不能夠虧了官人!

其他茶客都禁不住被勾起好奇心了,這邸報如此廉價的?要知道就算僱人抄書,最便宜的一千字少說也要十五文!而且還是不包筆墨的那種!這邸報最少三千字,哪怕是最少的成本,也得要五十文上下啊!

這那裡是不能虧了官人,簡直就是放血加大跳樓啊!

有茶客忍不住買下來了。

而張洞這裡,剛剛翻開頭版,就禁不住被他所吸引了。頭版趙禳寫的是《論淮鹽改制》,先是簡單的講解了一些歷代鹽法,再論改鹽法的弊端和那些阻力。

這些阻力趙禳都是很含糊的用可能遭到大商人阻礙等代替,實際上稍微聰明一點的人,阻礙的是這些大商人背後的人,只是這些人是那些人,趙禳就沒有說出來了。

張洞看的如癡如醉,後面的一版則是吸引最多人的,因爲這些事情大部分都是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情。

不過當他們看到第三版後,所有人都禁不住被開頭的第一句給鎮住了!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多麼恢宏大氣啊?

第234章 官鬥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187章 勸農(下)第54章 招賢(上)第133章 賞與罰第162章 念奴第226章 文官、武將、外戚第98章 囚中對(中)第11章 苦肉計第225章 小娘娘第98章 囚中對(中)第210章 杜獻升第36章 全城熱武第311章 窩裡橫第61章 張元獻計第120章 選兵(下)第103章 昔日故人第66章 滿樓皆敵(上)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65章 白礬樓第160章 各方反應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302章 尹洙(下)第272章 蕃州第60章 暢談(下)第138章 益都城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301章 秦鳳路(中)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14章 孤立第52章 仁宗親政第205章 踏春(6)第298章 落戶秦鳳路第52章 仁宗親政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229章 信第162章 念奴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143章 未知的敵人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72章 衆口鑠金第12章 處罰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236章 入桂第127章 攻城戰前奏第96章 公孫(下)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17章 猜忌第178章 貪官第205章 踏春(8)第205章 踏春(10)第23章 說書人第10章 舌戰宰相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78章 安化定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271章 出使(中)第133章 賞與罰第272章 蕃州第245章 言論之威(上)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98章 囚中對(中)第311章 窩裡橫第211章 範諷獄第184章 政令第118章 選兵(上)第115章 託運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1章 雷擊第229章 信第172章 獄訟第55章 招賢(下)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56章 張子始第304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74章 洛陽紙貴第218章 密會第28章 楊二郎第170章 泰山先生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219章 學員難第184章 政令第186章 勸農(上)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27章 彌勒教第240章 安化蠻第107章 贖身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20章 商謀(下)
第234章 官鬥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187章 勸農(下)第54章 招賢(上)第133章 賞與罰第162章 念奴第226章 文官、武將、外戚第98章 囚中對(中)第11章 苦肉計第225章 小娘娘第98章 囚中對(中)第210章 杜獻升第36章 全城熱武第311章 窩裡橫第61章 張元獻計第120章 選兵(下)第103章 昔日故人第66章 滿樓皆敵(上)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65章 白礬樓第160章 各方反應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302章 尹洙(下)第272章 蕃州第60章 暢談(下)第138章 益都城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301章 秦鳳路(中)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14章 孤立第52章 仁宗親政第205章 踏春(6)第298章 落戶秦鳳路第52章 仁宗親政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284章 殺人立威第229章 信第162章 念奴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143章 未知的敵人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72章 衆口鑠金第12章 處罰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236章 入桂第127章 攻城戰前奏第96章 公孫(下)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17章 猜忌第178章 貪官第205章 踏春(8)第205章 踏春(10)第23章 說書人第10章 舌戰宰相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78章 安化定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271章 出使(中)第133章 賞與罰第272章 蕃州第245章 言論之威(上)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98章 囚中對(中)第311章 窩裡橫第211章 範諷獄第184章 政令第118章 選兵(上)第115章 託運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1章 雷擊第229章 信第172章 獄訟第55章 招賢(下)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56章 張子始第304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74章 洛陽紙貴第218章 密會第28章 楊二郎第170章 泰山先生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219章 學員難第184章 政令第186章 勸農(上)第289章 晁宗愨(中)第27章 彌勒教第240章 安化蠻第107章 贖身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20章 商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