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

換了天子朝服出了大門,一股寒風吹過,登時叫宋仁宗打了個冷顫。

閻文應連忙拿着一個手爐來。“官家小心冷着啊!”

宋仁宗接過手爐,登時感覺暖和了很多,笑道:“還是你貼心!”

忽然一把聲音響起。“皇兄!”

宋仁宗順着聲音看過去,登時大吃一驚,只見一個雪人,拿着一根掛着冰凌的木棒站在不遠處。仔細一看,再聯想到剛纔那聲音,這不是趙禳還是誰啊?

“阿攘,你這是怎麼了?去那裡了,怎麼都掛着雪的,快!”宋仁宗說話間,便快步走過去,將手爐塞到趙禳手裡面。只見趙禳手上雖然帶着手套,但宋仁宗還是感覺一陣冰涼,登時又是心疼又是憤怒。“你年紀也不少了,怎麼還做事這麼沒有分寸的!”

閻文應小步跑跟上來,低眉順眼道:“官家,王爺唯恐有宵小危急官家,晚上便在外面爲官家守護!一動不動的,這雪都蓋在王爺身上。”

宋仁宗聞言,登時痛惜不已,眼圈一紅,張了張嘴巴,喉嚨彷彿哽着什麼的,過了好半響,宋仁宗才艱難的說道:“阿攘你,你這是何必呢!快快到裡面,暖暖身子!”

“皇兄你這是什麼話呢!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阿攘連父皇的臉都沒有見過,皇兄已經是阿攘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孃親外的唯一的親人了。阿攘都不保護皇兄,難免皇兄還能夠有誰保護?”趙禳動情的說道。

宋仁宗更是感動,側過頭來,偷偷抹了抹在眼角流出的淚水,不讓趙禳看到。不過這卻看到了在一邊低眉順目的閻文應,宋仁宗立刻冒火了。“你這老奴,阿攘胡鬧也就罷了!怎麼你也跟着胡鬧呢?居然不給朕說這事情!”

閻文應立刻叫冤道:“官家,老奴也是到了丑時才發現的,這個時候官家都睡着了,老奴怎麼敢打攪官家呢?本想着官家起來後再說,不想顧着照料官家又忘記了!”

趙禳也在一邊爲閻文應說話。“皇兄,閻公公對你忠心耿耿,這次一切都是我自作主張,你就別怪他了!”

宋仁宗這才收斂怒氣,點頭道:“也罷!下不爲例!”

“是!是!老奴這是曉得!”閻文應忙不迭的說道。

宋仁宗爲趙禳脫了手套,握着趙禳透着冰冷的手掌,動情道:“難爲你了!難爲你了!”

趙禳咧嘴笑道:“難爲什麼呢?皇兄,我想父皇在天有靈,一定會很高興看到我們這樣的!兄友弟恭!”

宋仁宗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宋仁宗的喉嚨哽着,宛如扎入一根魚刺,眼淚在眼眶裡面打轉。千言萬語都說不了出來。

閻文應唯恐宋仁宗失態,故意岔開話題道:“王爺啊!恕老奴眼淺,你到那裡找到這麼一根木棒的?”

趙禳咧嘴笑道:“來找皇兄的時候,見到外面有轎子,我便順手把那轎子轎杆拿了一根來!”

閻文應驚訝道:“皇宮中的轎子?”

此時一名禁軍跑來,喊道:“官家、閻公公,不好了!不知道那裡來的小賊,把鑾輿的轎杆偷走了!請官家等候片刻!”

宋仁宗和閻文應怔了怔,旋即都哈哈大笑起來,感情趙禳是偷了自家的轎杆。趙禳悻悻然的摸了摸頭。

宋仁宗笑的更加開心,眼淚都飆了出來。宋仁宗說不出這是什麼心情,是高興,還是剛纔的感動呢?宋仁宗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不是孤獨的,不是所有親近都虎視眈眈自己皇位的,或者想利用自己。

宋仁宗沒有待多長時間,便離開了。他今天本來便已經起晚了,如果再在趙禳身上耽誤時間,怕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言官,又宛如下雪一般送來奏摺。

過了早朝,便有小宦官帶着聖旨來。原來是宋仁宗感動趙禳的守護,賜趙禳寶劍一柄,又賜劍履上殿。也就是說趙禳可以佩戴着寶劍在皇宮帶自由行走,這榮譽也不是什麼人都有的,目前也就是趙元儼等幾個老王爺有這殊榮。哪怕是呂夷簡這等宰相,都沒有這殊榮。

而趙禳雪夜守兄的事情,也不知道怎麼傳了出去。汴梁城內市井都感嘆會稽郡王之忠義仁孝。

這事情自然是深知宣傳手段和重要性的趙禳暗中做下的了,這還多虧趙禳的幾本小說,現在汴梁城內的說書人基本都靠這個吃飯,他們怎麼敢不爲趙禳服務呢?

除此之外,早被人有所預料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這次恩科取消,不過明年舉辦科舉,這算是補償了。哪怕是如此,不少士子都大失所望,借酒消愁者不知道凡幾,汴梁城內的酒肆算是發了一筆橫財了。

除此之外,宋仁宗還頒發詔書,召天下名醫到汴梁城爲劉娥治病。

除此之外,京東一帶今年只是下了一場小雪,個別地區還下了大雪。京東大旱,大量的冬小麥旱死。各地稟奏災區和請求朝廷救治的奏摺宛如雪片一般飛來,偏偏此時劉娥又病情加重,都已經不能夠下牀了。

宋仁宗這個時候已經不想劉娥對他不好的地方了,正所謂人之將死嘛!想起劉娥一手扯大自己的苦難,想起劉娥對自己的疼愛,宋仁宗無心處理朝政,每天都爲劉娥喂藥,只渴望自己和母親相處的時間能夠更加長。

朝堂上的宰相大半都是劉娥提拔起來的,他們也怕劉娥一死,自己的權勢都沒有。雖然都有責任心的勉強處理政務,但還有幾分心思呢?

張士遜、李迪等皇帝黨的宰相倒是想出手做實事,但一方面他們分管的不是這些,二來也怕刺激了太后黨的官員。

這波及京東兩路十二州七府一軍的旱災竟然還沒有及時的作出處理,當然了這也有其他因素,那便是去年七月江淮大災,造成宋朝的糧食倉庫江淮出現大歉收,想賑災也難免巧婦難爲無米之炊。ps:第二更到!

第210章 杜獻升第241章 稱王第266章 古鬆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89章 不共戴天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94章 公孫(上)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21章 威逼利誘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247章 安南事(上)第51章 染血的貢布第57章 文人節操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72章 衆口鑠金第228章 天慶觀第112章 楊素臨戰第18章 商謀(上)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275章 傳統第227章 定棺第218章 密會第234章 官鬥第37章 修球場第21章 威逼利誘第10章 舌戰宰相第282章 陝西事(下)第59章 暢談(上)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288章 開封府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5章 師傅(上)第95章 公孫(中)第142章 夜第282章 陝西事(上)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169章 四大儒第197章 回朝(下)第311章 窩裡橫第160章 各方反應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268章 突襲(下)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311章 窩裡橫第205章 踏春(9)第223章 宮火第219章 學員難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271章 出使(上)第232章 寶元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121章 牛背賊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54章 招賢(上)第216章 宗舉令第93章 薦才第271章 出使(上)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234章 官鬥第41章 舞弊第22章 開拓財路第197章 回朝(下)第128章 攻城器械第176章 亡羊補牢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66章 滿樓皆敵(上)第262章 出兵第84章 王王聯合(上)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286章 官宦浮沉第140章 安賑司(2)第285章第258章 斷案(中)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60章 暢談(下)第116章 母心第111章 世衡進京第310章 三川寨(中)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31章 攻城戰(3)第238章 募兵第234章 官鬥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68章 冬梅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293章 杏樹春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176章 亡羊補牢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288章 開封府
第210章 杜獻升第241章 稱王第266章 古鬆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89章 不共戴天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94章 公孫(上)第38章 狗眼看人低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21章 威逼利誘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247章 安南事(上)第51章 染血的貢布第57章 文人節操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72章 衆口鑠金第228章 天慶觀第112章 楊素臨戰第18章 商謀(上)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275章 傳統第227章 定棺第218章 密會第234章 官鬥第37章 修球場第21章 威逼利誘第10章 舌戰宰相第282章 陝西事(下)第59章 暢談(上)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288章 開封府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5章 師傅(上)第95章 公孫(中)第142章 夜第282章 陝西事(上)第215章 君子閣(上)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169章 四大儒第197章 回朝(下)第311章 窩裡橫第160章 各方反應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268章 突襲(下)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311章 窩裡橫第205章 踏春(9)第223章 宮火第219章 學員難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271章 出使(上)第232章 寶元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121章 牛背賊第175章 泰山行(下)第54章 招賢(上)第216章 宗舉令第93章 薦才第271章 出使(上)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234章 官鬥第41章 舞弊第22章 開拓財路第197章 回朝(下)第128章 攻城器械第176章 亡羊補牢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66章 滿樓皆敵(上)第262章 出兵第84章 王王聯合(上)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286章 官宦浮沉第140章 安賑司(2)第285章第258章 斷案(中)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60章 暢談(下)第116章 母心第111章 世衡進京第310章 三川寨(中)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31章 攻城戰(3)第238章 募兵第234章 官鬥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195章 邸報、彈劾第68章 冬梅第296章 驅虎吞狼第293章 杏樹春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176章 亡羊補牢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288章 開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