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狗眼看人低

“阿攘!”見到趙禳,宋仁宗很高興的從書案後面站起來。

一段時間沒有見,趙禳發現宋仁宗肥了。宋仁宗肥了,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宋仁宗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人,他肥自然說明他沒有什麼事情幹。

趙禳都不知道爲此高興好了,還是悲哀好了。施然一禮,趙禳也不虛僞的說什麼客套話,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宋仁宗立刻皺起眉頭來,道:“阿攘,你的意思是向三司使那裡借錢?可以嗎?三司使可能答應嗎?”

趙禳想了想,說道:“現任三司使是程琳吧?”

這個程琳便是原來的開封府知府,不過最近也不知道是不是抱上了宋仁宗的大腿,還是怎麼回事,當上了三司使。

宋仁宗思索半響,道:“正是!阿攘此言怎麼了?”

“如此便好了!只要皇兄你答應,程琳那裡,阿攘自去解決!”趙禳胸有成竹的說道,就差拍着胸口。

見趙禳如此,宋仁宗也很爽快的寫了一份中旨。中旨便是不經過門下省,由皇帝直接簽發,送到相關部門那裡的旨意。不過這樣的旨意效力並不算大,對於軍隊而言也許有用,但在文官那裡,很多文官都不怎麼甩這樣的旨意。

特別是宋朝,宋朝皇帝其實挺憋屈的,那些文官不能夠殺,貶官吧!民間說這人有風骨,沒有過幾年,又一大幫人來推薦他,不得不捏着鼻子起復此人。其中范仲淹就是一個典型了,得罪了劉娥都不知道幾次了,還不是貶官,再起用。

不過趙禳自然是有辦法的了,到了三司使那裡尋着程琳。

宋朝的三司使權力非常大,雖然不是宰相,卻有計相之名,而且自從宋真宗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從三司使這個位置上攀爬到宰相的位置上。著名的有寇準、丁謂,包青天包拯也是三司使到宰相上的。

正因爲如此,三司使的門房也是鼻孔朝天開的。見趙禳不過是一身短打衣服,後面居然連個隨從都沒有,登時打心裡不屑了。

“咳咳!那個那個,是那家的書童啊?”感情他把趙禳當是派人做事的小書童。

趙禳也懶得和這些門口狗廢話了。“你甭管了,三司使在那裡辦公啊?”

“哎弱!想不到年紀小小,口氣不小啊!相公大人是你可以見的嗎?行了,我知道你是跑門路的,到那裡呆着吧!”門房往一邊一指,趙禳登時臉都黑了。

只見三司使大門往右處,搭建了一片木棚,裡面坐着都不知道多少人,其中不乏穿着官服的官員。趙禳雖然第一次見識,但也知道這些人是來跑部門的了。三司使權力非常大,不僅僅管財政,軍隊打仗的後勤都歸三司使負責,還有修建城防、宮殿等等,都是三司使的。

正因爲如此,三司使還可以推薦官員,而且還是十之仈jiu都會成功的那種。爲此宋仁宗時期,有一名三司使還公開將官職明碼標價,給了錢,他就去推薦這個人擔任這個官職。

只是趙禳和他們一樣嗎?其實趙禳將放在馬匹包袱裡面的中旨拿出來,便可以讓那門房乖乖的讓開路來。只是趙禳實在太厭惡這門房了,冷笑一聲道:“你可是不讓啊!”

門房雙手往腰間一叉,氣赳赳的說道:“讓什麼讓!這裡是怎麼地方你知道嗎?三司使衙門,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進去的嗎?小屁孩,別以爲把總角去了,便是大人!”

【總角:古代仈jiu歲至成年前扎的髮型】

趙禳冷着臉,道:“你可是不讓?程琳就是這樣教導手下的?”

門房大概是囂張慣了,雖然見趙禳口氣不少,不過無論什麼時代,總是會有一些自不量力的人,門房還真不認爲趙禳這身打扮,會是什麼身份顯赫的人。只見門房大咧咧的說道:“不讓就不讓,你想怎麼樣?我給你說,現在你去那裡待着……”

門房指了指邊上的木棚,旋即道:“也別想進三司使衙門!你是知道厲害的,現在就走,要不然哼哼!”

彷彿是電視劇一般,門後立刻走出兩名身材瘦削矮小,宛如剛剛脫了毛髮的原始人。不過這可不是什麼原始人,而是穿着灰sè制服的廂兵,雖然手持水火棍,但怎麼說也是當兵的。兩人擡頭挺胸,努力讓自己顯得威武一下。

“小孩子,你若不走,俺可叫你知道這水火棍的厲害!”一名廂兵出現嚇唬道,爲了增加自己的說服力,還揮動一下水火棍。

“我呸!這都算什麼事兒!兩個瘦不拉幾就敢來嚇唬我!”趙禳火了,我好歹也算是一流高手啊!也就是不參加那個什麼汴梁論劍罷了,我要是參加,第一不敢說,闖進十六強還是有把握的!

趙禳虎着臉,道:“你可不讓路!別不識好歹,讓我出手啊!”

“哈!你居然還想着動手!”門房火了,尼瑪的,這不是搶劫犯搶劫一個小孩子的時候,那個小孩子驀然說搶劫?尼瑪的,這豈不是侮辱我嗎?

“上!亂棍趕這小屁孩走!”雖然說趕趙禳走,但並非是這門房仁慈,一來門房說到底都是門房惹上官司可不是什麼好事情,二來這裡是三司使衙門大門,要是死了人,這算什麼事兒啊?

不過事情的發展,超乎門房的想象。

兩個廂兵得到那門房的命令,立刻手持水火棍上去,一人搶先一步,一棍就朝趙禳小腿掃去。趙禳騰空而起,一個飛腳,把那廂兵踢在地上,呱呱大叫。

另外一名廂兵登時心頭一凜,尼瑪!這小孩怎麼那麼厲害的?

廂兵是什麼士兵啊?是由老弱病殘、罪犯組成,專供勞役的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了,要不是門房站在背後,那廂兵說不定已經溜之大吉了。

不過即使如此,那廂兵也是前進的腳步一頓。

第101章 要人第100章 王珪第300章 史吉第237章 融溪大敗(下)第35章 人情債第115章 託運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269章 戰後(上)第278章 安化定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302章 尹洙(上)第256章 秋獵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上)第68章 冬梅第99章 囚中對(下)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310章 三川寨(中)第71章 詠雪第26章 白蓮淨世第93章 薦才第99章 囚中對(下)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11章 苦肉計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15章 託運第143章 未知的敵人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277章第99章 囚中對(下)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222章 西宮寒(下)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311章 窩裡橫第160章 各方反應第133章 賞與罰第74章 洛陽紙貴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下)第184章 政令第262章 出兵第189章 應對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117章 雜兵第244章 安化蠻撤兵第80章 生母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12章 楊素臨戰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303章 彈劾如雲第97章 囚中對(上)第223章 宮火第39章 打狗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00章 母心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254章 議策(上)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212章 權臣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224章 西華門第196章 回朝(上)第218章 密會第219章 學員難第116章 母心第223章 宮火第4章 皇后風波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205章 踏春(8)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285章第309章第48章 陽光下的黑暗(中)第95章 公孫(中)第249章 龍靈山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69章 賭詩第205章 踏春(1)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288章 開封府第84章 王王聯合(上)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99章 囚中對(下)第119章 選兵(中)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128章 攻城器械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61章 張元獻計第92章 安撫使
第101章 要人第100章 王珪第300章 史吉第237章 融溪大敗(下)第35章 人情債第115章 託運第193章 古代股東大會第269章 戰後(上)第278章 安化定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302章 尹洙(上)第256章 秋獵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上)第68章 冬梅第99章 囚中對(下)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310章 三川寨(中)第71章 詠雪第26章 白蓮淨世第93章 薦才第99章 囚中對(下)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11章 苦肉計第82章 甥舅相認第115章 託運第143章 未知的敵人第13章 真正的楊淑妃第277章第99章 囚中對(下)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222章 西宮寒(下)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311章 窩裡橫第160章 各方反應第133章 賞與罰第74章 洛陽紙貴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下)第184章 政令第262章 出兵第189章 應對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117章 雜兵第244章 安化蠻撤兵第80章 生母第10章 舌戰宰相第112章 楊素臨戰第307章 聚焦鎮戎 軍第303章 彈劾如雲第97章 囚中對(上)第223章 宮火第39章 打狗第177章 鹽之暴利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201章 母子相見第200章 母心第280章 衛王回京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254章 議策(上)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212章 權臣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247章 安南事(下)第224章 西華門第196章 回朝(上)第218章 密會第219章 學員難第116章 母心第223章 宮火第4章 皇后風波第49章 陽光下的黑暗(下)第205章 踏春(8)第179章 活字印刷第285章第309章第48章 陽光下的黑暗(中)第95章 公孫(中)第249章 龍靈山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69章 賭詩第205章 踏春(1)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288章 開封府第84章 王王聯合(上)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99章 囚中對(下)第119章 選兵(中)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128章 攻城器械第173章 泰山行(中)第61章 張元獻計第92章 安撫使